中華第一帝國405:博爾賈決戰?6/1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405:博爾賈決戰?6/12

405:博爾賈決戰?6/12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3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類別:

作者:書名:

博爾賈出現了大量俄軍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一零三師師部,俄國人對于他們的部隊似乎并沒有絲毫隱瞞的跡象,幾乎所有的部隊,都是沿鐵路沿線駐扎的,最遠的不過只有二三十公里。

像那種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他們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至于會不會被偵察到,這個似乎更不在俄軍的考慮范圍之內,或許,在他們看來,這是俄國人自己的領土,他們想怎么駐扎就怎么駐扎。

深山老林雖然有極強的隱蔽性,但是壞處也是同樣明顯的,那里幾乎沒有人前往,沒有任何的道路基礎,一旦大部隊去了那里,他們的補給將會是很大的問題。

但是駐扎在鐵路沿線就不成問題了,他們的補給甚至能夠直接通過鐵路去完成,根本不需要考慮沒補給的問題。

同樣的,駐扎在深山老林,其實也并不是絕對保險的,因為那里根本就沒有路,加上冰天雪地的環境,雖然最近沒有下雪,但是地面上的積雪還沒有化完,俄國本就地廣人稀,很多地方一年都未必有人去過一次,所以,大多數的地方,剛下雪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現在也還是什么樣子。

只要有人走過,就會留下痕跡,大部隊進山,痕跡是無法抹除的,如果是夏天的話,這個問題他們自然可以不用考慮。

所以,俄國人覺得,進山也未必會瞞下部隊的行蹤,反而會給他們的補給帶來更大的問題,與其如此,還不如直接靠著鐵路沿線駐扎,方便補給,也方便入侵中華帝國。

只不過,他們卻并沒有想到,還沒有等他們去入侵中華帝國呢,中華帝國就已經打上門來了。

“部隊距離博爾賈大約還有四十公里左右的距離,如果考慮到現實情況,可能會有五到六十公里的距離,所以,我建議今天放緩部隊的推進速度,等到明天在攻擊博爾賈,同時,命令偵察部隊盡可能的探清楚博爾賈的敵情。”黃建斌建議道。

四十公里的直線距離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若是今天強行攻擊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樣以來問題將會很嚴重,加上補給方面也會出現一些空缺。

現在一零三師的補給主要是采取兩種方式,而這兩種方式是同時進行的,即一支足以保障前面軍隊進行一場三天戰斗的的物資補給隊,攜帶相應物資跟在部隊身后十到二十公里之間,以便可以隨時補給部隊。

但是如果以最前線的部隊來算的話,他們與后勤部隊之間的距離可能會有三十到四十公里左右,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補給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就已經算是不錯的了,再說了,全部是卡車補給,這點距離若是一腳油門踩到底的話,dǐng多也就是半天的時間就能趕到,他們攜帶的物資也足夠支撐半天的戰斗的。

而另外一種則是將余下的輜重兵分為數支編隊,每一個編隊根據補給部隊的大小不同來進行靈活的編組,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來往于補給基地與前線補給隊之間。

如果將前線的補給隊比作是一號的話,那么他們就是二號,二號往來于一號和基地中間,將物資源源不斷的送到一號手中,再由一號將物資送往部隊手中。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確保前線部隊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會出現沒有物資的情況。

當然了,也有一種例外,比如說,他們深入敵后數百公里之遠,而那里并沒有鐵路,二號補給隊往來一次需要兩天以上,而戰斗又非常的頻繁,這樣的話,二號補給隊會出現運力不足的情況。

雖然他們也有預案,但是問題總是存在的。

現在,部隊才剛剛出發第二天,黃建斌也考慮到了部隊的適應性,所以也不太希望一天進行一場戰斗,而且根據偵察兵傳回的消息,盤踞在博爾賈的俄軍數量,恐怕要比昨天的俄軍人數更多。

兩天進行兩場戰斗,且規模一場比一場大,雖然能夠鍛煉部隊,但卻不得不說一句,這對于部隊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即便是在戰場上,也要考慮到勞逸結合的問題,戰爭,遠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就好比現在,如果他們下令部隊迅速推進,直接展開戰斗的話,那么他們甚至可以保證,在下午四點鐘以前就發起戰爭,但是這樣又有什么用?戰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如何保存自己的實力,最大化的殺傷敵人,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如果每一次都這么沖動,那么或許幾場大戰之后,一零三師就要打道回府了,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可能已經沒有拼下去的實力了,辛辛苦苦訓練了一年多的時間,如果算上預備役的話,這支部隊每一個兵的兵齡都在兩年以上,難道剛上戰場幾天的時間,就要毀掉訓練了兩年以上的成果嗎?

“補給能不能跟的上?”李運昌緊緊的皺著眉頭,今天一整天他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昨天因為是剛出發,所以補給的問題還沒有顯現出來,但是今天,隨著部隊的推進,補給雖然依舊沒有問題,但是每次補給的時間卻是延長了幾個小時的時間。

雖然這是戰爭進程必須要經過的事情,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避免的問題,但是李運昌卻是不得不重視起這個問題。

現在只是他的一零三師,大概明天的時候,第一集團軍第六軍的十八師,四十一師,四十三師,四十六師和五十師,也就是第六軍的全部部隊,加上預備役第九十七,一百五十三師和二百師共計八個步兵師將會陸陸續續的進入俄國境內。

雖說那些步兵的問題不是他考慮的范圍,但是一零三師也必須要考慮到步兵的問題,總不能不管后面的步兵,他們裝甲兵一股腦的埋頭往前沖吧?這樣的話他們能推進多遠?與步兵超過兩百公里的距離,他們就會成為一支孤軍。

而這些步兵可是還沒有完成機械化的,就連后勤,現在也只是半機械化,就這都說的有些多了,其實真正配備的卡車,也就只夠四分之一使用的量。

一旦推進的距離太遠,那么整個西線的近二十萬軍隊的補給將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而且,經過昨天的戰斗,也讓李運昌深深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依靠一零三師的話,沖鋒陷陣,擊潰敵人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殲滅敵人就很難了,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要想打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仗,勝仗,就必須要依靠身后的步兵來幫忙才行。

如果能夠在博爾賈一戰消滅更多的俄軍的話,也就等于是把俄軍拉到他們的優勢區內進行決戰,一旦戰勝俄軍,那么他們將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建立前線的補給基地,對于后面整個戰斗還是很有幫助的。

“目前來說補給是沒有問題的。”黃建斌并不清楚李運昌的打算,中規中矩的回應道。

“那好,命令部隊,今天只推進二十公里,然后就停下來。另外聯絡一下第六軍,看看他們的部隊到哪里了,催一下他們,如果有可能的話,直接將火車開到俄國,在博爾賈附近下車,給俄國人更多的時間,盡可能的將更多的俄軍吸引到博爾賈,我們在這里跟他們進行一場決戰,盡可能的多消滅一些俄軍,為以后的進軍鋪路。”李運昌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決戰?是不是太早了一些?”黃建斌驚訝道。

決戰在戰爭中是必不可少的,而每一次的決戰,基本上都可以稱之為一場戰役,雙方所投入的兵力,也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而獲勝的一方,將奠定勝利的優勢,好比戰國時期的秦趙長平之戰,一戰坑殺了趙國四十多萬軍隊,這也導致了趙國在未來幾十年內都恢復不過來,最終導致滅國。

他們在博爾賈策劃一場決戰,雖然不會起到長平之戰的效果,但是也至少可以保證,決戰勝利之后,他們將取得以博爾賈為中心,方圓數百里之內的絕對控制權。

但是,戰爭才剛剛開始,俄軍在這里到底有多少軍隊都還不確定呢,再說了,俄軍會這么傻乎乎的跟他們進行決戰嗎?如果戰爭還沒有開始的話,他們明目張膽的屯兵邊境,那么的確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俄軍過來,但是現在,俄軍還會過來嗎?

特別是經歷了昨天的戰斗,俄軍一個師都輕易的被一零三師大約一個旅的部隊輕易的擊潰,并且傷亡過半,有了這個案例,俄軍會這么快的就決戰嗎?

如果換做黃建斌是俄軍指揮官的話,他一定不會這么做,而是選擇放棄土地,以空間換時間,然后在俄國境內深處,盡可能的拖長一零三師的補給線,等準備好了以后再去進行決戰,至少那樣勝利的希望會大一些。

“越早決戰,對我們就越是有利,而我們就這么漫無目的的去尋找俄軍,顯的有些太過無厘頭了,倒不如擺正了姿態,擺明了身份,吸引更多的俄軍過來,然后在反過來干掉他們。”(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