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弼羊溫
958.弼羊溫
胤礽在九州清晏,要緊的大臣們也都在。
“蒙古幾個部落都蠢蠢欲動,西藏叛亂已經波及青海,西北不寧,蒙古人也坐不住了。”兵部侍郎孟一辰道。
如今兵部尚書是隆科多,他領兵在外,自然侍郎就要代他辦事,自然這個孟一辰,是胤礽看好的人。
如今的六部只有各部一個尚書,不存在以前的一個滿人一個漢人,如此一來,就節約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也不至于造成有一個不干活的監督另一個了。
當然,出事了,也是一個人負責,免得互相推脫,還耽誤事。
“是啊,皇上已經下令叫西北駐軍加強防范,不過蒙古要是有了異動,難保他們暗地里勾結。”畢竟,如今的戰局,已經從西藏是重點轉移到了青海才是。
越過了甘肅,就是蒙古了。
雖然蒙古都是大清的領土,但是,暗地里要是有人勾結,一時半會,誰也不知道。
一旦蒙古有人反了,那可是大事。
“嗯,朕也有此一想,本想著今年太皇太后新喪,朕不想離京了,看來是不成,禮部安排吧,朕要去蒙古。”巡行塞外也好,還是震懾蒙古也罷,這一趟,必須去了。
“皇上三思啊!雖然此時,皇上去自然是極好的,只是也有危險啊!”李振裕忙道。
“朕要你們何用?你們在,能叫朕涉險?此時,你們看著商議,哪一個帶頭保護朕的安危。”胤礽指著他們道。
看到了杜雅軒,杜雅軒不緊不慢:“臣是個文官兒,這保護皇上安全的差事,臣辦不了。不過,臣會留在京城,好生教導小皇子們,好生看著朝政。叫皇上遠在蒙古,無后顧之憂。”
胤礽都樂了:“得,說的有道理,朕接受。”
眾人其實都想接了這個差事,畢竟是貼身護衛,多好的差事啊!
但是誰也不大敢主動說,畢竟真要是有事,他們得考慮自己能不能辦好這個差事,這要是辦不好,可是掉腦袋的事兒啊。
“老十四,你看什么?朕那柱子上的盤龍是金子的,你家里窮的到了這份兒上了?朕叫人給你哪個鏟子?”胤礽盯著十四爺道。
十四爺臉一紅,誰看您家金子了,我就沒地方看而已嘛……
“皇兄,不帶您這樣埋汰人的……”十四爺小聲道。
“老十四啊,朕看著你就來氣,你說你做個弼馬溫也這么久了,有沒有出息?啊?去了刑部辦了幾個案子結案了沒有?要你干什么?除了吃,你還會干什么?”胤礽挑眉道。
十四爺那個郁悶,他去了刑部才幾天?
何況,做個弼馬溫也不是他愿意啊,皇兄叫他做,他能不做?做了又來求著換,他倒是想,也得敢啊!
今兒皇兄又這么說,真是……心塞啊!
“皇兄,臣弟沒本事,皇兄說怎么著就怎么著!您說叫臣弟干嘛,臣弟就干嘛!”十四爺果斷道。
皇兄有時候吧,無緣無故刺激人,但是有時候吧……也許他是有事要安排呢?
“沒出息的東西,既然這么沒出息,就給朕去草原上放羊去吧!朕答應你的弼羊溫還留著呢。”胤礽又挑眉道。
十四爺怎么說呢,喜從天降啊!
這還用多說么,這是皇兄選了他隨駕保護啊!
“臣弟多謝皇兄!”十四爺很是利索,撲通就跪下了。
倒是叫胤礽都覺得有些……嘖嘖,這孩子反應太快了啊!
四爺也是……先前還覺得,皇兄就是責怪十四,或者是看不上十四來著,這一轉眼……倒是他傻了,十四弟還是有些本事的。
不得不服啊。
“得了,滾起來吧,你覺得你一個人成還不得朕找個人巴巴的教你放羊?”胤礽鄙夷的看他。
“自然自然,那是自然,臣弟到底才疏學淺,還請皇兄給臣弟找個師傅!”十四爺很是認真。
“好了,今兒沒事了,散了吧,等朕想一想再說,該預備的預備起來吧……皇后也與朕一道出行,不必太復雜,不過,該有的禮儀一定要有。”既然是去震懾蒙古人的,自然不能輕車簡從。
“是臣等定好生安排!”眾人應道。
“嗯,戶部,你們的擔子重,好好給前線預備著,無論何時,都要叫他們后顧無憂!”胤礽這才起身往外去了。
“恭送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子跪地道。
散了之后,眾人就要出園子去了。
路上,四爺問道:“多久沒去看額娘了?”
十四爺嘆氣:“有日子了,不是我不想去,額娘總是……哎……”
“額娘最是疼你,你該知道。十二妹妹快出閣了,你四嫂備下了不少東西,你的福晉也該準備準備,唯一的妹子出閣,總要添妝的。”四爺道。
“且,四哥,您就別酸了,額娘疼我不是因為我小么?再說了,我的福晉自然備下了,四嫂知道的,她肯定也知道啊!”十四爺仰著頭道。
事實上,他心虛著呢,不知道完顏氏真的懂不懂,回去說一聲吧,反正八月里的婚事,現在說也是使得的。
孫子們守孝一年,孫女也該是這樣,但是皇兄說了,十二妹妹婚事已經定了,就不必更改了。
他們也贊成,這幾年叫太皇太后養著,十二妹妹的性子好了不少。
要是再叫額娘養一年,還不知怎么樣呢。不如早早嫁出去好。
皇兄皇嫂未必不是這樣想,想到這,十四爺就嘆氣:“是我們的額娘,可是額娘的性子……十二妹妹送去了暢春園也是好的。”
四爺沒說話,只是深深的看了十四爺一眼就點點頭走了。
對于額娘,他沒有更多的話想說,能叫十四弟都這樣說了,顯然額娘的做法,是真的不太好吧……
不然,康熙爺去世這么幾年了,她還是貴嬪……也不知當初,她到底有什么事叫皇兄念念不忘。這才不得晉位。
額娘的位份……只怕是百年之后,看在他們兄弟的面子上,才能晉一晉了吧?
四爺隨意想著這些事,騎馬回府去了。
想去莊子上住來著,如今看,是不成了,趁著皇兄還在京城,帶著家里人去郊外走走吧。
本書來自/book/html/36/36117/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