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爺的萌妻駕到第七百八十八章 分工合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清穿之四爺的萌妻駕到 >>清穿之四爺的萌妻駕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八章 分工合作

第七百八十八章 分工合作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09日  作者:鳳舞在天  分類: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鳳舞在天 | 清穿之四爺的萌妻駕到 

作者:鳳舞在天書名:類別:玄幻小說

三日后,康熙決定離開,準備沿著運河慢慢的往江南那邊走。

按照龍衛匯報的時間,康熙決定多玩幾個地方,一行人化妝成從京城來的富商,臣子們即便得到了消息,只會注意人數恰當的人,上皇與佟太后的加入,完全減少了暴漏的可能性。

清晨,一行人在縣城的飯莊用了早膳,便坐上了馬車緩緩的往下面的縣城行進,哪里算是一個江南的樞紐,舶來品和南北商船都會在此處停靠,稍作休整,運送到大清各地去。

康熙選擇此處作為新的觀察點,也是全盤考慮的。

“四四,咱們玲瓏閣在這邊設立了兩個暗鋪,我是不是要提前送了消息?”清宴擔憂,每個三日,這兩個地方的掌柜都會去玲瓏閣那邊送東西。

胤搖頭,明面上,這兩個店鋪僅是供應商,玲瓏閣舶來品都是這兩個地方運送的,舶來品的船只基本三日停靠一次,頻繁的來往也是應該的。

清宴通知下去,極可能會讓兩個掌柜調整送貨時間,這么明顯的不同反而會胤祺懷疑。

“舶來品的利益太大,盡量小心些。”玲瓏閣舶來品的店鋪很小,全國總共就三家店,但是,暗莊的店鋪卻很多,他們與烏拉那拉氏無關,僅是費揚古準備的死士在開設。

這些死士是按照嚴格的規定培養的,與曾經的年感觸的人選不同。

“真的沒問題。”清宴指著舶來品的店鋪來存銀子,每年豐厚的分紅,讓她不斷的在擴大。

“當然!”康熙還沒有意識到,商業貿易能帶來的利益的,那些銀兩是先到先得。

胤肯定的回答了,商業上的稅金越發的多了,內務府的奴才們不會讓康熙得到實情。他想趁此機會,讓康熙能不要閉關鎖國。

“四四,咱們不能太刻意,必須讓阿瑪發現問題的所在。”胤謀算了很久,準備南巡時,抓到一次的機會,讓阿瑪感受一下商業的威力。

胤點頭,他們面臨的局面很微妙,如若,康熙要能的開設港口,舶來品會沖擊著國內的自給自足,矛盾升起會造成民生問題。

為未來而言,堅決不能妥協的,總比外國的堅船利炮打開大門的好。

關外的漢子都不識水性,對海軍的建設停滯不前,這更要讓康熙轉變思想了。

“小痹,慢慢來吧。”胤希望自己能名正言順的登基,不準備背負曾經的罵名。

最少,佟斌妃不會像烏雅氏那般偏心,不斷的找麻煩,甚至逼迫他給胤行方便。

她靠在胤的肩膀上,琢磨該如何的暴露出問題。

胤更找了自己的心腹,準備了西洋的火器,讓康熙看到兩邊武器上的差距。

“小痹,大哥那邊是火器,明顯有些踩著皇阿瑪的底線上。”胤考慮了很久,最終,還是與胤商量,準備在南巡的路上,提出了這些問題。

這一路,胤與胤心里都不踏實,二人分開準備,卻都是為了大清的未來著想。

圖里琛早得到了消息,逐漸的給康熙透露著,兩位阿哥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康熙聽著圖里琛的回報,臉上漏出了一抹笑容。

兩個孩子的心思是好的,他們盡避幾十年了,經過兩代帝王的努力,大清的狀況已經很穩了,是該慢慢進行軍事改革的時機。

“玄燁,兩個孩子不錯,胤絕對是個當將軍的料,這火器一直是西方引以為傲的。”上皇聽著圖里琛的回報,滿意的點點頭。

康熙聽到上皇的夸獎,直接樂呵錢起來。

“阿瑪,現在大規模生產火器,會不會讓南邊的人進行反抗?”八旗關外的秦王們都很固執,“而且,新軍配備的都是火器,在戰場上也用到了,軍營內只有八旗的兵馬是火器。”

康熙也明白其中的厲害,胤是準備全面更換火器,國外的舶來船都有火器,可想而知,西洋的士兵們應該是人手一支的。

“應該沒事兒,八旗的鐵騎必須是要配備的,我‘臨終’前,特意叮囑你的海軍呢?”福臨當政時,一心想延續大明的海軍,在征戰高麗時,大清的戰斗力明顯下降了,完全是因為航海的原因。

“暫時還沒找到合適的機會,皇瑪嬤剛走,很多頑固的臣子還沒有清理干凈,會按照皇瑪嬤的規矩去做。”康熙很厭煩這些人,太頑固了。

每次,他準備改革時,都會被御史規勸,要時刻注意規矩。

關外的那些規矩明顯不適用了,關外的秦王們還在堅守著,康熙改革的幅度稍微大了一點,就會被說嘴的。

“你決定了,就要開始安排,清理內務府算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上皇笑了,他遁世后,一直在考慮朝堂的事兒,康熙會隔三差五的準備朝堂上的簡報給他。“阿瑪只能給你建議,國無二君。玄燁,一定要記得這句話。”

帝君與儲君之間也是二君,會發生正面的沖突的,太皇太后一心想輔佐太子登基,一方面,太子自幼沒有額娘,與太后的感情極好,在太皇太后的教導下,更親近蒙古,另一方面,太子登基了,也算是嫡子登基。

“是!”康熙趕緊應下,如若,換位思考,他處于上皇的地位,他應該無法放棄手中的權利。

即便,御史們很煩,時常會找各種借口來規勸康熙,那些事動搖大清國本的,康熙還是讓人暗地里進行試驗,有些能用的政策,全部放到了朝堂上。

幸虧,他一手培養的臣子們全部站穩了,實權在握,那些人也翻不出浪來的。

“阿瑪,我準備放權了,胤和胤兩個都是能做實事兒的,讓他們先準備實驗的縣市,等到時機成熟了,再全國推行。”康熙找到依靠感,每次處理政務,他都是自己處理,極少能有交流的人,因此,也錯了一些小小的失誤。

上皇僅是點頭,表示贊同康熙的意見,他作為旁觀者,能幫著康熙的并不多。

康熙心里感嘆,福臨放下了手里的權利,不準備再涉及朝政,與太皇太后那樣的嘴上說說,行動卻是另外一種,好了太多了。

讀者如發現作品內容有與法律相抵觸的地方,請盡快向管理員舉報


上一章  |  清穿之四爺的萌妻駕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