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374:工業化成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374:工業化成果

374:工業化成果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9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陛下,自四年前開始,帝國一共投資新建大小工廠三百四十七座,其中軍事工廠共一百一十一座,其中步槍工廠三十二座,機槍工廠二十七座,火炮工廠十一座,坦克工廠二十二座,彈藥工廠十九座。風云小說閱讀網共計投資白銀2.57億兩,其中,工人工資以及日常開銷占據八千一百萬兩。

其余二百三十六座工廠中,有三十座鋼鐵廠,其余的大多數都是民用工廠。共計投資白銀2億兩,其中工人工資以及日常開銷共計1.7億兩白銀。

因為軍工廠所需要的原材料,大多數是直接從民用工廠內拿來的,所以原材料這一塊我們只計算了人工成本,即運輸成本,四年來運輸任務共計執行十二萬次,投入人次共計一百零九萬,每人每次成本大約為三兩銀子左右,所以人工成本為三百二十七萬兩白銀。

民用工廠這邊的材料成本就高了很多,即便我們占據著各種優勢,需要花錢購買的原材料,這四年來共計花費了二千三百萬兩白銀,國內有的原材料,我們只付出了人工成本,但人工成本依舊是高居不下,所以四年來這兩百余座民用工廠的人工成本總計將近一億兩白銀。

四年來,帝國在工業建設方面投入的總資金為5.3027億兩白銀。”任天高一口氣說著近四年以來帝國的工業總投入。

5.3027億,這個很多嗎?放在現在來看,的確很多,清政府一年的稅收總和也才八千萬兩白銀,而帝國成立僅僅才一年的時間,王思銳控制清帝國也才四年的時間,便投入了5.3億兩白銀用于工業建設,平均每年1.325億兩白銀的投入,整整比清政府的全年稅收還多了五千萬兩。

而放在前清時期,一年的工業建設投入是多少?能有五百萬兩白銀就算不錯的了,其中大多數還是地方政府自己組織的。

當然了,如果不是王思銳當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控制了京城,先是從八國聯軍手中搶走了原本被他們搶走的資金,隨后在二次進京的時候,又狠狠的洗劫了一遍那些滿清余孽的話,王思銳是沒有這么多的資金用于工業建設的。

雖然投資不少,說出去估計能將一大票人給直接嚇死,但是王思銳對于這個結果顯然還是有些不太滿意的,花錢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因為,當初經歷了兩次的搶劫,這5.3億兩白銀才剛剛占據了洗劫成果的一半。

雖然當初洗劫了將近11億兩白銀,著實將王思銳給震驚的不輕,但后來仔細一想,這個好像還是不夠啊。

清帝國統治了兩百多年的時間,王公貴族又有多少?就是八大********,多的不說,兩百多年下來,起碼一人家里也要有一個億的存款吧?王思銳總感覺這幫人似乎是藏私了,但具體藏到哪里他又不知道。

忽然間,王思銳很想高呼一聲,總有刁民想害朕。但是將近十一個億的收入也很讓他滿意了,當然了,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王思銳基本上已經花光了這十一個億的資金,手里還掌握著的,甚至已經不足五千萬了。

另一半則是被投入到了軍隊那里,不然的話,真以為那一百多萬軍隊是給一支槍就能上前線賣命的嗎?沒有錢,誰肯去啊?雖然王思銳是皇帝,又有主角光環加成,但他也沒想過要做白日夢……

當然,如果你真的以為王思銳手中僅僅只剩下了不足五千萬,那么只能說,你太天真了。

這五千萬,是那十一個億里剩下的,王思銳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差不多將那十一個億給造光。同樣的,這四年間的收入,王思銳可是一分沒動的。

雖然中間經歷了一些戰亂,導致中央政府的收入銳減,但是四年,不,準確的說應該是三年的時間內,帝國政府手里還是多了差不多1.5億兩左右的稅收的。

雖然不多,但應急的話,用上一年還是沒問題的,若是省著點,到也能夠拖個兩年。

同時,王思銳還有福特工廠在為他賺著足夠的外匯,不僅僅只是美國那邊,位于燕京的福特工廠生產基地所制造的小汽車,其中一部分被運往了美國,一部分則被運往歐洲,而憑借著福特汽車那恐怖的銷量,王思銳在海外掌控的資金也不低于五個億美金。

所以說,別看現在王思銳表面上是沒多少錢了,到處要去哭窮,可要是真的來個知根知底的人去刨一刨的話,那么你會發現,王思銳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收入方面,因為軍工廠吸納了部分鋼鐵工廠的利潤,同時鋼鐵工廠又承擔著鐵路修建,以及其他一些政府項目的原材料供應,所以鋼鐵廠全部都是虧損狀態,但總體而言,虧損的只是人工成本,等到未來國家項目完工之后,鋼鐵工廠將會逐漸的開始盈利。

其他工廠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但是總體狀況還算不錯,所以,民用工廠方面,這幾年以來共計盈利4.1億兩白銀。

國內最賺錢的企業是紡織業和鹽業,國家投資的三座大型紗廠以及十座大型服裝廠,兩年來除去開銷之外,共計總收入1.3億兩白銀。

鹽業因為政府出臺了相關的管控政策,加之又投資興建了數座大型的鹽業工廠,使得產量大增,所以這幾年來鹽業的總收入為七百四十萬兩白銀。”任天高說著。

王思銳點了點頭,七百四十萬兩白銀跟前面的1.3億比起來的確太少了,但是跟后面的幾百個工廠比起來,鹽業的利潤又的確不低。

4.1億兩的總收入,這些是四年來不斷投入的產出總和,平均下來的話,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一億兩,相比較于5.3億兩的總投資,總體上還是賠本的。

但必須要考慮到5.3億兩之中,有大部分資金都是用于軍工產業,那是個只會吞錢而短時間內無法盈利的家伙,若是去掉的話,其實收入也還算是可觀的了。

畢竟投入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后面的已經不需要國家投入了,但是每年的利潤卻只會越來越多,除非是經濟崩潰導致崩盤,否則利潤是不會越來越少的。

而隨著還有大量的工廠需要投資,所以,未來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不過,在國家投資了三百多個工廠之后,王思銳也沒打算繼續再由國家去投入了,畢竟國有企業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引入個人企業,國家的重點還是搞稅收,然后再去將錢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才行。

其實這一點跟后世共和國走的路子是一樣的,只不過王思銳要比共和國覺醒的更早,他沒有指望著那些國有企業因為活的時間太長,到了后面一年的利潤連養活工人以及退休工人都很難的時候,才不得不尋求改革。

所以,在王思銳的腦子里,國有企業只是起到一個先鋒軍的作用,他們只是要將國內那些有錢的商人引入進來,然后在慢慢的將一些不太重要的國有企業甩賣給私人,頭疼的事情讓那些私人企業去搞就可以了。

同樣的,由私人企業去搞工業,這個效果可要比國有企業迅速的多了,畢竟國家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全國那么大的市場,國有企業才能占據多少?

所以說,打現在開始,這些企業已經開始面臨著改革了,也必須要盡快的進行改革。當然,這個改革并不是向后世那樣甩賣式的改革,而是要將每個行業里的企業保留至少兩家,其余的全部甩賣出去。

而留下的這兩家,則以高端,技術研發為主,畢竟,王思銳可還想著要利益最大化呢,同時也為了坑那些家伙一筆。

“恩,總體來說,這幾年以來的工業建設成果還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帝國政府需要做的,還有更多。”王思銳先是點頭肯定了工業建設的成果,然后又轉頭看向了王士珍,他覺得,時機似乎已經到了,國家到底能不能騰飛,就看這次的計劃能不能夠成功了。

“回去之后,帝國政府那邊要立即出臺一項商業措施,國家鼓勵私人出資辦廠,所需要的設備,國家可以出面負責購買,并且保證從中不賺取一分錢的利潤。如果有錢,或者有地,想要開辦工廠的,國家可以以最優慧的價格賣給他們一塊地皮,或者國家出資收購地主手中多余的土地,幫助他們建立工廠。而無論是什么形勢的工廠,國家均以技術入股,占據工廠不低于百分之十的股份,國家只負責對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并派遣財務人員巡視,而不干預具體的運營。”王思銳直接將自己的意思說了出來。

沒錯,就是要以技術入股,現在正好是最合適的時候,國有企業已經運作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于技術方面也算是比較了解的了,支持一些小型工廠還是沒問題的。

同樣的,接下來各國有企業將會成立研發團隊,不斷的去更新,提高技術,這樣那些私人企業就可以不用投入,就能夠得到最新的技術,而付出的,不過是百分之十或者更多一些的股份而已。

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樣做的話,政府的利潤將會更多,因為除了稅收之外,他還有這百分之十的股權分紅。

倒不是因為王思銳真的很貪財,而是現在國內一窮二白,他倒是想在國內賣汽車,可尼瑪國內有哪條道路能夠讓汽車跑起來的?不賺錢怎么養活軍隊?怎么修路?(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