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353:什么叫戰術碾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353:什么叫戰術碾壓?

353:什么叫戰術碾壓?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2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轟……’

一聲聲劇烈的爆炸聲,瞬間淹沒了迫擊炮的呼嘯,二十九顆炮彈,幾乎不差分毫的落在了正在沖鋒的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的頭頂上。

原本所向披靡的60毫米迫擊炮,在這一刻也終于是暗淡了下來。

一枚枚炮彈,無情的撕碎空氣的衣衫,空氣猶如就是個無助的姑娘一般,除了發出悲傷的慘叫以外,再無其他的辦法。

一團團橘黃色的火焰,在劇烈的爆炸聲過后,瞬間騰空而起,巨大的火焰盡情的吞噬著四周的一切,無論那里是人,是樹木,是土地,是溝壑,還是空氣,沒有能夠逃過它的憤怒的。

劇烈的爆炸聲,沒有任何人或者事物能夠承受這一枚枚炮彈滔天的怒火,就連大地,也忍不住的顫抖了起來。

褐黃色的泥土,被火焰的高溫瞬間燒成了黑色的泥土,四周的空氣,成為了這一團團火焰最佳的助燃劑,炮火貪婪的吞噬著四周空氣中的一切氧氣,雖然他們無法做到,但是卻始終未曾放棄。

破碎的彈片,在戰場上肆意的橫飛,漫無目的的尋找著它的目標,連帶起一塊塊泥土,碎石,燃燒的木屑,朝著四周的皇家陸軍撲去。

僅僅只是這一輪的炮擊,就給皇家陸軍帶來了上百人的傷亡數字,如果要是再來上幾輪的話,即便是皇家陸軍,也要好好的掂量一下了。

不過還好,在這二十九枚炮彈落地爆炸之后,平壤城內的日軍炮兵并沒有立即將下一枚炮彈送到他們的頭上。

三一年式火炮的技術性能并沒有什么特別大的亮點,甚至,這是一款極為落后的火炮。

三一年式火炮沒有設計安裝駐退機,所以每發射一枚炮彈之后,巨大的后坐力都會將火炮大幅度的向后推去,因此,這種火炮的最大缺點便是命中率低下,即便是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火炮手,操作這款火炮的話,也很難保證百分之二十的命中率。

因為炮彈被擊發的那一刻,便會有巨大的沖擊力傳來,火炮的位置就已經開始發生了偏移,原先設定好的坐標,隨著火炮的移動而緊隨著變化。

而每發射完一枚炮彈之后,日軍炮兵都需要將火炮進行復位,然后在按照火炮的操作流程進行彈殼退膛,清理炮管,調整新的射擊諸元,然后在上彈,繼續發射。

一個熟練的炮兵班,做完這一切只需要半分鐘不到的時間,但是對于一門75毫米口徑的火炮來說,半分鐘一顆炮彈的射速,未免有些太慢了。

而且還要考慮到人員撤退,擊發炮彈這個時間,所以,一般情況下,日軍的三一年式火炮的實際射速大約是四十秒一顆。

但是在戰場上,四十秒的時間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正在全速沖鋒的部隊,可以將陣形整體的向前推移二百米以上的距離。

按照第一輪炮擊時皇家陸軍與日軍之間的距離,日軍頂多只能齊射三輪,前面的部隊基本上就能夠進行接觸了。

而考慮到全軍的前后差別,日軍城內的炮兵,最多只能發射十輪,對于一場規模十幾萬人的戰斗,炮兵只發射十輪,二百九十顆炮彈,這個成績實在是太不堪了。

即便是每一枚炮彈都能擊傷十個士兵,那么十輪下來也不過兩千九百名士兵,當然了,這只是理想數據下的戰果。

皇家陸軍的沖鋒陣型采用的是分散式集群沖鋒,什么意思呢?

就是一個班的最前方,有五名士兵組成一個不規則的菱形四邊形,正中間是一名老兵負責指揮,以老兵為中心,其余四名戰士距離老兵保持在五到十米之間,這是班組沖鋒戰術的箭頭。

在這個箭頭后面十米左右,是班長的戰斗位置,而以班長為中心,身后兩側大約十米左右,由兩名士兵負責掩護,而這兩名士兵之間一般相隔十五至四十米,具體的要看戰場地形以及上級的戰術安排。

因為這次是大兵團沖鋒,所以每個班的沖鋒陣容都被壓縮到了最小的間距,以確保能夠讓更多的部隊參與進去。

而在班長這個三人陣型之后,由四名士兵組成一個平行站位,其中中間的一位是副班長負責指揮調度,與前面最后一名士兵保持十到十五米的距離,而最外側的兩名士兵,保持在二十五至三十米的距離。

前面無論哪一個位置出現了傷亡,后面的人都能夠立即的頂上去。

而從一個班的第一個人那里開始算起,到最后一名士兵,這個距離是至少五十米,整個班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形,而一個排又形成一個更大的三角形,再往后是一個連。

雖然三角形的形狀可能會發生一些偏差,畢竟是人而不是機器,但大體上是不會出錯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除非是大口徑的重炮,否則一炮下去是絕對不可能干掉一個步兵班的。而日軍的三一年式火炮,即便是命中正中,充其量也就是干掉半個班的兵力。

王思銳身為后世我軍的精銳基層指揮官,班排戰術早就玩的爐火純青,雖然穿越之后,將一個十人班改為了十二人,戰術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但實際上變化并不大。

現在皇家陸軍的戰術,基本上就是照抄后世我軍的步兵戰術,雖然后世我軍也沒怎么打過仗,部隊使用的戰術還是不是有效的,但那又有什么問題?王思銳只知道,這種班排戰術是我軍使用了半個世紀之久的戰術,而中間也經過了無數次的修改論證,是我軍最基本的戰術,也是最為核心的戰術。

而這種戰術是我軍在日軍多次的蹂躪之下一步步改善的,后來又經過了幾次大型的戰爭,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任何的缺點了。

就算是所有軍隊都最恐懼的機槍側射,傷亡兩個小隊(三人一隊),而普通線要傷亡數十人之多,這也是日軍的‘豬突’戰法,美軍可以一個彈夾就輕松干掉三四個兵的原因。

當然了,這種戰術也不是沒有缺點,還是那句話,士兵也是人,而不是機器。要想使這種戰術發揮到最大效果,不是一個班,一個排做好了就可以的,而是要一營,一個團都能夠默契的配合才行。

而這只能依靠時間去訓練,讓部隊相互之間尋找默契,一旦完成了訓練,一個團之間都形成了默契,那么在面對同等數量部隊的時候,基本上已經可以宣告無敵了,即便是裝備不如敵人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好吧,說了這么多,到頭來只說一句話就會明白了,這種戰術若是搞好了,就是人海戰術,后世的朝鮮戰爭,我軍采用的就是這種戰術,而歷經抗日,內戰磨練的我軍,早已將這種戰術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到了戰場上,一波又一波的部隊不停的去攻擊美軍。

加上這種戰術的另一大特點,即相同大小下,部隊的密度要遠遠的低于其他,簡單點說,就是一個一百平的房子里只站了一個人和站了五個人是一樣的,這種戰術是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密密麻麻,到處都是敵人的假象,實際上敵人可能還沒有自己的戰友多。

(作者君看到一張老照片,是攻打一個山頭的照片,從照片上看參與進攻的人數密密麻麻的一大片,可挨個查一下,連帶著在山腳下等著充當預備隊的,其實也就只有一個排。)

可是,在聽到日軍炮兵發威的聲音之后,遠在數公里之外的司令部內,曹錕卻是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曹錕一點也不擔心日軍的炮火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傷亡,畢竟先進的戰術在那放著呢,從炮聲中,曹錕也判斷出了這極有可能是75毫米的火炮,雖然火炮數量不少,但是面對五個師的攻擊,這點火炮也不多,這一仗下來,火炮給自己帶來的傷亡頂天也就一千人,這點代價還是能夠接受的。

但是最讓曹錕擔心的是,他娘的老子的火炮在哪呢?

先不管小鬼子的炮兵能不能左右戰爭的局勢,就是這么讓小鬼子一直囂張下去,對于己方的士氣也是個巨大的打擊,哪怕自己這邊只有一門火炮,這個時候開兩炮示威一下也能夠立即起到振奮軍心的效果。

“炮兵!炮兵!炮兵!炮兵團到底在哪呢?他娘的,該出現的時候找不到人,不該出現的時候這幫孫子天天在眼前晃悠。”曹錕有些憤怒的拍著桌子,能夠接受日軍炮火給自己帶來的傷亡代價,但不代表曹錕不想去改變這一結果。

如果能夠不死人,或者少死一些人就能搞定問題的話,那么為什么要選擇用人命去填這個窟窿?

“司令,根據昨天炮兵發來的電報,預測炮兵將會在午后抵達戰場。”蔡鍔回應道。

這次是他們的情報不準確,所以沒有得知日軍在平壤內竟然還有大規模的火炮部隊,但是這也不能去怪偵察兵,畢竟平壤外圍有數萬日軍圍著呢,別說是偵察兵了,就是特種部隊來了,也很難混進去的。

“給王奇發電報,午飯前若是炮兵團到不了戰斗位置,老子就是拼著脫了這身軍裝也要弄他……”(未完待續。)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