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32:莫非是叛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32:莫非是叛軍?

232:莫非是叛軍?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熱門推薦:

一整天的時間,壽陽縣城內都是那么的平靜。

可是就當那些擺了一天小攤,逛了一天的百姓正打算打道回府的時候,這壽陽縣城內卻出現了劇變。

一支軍隊就這么毫無征兆的出現在了這里,并且將整個壽陽縣城占領了下來。

甚至沒有給這些百姓商販太多的時間去思考,整個縣城就已經丟了。

此時此刻,整個縣城里更是人心惶惶的,那些家在城外的百姓更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同時也在心中暗暗的責怪自己為何不早些離開?

看著現在這幅景象,想在離開縣城怕是沒那么容易了吧?

民怕兵,這是自古以來便有的‘習俗’,雖說清政府在這方面管制的比較嚴格,可畢竟這里山高皇帝遠的,除非是御史欽差到來,否則的話,下面的人怎么做他們會知道嗎?

一隊巡邏的士兵從街道上走過,那一雙雙能夠殺人的眼神不停的從他們的身上掃過,那些沒有見過世面的百姓,更是被嚇的連連后退。

一些幼童,甚至被這巨大的陣勢給嚇的嚎啕大哭了起來。

“家在城內的迅速歸家,今夜戌時開始至明日辰時一刻全城宵禁,任何人等不得離家,若遇官兵搜查,必須全力配合,若有反抗,殺無赦!明日巳時一刻,全城每家每戶須派一人前往西市,漢軍將宣布新的戒律。

家于城外的百姓,可到就近城門等待出城。”大街上,一名名士兵高聲的吶喊著,很快,這股聲音便傳遍了整個壽陽縣城。

而此時,已經到了酉時四刻,距離宵禁時間也僅僅只有半個時辰,不過好在壽陽縣城并不算太大,半個時辰回家,路程稍微遠一些的加快點步伐還是能趕回去的。

而隨著這股聲音的傳開,原本愣在那里不敢動彈的百姓也紛紛移動了起來。

起先只是少數,在看到巡邏的士兵并沒有阻止他們之后,其余人這才提心吊膽的離開街道,一個個的沿著路邊往家的方向趕去。

而更多的人,則是朝著四座城門方向趕去。

能夠住在縣城里的,誰會一直到這會兒還在外面買東西的?此時街道上的百姓,大多數都是城外的百姓。

而漢軍雖然并沒有阻止這些百姓離開壽陽縣城,但是也在四座城門處各自布置了一個連的兵力,所有離城的百姓,都需要經過搜身檢查。

而漢軍的名字,這也是第一次傳入壽陽這座縣城,這里的百姓更是不知道漢軍到底是誰的軍隊?

“他們該不會是叛軍吧?要不然的話,他們怎么會攻打縣城呢?”一名百姓低聲的說著,周圍的幾人紛紛附和同意道。

這年頭,如果他們是官軍的話,那還用得著攻打縣城?壽陽縣令陳煒豈不是還要出城三里迎接大軍的到來?

“唉,這可如何是好?”一名老翁郁悶道。

叛軍不叛軍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沒什么影響,即便是叛軍,在攻城過后也不會對百姓大肆殺戮,他們殺的只不過是那些官員。

畢竟百姓是城池之本,一旦殺光了百姓,那要這一座空城又有何用?

可朝廷那邊他們卻是沒辦法交代啊?從了叛軍,只為活命?

或許對于百姓來說,這只是一個迫不得已的辦法,可是對于朝廷來說,卻是要不得的。

而一旦有朝一日,朝廷大軍到來以后,這些叛軍打了敗仗,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官軍是會屠城的。

幾十年前南邊的叛亂不就是這樣嗎?那些大城市還好點,官軍也不敢做的太過份,不過倒是可憐了一些人口稀少的小縣城。朝廷倒是沒少拿那里的百姓來立威。

而漢軍宣布明日頒布新律,雖說他們是被迫接受的,可一旦接受了,那便等同是接受了叛軍,是要被當作叛軍來處罰的。

“依我看吶,還是趕緊逃吧,雖然現在是苦了點,但總是能保住性命的不是?”

“我說幾位,你們的消息也太落后了吧?竟然連漢軍都沒聽說過?”一名商人模樣的中年男子加入了這個圈子,一臉不屑的說道。

“這位先生,難道您聽說過漢軍的大名?”眾人紛紛問道。

“當然聽說過,而且不止聽說過,我還跟漢軍做過交易。庚子年的事情你們都知道吧?知道當年是誰打敗的洋人不?”商人問道,見眾人紛紛一臉疑惑的搖頭,如果不是場合不對,他們一定會問道,難道不是打敗了嗎?這怎么就打贏了呢?

“就是漢軍,當初漢軍規模較小,但可是讓洋人吃盡了苦頭的,甚至還將京都從洋人的手中奪了回來,而那些洋人駐守在京都的數千洋兵,也被盡數殲滅。去年的時候,盛京那邊跟日本打仗你們聽說過吧?”商人繼續問道。

“這倒是聽說過,只不過后來就沒了下文,也不知道到底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

“當然是打贏了,沒了下文,這不是意味著洋人沒有底氣再問咱們要好處嗎?而且不只如此,我甚至聽說漢軍直接將庚子賠款中關于日本的賠款給去掉了。”說到這里,那名商人稍稍停頓了下,左右環顧了四周,發現沒人之后,這才警惕著說道:

“諸位鄉親們,我勸你們吶,還是不要去想著反抗漢軍的事情了,漢軍可不是那些清軍,他們也不會干什么欺負百姓的事情。另外我在給各位提個醒,您各位呢,聽過以后就當這事沒發生過就好,千萬不可亂傳。”商人的話引起了一周百姓的注意,見商人臉色凝重,像是要說什么大事,周圍的百姓也紛紛點頭同意。

見狀,商人這才繼續開口道:“這如今的朝廷,早已是名存實亡,這天下大事,盡是漢軍說的算。你們是沒到過漢軍管轄的直隸,京畿,盛京和河南,山東等地去過,說句實在的,那里的百姓過的日子才叫真正的日子,比咱們這里好多了。”

“這……這怎么可能?難不成漢軍不收他們分文稅款不成?”一群百姓有些不太相信。

要說清朝哪點最好,那么即便是百姓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那就是在清朝,百姓是不需要納賦的。

而在清朝之前,每一個朝代百姓都需要納賦稅。

賦稅這兩個字,以至于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對百姓稅收的稅務總稱,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稅種。

賦,沒有稅多,但這筆錢是每一位百姓都需要繳納的,而這筆錢也不會流入國庫,而是到皇家的私人小金庫里,這筆錢供皇家的日常開銷,比如說修建個宮殿啦,皇帝一時興起要獎賞大臣啦,這些都是從皇家的小金庫里支出的。

在清朝,雖然對百姓不收賦了,但宗人府依舊是清廷的小金庫。那么這筆錢從哪來呢?很簡單,全國所有的滿人繳納的稅款,一部分上繳兵部,一部分上繳宗人府。

而普通的漢人百姓,他們只需要納稅,這個稅款是要流入國庫的。

雖然清廷的政策是很好,看起來減少了收稅的款項,但實際上,該收的錢更是一毛錢也沒有少。不過百姓卻不管這個,他們只知道要繳納的項目少了,這就足夠了。

而這一招,也是清廷穩定天下至關重要的一步。

“當然不是,稅款一分也不能少,但漢軍在那邊正在搞大開發,幾乎一半的家庭都能找到活做,而且工錢還不低。估計現在漢軍管轄的那幾個地方百姓,已經將朝廷攤派的捐稅繳納的差不多了。”商人搖頭說道,旋即便離開了人群。

他只是一個過路的商人,對于漢軍攻城,他是沒有太大的擔憂的,反正他很清楚,只要他配合不反抗,漢軍是不會動他的。

而那些對于漢軍政策了如指掌的商人們,他們這個時候可是比那些百姓淡定的多。

甚至,不少的商人都希望漢軍能夠統一天下,畢竟在漢軍的轄區內,他們的生意是可以正常的競爭的,不會出現對方競爭不過,就被官府打壓的情況出現。

僅此一點,漢軍便贏得了幾乎所有在漢軍轄區內經商的商人們的認可。

壽陽縣衙內,武羊帶著他的衛隊出現在了這里。

對于只用了短短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便徹底的占領了壽陽這座戰略要地,武羊心中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武羊并沒有打算待在這里,他只是過來看一看情況,然后便會出城返回軍營。漢軍的軍官,從來都不會丟下士兵單獨享福,也從來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案例。

看著被抓的壽陽縣令陳煒,武羊一時間也有些反感,抄家抄出了二十多萬兩白銀,還有很多的金銀首飾,一個小小的縣令,不貪污又哪來的這么多錢?

所以,武羊的決定是,對陳煒進行公審,然后直接砍掉了事。

‘咚!咚!咚!’

還未等武羊正式的對陳煒宣判死刑,縣衙外的鳴冤鼓便響了起來。對于這種鼓聲,幾乎所有的國人都不陌生,武羊也同樣聽出了這是鳴冤鼓的聲音。

心中暗道,難道有人要在這個時候找漢軍鳴冤?不過倒也不錯,剛好給了武羊一個下屠刀的機會。

“報告軍長,縣衙外有一民婦說有冤情要陳述!”一名士兵從縣衙門口跑了進來,匯報道。

ps:三更已到,各種求!有包養俺的木有?有的話就趕緊出手吧,再晚點估計就包養不到俺了。。。(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