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入畫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 >>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入畫哉!

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入畫哉!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9日  作者:司藥娘子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司藥娘子 | 醫品娘子:夫人 | 求圓房 
第四百五十四章可入畫哉!

類別:女生頻道作者:司藥娘子書名:

那火龍,其實是無數燈籠拼成,互相之間放了引信,只需皇帝在承天門上點燃龍首第一盞燈,那一溜火線,就翻卷飛騰,一路燦亮起來,一直到街尾。(●)文學(●)網那翻卷飛騰的火線燈光,就像一條燦亮的線條,勾勒出‘龍’的形態,‘龍’的威武,‘龍’的活力!

江夏站在窗前,遙遙看向承天門上,那一道身穿玄色冕服的身影,就是大慶帝國高高在上的那位至尊!

在他旁邊,有妃嬪皇子,又有王公親貴,再后邊還有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員……在這等禮制時分,就講究品階資格,徐襄雖然為皇帝面前的親信之人,卻因為品階太低,是登不上承天門的,只能遠遠地與百姓一起仰望,那帝國的至高所在!

等火龍飛騰遠去,承天門后面的廣場上,瞬間騰起一片絢爛璀璨,無數焰火點燃,如碎金如銀星炸裂迸散開去,照亮了大半個天空,同樣照亮了一張張仰望的臉膛。

江夏回頭看向徐襄,兩個人似乎都沒有被之前的美景沉迷,目光相對,都是一樣的平靜和柔和。

“走吧!”

“嗯,走吧!”

簡單的對話之后,兩人招呼著三個小的一起動身,下了雙江會館,由著眾人護衛著,一路往國子監去了。

像會詩會文之類的活動,哪怕江夏不喜歡湊熱鬧,為了三個小的,特別是越哥兒齊哥兒兩個,她也會去參加的。

時間不晚,他們也不趕,一行人就隨著熙攘的人群,一路看著燈,逛過去。

有好些店家的門面前掛了燈謎,供游人猜,并設了各色不等的小獎品,引得很多人駐足圍觀,蹙眉冥想。

越哥兒、齊哥兒和囡囡都很踴躍,又有徐襄保駕護航,她們雖然只是偶爾駐足,一路過去,卻也收獲頗豐,三個小的手里都拎了燈籠不說,護衛的人手中同樣也拎了燈籠。在一不小心又贏回兩只八角宮燈后,江夏笑嘻嘻地接過來,隨手就塞了一只到徐襄手里。

長貴脫口而出“二爺,小的幫您……”

話未說完,就被長福一把拉住,瞪了他一眼,低聲斥道“哪里有你多嘴!”

長貴喃喃著,指著徐襄,想辯解說,哪有讓爺拿東西的道理,而且,爺是狀元,如今在皇上面前都是紅人,怎么能夠拎著個花里胡哨的燈籠呀,成什么體統啊!

可他的話根本沒問出口,就驚愕地瞪圓了眼睛。他看到了什么?他竟然看見,被他無比崇敬尊崇著的二爺,居然真的提了那盞花里胡哨的八角宮燈,臉上還露出很歡喜很愉悅的笑容……竟然,就那么著,與姑娘一人提著只燈籠,并肩相伴,徑直往前去了!

他看見了什么?二爺與姑娘,并肩相伴,一人一盞燈籠——

徐襄穿了一件靛青色的漳絨斗篷,江夏則穿了一件月華色精繡著一枝斜出紫玉蘭的斗篷,兩人站到一處,男的俊俏儒雅,女的清麗優容,一行一動、一顰一笑,皆可入畫哉!

長貴的腦子一恍惚間清醒過來,他抬手就給了自己一巴掌,回頭對長福連連拱手道謝“多謝哥哥,多謝哥哥,虧得有哥哥拉我一把啊!”

長福拍拍他的肩膀,笑著道“自家兄弟哪里用得著這樣……你平日挺機靈的,這回不過是一時沒轉過彎兒來。”

小哥倆相視一笑,抬腳疾步追了上去。

從承天門走過承天門大街一路向東,過兩個路口,向左一轉,就到了國子監。

國子監作為一個國家最高的學府,自然地位尊崇,規制森嚴,莊嚴肅穆。

不過,元宵節這一日,連皇帝后妃也與民同樂了,國子監自然也暫時放松了約束,大門上掛了三盞大紅燈籠,門前的小廣場的桃李林子里,每棵樹上都掛了各色的燈盞,除了最外圍的燈盞是八角宮燈外,里邊的燈盞都是最簡單的紅燈,燈上沒有字更沒有畫,空白一片。

徐襄引著江夏往里走,一邊給她解釋“只要做了詩詞歌賦,就可以去申領一盞燈,將自己所得妙語佳句寫到燈上,再掛到樹上,任人品鑒。若是品鑒之人覺得詩詞可取,就在燈下的竹筐里擲錢一串,天明計數,得錢做多者自然是優勝,國子監會將前三名的詩高懸在大門上,一直到來年新詩替換。”

能夠讓自己的作品在國子監內高懸一年,這份榮譽,江夏并不以為然,但對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都稱得上極高的榮譽了。是以,每年國子監前的詩會,總會聚集大批學子,和一些自以為是的才子。就連許多入朝為官之人,也耐不住這份榮耀名聲的**,或悄悄而來,或高調而至,來參加這個詩會。有了這些人的參加,那些想求進身之路的學士才子們,也對詩會更加趨之若鶩……

時間久了,國子監前的高雅詩會,背后掩藏的不過是名與利的追逐罷了!

江夏不以為意,但她同樣承認,多參加這種詩會,對越哥兒齊哥兒都有好處,感受這份濃厚的文化氛圍,也能夠鍛煉鍛煉,哪怕是齊哥兒想出來的不押韻不對仗的句子,能夠寫在燈上,再掛到樹上,也是一種肯定和鼓勵。

聽著徐襄介紹完,江夏一揮手,很豪情地吩咐道“去買五只燈籠來!”

徐襄含笑看著她,并不作聲。

長貴之前犯了次糊涂,這回搶著上前表現,江夏剛剛吩咐完,他就答應著,轉身飛奔著去到國子監門前,那邊設了個案子,上邊擺著一只只空白的燈籠,還有筆墨可以租賃,價格倒是不算貴,一只空白燈籠一兩銀子,一套筆墨一兩銀子。

長貴很快轉了回來,手里拎著五只燈籠,兩套筆墨。

樹林子中四下分散擺著些課桌,供人寫詩只用。

江夏和徐襄帶著三個小的,選了一個沒有人的邊角處,給三個孩子一人發了一只燈籠,讓他們自己想去。

然后,江夏將一只燈籠遞給徐襄,徐襄眼睛微亮,微笑著接了過去,卻并不像幾個小的那般皺眉苦想,搜腸刮肚,只是淡然道“你的詩要不要我幫你錄上?”

江夏愕然一瞬,隨即笑道“我就不寫了,我又不會寫詩……”

話說到這里,她猛地想起之前那首‘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連忙道,“我說過的,那首詩是我在書上看來的,不是我寫的。真的!”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醫品娘子:夫人,求圓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