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翻頁→鍵
熱門、、、、、、、、、
上海造船廠,某一大辦公室。
這是為張豐預留的辦公室,即使張豐一年到頭也難得來這里辦幾次公,但出于尊敬,這間大辦公室一直為張豐留著,且每天派人打掃,辦公室顯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平時緊閉的辦公室大門,今天則打開了,現在,辦公室的朱紅大門虛掩,里面似乎有說話的聲音,辦公室里面,正是張豐,以及唐建清,宋應星,還有造船廠的好幾名技術骨干。
今天,張豐先是去看了在改造之中的上海號鐵甲艦,然后進了這間辦公室,聽取唐建清等人對新型鐵甲艦的設計。
自從“零一二甲”型鐵甲艦建造完工五艘之后,鐵甲艦的建造停止,張豐要建造新型鐵甲艦,數個月之前,張豐給唐建清等人下達了研制新型鐵甲艦的任務,經過數個月的設計,方案基本已經定型,正在向張豐進行匯報。
辦公桌上,一張大型設計圖攤開,上面是新型鐵甲艦的設計總圖,唐建清親自向張豐介紹這艘鐵甲艦的設計。
新型鐵甲艦,還是采用全鐵殼,加強鋼結構,穹甲防御裝甲,單煙囪雙桅桿設計。排水量2300噸,艦長79米,吃水最深45米,。
艦首裝備一門雙聯裝、艦尾一門單裝200毫米后膛裝填艦炮,均帶炮盾;艦舯部靠前方兩側各有一門150毫米后膛裝填艦炮,帶炮盾;艦首和舷側各四門70毫米后膛裝填艦炮。
動力為2座蒸汽機,4座燃煤鍋爐,雙軸推進,增壓最大馬力6000匹,最大航速15節,最大載煤量500噸、續航力6000海里/10節。
裝甲為拱形“穹甲”,裝置于船身中間,中部位于水線以上,兩側向下傾斜至水線以下。水線帶不設裝甲,只以煤柜防御。穹甲厚50至100毫米,司令塔裝甲100毫米,炮盾裝甲50毫米……
唐建清思路清晰,介紹得非常詳細,張豐聽得非常認真,不時的點一點頭,不時的沉思一下。
待唐建清介紹完成,張豐提了幾點改進意見,總體來說,張豐比較滿意這新型鐵甲艦的設計,同時,張豐欣慰,這艘新型鐵甲艦,在設計之初張豐只提出了自己的大致構想,在設計過程之中,基本沒有插手,沒有想道,短短幾個月,唐建清等人已經完成設計,且設計得還不錯。
記得當年,張豐請唐建清出山的時候,唐建清連鐵甲艦是什么東西都不知道,短短幾年的時間,在自己的影響之下,唐建清等居然能自己**完成新型鐵甲艦的設計,張豐高興。
張豐點頭道:“唐老,你們辛苦了,這鐵甲艦設計得不錯,我看可以安排生產制造,先造一艘,首艦就叫‘南京號’鐵甲艦。”
“零一二甲”型鐵甲艦,排水量1800噸,主炮口徑150毫米,而“零一二乙”型鐵甲艦排水量達到2300噸,主炮口徑200毫米,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顯然,唐建清等人準備工作早就做好,只等張豐拍板,張豐這么一說,大家一陣高興。
能上馬制造這種新型鐵甲艦,對大家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肯定,大家高興,接著,大家詳細的商議了新型鐵甲艦的建造事宜,鐵甲艦的建造工作啟動,第一艘新型鐵甲艦開工建造。
這一段時間,張豐在忙著鐵路修建,新型鐵甲艦,后膛裝填火炮的生產制造等等,而北方,并不安寧,可謂風起云涌,風云變幻。
這不,張豐在上海呆了幾天,看了新型鐵甲艦的開工建造,看了火炮工廠的建設,視察了寶山鋼鐵廠等之后,乘坐火車回到松江府。
現在張豐錢多,資金足,大力發展,甚至又投了一筆銀子下去,征集了上萬民夫參與鐵路的建設。
張豐計劃,再用三、五個月的時間,在數萬民夫,以及數萬免費苦力的勞動之下,將常州段至南京段的鐵路建成并通車。
關鵬急急忙忙,快步走進總司令部,在大廳之中,張豐正交代完胡志關于鐵路的建設事宜,胡志剛剛準備離開,關鵬從外面急急忙忙的走了進來。
“總司令,有重大消息。”
張豐點一點,一看關鵬這樣子就知道,肯定有重大消息,估計還是從北方傳來的消息。
關鵬道:“總司令,李自成已經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隨即分兵兩路,號稱百萬,向京城進軍。”
聽完匯報,張豐站了起來,張豐知道,現在的明朝,隨著孫傳庭在數個月之前戰死,已經沒有可用之兵,已經無法抵御李自成的大軍,估計明朝滅亡是兩三個月之內的事情。
張豐沉聲問道:“關局長,關外的韃子有什么動靜沒有?”
關鵬道:“總司令,關外的韃子并不安分,不但囤積了重兵,而且囤積了大量的糧草,看這架勢是做足了入關的準備,另外,有跡象表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和韃子之間有來往,估計吳三桂已經私通韃子。”
吳三桂私通韃子!
張豐皺了皺眉頭,心中想道,如果吳三桂私通韃子,放韃子入關,那估計可能會改寫歷史,搞得不好,最先入主北京城的是韃子,而不是李自成。
這還真難說。
于是,張豐道:“密切關注韃子和吳三桂的動靜,一有什么情況,馬上向我匯報。”
“嗯。”關鵬知道事情重大,臉色凝重的點一點頭。
京城。
李自成稱帝,并兵分兩路朝京城進攻的消息已經傳到京城,滿朝文武亂成一團,崇禎自然也焦頭爛額,調兵遣將,忙著調集軍隊抵抗。
但哪里有什么兵力可調,忙了一大通,只調集了數萬兵力以大學士李建泰為督師,出京抵御大順軍。
為了鼓舞士氣,崇禎還是舉行了“遣將禮”,親自送李建泰等人出京。不過,估計連崇禎自己也不相信,區區數萬人能抵御大順軍的百萬大軍。
數天之后,崇禎也聽到了一些消息,山海關總兵私通韃子,這一下子,崇禎就急了。
山海關是抵御韃子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吳三桂投靠了韃子,那情況嚴重,韃子數十萬大軍可以長驅直入,數天之內就打到北京城。
崇禎連發數道圣旨,要求吳三桂進京面圣,不過,吳三桂以各種理由推脫,就是不離開山海關,就是不來京城,更不見崇禎。
大順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城拔寨,朝著京城進發,一路山,各府,各縣官員不是投降,就是望風而逃,基本沒有人組織抵抗。
李自成的百萬大軍,順利進入山西,不久之后攻克太原,然后朝著京城進發……
松江府,總司令部。
北方的情況,通過關鵬的情報網,源源不斷的傳到張豐這里,各種情報和消息在總司令部匯總。
后堂大廳。
張豐,孟明昭,以及王朝勇、趙衛斌,鄭成功等數名高級將領,大家在一起議事,商議的話題自然是關于北方發生的一系列情況。
孟明昭道:“公子,李自成朝京城進發,且號稱百萬,韃子囤積數十萬重兵,在關外虎視眈眈,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有一個建議,我們按兵不動,坐山觀虎斗,最后出來收拾殘局。”
當然,收拾殘局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現在張豐的手上五個步兵師,其中最后一個師也快完成換裝,換上清一色的后裝火槍,但即使這樣,面對人家上百萬大軍,五個步兵師不夠。
王朝勇就感慨道:“孟老,坐山觀虎斗,我贊成,但要最后出來收拾殘局,我們五個步兵師不夠,起碼要十個步兵師以上,最好二十步兵師。”
張豐點一點頭,這倒是實情,張豐緩緩的道:“看樣子,我們第一要務就是將五個步兵師擴充至十個步兵師,另外,三大兵工廠開足馬力,全力生產制造后裝火槍,全力生產制造銅殼子彈。”
上次的江戶大戰,持續十幾天,打死打傷日本人超十萬人,彈藥的消耗自然也是驚人的,所有的銅殼子彈幾乎消耗一空,如果不開足馬力生產,大家的火槍會面臨沒有子彈的情況。
大家在一起,商議了大半天,形成幾點統一意見,首先是再次擴軍,從五個步兵師擴建到十個步兵師,另外,各大兵工廠全力生產制造后裝槍,全力生產制造銅殼子彈。
這個時候,張豐暗暗幸慶,幸好自己有遠見,建設了金陵兵工廠,目前有三大兵工廠,全力生產制造,每個月至少能制造近萬支后裝槍,生產超十萬發銅殼子彈。
議事完畢,大家意見統一,幾天之后,大量的招兵公告貼出,在全南直隸各府開始招兵,張豐打算,一個月之內,將五個步兵師擴充到十個步兵師,然后就是新兵訓練,實戰訓練等等。
希望在明朝滅亡之前,能完成十個步兵師的組建,最好能完成一個月的新兵訓練。
時間緊迫,張豐估計,明朝滅亡估計只有兩、三個月,留給自己的時間不是很多。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未完待續。)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