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219:擴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219:擴張

219:擴張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王思銳從來都不是個擁有寬宏大量的人,他的肚量更是不怎么樣,特別是在對待外敵的時候,王思銳的態度幾乎可以用小肚雞腸來形容。

而日本人,更是王思銳在來到這個世界以后的第一天,便下定了決心要將其滅國的對象。

先前處心積慮的逼迫日軍出兵東北,目的是什么?除了要向洋人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以外,另外一個原因則是想要威懾一下國內的那些地方軍閥,為自己之后的統一先鋪好路。

當然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王思銳想要竭盡可能的去削弱日本的戰爭潛力。

而滿清那個迂腐的朝廷,卻是給王思銳挖了個大坑,讓王思銳不得不接受,甚至嚴重拖累了王思銳步伐的大坑。

既然戰爭結束了,那么兩方自然是要進行和談的。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即便這次兩國并未宣戰,但是王思銳也絕對不會放過這次的機會。

而關于這次的談判,王思銳則是任命王士珍全權負責,雖然王思銳態度強硬,可這次清廷給他挖的坑實在是太大了,讓王思銳根本就沒辦法一次性填滿。

不過對于日本,王思銳的態度卻很強硬,將辛丑條約當中賠付給日本的一切利益全部抹除掉,其余列強的條約繼續執行。

而談判的第一天,談判的進程卻陷入了僵局。俄國人對于王士珍提出的解決辦法,那是拍手稱快,很是贊同,其余各國既不反對,也不支持,反正就是個中立態度,只要你能保證我的利益,其他的愛怎樣就怎樣,管我鳥事?

而除了日本人以外,英國則是強烈的反對,法國人則是表示難以接受,希望王思銳能夠好好的考慮一下再做決定。

這次的戰事是英國人出面調停的,而作為英國未來的盟友,日本人竟然不僅僅丟了西瓜,甚至連芝麻也沒有撿到,這讓英國人有些無法接受。

畢竟辛丑條約當中,日本能夠拿到的可是三千多萬兩白銀的,本息總計七千多萬兩白銀。如果日本無法拿到這筆賠款,那么日本哪來的資金去發展自己?日本人發展不起來,又拿什么去抗衡俄國?

英國之所以與日本接近,無非就是希望日本能夠在遠東地區牽制住俄國,避免俄國給歐洲地區帶來太大的壓力。

當然,如果英國人選擇的盟友是王思銳的話,那么他們巴不得王思銳將條約里所有關于日本的內容都給去掉,甚至巴不得日本反過來在配給王思銳一大筆資金。

只不過很可惜,這一切都只能在幻想里。

雖然王思銳近期表現出了強悍的戰斗力,甚至給了英國人一種即便是與俄國人開戰,他們也未必會敗的跡象。

可王思銳畢竟不是正統,加上目前隱隱有些四分五裂的清國。同樣的,英國人需要的是一個腐朽,統一的滿清,而不是一個強大起來的王思銳,畢竟英國人還是需要保證他們自己的利益的。

日本人強大起來又能怎樣?日本畢竟只是個島國,只要日本人敢不聽從英國人的指示,那么遠東艦隊便可以很輕易的封鎖日本,讓他得不到外界的一丁點補給。反觀清國則做不到這一點,即便是封鎖了海域又能怎樣?本就地大物博的清國,即便是不要海外的資源,他們也能夠自給自足,這樣的清國,不是英國人需要的,也不是英國人想要看到的。

“死死的咬住我們的底線,不要輕易的突口,這件事情拖延的時間越久,對我們就越是有利,最好能夠拖個三年五年,十年八年的。”王思銳呵呵一笑,并沒有在意談判的進展。

反正短期內日本是沒有能力繼續作戰的,即便是英國人愿意貸款給日本,并且支持他們繼續與王思銳開戰。

那么在一年之內,這場戰爭也是不可能打起來的。

折損過半的第三師團和第五師團,必須要回國進行休整補充,甚至可以遇見,未來兩三年之內,這兩個師團都不可能離開本土。

而日本本土又只有那十多個常設師團,要想擴軍備戰,哪是那么容易的?這次抽出三個師團來東北作戰,這就已經是日本的極限了。而損失又這么大,若是短期內日本人仍然敢繼續開戰的話,那么他們面臨的第一個敵人絕對不會是王思銳,反而將會是他們自己的百姓。

所以,依照王思銳的判斷,日本人至少在未來兩年以內,是不可能重新發起戰事的,當然,這個是從現在開始,日本就準備下一次的戰爭來算的。如果在算上談判的扯皮,第三第五兩個師團的回國整編,安撫國內,找英國貸款等等,怕是三年內都不會在發生新的戰事。

而三年之后,王思銳的實力又將膨脹到什么程度?按照王思銳的五年擴軍計劃,三年后如果不出現意外的話,那么王思銳手中差不多會有五十萬可戰士兵,二十到二十五萬的新兵。

除去被部署在各地的部隊,一旦戰爭爆發,那么王思銳能夠第一時間派到前線的部隊極限大約為三十五到四十萬。

英國人又能貸款多少給日本?日本人又是否能夠支撐二十萬軍隊遠征作戰?別的不說,單單只是這二十萬軍隊的后勤補給,就能夠拖死日本人。

所以,短期內日本人是對自己無法形成威脅的。而王思銳也更沒有傻乎乎的一刀切,這一次他只是切掉了日本人的好處,對于其他列強的那些利益,王思銳卻并沒有做出更改,仍舊照單支付。

而這一舉動,無形中的也拉攏了一些國家,至少可以讓他們保持中立。加上有德國人從中攪和,可以說,王思銳的日子可謂是安穩的很。

不過,解決了這件事情卻并不代表從此以后便可以無憂無慮了。要想徹底的穩住這些列強,那么王思銳就應該盡快的支付第一筆賠款。

那么問題來了,挖掘機……啊,不!錢從哪來?

經過一系列的擴軍整頓,工業發展,王思銳手中已經沒有多少余錢了,如果自己出錢支付了這第一筆賠款,那么要不了多久,王思銳的勢力便會土崩瓦解。

即便王思銳不拿自己的錢去支付這些賠款,如果再找不到新的財源來路的話,那么最多半年,王思銳將會身無分文。

“之前攤牌給各地的捐稅進展如何?”王思銳繼續問道,由于先前王思銳親自率兵到盛京去與日軍作戰,所以這項工作也就暫時落了下來。

“截至目前為止,大清銀行只收到了山東巡撫馮國璋送來的第一批三百萬兩白銀,直隸那邊送來了二百萬兩銀子,京城這邊籌措了四百萬兩白銀,共計九百萬兩白銀,其余各地捐稅均未送抵。而這幾個月大清銀行按照先前的計劃進行了有序的運作,共盈利九萬一千兩白銀,除去人工,場地費用,盈利八萬九千兩白銀。”喬致庸稍顯疲憊的說道,這幾個月來,喬致庸可是費盡了心機的去運作。

甚至連他自己的票號都給關了,將他好不容易才網羅到的經濟人才閻維藩都給拉到了大清銀行擔任掌柜。

可無奈京城由于長時間的戰亂,早先的商人更是跑的跑,死的死,一直到現在都未能恢復到鼎盛時期。而喬家之前的資源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辦法發揮出優勢來。

可以說,能夠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做到純利潤八萬九千兩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要考慮到這筆錢并非同一時間送抵的。第一筆過來的是京城這里收集到的一百萬兩銀子,之后斷斷續續的有數額不等的銀子被送來,多則一二百萬,少則十幾萬兩的都有,最后一批款項是一周前才送到的。

“嗯,不錯。”王思銳暗暗點了點頭,銀行能夠盈利小十萬,這個是王思銳所沒有想到的,而且他也很清楚那些錢都是添油加醋進來的,在一個,有這么多錢都貸給誰去?京城的市場壓根就不需要這么多的銀子。

可這些錢總不能放在倉庫里讓他自己發霉吧?總的想個辦法不是?想到這里,王思銳繼續說道:“到天津和山東那邊多走走,看能不能擴展一下銀行的業務。另外,切記放貸之前要做好審查工作,盡可能的避免死賬發生。”

“我們正有此打算,前段時間我也派人到天津那邊看了看,發現在那里的生意應該要比這邊稍微好做一些。”喬致庸認同道,為了避免死賬的發生,但凡是超過五千兩的單子,他都要親自的審查,并且與閻維藩交換意見。

“至于那些還在觀望的封疆大吏們,再給他們發一封電報,命令他們一個半月以內,必須將銀兩送過來,否則嚴懲不貸。”王思銳發狠道,前面是因為還沒打贏日本,所以他沒辦法去讓那些大臣們停止觀望,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他已經打贏了這場戰爭,所以也絕對不允許那些封疆大吏繼續觀望。

“田志超,你的十九師即刻開拔移師河南,河南巡撫張人駿管文,你管武,到了那邊穩定了以后,即刻著手招募新兵,對第七師進行整編,所有不符合要求的,全部剔除出去,另外組建二十五,二十六兩個新編師,師長人選我會在你新兵期結束之前安排到位。另外,老馬,派一個營的人手過去輔佐老田。河南是直隸的地牌,若是連河南都收編不了,我看其他地方我們也就沒必要收編了。”王思銳繼續命令道。(未完待續。)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