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57:聯軍‘再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57:聯軍‘再現’!

257:聯軍‘再現’!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正文

作者:末日游俠

英國人能夠成為世界霸主,靠的可不僅僅只是強大的海軍,無論任何人,想要坐上這個位置,都必須要擁有超強的智慧。

很顯然,英國人并不認為德壽的實力能夠抵擋的住漢軍的攻擊。

雖然英國人暫時還不知道漢軍的真實實力到底是怎樣的?但是在三年前,英國人對王思銳還是有些了解的。

如果現如今的漢軍,戰斗力全部都能保證是當年那樣的話,即便是英國陸軍,也擋不住漢軍的兵鋒,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在外人看來,英國人是高傲的,是盲目自大的。

可實際上呢?的確就是這樣的。

只不過在英國國內,卻有那么一批人,他們卻并沒有被英國的強大所迷惑,同時,他們也是這個世界上,所有英國人當中,唯一保持著理智的一批人。

不用猜測,這批人被分為了兩撥人,其中一撥是跟著首相的,另一撥則是為皇室提供咨詢。

他們能夠看到英國的弱點,能夠看到自身與敵人之間的差距,所以,他們的建議,總是能夠讓皇室及時的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漢軍,是強大的。

雖然不知道漢軍為什么會突然間變的這么強大,但是當他們得知了漢軍竟然從美國購買了大批的工業設施之后,也就不再那么郁悶了。

如果說三年前的那場戰爭,距離他們太遙遠的話,而近期的漢軍南下戰事又無法為他們提供有意義的參考價值的話。

那么發生在去年的清日二次戰爭,就是最好的參考案例。

那一戰,日本人完敗給了漢軍。

盡管日本人的實力依舊無法進入英國人的視線,但作為亞洲陸軍強國,日本陸軍在亞洲排名老大這個還是沒有異議的。

雖然目前亞洲陸軍排名還沒有變化,但實際上不少人已經默默的將王思銳的漢軍排在了第一位。只等王思銳宣布自立之后,便會立即超越日本成為第一。

所以,就目前的情況,英國人在陸地上想要依靠英國自身的實力,是絕對無法阻擋王思銳的腳步的。

況且遠東距離英國本土又那么遠,英國去年才剛剛獲得了布爾戰爭的勝利,目前也還在默默的舔著傷口,國內的反戰輿論更是將政府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

可是偏偏,這件事情英國人卻又不能不管。

而這個時候,英國人卻是陷入了無限的矛盾之中。

前面是因為王思銳保證了他們的利益,加上各國沒有能力派遣更多的部隊去遠東作戰,所以也算是默認了王思銳的做法。

而后面王思銳就開始蹬鼻子上臉,而美國人也開始沒羞沒臊的為了錢連臉都不要了,這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對于英國來說,三年前,一個完整的清國很符合英國的利益。

可是僅僅只是過了三年的時間,卻變成了一個分裂的清國對于英國才更有利。

于是,心思活躍的英國人終于開始行動了起來,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什么叫世界上做最強大的帝國。

1903年九月上旬,漢軍第四軍攻占了湖北全境,湖南北部地區,安徽西部地區,江西北部地區。

而第五軍則是攻占了安徽東部,江蘇全境,上海,浙江大部。

第三軍則是占領了陜西與甘肅等地。

十月份,第四軍、第五軍進展緩慢,主要是為了等后面的預備役部隊接管地盤,所以漢軍是在十月份下旬才繼續展開了南下。

十一月中旬,第五軍占領了浙江全境,江西東部,福建全境。

第四軍則是占領了湖南全境,江西西部。

至此,第四軍、第五軍兩個軍,共計十三個師,共計二十三萬余將士從北、東兩側將廣東合圍了起來。

別看漢軍南下計劃進行的一團火熱,但實際上,漢軍走到現在也算是強弩之末了。

華夏的國土有那么大,僅僅只是各地的正常駐軍就需要百萬之多。

這些是不需要參加任何戰事的,只需要維護地方上的穩定的軍隊,而漢軍目前僅有正規軍六十余萬,預備役不足四十萬,還有六十萬的新兵在新兵營里,最早的也要在過了年才能進入預備役。

也就是說,以漢軍目前的兵力,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占領更多的地區了。就是占領江西,湖南,福建三地,都是冒險的決定。

因為在盛京的第二軍,這個基本是沒怎么動的,這次南下計劃只從第二軍抽調了兩個師的部隊,那里目前還盤踞著六個正規軍師,十個預備役師呢。

而隨著部隊的瘋狂擴充,所帶來的好處是顯然易見的,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王思銳便控制了華夏除廣東以外其余最富庶的地區。

而通過對那些逃跑官吏的抄家等行為,也讓原本財庫見底的漢軍得以繼續茍延殘喘一陣子。

但是壞處也是很明顯的,首先就是他們沒有足夠的兵力再去進行其他的任務,至少在新兵進入預備役之前,漢軍目前的五個軍必須要老老實實的待在現在的駐地內。

同樣的,漢軍的兵工廠雖然能夠瘋狂的制造步槍,但是重機槍的產量卻始終有限,即使是采取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加上從歐美地區拐來了大量的熟練技工。

他們甚至利用現有的設備,自行制造了幾條生產線,但是目前為止,漢軍的重機槍廠的年產量依舊不足一千挺。

這對于龐大的漢軍來說,顯然是不夠用的。

同樣的,漢軍在火力強度方面被削弱了不止一個等級。

那些后面新成立的預備役,甚至一個團也就只能配備一挺重機槍。除了第一軍和第二軍以外,第三、第四,第五軍的重機槍,更是從一個連一挺直接抽調了一半,現在也只能保證一個營有兩挺重機槍。

可即便是這樣,漢軍的火力,哪怕是預備役的火力,也依舊要超過了目前的清軍,甚至是大多數列強軍隊。

當然了,隨著地盤的迅速擴充,漢軍還不得不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漫長的補給線。

沒有一馬平川的公路,沒有后世發達的鐵路運輸網絡,甚至沒有重型卡車作為運輸。

漢軍的補給,如今也只能依靠陸路運輸,依靠著馱馬來一點點的運輸。

糧食什么的倒還好說,可是武器彈藥什么的,那就只能從京城運過來了。殊不知,按照目前的戰區,一支步槍從工廠里被補充到第四軍或者第五軍手中,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而在途中的消耗也更是大的嚇人,而漢陽兵工廠,南京、上海等地的兵工廠雖然全部落入到了漢軍手中,可那些設備想要生產漢軍的裝備,還需要進行一番改動。

所以,按照目前的進度,第四軍和第五軍至少要等到明年開春才能拿到這三座兵工廠生產制造的武器彈藥。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那么英國人肯定會不惜代價,幫助德壽培訓出一支火力強悍的軍隊的,至少可以讓他們自相殘殺,英國人只不過是出一些武器彈藥罷了,這些東西英國人有的是。

但是英國人卻很清楚,他們最缺的就是時間。

同樣的,王思銳比他們更要缺乏時間。

如果按照最理想的部署,那么等英國人準備好了以后,漢軍那邊也已經準備好了,到時候憑借著漢軍在人數方面的優勢,德壽將毫無抵抗之力。

殊不知,漢軍在南下的過程中,幾乎就是猶入無人之境,大軍每到一座城池,雖不說立即開城投降,但也差不太多。

而漢軍對待百姓的政策也是深得人心,加上漢軍那高昂的軍餉,吸引了大量的青壯踴躍參軍。

如果英國人敢拖個半年,那么到時候英國人所要面對的,恐怕將會是至少五十萬以上的漢軍。

而這,僅僅只是漢軍可用于作戰的機動部隊而已,各地的駐軍并沒有被計算在內,如果再從內陸列強影響力較小的各省份抽調一些部隊的話,那么到時候英國人所面臨的將會是至少六十萬以上的漢軍。

如此巨多的漢軍,就算是他們的火力密度有所下降,但也依舊不是英國人能夠吃得消的。

英國人已經在王思銳的身上吃了不少的虧,所以他們很清楚,絕對不能給王思銳任何喘息的機會。

所以,英國人針對遠東地區日益變化的‘惡劣’局勢,作出了一整套新的計劃。而這個計劃,被英國人內部稱之為滅王扶清。

于是,英國人找到了日本人,俄國人,美國人,德國人,法國人,奧匈帝國,七國代表在倫敦進行了歷時兩個多月的談判,最終才在十一月一號達成了一致。

漢軍的發展已經觸及到了歐美列強的底線,所以他們不得不出面強硬干涉。甚至曾經一度與王思銳處于蜜月期的美國人,這次也終于是坐不住了。

因為,英國人開出的價碼要比王思銳給他們的更多,更吸引人,美國人不得不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丟掉王思銳這個有可能反噬自己一口的‘朋友’。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都沒什么用,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在歐洲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說的再遠一些,被漢朝大軍打敗的匈奴人,最終只能遠遁歐洲,然后……然后羅馬帝國被匈奴人給滅了。

所以,歐洲決不允許華夏漢人重新崛起,哪怕是增加自己敵人的實力,也決不允許這個曾經數次給自己帶來災難的世仇敵人崛起。

PS:感謝大軍2016的打賞支持!(未完待續。)

相關小說:、、、、、、、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