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讓喬朵兒撇撇嘴,這貨是鐵了心不要生娃了,但這件事的主動權不在譚正宏手上。
她覺得值得她就生,不過這是養好身體以后的事情了,暫且擱置。
今天的好運遠不止一個肥皂草,沒多久譚正宏也有了發現。
“媳婦兒,你看這里有雪耳!”譚正宏興奮地說道。
喬朵兒點點頭:“那就一起摘回去。”
譚正宏說的雪耳就是后世說的銀耳,反正她是沒搞懂譚正宏這么興奮做什么。
銀耳就是一種爛大街的食材,最出名的就是銀耳蓮子羹。
“這是好東西,這些至少能賣十兩!”
譚正宏也覺得自家媳婦兒的淡定很不正常。
喬朵兒一臉不信,她伸手摸了摸譚正宏的腦袋:“沒發燒啊!”
就兩三朵銀耳能賣十兩銀子?
她承認這個銀耳色如白玉,狀若碗口,可它長得再好看還不是叫銀耳嗎?怎么就值十兩銀子了?
“媳婦兒我腦子沒壞,真的能賣十兩,雪耳很少見,都是有錢人家吃的。”譚正宏很認真。
鎮上首富祝家的白老太太就喜歡這個,恨不能天天當飯吃。
但雪耳數量少,白家還達不到天天吃的地步。
喬朵兒明白過來,后世的銀耳都是養殖的,數量能少嗎?
銀耳生長條件苛求,這里沒有人為創造的環境,數量肯定極少。
難怪她在山里晃蕩了這么久才第二次見銀耳呢,她山參都找到了兩支。
上一次見到的時候才長到指甲蓋那么大,現在過去一個多月了,也不知道銀耳是長大了還是死了呢。
不管怎么樣,都得去看看。
此時譚正宏已經匕首把銀耳擱了下來,大大的一朵看著很喜人。
“媳婦兒,你收好了。”譚正宏把銀耳遞給喬朵兒。
“我在另一個地方見過,咱們去看看!”
喬朵兒沒說完就往自己記憶里的地方走去。
山很大,而且是幾座山峰連在一起,奇怪八繞以后喬朵兒還是準確地找到了位置。
很慶幸銀耳長得挺好,兩棵朽木上長了五六朵銀耳。
虧得她的記憶力好,對方向的辨別能力也好,要不然就丟了很多銀子了。
喬朵兒和譚正宏對視一眼,然后趕緊把銀耳割了下來。
銀耳雖然數量少,但個頭大,愣是有兩朵沒裝下。
但是把背簍里的蘑菇到了喬朵兒又舍不得,畢竟也是費勁摘的。
“都賴你,給我弄個這么小的,要不把肥皂草扔了吧,還能再裝一個!”
喬朵兒拿著肥皂草,臉上全是不懷好意的笑容。
譚正宏立即搖頭,扔什么也不能扔肥皂草啊!
而且他不是還有一個簍子的嗎?
哪個都不要扔!
譚正宏把野拿出來:“這個我拎著,你把蘑菇放在我簍子里,雪耳就能放得下。”
喬朵兒點點頭,把摘來的蘑菇倒了進去,她的背簍里只放了銀耳和一點草藥。
譚正宏又摘了些樹葉蓋在上面,財不外露的道理他知道。
村里大部分人都挺好,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萬事都得小心點。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