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64:漢軍的實力,百萬雄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64:漢軍的實力,百萬雄兵

264:漢軍的實力,百萬雄兵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正文

作者:末日游俠

人氣小說:、、、、、、、

命令,只是一段短短的話語。

可是在這一刻,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甚至是忘記了呼吸。

有挑戰,也有期望,更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期盼。

甚至在這一刻,這件會議室里除了王思銳以外,就沒有人想過他們會失敗。

將領都是昂揚,對于王思銳來說這的確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不用去想盡辦法的提高將士們的斗志。

可是王思銳卻是有些擔心,他擔心部隊會因為接二連三的勝利,從而忘掉了自己是誰。

國內戰場的順利,去年對日軍三個師團戰爭的勝利,三年前對八國聯軍的那場勝利。似乎在漢軍的字典里,根本就沒有失敗這么一說。

王思銳暗暗的有些擔憂,旋即也決定了,等到宣布完命令之后,一定要好好的敲打一下這些將領,免得讓他們目中無人,認為全世界他們才是老大這種錯誤的認知。

“命令!”

“即刻起,對漢軍軍制進行全面的改編,新組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集團軍。

第一集團軍由第二軍、第六軍、第七軍、第八軍,四個軍組成。第二軍預備役部隊改編為陸軍第四十二、四十三……五十一師。

其中,以第二師,第二十四師作為基礎,第四十二,四十七,五十一師為輔組成第二軍。

第六軍以第十八、四十一師為基礎,第四十三,四十六,五十師為輔。

第七軍以第二十二師為基礎,第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八,四十九師為輔。

第八軍以第二十三師為基礎,第五十二,五十三,六十,八十二師為輔。

集團軍總司令為王樹起,另外,第一零一師也暫時劃入到第一集團軍中,歸集團軍部直接管轄。”王思銳翻出了提前準備好的組建方案,直接念了出來。

前面的倒是好說,直接就是盛京的原有部隊進行了補充,給預備役發放正式的番號,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搖身一變,從預備役轉變為了正規軍。

至于第八軍的那幾個師,除了二十三師是第二軍的老家底以外,后面的那幾個師可是從沒聽說過的。

當然了,他們在意的并不是這幾個師會從哪里來,肯定是從其他地區的預備役里抽調了。

他們真正在意的是,改組之后的第一集團軍,旗下比原先多了四個師的部隊,還有那個更加沒有聽說過的一零一師。

而且這個師還不歸任何一個軍,而是集團軍部直接管轄。

好吧,就算不帶這個誰也不知道在哪的師以外,第一集團軍的框架已經出來了。

旗下下轄四個軍,共計二十個師,這尼瑪單單只是一個集團軍就有三十六萬人,而且還沒算那個多出來的師呢。

可以想象,按照王思銳對軍隊新的改編,只是第一集團軍就足以應付東北地區的戰事了。

在改編之前,沒有人想到,王思銳竟然會直接給東北那邊增加了近十萬人的兵力。

隨后,王思銳又宣布了第二集團軍的構成,第二集團軍是以第三軍為基礎而組成的,下轄第九,第十,第十一三個軍,共計十五個師,二十七萬余人。

而原本抽調到第四軍的兩個師,又被拉回了第二集團軍,同時,第四軍還賠了一個師回來。另外還有同樣神秘歸集團軍部管轄的第一零二師。

而第二集團軍的總司令是馮國璋,也幸虧王思銳把馮國璋給調到了第二集團軍。

第三集團軍主要是以第四軍剩下的部分部隊為基礎,同時配備了大量的預備役師,旗下下轄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五個軍,共計二十五個師,四十五萬人。

集團軍總司令為武羊。

而第四集團軍則是以第四軍的一個中流砥柱,第三十七師,外加上第五軍全部,以及大量的預備役師組成。

旗下下轄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四個軍,共計二十個師,三十六萬人。

集團軍總司令為武自詡,還好調任過后,除了武羊手下的新兵占據了大多數以外,不然的話,以武自詡的騷包性格,肯定要事后逮著武羊一頓狠批的。

也就是說,經過這一次的改編,除了守衛京畿的第一軍沒有任何增添部隊以外,其余各部都增添了大量的部隊。

而那些預備役師大多數都訓練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有十幾個師訓練了兩年左右,只有不到十個師剛剛完成新兵訓練不足半年。

余下的那些剛剛走出新兵營,尚未形成戰斗力的部隊,統統被劃分到了第三集團軍。

加上第一軍的十萬人,一百五十四萬人的部隊,這就是目前紙面上王思銳所有的實力了,如果算上當下還在新兵營的部隊的話,剛好兩百萬。

這也是王思銳為什么敢直接不看洋人臉色的重要原因,手下擁有百萬軍隊,雖說攻城拔寨還有些不足,可是用來防御本土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下面分配各集團軍的防區任務。第一集團軍以東北為主,一旦戰爭開啟,入冬之前,必須肅清全部來犯之敵,徹底占領東四省。

第二集團軍以長城為主,沒有進攻任務,只要防死有可能南下的蒙古人就可以了。

一旦開戰,第四集團軍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占領兩廣,云貴地區,如果英國人直接出兵干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攻占香港。

第三集團軍新兵最多,任務也是最重的。開戰之前,第三集團軍必須要接管目前我軍手中,除東北,京畿以外所有地區的防務,并且建立起預備役制度,招募二十個師的預備役新兵。

同時,部隊的訓練也不能落下,盡快的磨合部隊,讓部隊形成戰斗力,以便隨時支援戰場。”王思銳繼續命令道。

其實他的目的很簡單,不能因為洋人的圍魏救趙計策,漢軍就不去管那個趙了。

以漢軍目前的兵力,是完全有能力兩頭并進的,況且,南邊也沒有什么難啃的骨頭,即便是有,那幾個老底子師也能夠拿下。

所以,第一集團軍和第四集團軍,一南一北。第二集團軍守住長城,防止蒙古人南下。當然了,必要的時候,也是可以攻擊的嘛。

而第三集團軍因為新兵太多,部隊磨合不成熟,尚未形成戰斗力。

這樣的部隊拉到前線那完全就是送死的,所以,拱衛本土,維護治安的重任自然也就交給了第三集團軍的四十五萬新兵。

當然了,如果他們訓練的情況給力的話,而前線的戰事又不太順利的話,第三集團軍的幾支老部隊還是有機會上前線的。

不過這種可能性并不大,因為第三集團軍已經接管了全部的防務,其他的三個集團軍更是可以抽出幾乎全部的兵力去作戰,可以說,在兵力方面,無論哪個方向,漢軍都是占據了絕對優勢的。

華夏就這點好處,雖然地方大,但是人口也很多。

加上現在的生活條件,漢軍開出的軍餉足以讓他們每天拼命的訓練,而隔三差五的還能吃上幾塊肉的伙食,也為士兵們提供了足夠的營養。

以前國內還會出現賣兒賣女求生存的畫面,可是現在這種情景卻是幾乎不見了蹤影。

取而代之的則是挑出一個符合要求的孩子去當兵,只要犧牲一個孩子,全家人都能夠很好的活下去。

再說了,去部隊也未必就是犧牲,這年頭,去當漢軍那可是很吃香的。

如果不是擔心后勤資金跟不上的話,恐怕只需要一年的時間,王思銳就能拉出一支五百萬規模的軍隊。

而且隨著當兵的人越來越多,接觸的訓練也是越來越多,這些當兵的百姓通過學習,也知道了清軍為什么會敗,而他們沒日沒夜的訓練,用的是跟以前漢軍一樣的訓練方法,既然之前的漢軍能夠打敗敵人,那么他們為什么不能呢?

于是乎,在這些士兵們的口口相傳之下,選擇參軍的人更是多不勝數。

屁話,當兵有錢拿,雖然預備役每個月只有二兩銀子的軍餉,可這也依舊不低了,平時他們上哪去找每月二兩銀子的工作?

而且在這里還能吃得飽吃的好,雖說是吃了點苦,可是相比較于訓練而言,農民出身的士兵還是能夠忍受的。

最讓他們覺得痛苦的是,每天晚上的一個小時文化學習時間,看著那個字,一個個的就頭疼不已,可是沒辦法,上面可是說了,不學習,文化成績不達標的人直接扣除當月軍餉。

不過幸運的是,文化成績這一塊漢軍的要求并不高,每個普通士兵每個月只需要認識二十個字就可以了,而且大多數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常用字,只要肯努力,還是能夠記住的。

有吃有喝有錢拿,還能認識字,這樣的好事上哪找去?

對于這樣的分配,除了武羊以外,其他的三個人還是很滿意的。

原本春風得意的武羊,這下不僅沒了最精銳的部隊,反而成了后勤大管家。雖然第三集團軍旗下兵力人數最多,可那卻只是守城部隊啊,武羊心中那個郁悶啊。

武羊雖然郁悶了,可卻有人并不郁悶,反而一臉好奇的問著:“統帥,這一零一師和一零二師在哪啊?前面怎么沒有聽到呢?”

PS:戰前整編,這個情節原本是沒打算寫的,但仔細想了想,還是寫出來吧,雖然劇情有三年的發展期,但卻幾乎沒有怎么說過這件事情,俺怕后面突然冒出這么多部隊會嚇到大家……另外,求個推薦票唄!(未完待續。)

相關小說:、、、、、、、、、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