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第一帝國第一三二章:劉學詢之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中華第一帝國 >>中華第一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二章:劉學詢之死

第一三二章:劉學詢之死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0日  作者:末日游俠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末日游俠 | 中華第一帝國 
手機用戶請訪問m.逼quger筆之趣味閣里閱讀!兒逼quger




王思銳想起了幾年前李中堂不肯接納國父,想起了李中堂曾經聯絡英國方面,將位于英國的國父進行抓捕。>

雖然最終因為一些人的營救,國父最終沒有能夠被引渡回國,但這一切均是出自李中堂的手筆。

或許李中堂是看出了國父的大炮屬性,所以才不肯接納他。

但是在王思銳的身上,卻沒有一絲大炮的屬性,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內訓練出一支可以與洋人正面對抗的的精銳部隊,甚至大清能夠有今天,完全是來自于王思銳的拼死抵抗。

站在德勝門門前,王思銳回頭望了眼京城。

眼角微微瞇著,嘴里低聲的喃喃道:“德勝門,自明朝遷都以來,德勝門便是軍隊凱旋歸來進城之門,寓意著勝利之門。今日我王思銳便是要從這德勝門離京,你有你的執念,我無話可說。可是今日我便要告訴你,除了你的路以外,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可以讓華夏復興。

他們,終究不是正統,所做的這一切,也只是為了他們自己而已。”

說完這句話之后,王思銳直接轉身離開了京城,身邊只有一個排的護衛隊。

時間回到兩日之前,外城軍營。

自打王思銳進京以來,這里便成為了王思銳的大本營,所以王思銳也是一直都待在這里,一般很少會離開這座軍營。

兩日之前,一隊人馬出現在了京城之中,這幫人并沒有前去拜見亦劻,而是直接來到了軍營。

找到王思銳之后,當眾宣讀了圣旨,王思銳被冊封為了一等武威侯,爵位與李鴻章相等,同時行走軍機,兼兵部尚書,負責整頓大清漢軍營。

“王大人,圣旨面前,為何不跪”宣讀圣旨的太監在宣讀完圣旨之后,現王思銳依舊沒有跪下,臉上多多少少的有些掛不住面子。

見圣旨便猶如見到了皇帝本人,這是古往今來數千年形成的規矩,王思銳雖然打了勝仗,但卻依舊是這大清的一名臣子。

只不過,太監也只敢問一問,卻并不敢讓身邊的護衛動手,更不敢給王思銳按個蔑視皇權的罪名。

眼下誰都知道,這京城里,王思銳最大,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去得罪王思銳。

“軍中事物繁重,鎧甲在身,不便行禮。”王思銳一把從太監手中拿過圣旨,很是隨意的說著。

“這”太監臉上多少有些為難,但一想起臨行前李總管的交代,太監也就沒敢多說什么,反而換了一副表情,繼續說道:“也是,咱家這也是習慣了,誤以為這軍中乃是府中,王大人鎧甲在身,的確不便行禮。”

王思銳沒有理會太監的馬屁,這軍中面圣不下跪的規矩是在古代就已經形成的。

而最初的原因是因為軍中將領將士身著鎧甲,而鎧甲本身就是為了保護士兵的,所以也極為笨重,甚至連平常的走動都有些困難,至于下跪這種技術活,那就更加難以做到了。

所以便有了但凡身著鎧甲的將領或將士,面圣可不跪這個規矩。只是,如今的王思銳雖然也是一身的軍裝,可這軍裝也只不過是普通的衣服罷了,身上壓根就沒有什么鎧甲。

不過既然王思銳硬說他穿的就是鎧甲,那其他人也不敢多說什么,你說鎧甲那便是鎧甲吧。

“王大人,如今洋兵一退,圣上和太后想請您到榆林堡一趟,商量一下兩宮回京事宜,王大人您看”太監見王思銳沒有搭理他,轉而繼續說道。

“兩日后出”王思銳很是隨意的回答了句,然后便將太監和護衛們趕出了軍營。

若是以往,太監前來宣讀圣旨,接到圣旨的人免不了要一番破費,但是現在,王思銳已經沒有心思去討好這些人了,因為沒必要。

在接到圣旨后的當天夜里,王思銳便將調往城外訓練的兩個團的部隊重新秘密的調回了京城,并且隱藏在內外城各處。

反正因為這場戰亂逃離京城的人還有不少,京城里空院子多的是,藏起來兩個團的兵力還是綽綽有余的。

有這兩個團在暗中,加上明面上的一萬人,可以說,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王思銳其實并不是不想反,其實打一開始,剛回來的時候,王思銳就想過了要反,但那個時候卻并不是最佳的時機。

即便現在,王思銳明知道清廷要殺自己,可王思銳也依舊覺得不是最佳的時機。

不過,雖然現在并非最佳時機,但是清廷所做的這一切,卻加了這個時機的到來。

制造一個破敗不堪,四分五裂的國家很容易,只需要王思銳帶領著部隊直奔榆林堡,將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以及那些跟著逃走的王公大臣們全部殺掉就可以了。

但那樣一來,最終受益的只能是洋人,而倒霉的,只能是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漢人。

王思銳要反,早晚都要反,他只是一直在等,等一個可以將利益最大化的機會。

王思銳只帶著一個排的部隊離開了京城。

當劉學詢知道這個消息之后,整個人瞬間萎靡了下來,他已經徹底的放棄了心中的理想,他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幻想。

孫某人的大炮屬性根本就靠不住,整個人全憑一張嘴在忽悠,到了正事上卻沒有能夠表現出足以讓人信服的魄力。

反觀王思銳便不同了,年輕,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手下還有一支可以直接將他送上九五之尊寶座的軍隊。

只不過可惜了,王思銳卻是個愚忠之人。

他看出了清廷的,看出了這個國家的腐朽,但卻就是不肯將這將倒之墻給推倒。

劉學詢已經將所有的事情提前告訴了王思銳,但如今王思銳卻選擇了只帶著一個排的部隊前去榆林堡。

在劉學詢看來,王思銳這是想要以身告訴朝廷,他是忠誠的。但王思銳的選擇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朝廷已經調集了五個營的兵力在半路上埋伏。

劉學詢整個人忽然間像是老了十多歲那樣,整個人看起來百般老態,毫無中年人的精神頭。

而劉學詢也很清楚,自己必須要做出最后的決定了。

“大人,如今國內外安康一片,朝廷凱旋指日可待,然身體近日突感不適,故想告辭還鄉,頤養天年”王思銳離開之后,劉學詢找到了李鴻章,提出了自己告辭的想法。

對于劉學詢提出的告辭之意,李鴻章并未有任何驚訝之意,似乎早有預料。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劉學詢便已經提出了要告老還鄉,只不過當時被李鴻章給勸說了下來。

不過現在李鴻章也是很后悔,如果當初自己不去勸住劉學詢的話,恐怕也不會生今日這一幕了吧

“也好,幾個月前你便要求回鄉,只不過當時國內外事物不斷,所以才沒有能夠回去,如今國內外事物已定,我也再無理由阻攔了。晚上我擺上一桌酒席,權當做告別宴吧。”李鴻章點了點頭,深沉道。

若是劉學詢不去找王思銳,李鴻章如今也不會痛下殺心。如果當初李鴻章同意了劉學詢回鄉,也就不會有現在的問題。

只可惜,這一切都已經晚了。

劉學詢的所作所為,已經出了李鴻章的底線,所以,即便是現在劉學詢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想法,他也必須要死。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劉學詢自己。

前幾日李鴻章等人再一次的商議了一下午的時間,這次商議的主題便是伏擊之地。

最終將地點選擇到了三堡村附近,而當日晚上,劉學詢果然去了王思銳那里,這也讓李鴻章失望不已,不得不等天亮之后出一道密折,讓埋伏的部隊繼續向前,埋伏在南口附近。

告別宴上,李鴻章與劉學詢二人相談甚歡,天文地理,古往今來的事情暢言無阻,只不過李鴻章卻將劉學詢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同樣的,他也很清楚,王思銳最終并沒有選擇跟劉學詢走到一起,否則的話,劉學詢不應該有這幅失落的表情。

最終,劉學詢醉的一塌糊涂,李鴻章命人將砒霜倒入酒碗之中,攪勻之后又強行灌了下去,隨后又命人將剩余的砒霜倒入醒酒湯內,劉學詢再次神志不清的喝下。

當天夜里,所有人不準靠近劉學詢的房間,并且有二十多名士兵把守著。

據那些把守這房子的士兵回憶,當天夜晚,他們聽到了房間里劉學詢痛苦的聲音,但因為李大人的命令,他們始終不敢進入,也不敢將門打開讓劉學詢出來。

當屋內不再有任何動靜之后,大約過了一刻鐘的時間,守衛的士兵這才推門而入。

原本躺在床上的劉學詢,此刻已經滾落在了地面上,口吐白沫,臉色煞白,雙眼睜的很大,死死的盯著門口的位置。

劉學詢也知道了要致他于死地的便是李鴻章,只不過這一切都已經晚了。即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次日一早,劉學詢身死的消息傳開,李鴻章痛哭流涕。

最終,關于劉學詢的死,李鴻章給出的答案是酒后誤食耗子藥,結果導致中毒死亡。

至于這個結論有沒有人相信,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劉家的后人也不敢去質疑李鴻章。。

ps:抱歉,俺以為俺做好了一切,結果才現忘記了定時,剛剛才現,真是巨汗啊。

感謝別哭我走,呼嘯的南風和藍黑戰士l三位書友的打賞支持,另外,俺能很無恥的求下月票嘛8

高速文字手打章節列表


上一章  |  中華第一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