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49:來自荊州的反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49:來自荊州的反抗

249:來自荊州的反抗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推薦耳根新書一念永恒/book/27094/,閱讀大神新作!

距離授勛儀式過去已經整整一周的時間了,授勛,并沒有影響到部隊的士氣,反而是激起了戰士們的積極性。([

盡管在占領荊門的時候,那里的守軍依舊用了最快的度逃跑。

這讓一心想要殺敵立功的戰士們有些郁悶不已,可他們的信心卻并沒有被打擊到。

敵人的不戰而降,反而讓三十二師的戰士們愈戰愈勇,就算不能夠拿到那枚象征著戰功的鐵十字勛章,拿不到十天的假期,拿不到那四兩銀子的獎金又能如何?

如果他們的度夠快,那么在帶上這枚紀念章之后的不久,在自己的胸前再增加一枚象征著湖北的紀念章也還不錯。

荊州,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荊州,可以說是國內歷史文明僅次于河南的第二個地區,兩者雖然不是同一級別,但歷史意義卻是非常的重要。

在這里,誕生了楚文化,戰國時期,楚國在此定都四百余年。

三國時期,這里又是群雄逐鹿之地,其境內富庶的土地,更是讓其他諸侯垂憐不已。

而地理位置方面,荊州又位于湖北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長江自西向東貫穿荊州,東連武漢,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荊門、襄陽。

可以說,只要占領了這里,那么漢軍便可沿江向西或是向東進軍。

只要占領了這里,漢軍自此便可以橫掃華夏南部地區,自此,再也沒有任何一道天塹可以阻擋漢軍的腳步。

當然,隨著歷史的推進,時代的展。

平漢鐵路的規劃,鐵路的南端位于武漢漢口,加上地理位置比武漢稍微偏僻一些,所以,現如今的荊州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其地理位置上的優越也被武漢所越。

不過作為歷史的寵兒,荊州地區的百姓,似乎也遺傳了楚人的性格。

荊州知府聽聞有數萬漢軍朝著荊州撲來,早就已經收拾細軟,攜帶家眷,在數百親兵的保護之下卷款而逃。

而荊州雖然在歷史上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可是在如今這個年代,卻并不怎么重要。

所以,馬三如也就沒有派人來盯著荊州知府一家子。

不過荊州知府倒是跑的干脆,可留下來的荊州百姓卻不干了。特別是那些守城的士兵,他們也知道,一旦漢軍占領了荊州,那么他們的好日子也就算是到頭了。

可是抵抗的話,手里又沒有武器裝備,且知府大人都跑了,留下他們這些小人物又有什么作用?

不過,不管是什么時候,總是會有那么一些不怕死的人出現的。

而上面的人的確是跑了,因為他們都不是荊州本地人,錢賺夠了,福也享受了,現在讓他們去面臨危險?這可能嗎?

抵達荊州的時候,三十二師依舊沿用了老一套的戰術。

面對這緊閉城門的荊州,三十二師派出了一個班的士兵前去喊話,結果出乎意料的,城墻上竟然有守軍回話了。

也不知道是自以為有能力打敗漢軍還是怎么著的?對方竟然揚言死守不降。

于是,三十二師師長李崇義大手一揮,直接派出了一個團的部隊圍攻荊州,其余部隊繞過荊州,到上游和下游尋找渡江的船只,后方只留下了一個團作為預備隊。

當田里隨著部隊一同進攻荊州的時候,城墻上卻忽然間出現了幾十道身影,這些守軍人手一支弓箭,在距離幾十步的距離上便是一陣亂射。

很顯然,這些守軍并不是正規部隊,也很缺乏訓練。箭矢射出來的準頭,效果是要多差有多差,更有甚者,甚至連護城河都沒有穿過。

城墻上的守軍可謂是洋相百出,但卻也給城下的三十二師將士們提了個醒。

這里,并不是他們之前所遇到的那些城池,在這里,他們將會有機會拿到日思夜想的戰功。

當然了,也沒有人想要死在這里。

經過了山西之戰,又占領了數座湖北城池,三十二師雖然沒有經歷過什么像樣的大戰,但是整支部隊的氣勢卻正在生著蛻變。

起先的時候,即便是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他們也會有些擔心。

但是現在,所有人好似突然間現了,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好像一點也不擔心,甚至,看著那落在自己面前的弓箭,還能很淡定的鄙視一下城墻上的守軍。

田里在距離城墻大約七八十米左右的地方停了下來,迅的臥倒在地,將一顆子彈推入槍膛,三點一線,槍口死死的瞄準了一座剛剛還有人影出現的垛口。

荊州的確是一座重地,這一點從它的城池上便能夠看出。比起其他地方的城池,荊州的城墻要更高一些。

根據直覺,田里覺得這里要比荊門城墻高至少兩米左右,一些防御設施布局也更加合理,若是冷兵器時代,他們這一個團的兵力還真就未必能夠順利的拿下這座城池。

當然了,這是現代戰爭,以往攻城所需的云梯什么的,現在根本就不需要。因為士兵壓根就不需要去攻上城墻。

他們只需要炸開城門,然后涌進去,殺光那里的敵人就行了。

機槍,可以很好的掩護他們的進攻,讓城墻上的守軍不敢輕易的冒頭,迫擊炮,可以將那些敵軍密集的地方來個精確的轟炸,這種火力,在古代是絕無僅有的。

‘啪……’

田里輕輕的扣下了手中的扳機,一顆6.5毫米的子彈,猶如一只撒開了韁繩的野馬一般,毫無征兆的一頭撞向了那座垛口后面的敵軍士兵腦袋上。

在這個距離上,要比他們射擊訓練的距離還要更近一些,而敵人的身影,也要比訓練所用的靶子更大一些。

加上田里已經是殺了六名敵人的老兵了,對于如何殺敵,自己也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經驗。

而根據之前的經驗,田里如同往常一樣扣下了扳機。

果不其然,那名剛剛露出半個身子,打算趁機射箭的守軍士兵剛剛將身子全部露出來,子彈便緊隨而至。

而那名敵軍甚至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便只覺得腦袋猛地一疼,后腦勺似乎被什么給撞破了一般,緊接著便失去了意識。

而手中的弓箭也失去了控制,猶如自由落體一般,輕輕的砸在了那名守軍士兵的身體上。

城墻上的守軍,猶如一群烏合之眾,守城方式毫無章法可循,也不講究什么策略戰術,就是通過垛口射箭,阻止敵人靠近城墻。

而這樣老舊的戰術,在新時代,新軍隊面前,必定將會不堪一擊。

加上人數方面本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所以,盡管荊州城內有守軍,但三十二師士兵卻感覺到了這場戰斗打的很是輕松。

戰斗的激烈程度,甚至還不及之前在山西剿匪的程度。

又是幾聲槍響,兩根吊著吊橋的繩子應聲而斷,那是部隊里的神槍手的杰作。

荊州城外有護城河,想要游過護城河?還是別想了。

護城河里可不僅僅只有水,在水的下方,不知道埋著多少根巨刺呢,一旦有人跳入護城河,想要活著上來的幾率絕對不過百分之一。

如果護城河真的就那么簡單的話,古人為什么要用沙袋去將護城河填滿?而不是直接游過去爬上吊橋砍斷繩子呢?

士兵是否經過嚴格的訓練,訓練的方法是不是有效的,在這一時刻全然展現了出來。

負責進攻的三二一團,盡管是以多打少,盡管能夠跨過護城河的地方也僅有城門口的那座吊橋。

可是三千多人圍著四座城門,平均每座城門前各一個營的兵力。

若是從上方觀察的話,便會現進攻的這三千多人絲毫沒有任何的慌亂,士兵們職責嚴明,各干各的事情,相互配合之間也是越來越默契,基本上很少出現失誤什么的。

吊橋剛剛落下十秒鐘不到,一個班的士兵便攜帶著炸藥包猛的沖向了城門洞內,只要到了那里,敵軍的箭矢便無法對他們產生威脅。

而城墻上的那些守軍,更是連下面的漢軍到底到了哪里都不清楚,根本就沒有機會探頭去觀察敵情。

其實想想也是,防守的命令,本就是幾個荊州本地人下達的,甚至響應他們的也沒有多少人,平均每座城門只有不足一百人參與防守。

而進攻的漢軍則是他們的六倍之多,且又職責分明,但凡是有人敢冒頭的,便會立即引來一陣射擊,即使運氣好的,沒有被子彈擊中,可他們手中的箭矢也沒有機會射出去。

而看著城墻上那幾十具躺在那里一動不動的尸體,其中差不多有五分之一都是一槍命中的腦袋,更有甚者直接被擊穿了脖子。

而他們呢?到現在為止,好像還沒有一支箭射中敵人的。

此時,城墻上的守軍也有些害怕了,不少人只能蹲在垛口的后方,渾身蜷縮在一起,身體止不住的顫顫抖。

倒不是他們沒有抵抗的勇氣,如果真的沒有勇氣的話,他們也就不會來到城墻上去作戰。

而是因為漢軍的強大,將他們那僅有的信心給打的一絲不剩。

當一個人知道了你的努力不會有任何結果,反而會丟掉性命的時候,會是怎樣?

‘轟……’

一聲劇烈的爆炸忽然傳來,城門應聲而倒,就連城墻上,也被留下了無數的彈坑。若不是漢軍此時的炸藥包威力較小,恐怕這座已經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城門樓此刻就已經從歷史中消散一空了。

ps:感謝大軍2o16的打賞支持!順便求下推薦票,俺的推薦票一直就是個硬傷,諸位能給俺點信心不?額,現在周推薦是227,如果明天凌晨之前能夠達到三百的話,那俺就下周一來個三更,咋樣?很劃算吧?(未完待續。)

推薦耳根新書:

相鄰小說: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