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78:清朝的最后一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78:清朝的最后一天

278:清朝的最后一天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正文

作者:末日游俠

隨著反清通電的公布,整個華夏內外紛紛亂作一團,內部是忙于新國家成立的一切繁瑣事物。

外部則是亂于王思銳的軍改方案,雖說這一次王思銳利用軍改這條彈幕成功的吸引了列強的視線,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一次王思銳也是幾乎將他所有的底牌都給暴露了出來。

眼下國內的預備役也只剩下了三四十萬,而且基本上還都是剛剛進入軍營的新兵,即便是這批新兵受訓完成,那么短時間內也沒有足夠的軍官骨干抽調給他們。

漢軍近幾年以來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迅速了,而戰爭卻又少之又少,現在能夠支撐起近百萬的預備役部隊,那還是因為去年跟日本打了一場,讓他們積累了不少的優秀軍人。

想依靠國內的那些戰斗來積累優秀的軍人?這個還是不要去想了,就國內這種戰斗程度,提拔起來的軍官也是難堪大任。

而洋人們則是被王思銳的這一方案給嚇的有些懵圈了。

他們早就知道了王思銳手里有預備役,甚至已經準備了幾年的時間。

可是在這幾年以來,王思銳總是在不停的加強工業設施的建設,王思銳手中有多少錢?洋人雖然不知道個具體的數目,但是也差不多的知道了個大概。

大多數人看來,王思銳能有個三四十萬的預備役就算是頂天了,但事實卻并不是這樣。

洋人在忙著求證,一方面等待國內的回復。王思銳則是在忙著批復各種各樣的文件。

原本已經準備了幾年的時間,中央機構也基本上搭建的差不多了,各級別官員雖說還未湊齊,但勉強的也能夠將這個國家給運行起來。

可直到事前才發現,盡管已經準備了許多,可現在卻還是要王思銳一份份的去批示。

政府方面,因為新國家即將成立,王思銳又不希望清朝覆滅之后,在新國家成立之前有這么一段時間的空白期,他要求兩個時代能夠做到無縫連接。

事實上要想做到這一點也并沒有太大的難度,畢竟現在他們就已經在管著了,到時候直接換個名字,往日怎樣現在還怎樣就行了。

但問題并不是不存在,之前王思銳只是代清管理,現在則是自主管理,很多事情都需要親自去操作的,比如安撫百姓,犒賞三軍等等,還有與洋人的周旋等等。

所以,政府這邊送過來的文件,就足以讓王思銳處理上三天三夜的了。

而王思銳又身兼三軍統帥,是軍隊的最高負責人,所以軍隊這邊的事情,最終也需要王思銳一點點親自的去負責。

如此一來,這工作量也就驟增了許多。

“咦?有趣,沒想到竟然來了這么多人。”看著手中的那份名單,王思銳心里面頗有些得意。

這是陸軍參謀學院的最新一期學員名單,外界報考通過考試的一共有三十多人,而軍隊推薦的有四百多人,兩者加在一起不足五百人。

軍校那邊負責人的意見是將其劃分為十個班,每班五十人,外界報考加上部分軍隊推薦的學員化為一個班。

對于這種想法,王思銳之前是一并同意的,畢竟外界報考過來的大多數都沒有什么軍事基礎,所學習的內容也與軍隊推薦過來的不同,他們的學制要比軍隊學員更久一些。

而參謀學院這邊又分為四個科目,參謀,指揮,炮兵,輜重。

因為漢軍需要大量的參謀人員,所以參謀科目的人數是最多的,占據了足足六個班的名額,余下的指揮兩個班,炮兵一個班,輜重一個班,共十個班。

只是讓王思銳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前來報考的學員當中,竟然有幾個他認識的人。當然,是從史書中認識的。

最出名的自然是蔡鍔,蔣方震,張孝準,閻錫山,段芝貴這五位大能,還有后世北洋陸軍二十四上將中的孫傳芳,王占元,齊燮元,王承斌這四位。

可以說,這一期的參謀學院中,可謂是將星云集。

很快,王思銳在這份報告上作出了自己的批示,報考進來的學員,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專業。

漢軍短期內的本土防御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問題了,一百五十多萬的部隊,基本上已經能夠保證本土的安全了,所以,王思銳也不希望再去用之前的方式,一股腦的將所有人都送到一個地方,讓他們學習那些自己可能并不喜歡的東西,成為一個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現在,他有了更多的選擇,而王思銳唯一的遺憾就是,國家沒有海軍,以漢軍目前的能力水平,經濟水平,也無法養活起一支龐大的海軍,哪怕只是一支保衛本土的海軍也養不活。

而以現在王思銳在國際上的處境,基本上可以肯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賣給他海軍軍艦的,也沒有人敢賣給他,自己去造軍艦?好吧,也就不說百年海軍了,沒個一二十年的鉆研,恐怕他們連萬噸級的戰列艦都造不出來。

海軍不行,那就只能通過其他的方式去解決這一弊端了。

許久之后,王思銳從一堆文件里挑出了兩份文件,盯著那兩份文件看了許久,最終還是將其中的一份文件放了回去,然后,在留下來的這份文件當中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本土防御戰略,這便是未來幾年內,王思銳所需要重點發展的方向。

軍隊,不可能無休無止的去擴軍,但是裝備,該更新的還是要更新的,該補充的還是要補充的。

但是這一切,都要依靠強大的經濟能力支撐著才行。所以,這份文件的核心意義在于,重點發展經濟,補強軍隊裝備。

“我說王大人啊,您可真是心寬啊,這都什么時候了?您怎么還在這里簽署這些不要緊的文件呢?”王士珍氣憤沖沖的走進了王思銳的辦公室,在看到王思銳還在批示那些文件之后,心中瞬間倍感無奈,也有些生氣。

“這怎么會是不要緊的文件呢?每一份都很緊急的,必須要盡快處理。”王思銳抬起頭來看了看王士珍,臉上微微一笑。

“明天皇帝就要退位了,咱們的新國家也要成立了,可這最重要的事情到現在都還沒有個結論,你倒是好,自己一個人躲在屋里挺清凈的,我們外面吵翻了天你也聽不到。”王士珍氣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王思銳仍舊不緊不慢的表情,瞬間有些淚崩,繼續說道:

“就先說我們遞上來的案子吧,你是怎么考慮的?軍隊和我都提議由你直接登基,其他人有中立的,有共和的,好歹你也給個決定不是?就這么不吭不響的,后面的工作該怎么進行?國家的名字又該怎么命名?”王士珍心急火燎的說著,這么大的事,王思銳竟然不去理會,換誰睡不著急?好歹你也給個說法不是?

“這個我還沒有考慮好,國家的名字就用中華,這個是早就商定的,明天早晨八點鐘,我們正式宣布國號中華,國家正式成立,十點鐘發布退位詔書,其他的事情照舊,以前怎樣,現在還是怎樣,難道換個名字就不工作了嗎?”王思銳表現的倒是淡定至極。

其實關于體制王思銳還真的沒有考慮好,倒不是說他不想當皇帝,可當了皇帝之后,后面的事情可還多著呢,最起碼你的封王吧?這些王以后該怎么管理?

還有其他一大堆的問題,雖說現在百姓對于皇帝并沒有抵制心理。

好吧,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孫某人現在還不成氣候,在漢軍的治下,他們也搞不起什么起義之類的事情,滿清控制的旗下也只剩下了兩廣,可兩廣地區那可是列強支持的地方,豈能由得他們亂來?

所以,孫某人等現在都還蝸居在檀香山呢,連國門都進不了,至于香港,別提了,英國人是不會讓他們到香港去的,除非他們能夠在漢軍的治下搞些暴動事件。

但話又說回來了,現在的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正在一天天的變好,誰會放著好日子不過去跟著你鬧革命?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所以,國內沒有了宣揚共和的理論,加上前后朝代的基本無縫連接,王思銳只要有稱帝的心思,百姓會很樂意擁護的。

相反,如果選擇了共和,那么之后在想登基稱帝可就難了,甚至是統治了華夏兩千多年的帝制體系將會從此徹底的退出舞臺。

聽著王思銳的話,王士珍的臉色瞬間落了下來,他可是一個擁護帝制體系的人,說他思想迂腐也好,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也好,他都不在乎。

王士珍又與王思銳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然后便離開了辦公室,他覺得在王思銳這里已經得不到什么重要的答復了。

但是,王士珍卻不甘心就這么讓王思銳拖延下去,這樣是會壞事的。

“怎么樣了?”段祺瑞等人見王士珍走了出來,急忙關心的問道,這些都是支持王思銳登基的主。

“還能怎么樣,打太極唄。”王士珍頗有些不滿道,旋即看了下四周,低聲道:“我們不如……”(未完待續。)

相關小說:、、、、、、、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