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154:三方協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154:三方協議

154:三方協議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熱門推薦:

“很高興兩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以后你們會為今天的選擇而感到慶幸的。”

喬致庸和邱掌柜二人臉笑心不笑的回應著王思銳,顯然,他們并沒有將王思銳的話放在心上。

倒不是故意要看輕王思銳,他們兩個之所以這么選擇,其實這也是走投無路之后的結果。

他們兩個,只不過是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而已,為的并不僅僅只是那虛無縹緲的財富,地位,而是僅僅只為能夠盡可能的保住自己的家人,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要給家人營造一個可以活下去的環境。

對于兩人心中的想法,王思銳大致的也有一些了解,不過并未放在心上。

反而是從身后的衣柜中取出了兩套衣服,看似很隨意的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這就是軍服裝備的樣品,既然二位已經向我表明了態度,那么一些對你們有利的事情,自然要先從自己人這里開始。”王思銳說道。

“天吶!這……這簡直也太完美了。”喬致庸和邱掌柜二人在見到這兩套衣服之后,整個人的臉上便布滿了驚訝的表情。

這根本就不是衣服,而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不過,王思銳所拿出來的這兩套樣品,其實也并非是最完美的樣品,可以說,這兩套軍服簡陋到不能再簡陋了已經。

衣服,是王思銳找人按照要求縫制的,面料只是最普通的面料,上面的四色也是找了一些顏料一點點涂上去的,根本就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若是在水里泡的時間久了,這些顏料自然會隨之脫落。

而現在的紡織技術并不發達,所以要想達到王思銳的要求,其實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不過這并不影響王思銳將新的軍服換裝成迷彩服,質量不過關,大不了一年換一套,然后命人加緊技術研發便是了,現在要做的便是統一。

“當然,這只不過是初步的樣品,在很多方面還是不合格的,比如面料,真正的軍服,面料必須是要耐磨,這是目前唯一的要求,而這上面的顏料,也必須要保證一年以內不會褪色。”王思銳說出了最簡單,也是最基礎的要求。

滌綸面料現在并不太發達,而且滌綸面料后期的處理也有些麻煩,特別是在染色的時候,對于現在的技術而言,要想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

所以王思銳也就主動的將要求降低了下來,只要耐磨就行了。

除此之外,戰術背心倒是沒什么難度,無非就是按照要求縫制口袋或者掛帶。這個只要是會女紅的女人,基本上都會做。

當然,最最讓人無語的是武裝帶,因為缺少扣子,現在也沒有地方能讓王思銳找到足夠的扣子。

所以武裝帶的扣子便被兩根繩子給取代了,也就是類似于皮帶沒有扣子,在兩端鉆兩個孔,然后將繩子穿進去,最后將繩子系緊即可。

而武裝帶其實是由皮帶構成的,同樣的,王思銳也沒有辦法去找到皮帶,所以只能將馬車上用于套馬的那種寬帶剪成兩半,做了個簡易的武裝帶。

軍靴就更加讓人哭笑不得了,說是軍靴,其實也就是一雙長筒的靴子,鞋底要比普通的鞋子稍微厚一些。因為橡膠技術還沒有完全的普及,也沒有能力去生產橡膠鞋底,所以只能暫時用布鞋來代替了。

王思銳將所有的要求一并告訴了兩人,喬致庸倒是沒多大的反應,畢竟在這方面他并不是行家,所以了解的也并不算多。

只是邱掌柜的額頭卻始終緊緊的皺著,未曾綻開過哪怕一刻鐘。

“大人,實不相瞞,用一種耐磨的面料來制作,這個倒是沒有什么問題。可這要保證上面的這四種顏色一年時間不褪色,以現在的技術恐怕很難做到。而且,將四種顏料分別涂抹在這一塊面料上,而且還銜接的這么好,這個現在實在是沒有法做到。”邱掌柜心里面可謂是有苦叫不出。

二兩銀子一套,聽起來的確是很讓人心動。

可若是按照王思銳的要求去做的話,到最后他能夠拿到手的利潤也就沒有多少。如果僅僅只是利潤問題無法保證的話,那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邱掌柜甚至無法保證自己在接了這單生意之后會不虧本。

在一個全憑手工制作的年代,去制作那種超高要求的產品,這怎么可能?

這也是目前市面上的花布要比白布黑布貴幾倍的原因,單一顏色的布匹沒什么制作難度,僅僅只是兩樣顏色,便會讓制作成本上升二分之一,如果是四種顏色的話,成本只少要增加三四倍不已。

這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問題了,這么多的顏色混合在一起,搞不好這批布就廢掉了,這些都是要計算在成本里面的。

“放心,其實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難,像這四種顏料并不用跟樣品一樣的,只需要保證四種顏色,并且保證每一塊顏色的大小不超過手掌那么大就行了。”王思銳解釋說道。

‘呼……’

邱掌柜聽到王思銳的解釋后,整個人瞬間松了口氣。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只需要增加一些人工成本就行了,這樣的話,成本其實比黑布貴不了多少,頂多也就多個顏料錢以及人工費用,這樣的話,二兩銀子一套倒也并非不能接受。

起碼可以保證,一套到手的利潤會在一百文以上。若是十萬套的話,那么利潤也有幾千兩銀子,雖然不多,但這種生意已經不算是少了。

“大人,這樣的話,這個單子還有把握按照要求做到。”邱掌柜如實的說道。

“嗯……”王思銳點了點頭,旋即又與邱掌柜和喬致庸二人商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比如,最好由兩家到各地去采購原材料,然后將所有的材料全部運輸到京城,在京城組建工廠來生產這些軍需裝備。

而王思銳現在也是必須要嚴加小心,原材料被分散的運輸到京城,這個倒是不會引起其他人的懷疑,可若是成品被運過來,萬一要是被某些人給發現了,甚至有可能將會壞了王思銳的大事。

另外,王思銳還將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傳授給了二人,畢竟這是后世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都還在廣泛使用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極大的增加了生產效率,而且還能做到對工藝的保密,對于目前來說,還是很合適的。

除此之外,三人還共同商議了支付方式,等原材料運到京城之后,王思銳支付百分之三十的費用,交付的時候,在支付其余的百分之六十,余下的百分之十將會在交付之后的三個月內支付。

雖然這種支付方式放在現代來看是很正常不過的方式,可是放在清末時期,這卻是有種坑人的感覺。

王思銳甚至可以在前面只支付少量的定金,然后等他們交貨的時候,再將余下的金額一次性付清。

雖然有些坑人,但邱掌柜和喬掌柜還是不得不答應了下來。以他們目前的財力,做到這一點還是不成問題的。

當然,軍備這其實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真正的大事情還是喬致庸最最關心的,也是他一直都在忙碌的事情。

庚子賠款。

朝廷想要向洋人支付賠款,就必須要先將錢匯集到一起。這個錢又不可能是同一時間到來的,所以這中間必然會有一定的時間差。

喬致庸便是想利用這個時間差,然后利用這些賠款來壯大自己的實力。等于是用國家的賠款去貸款給一些商人,然后收取少量的利息,薄利多銷,最后賠款支付給洋人,利息就是自己的了。

以前喬致庸是不斷的去行賄朝廷大臣,甚至連******亦劻也是他行賄的對象。只不過現在他們說的顯然已經不算了,整個京城也只有王思銳一個人說的算。

而讓王思銳主動的提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是讓喬致庸眼神中不由的放出一道光芒,那是一種商人特有的感覺。

與軍備不同的是,這一次王思銳并沒有將這件事情單獨的去交給他們兩個,而是選擇了三方共同經營的方式。

由喬家和邱家共同出資,建立一家新的票號,然后王思銳負責讓這家票號成為支付賠款的唯一渠道。

最終所獲得的利潤,王思銳要拿走五成,余下的五成由他們二人自己去商議。

對于這個決議,喬致庸還是很心動的,不過在利益面前,喬致庸還是選擇了對王思銳進行一番試探。

只不過態度強硬的王思銳,瞬間便讓喬致庸失去了繼續試探的打算,連忙答應了下來。

畢竟王思銳才只拿走了五成,而他與邱掌柜之間,自然是喬家占大頭,最后商定的結果便是,王思銳拿走五成,喬家拿走三成,邱家拿走二成。

就算是只拿走了三成的利潤,對于這么大的一個項目而言,這也已經不算少了,至少要比喬致庸之前預想的更多一些。

先前為了能夠讓喬家拿到這個項目,喬致庸甚至都已經作出了讓出八成的利潤出去的打算。由此可知,這里面的利潤到底有多大。

最終,在達成了三方協議之后,喬致庸和邱掌柜二人便匆匆離去,他們不僅要盡快的去籌備軍裝的事情,同時還要去籌備票號的事情,一時間整個京城最為忙碌的商人,恐怕也就只有喬家和邱家這兩家了。(未完待續。)

完結推薦: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