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第650章 活著真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0章 活著真好

第650章 活著真好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2日  作者:楊柳絲絲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楊柳絲絲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承元八年,公元657年,夏。

熾烈的陽光烘烤著關中大地,樹葉一動不動,無風的日子使人感覺越發的燥熱。到了辰時末,太陽高高懸掛,整個人都有種悶得透不過氣的感覺。

若是擱在往日里,街道上這會兒除了為生計奔波的人們,幾乎已看不到什么人了。為了應對越來越繁榮的商業,大唐現在已是早上開市,并且長安已取消了宵禁。

到了這夏日,晚上的長安十分熱鬧。為了躲避夏日的酷熱,許多人都會選擇晚上出門逛夜市。

已了夜晚出門的權利,大唐的夜晚再也不平靜,一些有錢人睡得晚了,早上起得也晚。

白天的這個點反而是人流稀少。

可今日卻是有些不尋常。早早的皇宮大門大開,朱雀大街上整肅一凈,許多的百姓冒著炎熱走出家門,準備看熱鬧。

東南亞大量的木材,礦石被運到國內,經過一年的規劃與建造,大唐長安城的有軌公共車今天通車了。

為了延長使用壽命,朝廷這回也下了血本,用來做軌道的木頭都用鐵皮包裹。而用來做公共車的馬車也是經過設計的,一輛車可坐12人,后面還能掛兩節,一輛車滿車可以坐三十六人。由四到八頭牛馬拉拽。這是天子特批,公用車輛可僭越打破禮制。

百姓們看著這軌道造了好久,也早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了公共車。今日開車,都很好奇,所以都不怕炎熱了,紛紛出來看個熱鬧。

這些年人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了,米價也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價格了,不過總體調控還是成功的,浮動緩慢,也沒生出谷賤傷農的事來。收入與支出相比,百姓們還是比較富裕的,特別是長安的百姓。

一里路聽著要兩文錢,可自己若有事雇個車可絕對不止這點錢。更別提,這車還通往郊區,最遠的地方也不過十文錢,可自己雇車,哪怕是騾車去樊川這樣的地方沒個5,60文絕對去不了。

而他們還聽說,這軌道車跑得很快,城里城外都修了專用通道,是真正的惠民舉措,為此士林還專門有人寫文章贊揚朝廷的仁善之舉。

有了軌道車,人員流動會更加頻繁,而這還只是暫時的,因為蒸汽機的項目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信再經過幾年的發展,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杜仲膠到底還是不能和橡膠比,但現在理論逐漸成熟,只要等艦隊回歸,把巴西那邊取得橡膠樹種下,過上幾年就能出膠了。

到了那時,整個大唐可以宣布徹底進入蒸汽時代。

這是全國有志于科學的人整整十幾年默默無聞的付出。蒸汽機的研究中爆炸事故發生過好幾回,為此有人犧牲,有人傷殘,可這些卻不能阻擋這些科學家向往科學圣殿改變世道的決心。

一旦有了蒸汽動力,大唐人將能去更遠的地方,經濟會更加繁華,生產力會更多提升,勞力更多被解放。科學院已開始研究鐵船,為等待這一天的到來,所有人都在默默準備著。

王先生去世了,就換人領銜,一代代傳承,總有一天,大唐會真正的笑傲民族之林。

軌道公用車的通車就是跨入新時代的標志,從這一天起,更快,更強將徹底改變中國千年來緩慢的生活節奏。人們會比以前走動聯系更緊密,城市化的形成已不可避免。

社會環境發展到一定地步,哪怕是迂腐的臣子也只能順應,否則就會被人民推翻。

本來對公用車一事還有些微詞的臣子見到這萬人空巷的場景都嚇尿了。

人民對這事的熱情如此之高,簡直令人驚懼!

老百姓當然是歡迎這種事的,但凡能幫他們省錢的事他們都歡迎。省錢還能帶來便利就更歡迎了。

一番通車典禮后,太子坐上了特制的馬車,親自抽動馬鞭,象征著通車了。

“通車啦!”

“通車啦!”

像接力賽一般,聲音此起彼伏,到了后面,整個長安城都是一片歡呼聲。

今日在城內的車都免費坐,可坐著車在長安城游覽一圈,這極大的引發了百姓們的熱情。比起前幾年統一修建的公共廁所,似乎這個公共車更受他們追捧。

長安的百姓素養極高,雖然熱情高漲倒也沒出現什么擁擠踩踏事故來。非常守秩序,排隊上車。沒輪上的也不著急,這城內公共車在各街道都設置了點,中途還有不少的站點,只在城內轉一圈的話,有牛馬拉拽,又有軌道,其實速度非常快的,并不需要太多時間。

與鄰居或者路人甲乙聊聊天,吹吹牛,一會兒便能等來車。

第一批上車的市民自然高興。中國人把一視為驕傲的習慣從古至今就沒變過,能第一批上車對這些百姓來說也是一個日后可吹牛的談資,自然心里高興。

高松是土生土長的長安人,在西市有著兩間鋪子。靠海貿盛行之時,賣了家里的房子玩起了投機倒把的活,十來年下了來,居然不但把宅子買了回來了,還在西市最好的地段買下兩個商用房。

如今年歲大了,家里的生意交給小輩打理了。看著公用車新鮮,便也來瞧個熱鬧。沒成想,這一瞧倒成了第一批軌道公用車的體驗者。

見前頭的牛兒好似受過訓練一般,在那趕車漢子訓練有素的前進,往日走得很慢,很顛的牛車居然快了不少,而且很穩當。

這車也有意思,等上上滿后,本是露天的車不知那人怎么搞的就多了一個板子出來,上頭的陽光就被遮住了。再一琢磨,便知道那是一個活動板,可收起,可放下,這倒有意思。

就連車上的門窗都可移動,看著就有趣。

不過那車頂板子一放下了,大家都不買賬,紛紛覺得光線暗了,今天又不下雨,都要求露天,這樣能更好地觀光城內景色。不過車已經啟動了,這站是不行了,打算到了下一個點再收起來。

在站臺上,還有一塊板子,上面寫了始發站,終點站以及沿途的站點,還有到站發車時間。在站臺不遠處就有幾個馬廄和一個小房子。那里供趕車人與牛馬休息的地方。

牛馬出了力,中途需要添草料,給水喝;人也得休息下,喝點水,吃點東西,還得換班。這些細節上的東西都是反復討論過的,楊曉然提出了不少建議,一群大臣得知這是皇后的手筆,不由暗暗驚嘆。

這太細致了!那一句“以人為本”更是符合了儒家的思想。現在開車后,見到一切順利進行,也不由暗暗贊嘆皇后的遠見。

高松坐在車上,這車坐得很舒服,上面都裹了棉布,現在夏天還在上面鋪了個草席,靠著那靠背,牛車悠悠,人舒服得都快睡著了。

車走得快了就有風,太陽雖大,可卻也沒那么熱了。一路上,高松看見沿途都是百姓,有不少甚至還去自家鋪子買過東西,見他坐在車上都紛紛朝他揮手。

高松不自覺地坐直了身子,揮手朝那些熟人打招呼,臉上露出了一絲自得。

第一批上車的果是不同。

坐在車上,忙碌了一輩子的高松這才發現,自己在這個繁華城市生活了一輩子,可像這樣悠閑地坐在車上欣賞整個城市的時候卻是一次都沒有。

長安,變了許多啊……

看著長安一個又一個街道,高松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

那是個糟糕的年頭,那時長安還不屬于大唐,戰亂,疾病,永無止境的災難折磨著無數個像他這樣普通的長安人。等世道漸漸安定,自己都年過四十了,若不是先帝開海,自己哪里能過得像現在這般悠閑?

高松永遠不會忘記,有回逃難到了鄉下,田鼠抓光了,見到地主家里的牛拉了牛糞,便爭著去搶。這個東西可以跟地主家換幾個錢,他見過更極端的,就是把牛糞扔到河里漂洗,從里面挑出一些沒消化的豆子來吃。

古代饑荒爆發,富人有余糧,甚至牛馬都喂得飽飽的,真有人去撿牛糞淘洗里面未消化物吃。聽著惡心可卻也讓人心酸。高橋見到的所謂極端例子其實在災年卻是常態。

饑餓成了基因的一部分,永遠地留在了高松的身體里。即使現在日子好了,他依然節儉,就怕哪日又要餓肚子。

長安城的變化實在太大了,高松甚至無法跟自己小時記憶中的長安聯系在一起。

這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地方真得是曾經那個長安嗎?

城里連一條青石路都看不到了,全是水泥路,看不到一絲縫隙。下雨天也不用再擔心踩一腳子泥。隨處可見的公共廁所,打掃干凈如鏡面的街道,牛馬入城屁.股上都有兜子。

多少年來朝廷的強制執行與投入,使得長安成了世上最干凈的城市。

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不使自家牲口與.寵.物隨地拉屎,飯前便后洗手已成了每一個唐人都知道的常識。

街道也被分成了人行道與通車道,兩邊都植起了樹木,這多年過去,已長成大樹,為來往的人遮擋烈日。看著人行道上不怕炎熱,玩耍得無憂無慮的孩童,高松的眼前漸漸模糊……

活著真好!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