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玄奘有些被驚到了,為何這個縣主看著自己的眼神如此地熱切呢?還有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圣人,她卻稱自己為圣賢,著實嚇到了。
這陣仗也太大了!
“敢問縣主,何以這般熱切招待,貧僧不過一赤腳僧,當不得縣主這般禮遇。”
楊曉然笑了起來,道:“大師一心向佛,此番孤身入婆羅國,西行之路定是阻難重重。我以草席紅綢鋪地,不過是出于對大師向佛之心感到欽佩罷了。”
玄奘一驚,平波無瀾的眼里閃過一絲慌張。
年輕的玄奘雖自小研習佛法,可到底還年輕,未經歷西行,境界還未到達那個高度。再者他根本沒有取得通關文牒,此番西行乃是秘密行之,若被人知曉,不但要被治罪還會連累住持師兄弟們。
這等秘事除了他的師父便無第二人知曉了,這位縣主是如何曉得的?難道真如坊間流傳那樣,此人是仙人子弟?通曉未來過去事?
見玄奘白了臉,楊曉然忽然想抽自己嘴巴了。
她可想起來了,百家講壇上錢文忠曾說過玄奘西行沒有通關文牒,簡而言之他是偷渡出境啊!
想到這里,楊曉然忙道:“是我孟浪了,還望大師恕罪。”
頓了下又道:“大師,來來來,先入莊再說吧,您衣服濕透了,我給您取了干凈的鞋襪,您先換上隨我一同入莊吃杯熱茶。”
雖然感覺心里有些怪異,但到底是日后的大宗師,念頭在腦海里打了個轉便釋懷了。
道了個謝禮后,便換上了干凈的鞋襪隨著楊曉然入了莊子。
楊曉然不由被玄奘這種氣度折服,這才是大師啊!
念頭通達,不因瑣事而拘,人能修煉出這份心態,不管極樂世界在不在,也是受益良多了。看來自己以后沒事也得研讀下佛經,或許自己也能收獲些什么呢。
入了府,玄奘目不斜視地坐下,楊曉然親自烹茶,但里面卻沒有加任何東西,只是一杯苦茶,遞給玄奘道:“大師,請用茶。”
“縣主盛情,貧僧感激不盡。”
玄奘道了謝,接過茶,微微啜了一口,茶很苦,沒有放任何的調理,但卻很符合玄奘的心意。因為在這純粹的苦澀中他已體味到了一絲甘甜。想起自己的西行之愿,心境竟是微微有所提升。
修行一事如這苦茶,自是苦盡甘來啊!
“大師,客房已打掃好,為大師還準備了些熱水,大師不如先去洗漱一番,我這便安排人去準備飯菜。”
玄奘起身道:“多謝施主美意,承蒙款待感激不盡。”
楊曉然笑了笑,忽然揮手揮退了下人,道:“大師,此行必是磨難種種,能在我小青莊暫作休息是我的榮幸。”
“敢問施主,是如何曉得貧僧將西行?”
楊曉然一笑,道:“如果我說是我師父告訴我得?您信么?”
說完便哈哈大笑了起來,道:“大師,又何必在意這些?我對大師無惡意……”
玄奘愣了一會兒,隨即也大笑了起來,“倒是貧僧著相了,如此,貧僧便失禮叨擾了。”
“大師客氣,大師請!”
“阿彌陀佛!”
等玄奘離開后,楊曉然便命人去采摘了些新鮮的蔬菜,還特意囑咐了一句,不得放蔥姜蒜,因為她記得受戒僧人是不能吃這些東西得。更是拿出了珍貴的菜油為玄奘烹調。
現在家里炒菜大多還是用的動物油脂,像菜油這種東西是很珍貴得。
一切打點妥當,楊曉然坐在正堂內等候玄奘。
寶林有些不解地問道:“藥香妹妹,我大唐可不許百姓隨意出關,這和尚怕是沒有通關文牒,你這般款待他,是何原因?”
楊曉然笑了笑,道:“寶林哥哥,如果我說這個僧人會成為一代宗師,你信嗎?”
寶林撓了撓自己的腦袋,想了一會兒,才道:“妹妹說他會成為一代宗師我就信。”
一絲暖意在心間流淌。
寶林就像一個鄰家哥哥般,雖然他不善言辭,但總能讓自己感到熨帖。
玄奘洗漱了一番后,穿著俗世的衣服款款而來。
寶林看了楊曉然一眼,不由地生出了幾分敬佩。
單看這僧人行事便覺高人一等,不拘小節,外在不過是皮相,這僧人果是有些不同得。
尉遲夫人也是個虔誠的佛教徒,所以寶林對于佛家之事倒也有些懂。
看玄奘穿著楊曉然給的衣服出來了,便覺這僧人有些不同了,開始有些欽佩起程家女郎的眼光。
玄奘沖著楊曉然行了個禮,賓主入座后,玄奘吃了一口飯菜,眼眶忽然有些濕潤了。
不是因為飯菜豐盛,而是因為這位施主的細心。
想起自己發愿西行來遭到的阻力,不由悲從中來。
貞觀元年的時候,他已西行過一次了,但卻沒有成功。
貞觀二年再次出發,結果再次受阻。
這次他不再去想通關文牒的事,準備偷偷出境,雖有違律法,但一想到在那佛的國度里有著救世之道便又堅定了此心。一路走來,雖還未出長安的地界,可受到得種種苛刻的對待,一顆佛心也忍不住悲戚。
我本心向佛,為何阻礙如此之大?
他也曾迷茫過,可在吃下這口飯菜后,玄奘的心又慢慢變得堅毅。
垂頭拭去眼角的淚,抬頭道:“施主禮遇之恩,玄奘銘感五內,定會去到婆羅門國學得大乘佛法,回來普渡眾生。”
“大師向佛之心令人贊嘆,我不過是略盡綿力,大師不用在意。”
楊曉然笑了笑,又道:“若是大師過意不去,不如就給我講講佛法吧。”
“施主也信佛么?”
楊曉然搖搖頭,眼中露出了一絲迷茫。
前世的她,她是無神論者;可在經歷了魂穿后,她卻是不敢這樣說了。
“善哉!”
玄奘雙手合十,“施主大造化,未入我門中卻行得諸般善事,大造化,大造化。”
楊曉然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問道:“大師,真有因果輪回嗎?”
本以為玄奘會點頭,可哪知玄奘卻搖頭,“貧僧愚癡,輪回之事卻是未參悟。”
頓了下又道:“雖未參悟,但貧僧竊以為只要一心向佛,堅定此心,前世如何,來世如何又有什么打緊?修佛修心,念佛觀心,前世種種,今世種種,未來云云不過是霎那間之事。”
楊曉然點頭稱贊,忽然又道:“大師,我雖未研讀過佛經,師父也是道門中人,可我卻也信因果輪回。”
玄奘愣了愣,又聽楊曉然繼續說道:“世間緣法何等奇妙,前世種種,來世云云,我等凡夫俗子困于凡胎**,這等妙法又有誰道得清,講得明?只有悟得透徹了,才知真味。”
玄奘眼中變得明亮了起來,“施主小小年紀便有這般慧根,善哉,善哉。”
楊曉然笑了,道:“圣人說未知生,焉知死?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誰敢說不是因果輪回注定?”
“阿彌陀佛,施主看來已得真味三分,不用再聽貧道講經說法了。”
楊曉然笑了起來,道:“大師,三人行必有我師,能聆聽大師講經說法是我修來的福氣。”
玄奘也笑了,只覺這縣主聰慧至極,若是入佛門也必有大造化。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玄奘不僅精通佛法,且對百家也很精通,二人談天說地倒是生出了幾分知己感。
楊曉然時不時冒出一兩句后世之言總能令玄奘驚嘆,而玄奘大師對佛法的理解也令楊曉然折服。
說出的話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給了楊曉然不少的啟發。
二人一連三日談佛論經,到了后來,連裴氏也來潛心聽玄奘講經,連連贊嘆玄奘佛法高深,自己受益匪淺。一直到第四日楊曉然與裴氏才依依不舍地送別了這位大師。
臨行前,楊曉然送了兩塊金餅與一些金葉子于玄奘。
“大師,您收下吧。這幾日與您談佛論經藥香受益匪淺。大師此行,一路上難免風餐露宿,多些錢財傍身總是好得。”
見玄奘還要推辭,楊曉然忙道:“大師,此乃我供奉佛祖得,大師去婆羅門國是取經回來布道,我雖非佛門弟子亦非在家居士,若能為大乘經典入我中原盡些綿力,心中自也高興,大師就收下吧。”
玄奘合手道:“阿彌陀佛!施主向善之心令人感動,如此貧僧就厚顏收下了。”
楊曉然笑了笑,拍了拍手,立刻有人牽來一匹白馬,“大師,此去路途老遠,駑馬不堪腳力,這匹白馬乃是西域小國進貢,陛下賞賜于我,今日我便贈于大師,讓它馱你西去,也省了大師路途奔波。”
玄奘感動地已不知說什么好了,只得深深一揖,坦然接受了楊曉然的好意。
“施主,保重!”
“大師,保重!待你學成歸來,我還在此地為你接風洗塵!”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看著玄奘遠去的身影,楊曉然抿嘴笑了笑,唐僧果然還是要騎著白馬才好看。
當然,若是能有大師兄就更好了!
可惜,神話終歸只是神話,她能珍惜地不過是眼前的這個傳奇。
“藥香妹妹,這個玄奘大師果然是佛法精深,真不敢想象,他如今不過二十六七的年華,若等他學成歸來又會是何等境界?”
寶林看著玄奘遠去的背影,眼里生出了一絲敬佩。
能為了信仰而堅持到底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是令人敬佩得,特別是像玄奘這種為了大我犧牲小我的人……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