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第八百四十二章 遠客臨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 >>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二章 遠客臨門

第八百四十二章 遠客臨門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0日  作者:司藥娘子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司藥娘子 | 醫品娘子:夫人 | 求圓房 


王瑗娘與任川南的婚期已經定下,這個時候,任川南已經是王瑗娘的未婚夫了。若是現代,這種關系的兩個人,與夫妻也沒什么差別了,大概已經熟的不能再熟了。但,王瑗娘與任川南竟只說過幾句話,還是當著別人的面,兩個人單獨見面說話,一次也沒有!

就這樣,王瑗娘已經覺得自己很幸運了,有邢氏那樣通透包容的母親,又有江夏真心為她著想,力促她與任川南見了面、說了話……

這會兒,一提任川南,王瑗娘的臉頓時轟地燒起來,紅成了熟番茄。

江夏看過去,就看見這姑娘不但臉頰漲紅了,連耳根子和脖子都紅成了一片,哎喲,這孩子,還真是臉皮兒薄呀!

就在王瑗娘快承受不住江夏的目光時,江夏卻丟下一聲輕笑,起身出去了。

任川南得知徐母進京,大概就知道,依著江夏與王太醫家的關系,邢氏和瑗娘大概都要過來的。

來之前,任川南也隱隱有那么點兒期盼,希望能夠見瑗娘一面,哪怕隔著遠遠地看一眼,不說話也知足了。

“任先生!”江夏笑著問候,將略略有些浮想的任川南喚回神來。

“啊,江夫人!”任川南連忙躬身見禮。

他臉上的一抹慌亂落在江夏眼中,讓她想笑卻只能努力忍住,又寒暄道:“任先生所托帷幔、簾幕一時,我已經替先生辦妥了,找了比我更合適的人來選定……哦,不知先生有沒有房屋的圖樣,最好標注了內飾和家具的,也好根據所需規劃鋪排用什么布料、樣式。”

“有,有的!”提起房屋裝飾,任川南少了些拘謹、窘迫,神色鎮定下了,答應著從衣袖中取出一張折疊的棉紙來,雙手托上來。

跟在江夏身后的水香上前一步把圖紙接了過來,奉給江夏。

江夏展開了瞥了一眼,就又折了遞給水香拿著,轉而繼續對任川南道:“我還要在這里等候其他賓客,我讓丫頭引先生進去吧!”

任川南拱拱手,答應著,跟了走出來引路的木香,一路往鄭氏那邊去了。

江夏目送著任川南走了,轉眼看了看水香手中的圖紙一眼,瞇眼一笑,轉身進屋。

進了屋,江夏就把圖紙給了王瑗娘,眼看著那丫頭又一次漲紅了臉,她卻只是微微一笑,半句取笑的話也沒說。

這兩個都是懂規矩、知禮之人,行至言語上,斷不會做出什么孟浪之事。她一個字都沒說呢,瑗娘就羞得成了鵪鶉,她還怎么鬧?再說了,這種事,真正親近、感情好的姐妹,反而不會言語輕薄取笑,更多的是默默祝福,希望他們生活幸福,白頭偕老。

沒多會兒,徐慧娘一家,趙寶兒大哥大嫂,顧家老大京城府尹顧清芝一家子,都陸續到了。

江夏與王瑗娘忙碌起來,照應著女眷、孩子們,一起往鄭氏院子里拜見了,然后,女客轉到后院的芙蓉閣里。孩子們則不等進屋,就直奔湖面,湖面上,齊哥兒、囡囡和小妹帶著裴家孩子,又有大大小小丫頭小廝們簇擁著、護衛著,已經玩的熱火朝天了。

這邊安置妥當,那邊門子上又穿了消息進來,禮部尚書鄭家林夫人,帶著四娘鄭妡和獨子鄭貴來了,已經快到街口了。

江夏連忙乘了暖轎往二門里迎著,接了林夫人、鄭妡和鄭貴母子三人,互相見禮寒暄畢,引著林夫人往鄭氏院子里去。

林夫人到了,之前遞了帖子要來的人也就到齊了。等林夫人與鄭氏、邢氏見了,互相間寒暄片刻,就一起轉往后園子里去。

芙蓉閣是個三層閣樓,規制不大,極緊湊。因為臨著湖面,夏季推開窗戶就能看見大片碧荷紅蓮,芙蓉如許,故名芙蓉閣。因旁邊傍著一片假山,閣中又修建了地龍、連著火墻,是以不但底樓溫暖愜意,就連二樓三樓,也同樣暖意融融,半點兒寒冷沒有。

這一日,江夏將客人們安排在這里,一來是視野開闊,又有冰面上嬉戲的孩子們湊熱鬧,還有兩位從四喜樓請來的說書先兒,在閣樓一角、透紗屏風后給大家說上一段助興。

視野開闊,自然就選在了三樓。二樓也鋪排了席面,卻是給那些玩得正開心的孩子們準備的。

鄭氏很溫和、慈祥,與邢氏、林氏也算是有說有笑,相處甚歡。徐慧娘多少有些國舅府的架子,但也并沒有太過,在座的眾人也沒人真的與她計較,也算相處融洽。

大家說說笑笑,聽了一段書,眼看著時辰臨近午時,江夏正準備吩咐人擺宴呢,前頭門子上突然又穿了信進來。

“回夫人,德州府舅老爺家的大太太,四姑娘、五姑娘,一起到了,已經進了城,再過小半個時辰就到家了……爺打發小的進來跟夫人回稟一聲,讓夫人趕緊鋪排鋪排……”

江夏愕然著,目光下意識地看向鄭氏。舅老爺家是鄭氏的家人,舅老爺家之前也有人來,卻只有鄭廣達因為生意的緣故過來,其他人,包括鄭二老爺都沒來過他們家里。這鄭家大太太突然進京,還帶了兩個姑娘,究竟是緣故?

鄭氏進京在先,鄭家大太太攜女隨后而至,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關聯?

江夏的大腦轉的很快,幾乎只是轉念,她就想到了這么個可能。

鄭家大老爺也是舉人身份,連著進京趕考了兩次,都名落孫山之后,就干脆熄了科舉的心思,專心回家耕讀,教導子孫。

卻不想,鄭家大老爺子嗣上艱難,太太劉氏連續生了兩個男丁都沒能站住,倒是女兒存了三個。等幼子出生,鄭家大老爺已經快到四十,怕幼子再有什么三長兩短,干脆也不敢苛責了,只求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大成人,繼承香火,卻不敢再奢求科舉功名了。

鄭家二老爺倒是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鄭廣達從小熱衷生意,次子鄭廣通雖然讀書,卻也天賦平平,今年十七歲了,還只是個童生,參加了一回府試,卻沒有考中,連個秀才的功名也沒有。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