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390:屯兵邊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390:屯兵邊境

390:屯兵邊境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5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末日游俠書名:

晚飯,只用了十分鐘的時間,在部隊里,用最短的時間去吃完飯,這是必須要經歷的,若是在戰爭時期,他們只能利用一些空隙去吃上兩口,就是想要十分鐘的時間去吃飯都很困難。

上級已經下達了最新的命令,此次不準攜帶太多的個人物品,那么也就沒什么好準備的了。

朱寬跟安山交代了一聲,讓他將自己的洗漱用品和那件大衣打包拿上就可以了,而朱寬則和其他眾多的車長一同前往連部。

“多余的話我也就不多說了,咱們直接切入正題。”連長錢伯鈞看了眼眾人,這些都是精英車長,好吧,其實也就這么多車長,那些對班車長則不在其內,他們這次并不與部隊一同北上,而是留下來組建新的裝甲部隊。

“這次咱們是要去打仗的,所以,你們練了幾年的本事,也終于要有用處了。到了戰場以后,該怎么做,我就不多說了,你們心里都很清楚。回去之后,跟各自的車組好好談一談,盡可能的讓車組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

另外,如果沒必要的話,車組盡可能的留在車內,你們的外部,會有步兵跟隨保護,如果沒有步兵的話,又必須要離開坦克,必須要先確保你們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

另外根據上級指示,每個車組配備一支03式自動步槍,兩支毛瑟手槍,現在可以過來領取裝備了。”

其實這個會議就是一個戰前通氣會,加上發放一下車組的裝備。

雖然他們的主武器是坦克,但萬一要是坦克被擊毀,乘員沒有死亡或者受傷呢?當他們必須要棄車的時候,手中沒有武器又怎么能行?

但是給每一個人都配備一支步槍,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坦克里面也沒有那么多的地方。所以,坦克部隊的裝備就改為了一支03式自動步槍,加上兩支手槍。

子彈的話倒是配備的挺多,03式自動步槍配備了四百顆子彈,反正也就那么點,連一發炮彈的位置都用不了,隨便找個地方就能塞進去,手槍則是配備了兩百顆子彈,也就是兩個盒子就夠了。

而坦克內部彈藥庫的標準配備是九十六顆炮彈,這個是有固定炮架的,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的。但是在某些時候,車組是會超額配備的,最多的時候,可以多配備五十顆炮彈,但是這樣會影響到車內的空間。

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多配備炮彈的,除非接到了重要任務,而途中無法返回補給的,才會臨時配備這些炮彈,而每用完五顆炮彈,就要扔掉一只箱子,以此來騰出足夠的空間。

朱寬背著一支03式自動步槍,腰間別著兩支毛瑟手槍,脫下腦袋上的軟皮帽子,里面塞了滿滿十二盒子彈,03式自動步槍的彈藥是一盒五十顆,毛瑟手槍則是一盒一百顆,好在距離不遠,十二盒子彈拿回去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將兩支手槍配發給安山和孫兵,朱寬則將自己的那支03式自動步槍掛在了坦克內部的車長指揮位旁邊。

不過那里空間本就不大,坐在里面也很讓人壓抑。

野豬式坦克雖然很先進,但是對于他們這些坦克車組來說,卻也有很多的抱怨。因為目前的工作分配,明顯的很不合理,一個人往往要干兩個人,甚至更多人的工作,這也極大的影響了戰斗力。

而最直接影響的,就是車長和炮手的戰斗力。

野豬式坦克的車長還兼任著同軸機槍,所以,車長的指揮位置是在駕駛員的右側靠后一點,因為還有個機槍在那里站著地方,炮手的右前方。

所以,車長在使用同軸機槍的同時,還要負責指揮全車作戰,在戰斗的時候,車長至少也要一心三用才行,同軸機槍,指揮車輛,指揮炮手。

而炮手則是兼職副炮手和觀察手,車長因為位置的不同,所以視線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所以原本屬于車長的任務,也交給了炮手來負責。

而炮手要一邊調整射擊諸元,一邊裝卸炮彈,一邊還要提醒車長敵人的位置。

駕駛員則最為輕松,只需要根據車長命令駕駛好坦克就可以了。

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坦克兵,都認為坦克車組應該增加到四人,或者五人才更為合理。至少增加一個同軸機槍手,這樣可以將車長解放出來,偶爾還能夠扮演一下副炮手,雖說三七炮彈并不重,但有人遞過來,那開炮的速度不是會更快一些?

不過,這個想法只能落空了,至少,在野豬坦克身上是不可能出現了,而下一代坦克則是對這一點進行了改進,采用了四名乘員的配置。

當然了,現在的裝甲部隊出去是干什么的?稍微對他們有點威脅的,也就是敵軍的炮兵了,但坦克真的運動起來的話,炮兵對于坦克的威脅也并不大。敵人又沒有坦克,三人配置目前也是夠用的。

天,已經徹底的被黑幕籠罩,隨著七點鐘越來越近,營地內也是越來越熱鬧了起來,坦克車組乘員則是直接鉆進了坦克內部,因為是在國內,所以他們并不需要太過警惕,直接躺進去睡覺就可以了,如果不放心的話,也可以警戒著外面。

不過卻并不會有什么效果,外面黑乎乎的一片,倒是運輸卡車的燈光將車隊照的通明,別人大老遠的就能看到他們,而他們想要看到暗處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是該有的偽裝也還是要有的,比如那三百臺拖車,后面就用木板作為支架,又用帆布將整個車斗圍了起來,不掀開的話,是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況的。

而坦克乘員則吃喝拉撒都在車上,好在他們也已經習慣了,而且每天晚上也會停下來半個小時給他們處理這些東西。

而一臺拖車則是配備了三名駕駛員,部隊只要有車,培訓足夠的駕駛員還是很容易的,畢竟現在的還沒有多少汽車,車輛內部的配置又不高,當然,其實也不低,畢竟還有一個暖風呢。

至少在冬天開車的時候,不大一會兒的功夫,整個駕駛室里就會暖洋洋的,比起后面的坦克,不知道要舒服了多少倍。

而暖氣這個配置其實也并不復雜,只是在發動機的后方安裝了一個可以吸氣的風扇,風扇則連接著管道,當打開風扇的時候,將熱氣吸入管道,然后輸送至車廂內,雖然效果并不怎么理想,但也絕對不差,甚至比點個炭盆還要暖和一些。

一零三師全員兩萬七千余人,而他們的三百六十臺坦克雖然只到位了三百臺,但是卡車卻已經是全部到位了。

足足有三千輛卡車,這是個什么概念?一臺卡車就按七米計算,三千臺卡車連在一起也能拍成一條長達二十一公里的長龍,這么大的動靜,即便這是在國內,想要瞞過有心人的耳目也是不可能的。

而這一次選擇在夜間出發,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對基地進行保密,至于白天,那個就算了,車上配備了三名駕駛員,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日夜不停的轉移。

而已目前卡車的速度,在算上車隊協同,就按每小時三十公里的時速來計算,理論上一天也能夠走個七百二十公里,然后在除去各種各樣的問題,實際上一天大約也能夠走個五百公里左右。經常上高速的人知道,開到一百二十公里的時候,一個小時后會發現,或許只跑了一百公里。

而按照這個速度,如果一路上沒有任何問題的話,那么他們將需要五到七天的時間才能夠抵達預定戰位,這若是放在以前,那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但是在有了大量的卡車之后,卻成為了正常形態。

當然,最心疼的就是王思銳了,辛辛苦苦攢了幾年的石油,光是訓練就用去了差不多一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估計這一仗打完之后,帝國的油料就要告急了。

而本來王思銳是不打算開采國內的石油的,與俄國開戰,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去搶奪俄國的石油。但是考慮到一旦坦克投入戰場,會引起歐美各國的恐慌,到時候帝國想要在購買石油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于是便下令開發了大慶油田,至少也要保證裝甲部隊和后勤部隊所需要的油料。

有這么一支車隊,數千輛卡車,白天黑夜不停的移動著,浩浩蕩蕩的,成為了中華帝國國內的一道風景線,雖然帝國竟然有了那種不用馬拉著就能跑的車,這足以讓國民興奮的了,可是消息卻是一傳十,十傳百,迅速的傳開了。

而洋人又怎會忽略這一重要的信息?不過,洋人頂多也就是聽說了而已,卻并沒有能夠見到這支傳說中的車隊。

而對于英法美德四國的解釋,那是帝國正在向東北地區囤積戰略物資,帝國打算與俄國開戰了,并且邀請各國組建觀摩團前往東北觀戰。

而洋人也是立即答應了這一請求,原本他們的確是想要觀摩的,但是現在誰還有心思去觀摩啊?他們就是想搞明白,那傳說中的數千輛卡車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么可就太重要了,如果他們也有這么多卡車的話,那么以后部隊的移動能力豈不是更強?后勤壓力豈不是會更小?

總之,對于戰略意義來講,卡車是及其重要的一環。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