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42:收復山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42:收復山西

242:收復山西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8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正文

作者:末日游俠

歷朝歷代,爵位的獲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多數時候下,獲得爵位最便捷的方式便是到戰場上去立功,可殊不見戰場男兒千千萬,立功受爵的又有幾個?

爵位,那可是象征著貴族階級的身份代表,即便王思銳這一次只是賣榮譽爵位,但此舉一經公告天下,仍是瞬間引爆了整個中華大地。

特別是在北方,不少的地主權貴階級在收到這一消息之后,便考慮著是不是要捐個爵位出來?

這樣不僅能讓自己成為貴族,更是為自己的家族也帶到了貴族的圈子里。

在公告發出去之后的第一天,北方各地的大清銀行門前除了正常辦理業務的百姓商人以外,幾乎沒有任何人前來捐爵。

一連七天都是如此,經統計,前七天的時間,北方五地五家大清銀行一共只受理了兩個捐爵的單子,而且這兩人還是捐的云騎尉。

不過,在第八天的時候,大清銀行的門前卻熱鬧了起來。

先是大清銀行行長喬致庸在上班以后便帶著家人直接來到了北平大清銀行的柜臺,直接捐了十萬兩白銀。

按照后來的規則修改,男爵以下每多一千兩便增加一級,男爵至子爵為兩千兩增加一級,到了最頂端的一等公,那就需要整整十萬兩白銀才能獲得。

而作為大清眼下的土財主,眼見著捐爵的業務進展的并不怎么順利,于是喬致庸便打算自己帶頭來捐爵。

十萬兩白銀,讓喬致庸直接獲得了一等公的爵位,至于具體的封號,這個還需要日后再去定奪。

而辦理完了手續之后,喬致庸也拿到了那枚象征著國內最高爵位的勛章,一個純紅色,四周鍍金的十字勛章,在勛章的上面掛帶上,繡有榮譽二字。

喬致庸不僅自己辦理了一個爵位,同時,他的兒子和孫子還各自辦理了不同的爵位,僅僅只是喬致庸一家,便直接捐出了二十萬兩白銀。

而作為漢軍的鼎力支持著,喬致庸的合作伙伴,另外一位邱掌柜也捐了個爵位,不過邱掌柜卻不像喬致庸那么財大氣粗,他只捐了五萬兩白銀,獲得了一枚象征著伯爵的十字勛章。

與喬致庸的勛章不同的地方在于,邱掌柜的這枚勛章的材質是銀子做成的,所以這是一枚白色的勛章。

現如今誰不知道喬致庸和邱掌柜二人的大名?連他們這種緊靠著王思銳的支持者都捐了,底下的那些人還敢不捐嗎?

特別是那些之前差點被清理掉的官吏們,一個個更是開始拿出了積蓄,多多少少的也捐了個爵位。

不過官吏們捐爵可是有講究的,他們看中的是爵位給他們帶來的好處。所以,有能力的大多數都選擇了可以直接晉升一級的四千兩才能獲得的騎都尉兼云騎尉。

之后,才是一些地方財主們出手,官員們都捐了,哪怕就是為了討好這些官員,他們也不敢不捐啊。

而這一階級的人,大多數選擇了兩千兩的云騎尉,討個彩頭算了。

只有一些實力雄厚的地主老財才會選擇五千兩的三等輕車都尉。

看著近半個月以來的成績,王思銳的臉上終于是笑開了花。捐爵的效果超出了他的想象。

更讓王思銳沒有想到的是,先前在統計資產的時候,資產過萬兩白銀的官吏,幾乎全部都參與了捐爵。

或許,他們此次的參與只是為了能夠保證自己未來的平安。

畢竟政治這種東西,沒有人比那些官吏們更加清楚了。

起初的時候他們還在懷疑,可是當喬致庸都捐了二十萬兩銀子的消息傳來之后,那些各地的官吏可就一點也不淡定了。

政治家的臉……算了,政治家根本就沒臉。

許多官吏都從這道公告中讀出了一絲絲政治的味道,如今國家沒錢了,你們這些有錢人是捐呢?還是不捐呢?

如果捐了,就給你個爵位,只要你以后不犯錯,就保證你的平安和仕途。可若是不捐,那也就別怪俺秋后算賬了,到時候可別哭爹喊娘的說俺不講情面。

“好!真是沒想到啊。”王思銳看著成績單,猛的拍著桌子叫好道。

他沒有想到的是,本來只是為了從那些官吏們手中扣點銀子出來,最終卻被他們誤解為最后的救贖。

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幾乎所有縣令以上的官員全部參與的捐爵。

那么王思銳控制的五地一共有多少個縣呢?大約兩百多個。僅僅只是半個月的時間,就為王思銳帶來了近四百萬的收入。

不要以為每個人都只按照最低標準捐的,那些以前貪的多的,地位高的,自然害怕王思銳找他們算賬,所以也就只能忍痛捐的多一些,加上一些地主老財們零零散散的捐爵,所以,這半個月的收入已經超出了王思銳的想象。

“沒想到捐爵的效果竟然這么好,有些出乎我們的預料啊。”王士珍也同樣的不敢相信道,雖然早就知道了那些官員們手中有錢,但也沒想到一道命令下去,他們就不得不拿出幾乎一半的資金來捐爵。

當然了,王士珍也知道,這一切都是各地駐軍的功勞。

如果不是王思銳將軍權收了回來,導致各地官府除了衙役巡捕以外沒有了任何兵力,就連守城的都是預備役,直接歸王思銳管轄。

這么多軍隊天天住在家門口,如果不出點血的話,他們就是睡覺也睡不踏實啊。

“這筆錢要立即花出去,只有花出去的錢,才能夠為我們創造更多的資金,拿在手里不動,幾個月后我們就會再次陷入困境。”王思銳冷靜了下來,堅定的說道。

“恩,我的意見是擴大紗廠和紡織廠、制衣廠的規模,并且在各地開辦直營店鋪,統一售價,統一管理。”王士珍說道。

跟著王思銳的這些年,王士珍也學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

所以,當王思銳下定決心要發展民事工業的時候,王士珍就已經在考慮應該優先發展哪一塊了。

很顯然,在清朝這個工業幾乎為零的時間段里,能夠讓他們發展的民事工業顯然并不多。

而百姓最關注的便是衣食住行,食物就不用說了,他們一時半會的也管不到,家家戶戶都有地,吃的菜什么的都是自己種的,難不成要讓國家開酒樓不成?

住也就不說了,國家沒那個時間去開客棧。

行倒是可以考慮,只不過目前福特工廠正在大力生產T型車,這個在國內倒是有一定的銷路,可問題在于,他們還要投資煉油廠,并且找到原油才行。

況且這個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

所以,唯一能夠在短期內讓他們回本的,也只有衣服這一塊了。

隨著工業化,規模化,產業化,加上流水線化的生產,現在一件衣服布匹到成品,只需要十多分鐘的時間,這也就節約了制造的成本。

前期在京城內投入了一批衣服,憑借著低廉的價格,效果很不錯,很受百姓的歡迎。

可即便是價格比那些裁縫鋪低了近三成,可他們的利潤也還是有將近兩倍,這一切都是工業化所帶來的好處。

當然了,因為軍隊的擴張,導致了所有跟衣服相關的工廠,只能全力的去滿足軍隊的訂單。

至于利潤,別提了,都他娘的是公家的東西,左手換右手的事,除了按照正常應該給喬家和邱家的利潤分紅以外,其他的更是一毛錢也沒有賺到。

“制衣廠可以改變一下運作方式,豐富一下產品數量等級,我們要多元化經營。”王思銳提議道。

“多元化是什么?”王士珍有些懵圈,不過也早已習以為常。

“就是做出幾種不同等級的衣服,一種是給普通百姓穿的,這個款式不需要多好,能夠批量化生產的,就是我們現在做的這種。另一種是對應中等階級的,這個款式要稍微好一些,質量上也要更加勝于前者,價格方面也要略高一些。最后一個則是奢侈品,高昂的價格,能讓那些人顯示出絕對逼格的產品。”王思銳解釋道。

“報告統帥,第三軍發來電報,第三軍已經徹底收復山西,請求指示!”未等王士珍回應,外面的電報兵便拿著電報一臉興奮的沖了進來。

如今,漢軍的手下又多了一個省份,這一切都是他們的功勞。

“好!”王思銳隱隱的有些興奮,盡管早就知道了第三軍的情況,但王思銳還是有些忍不住。

事實上早在十天之前,武羊就給他發來了電報,漢軍已經兵不血刃的占領了太原,而他埋在那里的暗子狐貍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當屬收復太原之首功。

其余各線也是勢如破竹,基本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如果不是山西多山,道路難走的話,恐怕至少應該在五天之前,他們就能夠收復山西全境了。

“命令三十二師,三十九師休整七日之后,前往河南南部,其余各部就近接管這兩個師的防區,安撫百姓,招募新兵。另外告訴武自詡,三十二師和三十九師暫時劃歸到他的第四軍。”王思銳將之前的計劃說了出來。

山西雖多山,但布置五個師的兵力還是有些太多了。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布置兩個師是正好的,但為了穩固一些,王思銳還是決定布置三個師在那里。

而空余出來的兩個師,則加入到武自詡的第四軍中去準備對南邊發動戰事。(未完待續。)

相關小說:、、、、、、、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