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海散人分類:
得到了李忠有面授機宜之后,蘇修匆匆離開了文淵閣。
蘇修離開以后,李忠有兀自有些拿捏不定。
他早就看出了皇帝的用心,讓蘇則剿匪是假,放這廝大鬧江南才是真。
以蘇則的秉性,一定會將江南鬧個天翻地覆,將士族的根系全部挖起才會罷休。
局面一旦就被打開來,朱皇帝就會施以雷霆手段,這樣一來就會是士族的災難。
大明朝會再次陷入動蕩之中,也將是百姓們的災難。
對于朱皇帝急功近利的改革,李忠有始終堅持保守的態度。
病弱之人不能施以虎狼之藥,為士族,為大明,也是為了天下百姓。
所以無論如何,他也不能任蘇則肆意妄為。
能夠說服拉攏蘇則最好,即便不能的話,也不能讓他順利的去搞破壞。
想到這里,李忠有深吸了口氣,立即寫了封信,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南京。
蘇則回到了錦衣衛衙門續職,第一件事就是拜見上官。
李頌石有事出去了,蘇則只得在衙門里班房侯著。
過了一會兒,北鎮撫司的畢節帶著人來了。
“卑職蘇則見過畢大人!”
蘇則急忙站了起來拜道。
按起來說,僉事是指揮使和同知的副手,品級要在鎮撫之上。
但是錦衣衛的北鎮撫司又是個例外。
因為它掌管著昭獄,只聽命于皇帝,就算是錦衣衛指揮使李頌石也不得干涉。
也就是說,畢節做事根本不用搭理李頌石。所以北鎮撫司又算是錦衣衛里面的獨立部門。
掌衛事指揮使和北鎮撫使是錦衣衛的兩大要害部門,能勝任這兩個職位都不是簡單的勛臣。
李頌石是公爵嫡子,左軍都督府大都督,正一品的高官,將來繼承爵位自然順理成章的事情。
畢節更是伯爵之身,雖然職位比蘇則低一些,但是品級遠超過蘇則。
所以蘇則要當先拜見。
畢節回了一禮,笑道:“蘇大人客氣了,如今你已經是本鎮的上官了。應當是由本官先拜見你才是。”
蘇則急忙回道:“畢大人折煞卑職了。您是伯爵,是超品,卑職只不過是個四品,自然先拜見您。”
這廝也學乖了!
見什么人說什么話,誰也不得罪。
畢節見蘇則如此的知趣,也笑著點了點頭。
說實在的,他掌管北鎮撫司這個要害部門,錦衣衛上下除了李頌石之外,其他的人畢節根本不放在眼中。
更別說蘇則這種有名無實的僉事了。
錦衣衛是個特殊的部門,職位有實銜和虛銜。
虛銜大部分都是皇帝對大臣子弟的恩賜,也就是發一套官府,領一份薪水,不管什么事的。
蘇則這個僉事就是一個虛銜。
實銜和虛銜相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要是放在以前,畢節根本連還禮的必要都沒有。
但是蘇則這個虛銜還有些不同。
因為他此番要奉旨欽察廠衛內部和江南白蓮教事宜。
這剿匪也就罷了,跟錦衣衛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這個欽察內部就有些不同了。
錦衣衛兩大實權官員,李頌石和畢節。
所以基層的錦衣衛官員自然都是兩個人的派系。
表面上二人也和和氣氣,背地里也是勾心斗角爭權奪勢。
此去江南,蘇則完全決定江南錦衣衛的歸屬,是姓李還是姓畢都是這廝一句話的事情。
“蘇大人,恭喜高升。”
畢節走了過來,拉住了蘇則的手,笑瞇瞇道。
蘇則急忙謙虛了幾句。
畢節忽然壓低了聲音道:“你我一見如故,大人什么實在是太見外了。今后咱們堂上稱大人,私下里就以兄弟相稱如何?”
蘇則見到畢節主動示好,哪里能不答應,家忙滿口子稱是。
畢節哈哈大笑道:“好好好,畢某癡長幾歲,就倚老賣老的叫你一聲蘇兄弟了。今晚上北鎮撫司的兄弟在楊柳胡同定了酒席慶賀蘇兄弟高升,希望蘇兄弟給老哥個面子,千萬不要推辭。”
蘇則不知道了畢節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是既然他已經開口了,自己自然不能拒絕,當下點了點頭應下了。
見到蘇則應下了,畢節又笑了笑,抱拳道:“如此,咱們兄弟晚上見!”
說著帶著人離開了。
他來這里就是專門找蘇則的。
這個畢節!
蘇則忍不住搖了搖頭,有些拿不住他的心思。
一會的功夫,李頌石回來了。
蘇則立即整了整衣冠前去拜見。
雖然僉事是個虛銜,但也是受指揮使管轄的。
李頌石也頗為客氣,他知道皇帝對這個年輕人十分看好,所以也順水推舟舉薦他去江南公干。
跟畢節一樣,他也有心拉攏蘇則。
一旦蘇則肯幫他一把,這次江南錦衣衛基層官員的歸屬問題就解決了。
聊了一陣,李頌石忽然道:“蘇大人可曾婚配?”
蘇則愣了一下,搖了搖頭。
李頌石一拍大腿,笑道:“蘇大人如此青年才俊沒有婚配實在是太可惜了,本官三房兄弟家有一侄女,年方十六,貌美如花,落落大方,跟蘇大人當真是絕配。只要蘇大人點頭,這個媒人本官做定了。”
這個……
蘇則頓時一陣汗顏。
怎么一見面就給他介紹對象啊?
我擦,老子身邊美女如云,還稀罕你那小妹不成?
不過他也不好意思拒絕,當下推脫道:“卑職不日就會奉旨南下,這一去也不知什么時候回來,恐耽誤李家小姐……”
“哪里話?”
李頌石笑道:“為國盡忠是應該的,但也不能因此耽誤自己的大事。有道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齊家排在第二,也是有道理的。大丈夫只有全妻子才能更好的為國盡忠不是?”
說到這里,他忽然想起蘇則還是有老子的,心中自然有了計較。
這種事跟他老子蘇修說更簡單一些。
婚姻大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李頌石就不相信,堂堂錦衣衛指揮使親自開口這對父子會不給面子。
于是旁敲側擊的問了一下蘇修的事情。
蘇則見李頌石扯到蘇修那邊去了,登時松了口氣,隨口應付了幾句,匆匆就離開了。
既然有那便宜老子給他分擔火力,他自然懶得在管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