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172:瓦解北洋之第一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172:瓦解北洋之第一步

172:瓦解北洋之第一步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山東半島,與河北臨近的德州地區。

盡管一個月之前,山東巡撫袁世凱已經發出了通告,聲稱北部地區出現了匪患,他將親率大軍前去蕩平匪患。

但是一個月以來,袁世凱的大軍只是行進到了德州附近便停止了下來,近兩萬的軍隊并沒有進行任何的剿匪行動,整個軍營每日除了訓練便是吃飯睡覺,一點也不像是剿匪的跡象。

而正是因為這一個月以來袁世凱大軍的異常反應,不僅引起了德州地區百姓的恐慌。

同時還引起了對面河北那邊衙門的驚恐,再三交涉無果之后,吳橋知縣直接將此情況匯報給了上級衙門,而滄州總兵梅東益在接到這個情況之后,也是焦急的睡不著覺。

雖然梅東益在滄州可謂是手握生殺大權,身份地位在整個滿清也是能夠數得上的,因為整個清朝也就只有83位總兵,其中陸軍70位,梅東益便是其中之一。

但是在袁世凱這個巨無霸面前,梅東益手中的力量也終究還是小了許多,甚至,若是袁世凱有心收拾他,梅東益根本就沒有反抗的可能。

這情急之下,梅東益立即親自前往了德州與袁世凱進行交涉,只不過他并沒有見到袁世凱,而是袁世凱手下一名叫曹錕的將領接待了他。

雖然曹錕的回答仍舊是剿匪,可是這個回答卻顯然不能夠讓梅東益滿意。

于是,回到了滄州之后,梅東益立即將德州的情況寫了一道折子送到了朝廷。

只不過,這道折子并沒有能夠如愿的被送到皇帝,或者慈禧太后那里,而是直接被送到了王思銳手中。

在看到了這道折子之后,王思銳便命人帶著這道折子找到了袁世凱,這道折子并沒有被批復,但是袁世凱卻很清楚王思銳此舉的意義。

其實這也算是王思銳給袁世凱的最后通牒了,最終,在一番深思熟慮之后,袁世凱要來了紙筆,親自寫下了一封信件,讓其送去德州交給王世珍等人。

“混蛋,我要帶兵打到京城,我要手刃了王思銳那個混蛋。”曹錕一臉憤怒的拍著桌子怒吼道。

其他的幾位將領對于曹錕的憤怒行為并不感意外,但也并未有過多的理會。

他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自然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每個人心里面都跟一盞明鏡似的,對眼下的局勢都有著自己的判斷。

曹錕可以指著王思銳的鼻子去罵他,這一點其他人沒有話說。雖然曹錕目前的職位并不高,甚至是在座將領當中最低的,墊底的存在,但是沒辦法,誰讓人家后臺硬呢?

說來也是巧合,曹錕在從軍之后聽說袁世凱的叔祖父袁甲三有個拜把子兄弟曹克忠,在當地很有權勢,被人稱之為大帥。

于是便攜帶著眾多禮品前去拜見曹克忠,正所謂禮多人不怪,曹克忠也是天津人,對于自己的這個小老鄉還是很照顧的。

結果讓人一查自家的族譜,竟然發現曹錕是自己的孫子輩,自然是更加高興,于是便認了曹錕為族孫,讓自己的姨太太到袁世凱那為他通融。

也正是有了這層關系,曹錕由幫帶而幫統,由幫統而統領,目前曹錕正是袁世凱手下的一位統領。

可以說,曹錕是袁世凱的絕對心腹,雖然他的那位族爺爺已經去世了五年的時間,但是曹錕卻一直牢牢的緊靠著袁世凱這棵大樹,而且深得袁世凱的信任。

“仲珊,切莫急于動怒,眼下我等應當以商討對策為主,而非在此自亂陣腳。”王世珍看了眼眾人,最終站出來說道。

“還有什么好商量的?如今宮保被捕,我等又能如何?依我看,眼下只有三條路可走,這第一便是投靠王思銳,以便謀取更好的未來。其二便是發兵進京,昭告天下討伐王思銳,其三便是脫下這身軍裝,回家養老去。”馮國璋有些不滿道。

王世珍,段祺瑞,馮國璋,這三人雖然被稱為北洋三杰,但是這三個人可是一直都是面和心不合的。

以前有袁世凱在,還能強行壓制著他們三個,再加上袁世凱從中調和,三人雖然相互不對付,但關系倒也說的過去。

而現在袁世凱被俘,王世珍雖然身為參謀,但馮國璋這個統兵大將卻很是不滿意。

“華甫說的那只是最后的決定,現在我們還是先商討一下對策吧,宮保現在只是被抓,又不是被殺,我們應當團結一心才是。”段祺瑞開口道。

段祺瑞的話,讓王世珍和馮國璋兩人都有些不滿,感情前面兩個人的掐架,現在倒是給你做了一鍋湯?

盡管王世珍和馮國璋兩人對段祺瑞很是不滿,但卻不得不承認,段祺瑞的這一步棋卻是走的很為精妙,至少他的此舉已經獲得了大多數將領的認可,特別是那些忠于袁世凱的將領。

而平日里有袁世凱的時候,王世珍的地位還比較重一些。

可是現在袁世凱被俘,王世珍只是一個參謀,手中并沒有太大的權利,與段祺瑞和馮國璋這兩位手握兵權的大將來比,話語權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談。

而段祺瑞又獲得了那些袁世凱死忠的支持,所以,三人間只是每人各說了一句話,便讓段祺瑞隱隱的占據了上風。

“我倒是覺得我們可以按照宮保的要求去做,而且從這信中,不難看出宮保似乎已經與那王思銳達成了一致,至少短期內宮保是不會有任何危險的。而我們這里的大軍只要一動,怕是宮保那邊就不敢肯定了。”王世珍微微瞇著眼睛,同時在心中計算了一番之后,這才繼續開口道。

見王世珍絲毫不提商討的事情,反倒是一口認定了要按照袁世凱的要求去做,而王世珍的建議,也讓那些剛剛選擇了打算支持段祺瑞的人心中有了些晃動。

“既然這樣,那還商量個鳥?直接去回復他們不就行了?讓我們過來只是為了通知我們一聲嗎?”馮國璋脾氣火爆的說道,雖然看似是在反對王世珍,實際上則是隱晦的提了下王世珍的野心,讓眾人多多少少的有些準備,免的被人坑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華甫,你這脾氣什么時候才能改一改?”段祺瑞再次開口道,先是數落了下馮國璋,緊接著繼續說道:“其實我也覺得我們可以按照宮保的要求去做,只不過,我們不要忘了我們能有今天是誰給的?所以,進京之后,我們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求王思銳放了宮保,只要王思銳答應了這個條件,到時候宮保若是無心繼續,那我們也就各謀出路好了。”

“嗯,這倒是個不錯的法子。”王世珍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段祺瑞的話。

只不過,在心里面,王世珍已經差不多將袁世凱給拋棄掉了,因為跟在袁世凱身邊,他始終只是個沒有太大實權的人,想要壓過段祺瑞和馮國璋這兩人一頭,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呢?如果王思銳能夠滿足他的條件,那么投靠王思銳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至少,王思銳現在代表著國家的正統不是?

“那就去回復他們吧。”馮國璋也同意了段祺瑞的提議。

只不過,馮國璋的心里面也同樣的打著自己的小九九。

與此同時,段祺瑞的心中也同樣并不是一心想要救出袁世凱,當然了,能救則救,若是能夠救出,則盡可能的將王世珍和馮國璋這兩人給推到對面去,讓袁世凱看一看到底誰才是值得信任的。

若是救不出,那可就不怪自己了,反正該做的都已經做了,還能要俺咋樣?

至于這里的其他將領,他們壓根就沒有發言的權利,即便是袁世凱的得意愛將曹錕,在這個時候也并沒有發言權,誰讓他最大的依仗被俘了呢?

很快,王世珍三人便找到了前來通知他們的士兵,在得到三人準確的答復之后,那士兵也就沒有猶豫。

直接從身上拿出了一道圣旨,允許三人攜帶少量護衛進京,其余部隊各自退回駐地,日常訓練照常進行。

而既然已經同意了去京城見一見王思銳,那么三人也就沒有太多的戒心,唯一需要防備的只有袁世凱的死忠曹錕。

三人暗中商議過后,決定帶著曹錕一起前往京城,這樣曹錕就沒辦法在他們三個都不在的時候搞小動作。

而曹錕也是急于想要見到袁世凱,所以也就同意了三人的要求。

農歷二月初二,三月二十一日,王世珍,段祺瑞,馮國璋與曹錕,各自帶領著一個營的兵力,與那前來通報的士兵一道前往京城。

而因為手中握有圣旨,所以三人攜帶兵力過境也就沒有引起各地的恐慌。反倒是滄州總兵梅東益在得知了袁世凱大軍已經退回駐地的消息之后,瞬間高興了起來,連忙命人給自己準備了一桌好酒好菜壓壓驚。(未完待續。)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