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第433章 需自己體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3章 需自己體悟

第433章 需自己體悟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1日  作者:楊柳絲絲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楊柳絲絲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 

類別:

作者:書名:

結社率死了,賀羅鶻被流放嶺南,居然真得去與崔家為伴了。

而就在聯賽踢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渝州侯弘仁自牂牁開道,出邕州(今廣西南寧市),打通了通往交州(今越南北部)、桂州(今廣西桂林市)的路線。

蠻、俚等少數民族有二萬八千戶降唐。

這事看著好似沒有降伏薛延陀國那么大,戰果也不如薛延陀那般大的令人喜悅。可帶來的意義卻是極為深遠得。

因為從這天起,聞名于后世的茶馬古道可謂算是真正的開啟了。這個特殊的地域,有著世界上最壯觀,最神秘的文化自然風景,并且也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在這之前,它的雛形是西南邊陲的茶馬互市,興于唐宋,盛于明清。

陜甘,陜康藏,滇藏三條道路接連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抵西亞,西非紅海海岸。其經濟,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看似這么小的一個事,對于朝堂的士大夫們來說,也就是天可汗再添一不怎么起眼的戰績罷了。可在有心人眼里,卻立刻聯想到了許多。

比如已得知歷史大概走向的李承乾。他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二戰時期,若不是那條滇緬公路,中國的抗戰不知要何等艱難。

而他現在知道了歷史,也知這個民族以后的坎坷,他便覺得這些地方有必要好好經營下。

說句難聽得,若是后世子孫依然無法避免歷史悲劇,可他現在若能把云南那邊一帶就發展起來,能的條件也好些不是?

按照抗日路線的撤退來看,那位名為蔣百里的軍事家還是相當有戰略眼光的。

江寧退江城(武漢一帶)為中轉,再入川,若是還不行,就可退守到云南。

雖然不想這一幕發生,可早點做準備也沒錯。

把那邊建設好了,總沒壞處。

于是連夜思索,與妻子細細探討,很快地便拿出了一份方案來。不過方案雖弄出來了,可李承乾思考過后卻是沒有拿給李世民

因為這方案看著不錯,但卻有個弊病。

人口!

人口啊……

李承乾想到這里不由嘆息。

這個問題如今已越發嚴重了,就像一柄寶劍懸在帝國頭上一般,制約著發展。

莫說是云南了。現在的江南大多地區還是荒蕪得,而嶺南一帶,又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建設,看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能徐徐圖之了。

這段時間日子過得很是快樂。上午忙公務,下午學習一會兒后便陪著妻子看看球賽,偶爾也會帶上幾個小家伙一起去。

而夫妻二人的感情也越發地好,似乎他們不但成了夫妻,也成了政治上最可靠的盟友。

以前他與妻子也會談公事,但大多也是自言自語。可自從知曉妻子的秘密后,他便幾乎會把所有的事都告訴妻子。

而楊曉然也因為秘密坦誠了,放下了心頭包袱,會與丈夫展開熱烈的討論。有時激動起來,二人還會因如何發展而抬杠。

斗嘴歸斗嘴,可感情卻是越來越好。而某個政治白癡也在丈夫的熏陶下迅速黑化,目光格局再不斷提升,看問題也比以前深刻了許多。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很快的,當聯賽冠軍產生,青山隊如愿以償拿到冠軍杯后,離著長孫生產的日子也近了。

這令二人都緊張了起來。李承乾已做好一切準備,就等著自己母親生產的時候,讓妻子把蓮子偷偷混入參茶中讓母親服下。

到了七月底的時候,只是一個尋常的日子,楊曉然照例去看長孫。算了算日子,長孫這幾日就差不多該生了。這時候自然要更加關切一點。

長孫看她那肚子都跟自己差不多大,便心疼地道:“家媳,回去歇著。本宮不是免了你的請安么?這大肚子走來走去得,本宮看著都擔心。”

說著便摸上了自己的肚子,笑著道:“我這兒好著呢,這多人照顧著,沒事的。”

“噯!”

楊曉然點頭,“就是心里不大放心,不每天過來看下母親,心里總不踏實。兒媳也不辛苦,都是坐轎攆來得,也不用自己走。天天在屋里悶著也無趣,還是出來走一走得好。”

“這秋老虎熱得厲害,你還是好生休養,再給本宮添幾個孫兒,本宮比吃什么都香。”

楊曉然笑了起來,“母親你好生偏心。都兩個孫兒了,孫女就一個,我看還是多個孫女好。”

長孫笑了起來,“好,好,都好!”

說著又是悠悠一嘆,道:“也不知泰兒何時才能有子嗣。成親這久了,這后宅的女人也不少,可怎么一點動靜都沒有?那魏王妃本宮看著也不像是無子的面相,可那肚子怎得一點都不爭氣?還有這新娶的馮孺人,這丫頭本宮也算是看著長大得,這身段婀娜,看著就是個好生養得,怎也是無動靜?該不會是泰兒有什么問題吧?”

楊曉然嘴一抽,心里暗道:“這得問您兒子去,我哪知道啊?”

心里這樣想,可嘴上卻依然得安慰長孫道:“母親,您可別多想。這四弟正是身強力壯的時候。有時這事也難說,我跟夫君成親也是好久才懷上得,這還得看緣分,得看老天爺的意思。”

長孫嘆息了一聲,道:“也只能如此了。不過有機會家媳你還是給泰兒把把脈,你的醫術我信得過。”

頓了頓,臉上露出了一絲惆悵,“泰兒是真得懂事了。那日跟我說,等修纂完《括地志》,便上表陛下去封地就藩。之前本宮勸過陛下多次,可陛下實在舍不得泰兒,本宮也舍不得。可禮制不可廢,因他遲遲不就藩,已有不少宗親有意見。現在可好了,他若主動上表,陛下也不能再留了。”

說著便笑了起來,道:“那馮孺人是你一手帶起來的,家媳你把她教得很好。知書達理,大方得體。自打她嫁給泰兒后,泰兒便收了性子……”

說著便掩嘴輕笑了起來,“大概是覺自己學問現在還不如一小女子,這失了大丈夫的面子,進而知道要發奮了。”

“母親不會覺得兒媳別有用心吧?”

楊曉然故作嬌憨狀,撅嘴道:“寶珠才嫁過去,就有人說是兒媳教了她媚術迷惑大王。還說什么是兒媳和夫君一起出的主意,因為會威脅到夫君的儲君之位。”

長孫愣了愣,忽然臉上浮出了怒氣,聲音變的陰冷,“是哪一個在背后造謠?挑唆太子與魏王的兄弟感情?這等事,你為何早不來稟報我?!”

楊曉然一臉委屈地道:“母親懷著孩子,我怎能來攪擾?再者清者自清,兒媳想著這不過是后宅婦人善嫉使得小手段,不足為慮……”

“關系到儲君就沒小事!”

長孫顯得很生氣,“都傳到你耳朵里去了,可見這事鬧成什么樣了!豈有此理!本宮還沒死,個個都要造反了嗎?!”

“母親息怒!”

楊曉然忙安慰道:“青雀知道這事了,說讓他去解決。后來謠言就沒有了……”

長孫冷哼了一聲,“這等事就該殺一儆百!”

說著又看了楊曉然一眼,道:“你這丫頭嘴硬心軟,豆腐心腸,這可是大忌。跟著本宮那么久,怎得有些事還是學不會?心慈要心慈,可該硬的時候也不能軟了。本宮也不喜歡打打殺殺,可該動手的時候不動手,只會讓事態越來越大!”

頓了頓又問道:“這事后來如何了,你可知?”

楊曉然點了點頭,“聽說魏王府里有個媵女忽然病了,然后就歿了。”

長孫點頭,“青雀這事做得對。敲山震虎,殺雞給猴看。”

楊曉然打了哆嗦,她頭次發現長孫也有這般兇殘的一面。果然,這深宮里的人就每一個心慈手軟得,自己能活到現在,完全是因為承乾信任自己,李二與長孫對自己的.**.愛。

見她臉色有些發白,長孫便放緩了口氣,微微嘆息了一聲道:“有時殺是為了不殺。這魏王妃千不該萬不該就不該縱容人造儲君的謠,看來本宮是該敲打她一下了。”

“母親,寶珠是我身邊的人,兒媳在這事上也不能過分干預。”

“牽涉到乾兒,你就該干預!”

長孫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在這深宮慈悲是要的,但也不能太心慈手軟了。該拿捏的時候還得拿捏……那個媵女你覺得她可憐么?本宮也覺得可憐。只是她既然甘愿為人走狗,就該想到有這一日。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無啊!做了這樣的事,就該想到后果。在這事上,你給我盯緊了,決不能手軟。”

長孫的目光變得深邃,喃喃道:“上一代人的悲劇決不能在小輩身上重演了……”

楊曉然猛地一驚,不自覺地脫口而出道:“母親,怎么會?”

長孫長長地嘆息了一聲,苦笑了下,卻是沒有正面回答。只道:“這些事還需你慢慢體悟,多看多聽多想,日子一久,你便知道了……”

這就是不能言明的意思了?

楊曉然垂下眼,聯想長孫之前的話,心里一驚:難道長孫已察覺到了什么?還是李二的態度起了變化?


上一章  |  爆炒大唐:最強嫡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