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姜作品
艾瑪!本來就是張妖孽的臉,再用這么性感的表情和聲音,這是要讓她當場噴鼻血嗎?
萊拉有點受不了了,躲避著熾熱的眼神:“真的該回去了,不然會有人來找的。”
“那就讓他們找。”羅伊把頭埋進她的頸側,雙手也環上她的腰,讓自己的鼻腔中充滿她的氣息:“我好想你。”
他眷戀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讓萊拉抗拒的心瞬間軟了下來,抵在他胸口的手也放上他的后背。
“我也、想你了。”
羅伊心里一喜,手臂頓時又收緊了幾分,恨不得把她揉進自己的胸膛。他喜歡她身上的氣息,沒有其他明星身上的香氣,更多的是沐浴露的香甜,像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干凈又芬芳,讓他無法自拔地沉浸在其中。
兩人都沒有說話,享受著此時難得的靜寂。此時天地間好像只剩下他們似的,又好像正在觸碰著彼此的靈魂,眼睛里,心中,靈魂上,只容得下對方的身影。
直到聽到電影開始的聲音,萊拉才輕聲地拍了拍他的后背:“電影已經開始了,再不回去真的不行了。”
“嗯。”羅伊終于放開懷抱,改為和她十指緊扣。“回去吧。”
萊拉和他相視一笑,趁著影院的燈光已經暗下來,貓著腰跑回自己的座位。
和原版的《芝加哥》相比,萊拉版本的明顯要精致許多,至少粗制濫造又艷俗的服裝和妝容是沒有了。還有背景,也比原版要華麗不少。看著她的電影,你不會覺得這是一場歌舞劇,而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音樂和舞蹈上,萊拉也點撥過羅伯副導演,讓場面更加的龐大,也帶了更多的隱喻。可以說這絕對是一個超越原版的作品。
萊拉以前就說過《芝加哥》比《紅磨坊》好就好在劇情上。比起后者單薄的劇情,《芝加哥》有著豐富的內在,也有著奧斯卡評審們喜歡的因素在里面,一種對社會的諷刺。
而且和印度電影動不動就冒出的歌舞不同,那些就算去掉對劇情也沒什么影響。可在美國,歌舞片里的歌舞片段并不是錦上添花的點綴,反而承擔著講述故事的重要性。
比如《芝加哥》里有一段歌舞,是監獄中女犯人們的自述。她們用歌舞,用身體和道具,以唯美的方式將她們犯下的罪行表現出來。一條條被拉扯出來的紅絲巾,代表著鮮血的罪惡之花,在暗色的背景和女舞者們穿著的黑色衣服間,顯現出一種炫目的美感。
“太棒了!”
不時有感慨和驚呼聲從后面觀眾中間冒出來。
但沒有人去怪罪發出聲音的人,因為他們舍不得從大屏幕上移開眼去訓斥別人,生怕錯過一點情節。
當芮妮的那段假扮人偶的歌舞出來后,驚呼聲就變得更多了。
“這絕對是奧斯卡級的表演!”有影評人震驚地站起身。為電影,也為眼前出現的絕佳演技而振奮。他已經知道一會該如何去寫這部電影的影評了——超越《紅磨坊》,近幾年最好的歌舞片!
“嘿,伙計,快坐下,你擋著別人了!”
沒給影評人更多感動的時間,后面的觀眾已經抗議他的起立。
哪怕是一些為了萊拉,或是為了演員們而買票進來的觀眾,哪怕他們以前對歌舞片完全沒興趣,在此時也被電影觸動,一秒鐘也舍不得放棄大屏幕上變換的鏡頭。
這樣的情景不只發生在這里,也發生在其他正在放映著《芝加哥》的影廳。
當電影結束,后面傳來熱烈的鼓掌和歡呼時,羅伊就知道萊拉又你現在所看的《》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