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小雨:、、、、、、、、、
望海縣,長坪村。
康小子和劉氏一塊兒送小娃娃回李家村去了。
這不,駱家這邊,楊若晴和乃媽面面相覷,最后都同時笑了。
楊若晴說:“是不是還有點不習慣?感覺心里空落落的?”
乃媽如實點頭,“不怕夫人笑話,還真有那么一點點……”
在過去的七八天里,乃媽幾乎是每天往隔壁新四房來回炮哥四五趟,突然間一下子就不跑了,那個小娃娃回自己家,回到自己爹媽身邊去了,乃媽這邊還真有點小不習慣呢。
不過轉念一想,又也沒什么了,自己是駱家請來給妮妮當乃媽的,給那個小娃娃喂乃,不過是順便幫個忙而已。
那個小娃娃回到自己親娘身邊了,可妮妮這邊,親娘卻還沒有回來,所以需要自己這個乃媽去好好照顧。
乃媽正準備再補充點啥,以防楊若晴這個雇主不高興。
結果,楊若晴已經提早開口了,“那有啥笑話不笑話的,別說是你天天給那小娃娃喂乃,摟在話里目光相對的了。”
“就算是我,每天過去新四房看那娃娃好幾次,看著看著,一天一個樣兒,他還會沖我笑呢,這陡然抱走了,我這心里都有點空落落的!”
乃媽聽到這話,方才松了一口氣,是自己想太多了,夫人壓根就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
若真是那種小心眼的人,也就不會允許自己去喂那小娃娃了……
隨著荷兒回李家村,劉氏也跟著又去了李家村服侍荷兒坐月子,幫忙洗小娃娃的尿布和荷兒的衣裳。
“這次,飯菜可是再不敢讓我娘燒了,都是我大姐夫自己燒。”康小子從李家村回來,順道來了三房坐一會兒,便說起了荷兒那邊的情況。
“對了,我這趟回來,是我娘讓我回來買幾只雞,回頭送到我大姐那里去,給她坐月子用。”
說到這,康小子望向楊若晴:“晴兒姐,你們家周家村的老表雞場還在賣雞嗎?我想去周家村瞅瞅。”
楊若晴點頭,“一直在賣呢,不過,你想要買雞,要買多少啊?你在咱村里找那些養了雞鴨的人家收幾只不就行了么?犯不著跑那么遠去雞場收啊!”
康小子說:“我爹娘特別吩咐的,他們叫我買雞的時候也要給我大姐帶兩只老麻鴨回來。”
“在村里買,不太好,畢竟村里他們養的都是留著自家下蛋,買賣價錢那塊也沒個行情的,給多了給少了都不好,還是去養雞場買比較好,明碼標價的。”
楊若晴一聽,也是這么個理兒。
去村里買雞,有些人家跟你家交情還不錯,不好意思收錢,索性把雞送你。
駱家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可是接受了那樣的人家的雞,直到對方家里情況不太美好,那種雞吃的,心里不踏實。
而有的人家,她有雞,她也想賣,但是因為要留著下蛋,雞蛋想拿去換鹽巴,加之有的老母雞養了好幾年。
所以這類人家有個通病,把那老母雞當個寶貝,恨不得你買她家的老母雞的同時,還能把接下來三五年的雞蛋的錢也一并給出了,如此,她們才樂意跟你做這買賣。
試問,買家是傻子嘛?
拿著差不多的錢,去瓦市,或者去養雞場買雞不香嗎?
非得在你家買這種天價雞,是吃的能長身,還是能不老?
所以,康小子去周家村買雞,楊若晴是支持的。
“康小子,你打算啥時候去周家村買雞?”
駱鐵匠手里捧著一個茶碗,優哉游哉的從三房門口進來。
孫氏見狀,站起身笑著,語氣帶著幾分嗔,“鐵匠大哥,你說你也是,來我家還能少得了你一碗茶喝?”
大家都能聽得出來,孫氏這話雖是嗔,其實卻并非真的生氣惱怒,反而是一種比較親近和熱情的關系。
駱鐵匠哈哈一笑說,“我先前就泡了這茶,才喝了一回,舍不得糟蹋,出來轉悠就給帶上了。”
“來,我給你添水。”孫氏走過來接過了駱鐵匠手里的茶碗,拿到那邊去添熱水去了。
駱鐵匠也不跟孫氏客套,隨她。
楊若晴幫他拿了把凳子放那里。
駱鐵匠過來坐在凳子上,問康小子:“先前我倒門口,聽到你和晴兒說的話,咋,你想去周家村買雞?”
康小子點頭:“是的呢鐵匠大伯,我爹娘讓我去周家村的養雞場給我大姐買幾只雞鴨坐月子。”
駱鐵匠連連點頭:“坐月子用的老母雞和花麻鴨,你找我就對了,明日得空不?我帶你去一趟周家村!”
“那再好不過了,多謝鐵匠大伯。”
楊若晴坐在一旁,抿著嘴笑。
算算日子,大伯這一整個暑天都沒有去周家村看妹妹了。
不過,他妹妹一家,上個月大志夫妻孩子回來的時候,周家人都過來了,在這里吃了一頓晌午飯就回去了。
當時因為家里來的客人多,駱鐵匠要忙著招待客人,所以留給他喝妹妹獨處的時間就很少,很多的事情都還沒為妹妹做。
所以他這段時間應該一直是在找機會去一趟妹妹家。
也許有人會說,當哥哥的,想去妹妹家走動,直接去不就行了嗎?還需要刻意去找機會?
嘿嘿,那可不一樣。
駱鐵匠是駱家的人,有自己的家庭,尤其駱風棠不在家,他作為老漢,就要在家里頂著,不能輕易離開。
尤其如今妮妮這第四輩的人都出來了,還有兩個幼小的孫子團團和圓圓,駱鐵匠不說留在家里幫忙干點活,照看下孩子,你說你一個一家之主的老漢,還到處去瞎跑,走親戚?
即使楊若晴對他沒啥要求,但是他對自己有要求的,村里有一些好事者也喜歡在背后議論,說那誰誰誰家的老頭老太太不務正業,不顧家,三天兩頭出去走親戚,每次走親戚臂彎都挎著好大的籃子,籃子里裝著東西,那家里的那點家底,都被那籃子一籃一籃的拎沒了……
這下,配康小子去周家村買家,對于駱鐵匠來說,便是一個最佳的機會。
當然了,楊若晴和王翠蓮是不會故意去為難和阻止這老漢的,對于老漢往周家送東西過去,楊若晴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在她眼中,大伯送出去的,不是東西,而是大伯滿滿的情緒價值。
一把年紀了,身體又不好,活的快樂就好。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