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361:天皇吐血了(推薦票加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361:天皇吐血了(推薦票加更)

361:天皇吐血了(推薦票加更)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2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快捷翻頁→鍵



熱門、、、、、、、、、

日本,東京!

盡管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投降的消息還沒有傳來,但是這件事情似乎已經變的越來越有可能了。

上一次,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派人傳出消息的時候,這兩個師團正打算在平壤與皇家陸軍決一死戰,爭取在那里拖住皇家陸軍的步伐。

但是很快,皇家陸軍便越過了平壤,直接朝著南部猛撲了過來。

中看不中用的朝鮮偽軍,一時間敗退千里,丟掉了一座又一座的城池。第四師團本就不怎么樣,加上兵力過于分散,懶于備戰的第四師團,在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丟掉了手中大部分土地。

而現在,東京這邊所知道的消息,還是第四師團傳回來的。

雖然說終于是有了前線的消息,可是這個消息對于他們來說,未免有些太過沉重了,是的,皇家陸軍已經打到了任實郡和昌寧郡一線,如果不是他們還顧及日本海軍的話,估計早就已經將蔚山給占領了。

也就是說,短短二十天的時間,日本丟掉了朝鮮五分之四的領土,現如今也只有釜山和光州這兩處地方還完全的被日本人控制。

明治天皇忍不住的將一套古董茶具憤怒的摔碎,那是他最喜歡的一套茶具,平日里就是不小心的放下都會心疼上一陣子,但是這一次,他已經忘記了自己心愛的茶具。

朝鮮,日本帝國花費了那么大的精力,損失了那么多的東西猜得到的朝鮮,現如今竟然已經沒有了,而且還是在二十天內丟掉的。

現在,日本在海外的殖民地,也只剩下了臺灣這一塊土地。

慶幸的是,臺灣與大陸有一海之隔,而大陸又幾乎沒有任何的海軍力量,所以目前臺灣方面還算是穩定。

加上日本在全面占領臺灣之后,實施的一些仁政,近年來已經基本上得到了臺灣民眾的認可,所以,臺灣民眾對于日本的反抗力度也是越來越小,不少的反抗勢力也已經逐漸的下山投靠日本。

而日本方面雖然對于這些反抗勢力可謂是恨之入骨,但是為了長久的統治,日本并沒有追究這些反抗勢力的責任,而是放他們回家,并且幫助他們生存下去。

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仁政措施,加上日本在臺灣也是用建設本土的想法去建設臺灣的,所以臺灣民眾近年來對于日本的認可度也是越來越高。

同樣的,后世日本對于東北的規劃,其實就是借鑒了臺灣的統治經驗。而在歷史上,侵華日軍當中有大多數軍人都來自于朝鮮以及臺灣,據戰后統計,侵華日軍中最精銳,最殘暴的師團中,臺灣人的平均比例為百分之三十二,最高的達到百分之四十七,最低的為百分之二十三。

臺灣,現在已經成為了日本這個東亞列強身上的唯一一塊遮羞布了,但是朝鮮,日本人顯然也沒打算就這么輕易的放棄。

可是現在的結果,卻讓明治天皇有些不知所措了,他已經不知道了到底該怎么辦,更不知道事情為什么會發展到如今這種局面。

日本明明已經跟中華帝國提出了停戰的請求,并且尋找了英國人作為中間人。而王思銳也是同意了停戰,并且給出了半個月的期限。

的確,自打王思銳給出回復之后,到現在,不多不少,剛剛半個月的時間。皇家陸軍的攻勢也的確是停止了下來。

可是這半個月的時間內,日本人卻是損失慘重,不僅僅損失了大量的兵力,而且也丟掉了大量的土地。

這讓日本人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極為被動,他們本就沒有了多少籌碼,而且他們也絕不相信中國人會將已經到手的土地拿出來還給日本人。

“諸位,誰能給朕一個說法呢?原本相安無事的朝鮮,為什么會突然間爆發戰爭?而我們又為什么會敗的這么快?朕的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呢?他們到底去了哪里?為什么到現在也一直沒有他們的任何音信?”明治天皇冷眼看著下方的那些大臣,這一次,明治天皇是真的怒了。

以往日本軍人總是喜歡先斬后奏,并且讓整個日本都不得不跟著他們的步伐去安排戰事,但是以前日本人也的確從中獲得了好處,所以明治天皇也不好嚴厲的去處置他們。

但是這一次呢?如果算上這一次的話,日本人已經在朝鮮損失了將近四個師團的兵力了,這對于日本人來說,已經是傷筋動骨了,甚至,未來幾年內,日本將再也沒有任何能力發起一場新的戰爭。

可笑明治天皇近期還一直都在謀劃著將如何反擊中華帝國,現在別說是反擊了,就連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都很難保證了。

也就是中華帝國目前還沒有海軍,日本人在海軍方面還是能夠占據一些優勢的,可那也僅僅只是如此,誰又能知道中國人又會搞出什么幺蛾子呢?

如果日本無法在近期內獲得新的殖民地,那么所有的物資都需要通過進口,單單只是這筆費用,日本人就很難以承受,如此一來,想要快速發展無疑將會是癡人說夢,沒有資金,拿什么來發展?

貸款?現在日本人都還欠著洋人不少的貸款呢,這筆貸款明治天皇還很頭疼到底該怎么去還呢,至于幾年前從清朝坑來的錢,早就被日本花光了。

“陛下,這次的戰爭的確是中國人挑起的,我們的情報部門探聽到了一些消息,所以便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軍隊,不得已之下,軍隊這才將部隊大量的北調,打算拒敵于國門之外,但是沒有想到,中國人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了,我們的軍隊因為準備不足,加上又是被敵人偷襲,所以一時間傷亡慘重。”日本首相桂太郎深吸了口氣,說道。

事實上,到底是誰挑起的戰爭?桂太郎心里很清楚,就是中田和毅冢那兩個家伙,桂太郎已經拿到了準確的情報,可是那又怎樣?

如果實話實說,明治天皇將更加難以接受,一場由他們主動挑起的戰爭,認為有必勝把握的戰爭,如今卻打成這個樣子?

不過還好,桂太郎也同樣的拿到了關于中國那邊的消息,他們似乎很早以前就與朝鮮王李熙達成了一致,似乎雙方有意要挑起戰爭的,這次桂太郎剛好將這個罪名推給了李熙和中國。他很堅信,中國人或許會否認一下,但是朝鮮人卻不會否認的,因為那是他們的領土,一旦李熙出面否認由他挑起的戰爭,那么對于李熙在朝鮮的聲望,將會是巨大的打擊。

“至于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這個我們暫時還無法確定,中華帝國方面并沒有公布殲滅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的消息,也沒有公布他們投降的消息,所以臣以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這兩個師團損失慘重,所以不得不藏了起來。”桂太郎繼續說著。

“呵呵,兩個加強師團,不得不藏起來?”明治天皇一聲冷哼,失望,絕望,憤怒,甚至現有的詞語根本就無法描述明治天皇此刻的心情。

是的,因為失敗過,有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現成的例子在那放著呢,明治天皇心里面也很清楚他們的敵人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懦弱的滿清了。

所以明治天皇才會加強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兩個師團比正規編制整整多了一萬兩千人的兵力,再加上第四師團的輔助,以及十萬朝鮮偽軍的幫忙,即便是敗,又能敗到哪去?

可是結果呢?兩個師團杳無音訊,更要命的是,中華帝國那邊竟然投入了兩種新式武器,一種是可以直上直下的火炮,甚至一名士兵扛著就能跑,另一種是投擲的炮彈,雖說威力要小上許多,可是這種武器給日本人帶來的傷亡可并不少。

面對敵人的發展,日本人呢?他們又在干什么?一想起手下海陸兩軍的爭斗,明治天皇便很是頭疼。

“海軍計劃建造的新艦,還沒有開工的,全部暫停開工,所有資源全部轉給陸軍。一年內,我要看到每一個步兵中隊都配備一挺重機槍,每一個步兵中隊都至少配備一門那種可以直上直下的火炮,每一名士兵都必須配備那種投擲的炸彈,一年內,帝國陸軍總人數要增加至五十萬。”明治天皇下令道。

現如今已經到了不得不做出抉擇的時候了,雖然明治天皇也很清楚,日本的強大是由海軍帶來的,而日本又是一個島國,一旦海軍實力不行,那么整個國家就已經危險了。

但是陸軍的失敗,讓明治天皇也意識到了更嚴重的問題,國家只有強大的海軍是遠遠不行的,陸軍的裝備不行,就守不住已經占領的土地,這對于日本來說,會是更大的打擊。

原本日本還能夠從萍鄉鐵礦源源不斷的獲得鋼鐵,自從中華帝國成立之后,日本只能偷偷摸摸的從那里獲得部分鐵礦原石了,根本就無法滿足日本的需求,甚至,制鐵廠因為原料的問題,都無法開足了馬力去生產。

“陛下,海軍現在與列強還有太大的差距,一旦停止海軍的建設,我們與列強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而中華帝國地大物博,一旦他們決定了要發展海軍,短短幾年內便有可能超過我們,后果不堪設想。”海軍大臣急忙勸說道。

“朕已經決定了……”

“陛下,剛剛傳來的消息,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余部一萬六千多人在半個月前已經在平壤投降了,中華帝國方面要求我們用錢來贖回這一萬六千多名投降的士兵。”

‘噗……’

聽到這個消息之后,明治天皇猛的吐了口血,瞬間暈厥了過去。(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