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海散人分類:
蒙古人瘋了!
榆林鎮的官兵很快感覺到對方的情緒變化。
攻城戰不是蒙軍的強項,以往他們都是佯攻實掠,這次卻停軍不前,督促虜來的漢人匠人就地打造攻城器械。
云梯、沖車,拋石機,應有盡有。
這是要攻城的節奏啊!
整個榆林鎮的守軍緊張起來,十萬火急的軍報再次發了出去。
蒙古全力攻打榆林鎮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紫禁城。
朱皇帝看著這個消息,很快陷入了沉思。
平定了內亂之后,錦衣衛情報職能全線恢復,兩京一十三省的風吹草動很難瞞得住朱皇帝。
作為蒙古入侵這種重要軍情,錦衣衛下了一些狠功夫,密報像雪片一樣飛到了京城。
“看來這次蒙古西線諸部要動真格的了。”
朱皇帝自言自語道。
自打大明朝建立時候開始,蒙古諸部就成為了西邊防線的隱患。
雖然跟鼎盛時期的蒙古軍隊沒法比,但是戰斗力仍然在大明軍隊之上。
更重要的他們都是些騎兵,急如火快如風,弓馬嫻熟。
蒙古騎兵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跑,時時刻刻抓住戰場的主動權。
為了應付這些惡鄰,大明朝的皇帝沒少傷腦筋。
以騎克騎吧,大明朝又沒有這么多馬,再說騎兵又是個燒錢的玩意,縱然是大明朝家大業大的,養一支精銳騎兵部隊也十分的吃力。
再說大明朝的中后期戰略就是以防守為主,騎兵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不適合邊鎮的戰略。
所以步兵要塞成為了首選。
隨著九大邊鎮的建立,大明朝的邊疆基本上也就穩固了下來,雖然蒙古人時不時的來個騷擾,但也動搖不了大明朝的根基。
話說蒙古人之所以成為邊患,主要就是他們這種蝗蟲似的戰法,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九大邊鎮也無可奈何,只得死守城池,以不變應萬變。
城池高厚,火器犀利,成為了守軍們的殺手锏,所以蒙古軍隊很少進攻邊鎮的堅城。
但是這次似乎有些不一樣,這種蒙古軍隊厲兵秣馬鐵了心的要攻下榆林鎮了。
有點意思!
朱皇帝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
西線的蒙古諸部這些年來一直蠢蠢欲動,給邊鎮帶來很大的壓力,朱皇帝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
這一次蒙古諸部忽然集結起來攻打榆林鎮正中朱皇帝的下懷。
只要消滅了這股騎兵,西線可保二十年安寧。
不過還有個疑問沒有解開,為什么這會蒙古人一反常態要全力攻打邊鎮呢?
這不符合他們的性格。
“陛下,延安發來了密報!”
王倫恭身說道,手里拿出了一個羊皮卷。
錦衣衛情報組織無孔不入,延安那邊也被他們滲透了。
萬馬炸群!
朱皇帝眼中閃過一陣訝色。
這才知道有一支蒙古軍隊意外在延安城下遭遇了慘敗,就連統兵大將也死于這場意外。
怪不得蒙古人急著攻城,原來是在腹地吃了這么大的一個虧。
朱皇帝臉上露出了笑容。
不過他看到一個名字的時候,笑容很快僵住了。
蘇則!
怎么又是這小子。
難道這萬馬炸群也是他弄出來的?
朱皇帝的兩道濃眉頓時鎖了起來。
從內心來說,朱皇帝不相信這是蘇則的干的,因為萬馬炸群踐踏自家人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這是一種天災人禍。
要硬要說是人弄出來的,朱皇帝絕對是嗤之以鼻。
不過……
他深吸了口氣。
如果這個人是蘇則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此子當真有神鬼莫測的手段。
更令人起疑的是,蘇則剛到沒多久就發生了這種事情。
雖然朱皇帝不敢相信,但是也能夠斷定,這跟蘇則又一定的關系。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韃子大軍被自己戰馬踐踏損失慘重,這乃是陛下洪福齊天。”
王倫適時的送上奉承。
洪福齊天?
朱皇帝啞然一笑,他當了幾十年皇帝,這等奉承的話早就聽膩了。
天下人都喊他萬歲,可是他真的能活一萬歲嗎?
不可能,所以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除了手上的權利。
“一個邪教捯飭出來的東西,跟朕有什么關系?”
他淡淡一笑道。
非也,非也!
王倫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那是大明天子,福澤深厚履覆大明疆土。白蓮教不過是異端邪說,跳梁小丑,承蒙天子恩情躲過一劫,自當洗心革面,報效朝廷才是。”
你這個奴才!
朱皇帝莞爾一笑,撫須道:“又給朕說些順耳的話了。”
王倫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的目的就是哄主子高興,只要主子高興了,他的位置就牢固。
至于真的假的有何必在乎那么多?
“不過有件事你說的不錯!”
朱皇帝笑瞇瞇道:“無論如何,這白蓮教算是逃過一劫,如果他們肯改邪歸正共御強敵的話,朕倒是考慮給他們一線生機。”
陛下圣明!
王倫急忙拱手道:“奴才這就派人去白蓮教訓斥,讓他們體會主子這一片苦心。”
其實他也十分贊同李忠有的招安計劃。
畢竟不動刀兵解決問題才是上上之策。
“不忙!”
朱皇帝眼中閃過一陣厲芒,道:“命大同、甘肅、固鎮三鎮協防榆林,命馬麟全力北上支援榆林鎮,命李忠有任川陜晉豫四省總督,轄制四省軍政大權,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全力為馬麟做好后勤工作。”
四省總督?
王倫瞬間驚呆了。
話說大明朝最大的封疆大吏就是總督了,能夠做到兩省總督那已經算是位極人臣了。
如今這李忠有居然做上了四省總督,當真是天恩浩蕩啊!
看來這一次萬歲爺對這支蒙古韃子勢在必得啊!
想到這里,王倫心中一動,暗道:“既然萬歲爺這么上心,那么廠衛也該出點力了。”
他告了個罪,急匆匆的離開暖閣去找司禮監的其他太監們商量去了。
王倫離開后,朱皇帝的臉色很快沉了下來,目光落在了當初屏風上寫下的名字上。
蘇則!
這小子終究不是池中之物。
朱皇帝的雙目瞇了起來,良久才自然自語道:“如果你是朕的兒子就好了,這樣朕也不要為殺你還是用你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