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188:圣旨你聽不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188:圣旨你聽不聽?

188:圣旨你聽不聽?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香帥,兩湖總督劉峴莊派人送了一封信過來。火然文`”一名仆人帶著一封信件,走到湖廣總督張之洞身旁,而此時的張之洞,還正在因為手中的那封信以及圣旨而發愁。

“哦?拿來我看看。”張之洞稍稍回過了神。

緊接著,仆人將信件遞上,張之洞一目十行的看過了那封信件,信上的內容與張之洞這邊的情況大體上差不多,在一些細節方面可能會有出入,不過這已經無所謂了。

看過這封信件之后,張之洞無奈的搖了搖頭,重重的嘆了口氣,“看來這傳言確實是真的吶。”

一旁的仆人在看到張之洞無奈的嘆氣之后,也緊跟著嘆了口氣,但對此卻毫無辦法,他一個仆人,又能有什么主意呢?

雖說跟在張之洞的身邊久了,對于一些政治上的事情多多少少的也懂一些,可他畢竟沒有親自操刀過。

“純來,你說我該怎么辦?”張之洞左右為難,不由的看向了這個跟了自己幾十年的老伙計。

雖然純來總是以仆人自稱,可張之洞卻從來都沒有將純來當成過仆人來看待,更多的,還是將張之洞當作了自己的手足兄弟。

這是個幾十年來始終未曾改變過立場,始終跟隨在他身邊的人,而在一些時候,張之洞無奈的時候,也總是會詢問一下純來的意見。

“香帥,近年來國內戰亂不斷,洋人三番五次入侵,百姓流離失散,更是苦不堪言,身為百姓,自然是希望這天下能夠太平下來,大家都能夠有好日子過,可是就怕這戰端再起吶。”純來說著自己的想法,不過他卻是站在了百姓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

“是啊,如果不是為了能夠讓百姓有個安穩的生活,去年我和峴莊也就不會與那洋人達成一致了。”張之洞點了點頭,純來的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去年聯軍入侵,身為聯軍總司令的西摩爾卻始終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而是從一開始就游走于東南沿海地區。

目的便是與張之洞,劉坤一等實力派總督達成一致,希望他們能夠鎮壓義和團,阻止義和團北上。同時,作為交換,西摩爾也向他們做出了保證,保證聯軍不會進攻他們所在的轄區,以確保轄區內百姓能夠有一個安穩的生活環境。

也正是因為洋人的這個保證,才讓張之洞和劉坤一等實力派總督最終同意了洋人的要求。

只不過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半路上竟然又殺出了個王思銳,一舉將洋人打的潰不成軍,甚至活捉了聯軍司令部。

當時的情況更是讓張之洞等人暗驚不已,可由于事先已經答應了洋人,所以只能按照約定去辦事。

最終洋人還是獲得了勝利,盡管他們在局部地區被王思銳慘敗,可依舊無法改變最終的結局。

而在知道這一消息的時候,張之洞更是氣的三天未進一粒糧食,甚至還因此而大病一場。

而現在,這才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外面卻瘋傳著王思銳控制朝廷的消息?而現在王思銳卻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們送上去的奏折,都能夠得到上面的批復,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讓他們這些實力派總督不敢輕舉妄動,生怕外面的留言是假的。

“若是接受,至少能夠短期內的獲得一場安寧,可若是拒絕,搞不好便會身敗名裂。接與不接?甚難!”張之洞再次搖頭道。

如果真的是朝廷的指令,他張之洞絕對不會搖頭的,甚至連眨眼都不會的就直接同意了。可現在外面瘋傳著的留言,讓張之洞不敢輕易的做出任何的舉動。

他生怕他的舉動,反而給其他總督們起到了表率,如果是真的,那么自然一切好說,可若是假的,這張之洞就成為了王思銳的同黨。

當然,現在一個更難的難題擺在了張之洞的面前,因為他已經證實了外面的流言,王思銳已經在信中向他攤牌了。

‘歐美列強欺橫霸道,東洋日本野蠻無理,窺視我華夏領土并非一時,然日本欺我兵力不足,盛京戰事將至,吾有大軍數十萬,只為國泰民安,望君助之!’

王思銳的信件中只有這短短的一句話,但卻透漏給了張之洞海量的信息量,甚至讓張之洞有些難以相信。

“香帥,無論是否接受,眼下我們都必須要表態!”純來繼續說道。

這也正是王思銳的聰明之處,大戰之前用圣旨來指揮他們這些封疆大吏,雖然有可能會將大戰的消息透漏出去,但誰又能保證王思銳不是故意要將信息給傳到日本人那里呢?

日本人想要他們的資源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漢陽鐵廠那邊已經基本上被日本人慢慢的給滲透了進去,那里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了原材料直接裝船運往日本的事情發生,而張之洞卻只能望而嘆之。

他沒有辦法去阻止日本人將那些礦石運走,因為日本人已經悄無聲息的收購了礦場的部分股份,他們有權處理那些鐵礦石。

“是啊,必須要表態了。”張之洞嘆了口氣,旋即搖了搖頭,一臉無奈的說道:“回復他們,就說我們會嚴格按照朝廷的指令進行軍事改革。不過在暗中,我們仍然保持著現有的軍隊規模,這是底線。”

“另外也這么回信給峴莊吧,外戰將至,我等雖不支持,但也絕對不能拖了后腿,免得被后人唾罵。”緊接著,張之洞繼續說道。

“香帥,我這就去回復他們。”純來點了點頭,離開了這件書房。

關于張之洞的回復,其實是給三個人的,這第一個,自然是給代表了朝廷的王思銳,以便他能夠安心的去跟日本人作戰,第二個,保持軍隊規模,這個是對內部下發的命令,第三個自然是給劉坤一的回復。

待純來離開之后,張之洞再一次的將目光放在了那份圣旨上,許久之后,這才回過神來。

軍事改革,對于他來說影響不可謂不大,甚至可以直接顛覆到他現在的地位。但是同樣的,王思銳也給出了相應的補償,在人事任命方面,完全由張之洞做主,只需要上報朝廷即可,王思銳不會去干預人事方面的事情。

可即便是這樣,若是真的按照王思銳的辦法去改革,那么改革之后的軍隊,也不知道是會實力猛增?還是元氣大傷。

按照王思銳的指令,湖廣地區的軍隊將改編為大清陸軍第九師,大清陸軍守備第二十,第二十一師。

也就是說,張之洞手中的部隊將被改編為三個師,顧名思義,陸軍第九師為正規軍部隊,是作戰部隊,而這個師擁有一萬五千人的編制,比起王思銳的師少了三千人的規模。

而這個師要駐扎在武漢沿長江一帶,負責監視長江異動。而守備第二十師駐扎湖南,主要負責當地的治安問題,二十一師駐扎湖北,同樣負責治安問題。

整個部隊被王思銳給劃分為了兩部分,作戰部隊和守備部隊,作戰部隊總人數為一萬五千人,守備部隊則為一萬人。除了作戰部隊有明確的規定部隊駐地以外,守備部隊只是規定了駐扎的省份,并沒有規定詳細的駐地。

也就是說,改編之后,張之洞手下也就只剩下了三萬五千人的軍隊規模,這與現在相比較起來,少了足足一倍。

而按照王思銳的劃分,作戰部隊更是少了好幾萬,從六七萬直接減少到了一萬五,這絕對是能夠讓張之洞元氣大傷的。

相比較張之洞這邊,劉坤一手下的部隊要多出了一個師。因為兩江總督需要管轄三個省份,即浙江,安徽,江西三省。多出的這一個,自然是駐扎安徽的陸軍守備第三十一師。

全部西式的改編,若是早個幾年倒也無所謂,只是現在,這當家的是王思銳,而且有面臨著外戰,這讓他們這些實權派很是難受。

若是拒不聽令,王思銳只需要以朝廷的名義下發一道圣旨,他們便會立即失去這些,即便是假裝沒有接到圣旨,他們也會遭受到萬人的指點。

可若是同意了,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被王思銳給算計了進去,日后若是在想反駁,怕是也有些有氣無力了。

可無論他們進不進這個圈子,既然王思銳已經私下里告訴了他們,他王思銳即將與日軍開戰,那么他們這些實權人物就只能去聽從,而無法反抗。

這就是道義,此時不比后世,無論做什么事情,你總要先占據了一個理由才能繼續行事,否則便會遭到萬人的唾罵。

與此同時,全國各個地區的總督,幾乎全部接到了王思銳的圣旨以及密信。

而按照王思銳的計劃,全國將會被改編為十個作戰師,十七個守備師,共計三十三萬人的規模。

其實說白了,王思銳只不過是想借助著這個機會,盡可能的削弱各地總督們手中的實力,為日后的統一提早做準備。

至于那些總督們是否認真的執行,這個王思銳并不在意,他只在意這些人是否響應了他的號召,對于王思銳來說,這就足夠了。

而這也正是王士珍在投靠了王思銳之后,為他出的第一個計謀。(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