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姜作品
“奧斯卡是對電影人最重要的獎項,但根據我來美國后對它的了解,他們更喜歡一些藝術片。這樣的影片通常票房不夠好,不過卻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如果我們多投資一些類似的影片,總會有一些能博得奧斯卡評審們的好感。那樣莫蘭想要拿到奧斯卡獎的幾率就會變得非常小了。”
頓了頓,費薩爾又道:“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把以前投資一部電影的錢拆分成十份甚至更多。藝術片的投資一般都不多,有了我們的投資足夠那些能打敗莫蘭的影片被大量拍出來!”
達烏德思索了片刻便認可了他的提議:“你說的沒錯。就照你說的做吧,我要她永遠得不到她想要的獎項!讓她永遠只能做一個一無所成的廢物導演!”
“如您所愿,尊敬的先生!”費薩爾恭敬地低了低頭,眼中冒出的是同樣的烈焰。
說到奧斯卡,費薩爾很早就聽說萊拉的《芝加哥》就是沖著拿獎去的,只要能在這個時候阻擊一下,不就算成功了嗎?
他立刻要人去調查有沒有相關的電影。不在乎能不能賺錢,只要能得獎就行!
別說,還真被他找到了,還找到不少,確切的說是自己找上門的。
這不奇怪,奧斯卡評審喜歡的通常都是賣不動票房的那種。票房一高就會被他們當成商業片,然后掛上各種沒內涵,沒藝術性,沒教育意義的頭銜。
小成本拍拍還可以,虧也虧不了多少,萬一真得獎了。還能賺一些不是?最主要的是導演能進到一些大人物眼里,以后就有更多機會了。
費薩爾給下面的任務就是尋找有得獎潛力的電影,他給投資!
投資啊,還是愿意投資藝術電影,一般只有財大氣粗的大型電影制作公司才會這么做,好賺點獎項回來。但那些公司才能支持多少?僧多粥少之下,費薩爾簡直是送上門的散財童子,太可愛了有沒有!
一聽到有人愿意投資,還是撒網式的不求回報多少,只要得獎就行,也不需要到處找了,得到消息的人直接上門推銷自己,吹的那叫一個天花亂墜,好像自己的電影還沒拍就已經預定到了奧斯卡。
費薩爾哪見識過這種情況,在辦公室被堵了一個星期后,終于掀桌不玩了。讓人把送上門的劇本研究研究,最終選出幾個。他是有錢,也不能被當冤大頭吧?
他很清楚,自己對好萊塢對電影圈的認識并不多,否則也不會一再都失敗在萊拉的手里。所以這次他找到了一個人來幫自己的忙,一個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人——庫伯·巴奈特先生。
他們之見的聯系是從法伊則的時候開始的,作為黑萊拉的領軍人物,他很自然地就進入了法伊則和費薩爾的眼中。
以前也說過,庫伯并不是一味的胡亂噴人,只要不是有關不死鳥、雷諾茲以及萊拉,他還是一個挺言之有物的影評人。對一些電影的評論都非常的公正公平,還往往能說到點子上去,因此才會有那么多人會看他的影評并信任著。
他的眼光很不錯,對電影的評析很準確也很精彩。這次費薩爾找到他,就是讓他用他的眼光來幫自己從那一大堆劇本中挑選出值得投資,并且能幫助自己成功在奧斯卡阻擊萊拉的影片。
這么一個工作簡直像是天上掉下的餡餅一樣,差點砸得庫伯先生嘴都笑得攏不上了。又能賺錢,又能當一回指點江山的上帝,又能順便擴充一下自己在好萊塢的能量,還能狠狠措一措萊拉的銳氣,再沒有比這更能讓他感到開心的工作了。所以他你現在所看的《》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