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干等著譚家發工錢,不如回家看看,再洗個熱水澡好好睡一覺。
然后和家人好好商量下要不要去譚家當長工的事情。
其實他們心里都知道去譚家當長工是好事,最關鍵的問題是人家能不能看上他們。
下午,二丫又給朵兒送吃的來。
“四嬸兒,這是我娘用新收的麥子做的茄盒,你嘗嘗!”
二丫把食盒打開,里面是炸得金黃的茄盒,這是她娘做得最拿手的食物。
今天難得喬朵兒沒惦記吃的,而是興奮地說道:“你來得剛好,你回去把大丫和倆狗子都喊過來,我有活兒交給你們,有工錢還管飯。”
因為她面前放了一大堆散銅板,都是這段時間掙回來的。
除了鹵肉店還有租打谷機的,因為農忙就一直放著,攢了這些天,都堆成了小山了。
她想想就覺得頭疼。
只把銅板數出來就是個浩大的工程了。
“好!”二丫毫不猶豫地點頭。
沒多久,譚家的倆丫頭和黃家的倆狗子都到了譚正宏家。
“先把茄盒吃了,趁熱才好吃。”
喬朵兒大方地說道,茄盒費油還要夾肉餡,是挺金貴的食物。
幾個孩子都很遲疑,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給四嬸兒準備的。
見幾個孩子都沒動作,喬朵兒催促道:“咱們一起吃,你們趕緊的,吃完要干活兒了!”
聽她這么說,四個娃才一人拿了一個,才咬一口,小臉上全都洋溢著笑容。
解決了一盤子茄盒,喬朵兒這才說起了今天的任務。
有四個可靠的娃和杏子幫忙,這些銅錢一下午肯定能數得出來。
喬朵兒把人分成兩組,每組三個人,一個人先數一遍,還有兩個人復查,這樣幾乎就不會出錯。
接下來,屋子里只偶爾傳出銅錢相撞的聲音。
兩個時辰后,所有的銅錢都用紅線串在一起,又按著喬朵兒算出的名單,把工錢裝進錢袋。
最后還剩九十多個銅板,喬朵兒又添了幾個,給杏子和四個娃一人分了二十文。
“夫人,你給他們分就好了。”
她是譚家的丫鬟,本身就拿著工錢,哪還意思要這些銅板?
喬朵兒把銅錢塞進杏子手里:“讓你拿著就是你該拿的,不許討價還價。”
這些天杏子除了下地還包了廚房的活兒,她覺得這點銅錢她都不好意思拿出來。
不過這會兒還有幾個孩子在,她得做到一視同仁。
四個娃拿著二十個銅板也不知所措,如果是兩三個他們就收下了,但這也太多了。
他們也就數了一會兒銅板而已。
“覺得太多了?”喬朵兒挑挑眉。
幾個小家伙都點點頭,拿這么多銅板回去肯定得被家里人數落。
“今天的活兒確實不重,但要求精細,你們都數得很認真,幾乎沒出錯,這是獎勵你們的,不過你們不許亂花,要用在該用的地方,知道了沒有?”
喬朵兒你這眼睛說道,這么大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耐心已經很難得。
不獎勵一下怎么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