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升海本來不想找張豐,但看到棉紗告罄,眼看多臺織機就要停工,加之楊升海腦袋都抓破了也未能想出辦法,楊升海無奈,只好來找張豐。
此刻,張豐正在廠房建設工地上,看到楊升海走過來,張豐心中猜了一個八九不離十。
張豐吩咐旁邊的鄧萬寶道:“小鄧子,你在這里盯著一點,我和楊管事去商量一點事情。”
說完,張豐朝著楊升海迎了過去,郎聲的道:“楊管事,是不是織坊有什么事情?”
楊升海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馬上急急忙忙的點一點頭道:“對,對,正是織坊出了事情,我們的棉紗告急,跟不少需要,眼看不少織機就要停工,這,這可怎么辦呢。”
果然如張豐所料,張豐輕松一笑道:“楊管事,這不是什么大問題,我有辦法解決。”
棉紗跟不上,眼看不少織機就要停產,楊升海仿佛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現在見張豐這么輕松,這么自信,楊升海一愣之后,心中的壓力也漸漸釋放,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楊升海心中想道,不愧是東家,連這樣棘手的事情都有辦法解決。
心中輕松的同時,楊升海也非常的好奇,想知道張豐到底怎么解決,于是,楊升海問了起來。
“少東家,您是準備增加紡紗機的數量,還是準備……”
張豐揮手打斷了楊升海的話,張豐笑著道:“都不是,我準備制造一種新型的紡紗機,這種紡紗機的紡紗效率是現在紡紗機的數倍不止。“
新型紡紗機!
數倍不止!!!
楊升海驚異的看著張豐,隨即,楊升海就興奮和激動起來,此前,“飛梭”的出現已經讓楊升海對張豐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次,張豐居然說要制造一種新型紡紗機。
楊升海激動的道:“少東家,這就太好了,這樣一來,我們棉紗短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張豐點一點,腦海之中想起了“珍妮紡紗機”,張豐準備將這種紡紗機制造出來。
依照大明朝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以及工匠的技術水平,制造“珍妮紡紗機”肯定沒有問題,張豐要考慮的主要還是保密問題。
“飛梭”實行嚴格保密,對“珍妮紡紗機”也是一樣,也將實行嚴格保密,該紡紗機的各零部件分開制造,最后在織坊進行組裝。
織坊的織機全部完成改良之后,張豐就考慮到了棉紗的供應肯定會出現問題,早就在著手“珍妮紡紗機”的制造事宜。
設計自然是張豐自己完成的,然后找了松江府的多家工匠,分開進行零部件的制造,再過一兩天,第一臺“珍妮紡紗機”將在織坊內進行組裝。
在18世紀中期,“飛梭”的出現,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手搖紡紗機。“珍妮紡紗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的提高了生產率。
“珍妮紡紗機”的出現,使大規模的織布廠得以建立。“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端。“珍妮紡紗機”比舊式紡車的紡紗能力提高了8倍。
這種紡紗機,將足足提前一百多年在大明朝出現,當然,這種紡紗機也不再被叫做“珍妮紡紗機”。
楊升海心中大定,高高興興的和張豐一起回了織坊,楊升海將織坊這兩天的事情,事無巨細一一匯報給了張豐。
“少東家,我們以前一天只能織十幾匹布,現在,我們一天能織幾十匹布,數量提高了數倍。”
“少東家,第一批使用‘飛梭’織成的棉布已經發出去了……”
“少東家,這一個月的工錢準備發放……”
“少東家……”
張豐聽著楊升海的匯報,不時的點一點頭,見楊升海喜悅和高興之情溢于言表,一臉滿足的樣子,張豐不禁道。
“楊管事,這么一點小成績你就滿足了啊,待我們新式紡紗機制造完成,待我們的紡織工廠建設好,每天織出的棉布將達到上一千匹,一年下來將足足數十萬匹。”
數十萬匹!
楊升海感到,這是一個巨大的天文數字,自己只能仰望的數字,于是,楊升海又不禁有敬佩的看了看張豐。
張豐知道,出現工廠化的生產之后,數十萬匹這個數量并不大,以后肯定還會不斷的刷新這個數據。
織坊,房間之中。
前不久,張豐在這間房間之中改良了織機,現在,織坊的每一臺織機都使用了“飛梭”,織布效率數倍提升。
今天,張豐在這間房間之中忙碌,正在組裝“珍妮紡紗機”,幾天之前,張豐找了好幾家工匠,分開制造紡紗機的各零件,幾天的功夫,零件全部制造完成。
歷史上,第一臺“珍妮紡紗機”只用了一天的功夫就制造完成,可見這并不是一個很復雜的東西。
各零件齊全,且還是張豐自己設計的,組裝起來就非常順利,當楊升海再次進來的時候,歷史上第一臺“珍妮紡紗機”就問世了。
楊升海知道張豐在組裝新式紡紗機,半個時辰之前還特地來看過一次,這次進來,正好看到紡紗機組裝完成。
楊升海發現,這臺紡紗機和以前的紡紗機不一樣,這臺紡紗機雖然還是一個紡輪,但它有八個紗錠,且這八個紗錠全是豎直的。
“少東家,這,這就是我們的新式紡紗機?”楊升海的聲音有一點激動。
大功告成,張豐舒了一口氣,高興的道:“對,這是我們的新式紡紗機,楊管事,去叫人進來,我們試一試這臺紡紗機。”
“好,好,我這就去。”
楊升海歡天喜地的出去,很快就帶了一名紡紗工人進來,然后,張豐開始指導,怎么樣進行紡紗。
開始的時候,有一點不熟練,但沒有多久,動作越來越熟練,速度越來越快,達到正常速度。
楊升海完全呆住了,還有這樣紡紗的,居然能一次性紡八根棉紗,且棉紗的質量非常好,比以前紡紗機紡出來的棉紗要好一個等級,可以想象,這樣的棉紗用來織布,棉布的質量也會非常好。
“少,少東家,這,這太讓人難以置信了!”
楊升海發現,自己的舌頭有一點打結,這是因為激動和高興的原因。
張豐心中的成就感也是濃濃的,這完全如自己預想的一樣,效率相比以前提高了八倍不止,且棉紗的質量還非常好。
更讓人高興的是,這種紡紗機不但能紡織棉紗,也適用于棉、毛、麻纖維紡紗。
張豐高興的道:“楊管事,從今以后,我們將全部改用這種新式的紡紗機。”
“嗯。”楊升海使勁的點一點頭。
.歷史上第一臺“珍妮紡紗機”提前一百多年問世,首先在張家織坊使用,短短幾天的功夫,張家織坊的老式紡紗機全部淘汰,全部改成了珍妮紡紗機,效率大大提高。
豐泰布莊后院,會客室。
松江府內,好幾名非常有實力的布莊老板在這里喝茶,聊天,坐在主位上的自然是鄭豐泰。
十幾天之前,大家以出資入股的方式,參股張豐的紡織工廠,現在,大家都是這家紡織工廠的股東之一。
對于“工廠”這個新鮮事務,大家漸漸的有一定了解,甚至,有空的時候,大家還會去建設之中的紡織工廠看一看。
建設之中的紡織工廠,完全顛覆了大家的認識,這和織坊完全不一樣啊!一棟棟開建的廠房,不但寬大敞亮,而且排列的整整齊齊,看了建設之中的紡織工廠,大家的心情都是十分高興的,心中滿是喜悅。
“鄭老板,現在張家織坊的棉布非常受歡迎啊!來布莊買布的人都是指明要張家織坊的棉布。”
“是啊,我們布莊也是這樣的情況。”
鄭豐泰喝了一口茶,笑著道:“張家織坊的棉布物美價廉,自然大受歡迎,我現在在想,待我們的新工廠建設完成,日產棉布上千匹,到時將是財源滾滾。”
其中一名老板高興的道:“我們入股總計十三萬八千兩,占三成的股份,這樣看來,我們占了張家極大的便宜。”
“是啊,看來我們是占了大便宜。”鄭豐泰也這樣道,“另外,我聽說張豐又搞出了一種新式的紡紗機,紡紗效率足足提高了好幾倍,我們的便宜占大了。”
另外一名老板道:“這個張豐真了不起,這腦袋是怎么長的,首先弄出來一種新式織布機,現在又弄出了一種新式紡紗機,真讓人佩服。”
大家都紛紛點一點頭。
新書期,沒辦法,只能滿地打滾求各種支持,大家的推薦票、收藏一定不要吝嗇,另外,會員點擊也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