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氏想了下,又對小黑說:“你說的也在理,空手過去吃飯著實不太好看,拿東西打發小孩子也是應當的。”
“可這烤鴨你還是不要帶的好,你帶過去,你大哥一眼看出是你娘那邊的東西。”
“到時候發他的狗脾氣,要把烤鴨扔掉,白白糟蹋了好東西!”
小黑一聽這話,嚇得下意識就要捂住自己的烤鴨,這可是好東西啊,好吃著吶!
“老太婆,你這有些夸張了吧?再咋樣也犯不著跟烤鴨過不去。”老楊頭說。
楊華忠和孫氏也都在心里贊同老楊頭的話,覺得大白再怎么著,也不至于如此的。
譚氏冷哼了聲,白了他們幾個一眼,“我就曉得我這么說,你們是不信的。”
“可我若是跟你們講,這種事,前前后后在鎮上出過兩回,有一回紅梅都把烤鴨帶回去了,還被大白打發人給送回了烤鴨鋪子里,氣得梅兒半天吃不下飯,你們就曉得我老太婆可不是在胡謅謅,大白是個王八,吃了秤砣鐵了心的那種王八。”
眾人面面相覷,但都沒再質疑譚氏的話,甚至,老楊頭還非常無奈的搖搖頭,“哎,何必這樣僵持,對大家都不好。”
小黑說:“嘎婆,多謝你跟我說這些,那我就帶幾塊月餅過去,月餅我就說是我自個在鎮上買的,給小侄子吃,我大哥肯定看不出端倪。”
“嗯,這個可以,那你去吧!”
望著小黑挑著擔子走遠的背影,老楊頭感嘆:“同胞兄弟,還是雙生子,這小黑和大白性情完全不一樣。”
楊華忠道:“小黑懂事了,過節還笑得去鎮上看望下梅兒,估計梅兒今天很寬慰了。”
孫氏含笑點頭,“那肯定啊,今天共享天倫了,要是大白能夠和梅兒他們關系緩和……就更好了。”
譚氏撇了撇嘴:“天黑了嗎?你們睡了嗎?就說上夢話了?”
“啊?”楊華忠和孫氏一時沒反應過來譚氏話里的意思,只有老楊頭聽懂了,老太太這是在陰陽他們呢。
果真,譚氏接著說:“枕頭墊再高,也不敢說這樣的夢話,想要大白認梅兒?呵呵,除非日頭從西邊起來罷!”
眾人唏噓了幾句,也都沒再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有些事,不可強求,得順其自然。
中秋節后的第二天,小安和楊華洲他們一塊兒動身回慶安郡。
三丫頭和菊兒也和他們同行一段路到望海縣城,等到了縣城后,他們繼續往慶安郡方向去,三丫頭則會在縣城酒樓菊兒那里落腳一天,稍作整頓后,再從縣城碼頭登船回昌樂縣。
他們動身的這天,老楊家人都來送來了,譚氏也赫然其中。
請注意,譚氏并不是送其他人,而是沖著三丫頭來的。
“你這丫頭,讓我說你什么好,家門口那么多好兒郎,咋就挑不到讓你中意的男子漢?”
“非得嫁這么遠,回一趟娘家難死咯,讓我這老太婆想要去你婆家瞅一眼也不得行!你說你這是整的哪出,哎!”
三丫頭也緊緊握著譚氏的手,眼圈微微泛紅,但她還是努力擠出笑容來。
“奶,這也是我和我夫君的緣分啊,有緣千里來相會嘛,只要我們姐妹過得好,甭管離多遠,吃飽喝足白白胖胖的,你們長輩也就不用換懸掛于心。”
“若是我們嫁的人不是良人,日子過的不好,哪怕嫁在眼皮子底下,你們也不會放心的,反倒更加憂心不是么?”
旁邊,楊若晴笑著說:“三丫頭說的對嘛,有空就常回來看看,回來就多住幾日。”
三丫頭點頭。
她又握著譚氏的手,接著說:“奶奶也要保重身體,等我姑姑家的孩子大一點,奶奶能騰出手來,到時候我讓你孫女婿過來接你去我新家陪我住段日子咋樣?”
譚氏說:“那敢情好,不過,怕是得等好幾年了,咋地也要等孩子們能滿地跑會打醬油了才行。”
“奶,我給你買的補品你可要記得吃,衣裳也要穿,新衣裳就是拿來穿的,不是拿來壓箱底的。等你穿舊了,我再給你做新的。”
譚氏滿臉動容,連連點頭,“曉得了曉得了,你自個也要保重,不要給男人當牛做馬,男人不能慣,越慣越上天……”
三丫頭聽得哭笑不得。
旁邊的其他送行的人則聽得瞠目結舌。
甭管是老楊家的男人,還是女人,是兒子輩,還是孫子輩,是兒媳婦度還是孫媳婦,一個個都被譚氏的這番話給雷到外焦里嫩。
楊若晴更是直接笑起來了:“奶,你可真是真正的雙標啊,你跟我們這些閨女,孫女們說的話,好歹也避著點兒她們啊……”
孫氏,劉氏,鮑素云,曹八妹,趙柳兒,劉金釧她們也都面面相覷,哭笑不得。
曹八妹開玩笑說:“奶,你這話說的在理啊,那么這些兒媳婦,孫媳婦也都要聽,要學,不能慣男人,是不?”
譚氏瞪了眼她們:“你們不一樣,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你們男人在外面掙錢養家累死累活的,才有你們娘幾個的好日子,你們就該對你們男人好一些,順著他們,有道是男人是填女人是地,天要壓著地,地咋能翻了天?”
眾人一個個聽到目瞪口呆,真的是太長學問了,這老太太的雙標已經無可救藥了。
楊若晴更是捧腹大笑,菊兒也笑,對眾人說:“我奶奶有兩套學問,一套是教導我們老楊家女孩子的,女孩子們聽著就好。”
“還有一套吧,大家聽個樂呵就行,不用當真。”
老楊頭也在旁邊打圓場:“本來就用不著當真,家家戶戶,每一對夫妻,十幾年,幾十年下來,一起生兒育女早就有了自己相處的門道,外人說的那套用在自個身上,不對路子,不好不好,所以你們各房,小兩口都照著自己的相處方式來,哪樣好就哪樣,我們做長輩的不干涉。”
就這樣,眾人嬉笑了一陣,倒是沖淡了離別的愁緒。
送走了他們后,譚氏和老楊頭結伴回了老宅。
其他人也都各自回家,日子該怎么過還怎么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