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趙水泉沒有有臉再待下去,壽宴都沒吃就氣呼呼的走了,臨走的時候還狠狠的看了張豐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說,小子,你等著。閱讀
張豐吃了壽宴也帶著王朝勇走了,回去的路上,王朝勇滿是佩服,不停的說張豐很牛,問張豐,什么時候抱得美人歸。
張豐心里知道,要想抱得美人歸,那不是這么簡單的,那老鴇似乎對張豐充滿了戒心,防范張豐,害怕張豐抱走她的搖錢樹。
在老鴇眼里,陳圓圓就是她的搖錢樹,這搖錢樹辛辛苦苦的種植了十幾年,才開始賺錢,當然不想失去。
以至于,因為老鴇的原因,陳圓圓很快就退下去了,一直沒有再露面,張豐也再沒有什么機會,即使自己腦海里有很多后世的詩詞,甚至有很多撩妹的小笑話,但沒有機會。
剛才,雖然贏得了陳圓圓的初步好感,但張豐沒有認為對方就會喜歡上自己,另外,喜歡上自己又怎么樣,陳圓圓身不由己,有賣身契,自己要為陳圓圓贖身,估計是一筆大數目。
對,贖身啊!
想道這里,張豐眼前一亮,這也是自己抱得美人歸的最有效的途徑,剛走了一半,馬上就折返,急急忙忙朝鐘開道家走去。
“朝勇,你先回軍營,我有一點急事。”
壽宴已經散去,安靜了很多,在張豐的有意為之之下,張豐見到了老鴇,知道陳圓圓稱呼老鴇為劉媽媽,相當于經濟人之類。
張豐開門見山,直接道:“劉媽媽,說實話,我對圓圓姑娘是一見鐘情,我想為圓圓姑娘贖身。”
劉媽媽心中道,果然,這小子看上了圓圓,我可不能讓這小子將圓圓搶走,于是,劉媽媽冷淡道:“張公子,你只是一個小商人吧,不是我看不起你,你想為圓圓贖身,我想在實力上還差一點。”
張豐道:“劉媽媽,你開口吧,要多少銀子。”
劉媽媽道:“一百萬兩白銀,你拿來一百萬兩,你馬上就可以將圓圓帶走。”
一百萬兩!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張豐拿不出這筆錢,另外,張豐也知道,這劉媽媽是在故意刁難,張豐道:“劉媽媽,你說笑吧。”
劉媽媽道:“張公子,我沒有說笑,我們圓圓姑娘就值白銀一百萬兩。”
張豐想了想道:“對,圓圓是無價的,一百萬兩不多。劉媽媽,我話撂在這里,我遲早會拿一百萬兩上門將圓圓姑娘帶走。”
顯然,劉媽媽對張豐沒有什么好感,見慣了達官貴人,顯然看不起張豐這個商人,加之商賈的地位本來就低,劉媽媽更加看不起張豐。
劉媽媽淡淡的道:“張公子,那就等你有一百萬兩再說吧。”說完,居然揮手趕人。
張豐知道,自己再呆下去就自找沒趣,張豐頭也不回的走了,張豐不知道的是,陳圓圓正在隔壁房間,剛才兩人的對話,陳圓圓聽得清清楚楚。
聽到張豐說喜歡自己,對自己一見鐘情,陳圓圓臉色莫名的微微一紅,心中有一點異樣的感覺。
再聽到張豐說自己是無價的,心中的這種感覺就更加強烈一點,當然,張豐不知道這些,張豐頭也不回的走了,現在的張豐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賺錢,賺很多的錢。
肥皂廠建設進展很快,好幾棟廠房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其中一棟廠房內,已經開始生產,首批試生產。
生產肥皂,不用太復雜的工業設備,即使明末生產力底下,但在張豐的指導下,一整套工藝流程下來,第一批肥皂新鮮出爐。
徐良益先是跟著楊升海學習一段時間,后來又負責肥皂廠的籌建,一直表現不錯,張豐很滿意,現在徐良益為東方肥皂廠長的廠長。
肥皂的生產設備是張豐設計的,生產制造工藝也是張豐制定的,第一批肥皂質量不錯。
張豐和徐良益一起見證第一批肥皂出來,張豐拿起第一塊肥皂,高興的道:“徐廠長,你看,這肥皂多喜人啊。”
是啊,非常喜人,一塊一塊的肥皂代表著的都是銀子,這還只是肥皂,價格相對便宜,走的是大眾路線,而香皂就更值錢,因為走得是高端路線。
香皂價格貴,包裝也更精美,面向的是有錢人家,首批肥皂生產出來,張豐心情很好,決定接下來就生產制造第一批香皂。
張豐滿意的看了看這些肥皂,“徐廠長,杭州地區的招商準備進行得怎么樣了呢?”
松江府的總代理被鄭豐泰拿下,肥皂廠正式投產之后,產品首先滿足松江府地區,然后向四周擴散,后續就是杭州、揚州、蘇州一帶。
東方紡織廠的棉布已經開始賣到杭州、揚州、蘇州一帶,東方肥皂廠自然不能落后,按照張豐的指示,徐良益準備在杭州地區的招商。
和張豐相處久了,隨著對張豐的了解漸漸深入,徐良益越來越佩服張豐,認為張豐簡直就是商業上的天才,一些點子,一些手段,別人萬萬想不到,而張豐則輕輕松松的信手捏來。
徐良益自然不知道,這是時代的差距,后世一些常見的商業手段,足矣讓這個時代的人嘆為觀止。
在肥皂廠看了一番,張豐又去了自己的小青山兵工廠。
兵工廠高高的圍墻已經砌起來,圍墻里面的建設還在進行,兵工廠大門外已經有戰士執勤站崗,一般人根本就進不去。
在外人看來,這里和小青山軍營一樣神秘,張豐走進這神秘之地,沒有多久就看到了趙左林。
趙左林正在槍管制造車間指揮忙碌,按照張豐的要求,整個兵工廠分為若干和車間,將實現專業化生產,如這個槍管生產制造車間,將專門負責槍管的生產,以及槍管生產技術的改良和革新。
出了槍管制造車間,還有槍托制造車間,小配件生產制造車間,燧發槍組裝車間等等好幾個車間,好在燧發火槍結構并不復雜,涉及的零件數量不是很多,幾個專業化生產制造車間足夠。
此外,還有專門生產制造子彈的車間,還有手榴彈生產制造車間,當然,手榴彈現在還只是設計,沒有正式生產。
趙左林看到張豐,馬上迎了過來,趙左林很是高興,匯報道:“老板,分成一個個車間之后,這產量蹭蹭的往上漲啊,我有信心,每天制造一百支槍以上,只是…..”
見趙左林遲疑,張豐問道:“老趙,有什么困難就直說嘛。”
趙左林想了想,微微嘆了一口氣,“老板,本來是不想麻煩你的,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和您說一說,我們的兵工廠建設進度很快,一些車間陸續就會投入生產,這樣一來我們需要很多的精鐵,大量的精鐵。”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趙左林手藝再好,沒有材料的話,趙左林也只能抓瞎。
張豐道:“精鐵的事情,我找了高大人,高大人承諾為我們解決一些,應該很快就有五千斤精鐵送過來。”
鹽鐵專營,要買精鐵自然是找官府,好在松江府同知高殿柱還比較實在,答應給張豐解決五千斤,這批精鐵應該能打造近千支火槍。
以前,小打小鬧,鐵匠房一、兩百人,每天打造三、五支槍,對精鐵的要求不大,趙左林家世代鐵匠,趙左林的鐵匠鋪就有上千斤精鐵,其中一些趙左林的“私人收藏”在張豐依據現代的眼光看來,應該屬于鋼材的范疇。
這些好東西,自然全部被張豐折價買了下來,部分打造成了“飛梭”和“珍妮紡紗機”的金屬零配件,其他部分則打造成了一支一支火槍,目前,庫存的精鐵已經不多,難怪趙左林很擔心。
高殿柱承諾的五千斤精鐵解了張豐的燃眉之急,打造一千把支火槍應該不成問題,至于以后嘛,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附件鐵礦資源豐富,張豐倒不介意建立一家鋼鐵冶煉廠,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好鋼材。
即使在生產力相對落后的明朝,張豐也自信有建立一家鋼鐵冶煉廠的技術實力,自信能冶煉出比這個時代所謂的精鐵好很多的鋼材。
建一家鋼鐵冶煉廠,那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如果真能建立一家鋼鐵冶煉廠,張豐自信,不但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還將財源滾滾,自己肯定賺一個盆滿缽滿。
但這是松江府,也就是后世的上海一帶,資源貧乏,建立鋼鐵冶煉廠嘛,只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