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劍是皇帝的東西,通常的情況下不會出現在紫禁城以外,李忠有肯定是不會偽造者東西的,那么只有一個理由,是皇帝賜給他的。
萬歲,萬歲,萬萬歲!
自熊應征以下,所以的官兵都跪下了。
如果說王命旗牌代表了朝廷的法度和威嚴,那么御賜之物如皇帝親臨。
縱然是一紙一書一刀一劍,只要是御賜之物,都似帝君親臨。
李忠有有御劍在手,在這場斗爭中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諸位大人免禮!”
他輕輕的把御劍收了起來,臉上一片平靜。
如今他又御劍在手,那就是皇帝的代言人了,他說出去的話就是皇帝意思。
謝主隆恩!
呼啦啦,一大群人這才緩緩的站了起來,唯有兩個人心神不寧,一個就是熊應征,另一個是安道學,若非左右扶著他,他早就癱軟在地了。
反李忠有一系的人也都哭喪著臉,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李忠有手中還有這樣的籌碼。
這樣一來,他們連站起來說話的份都沒有了。
雖然他們在陜西根深蒂固,但是也不敢跟朝廷抗衡。
所有的人望向李忠有的眼神都充滿了敬畏,他們立即想到了一個問題,當初可是他們將李忠有拒之城外的,這位總督會不會公報私仇?
想起來李忠有曾經砍了十幾個腦袋,這些人頓時有些不寒而栗了。
陳勉心中松了口氣,對這位李督撫的手段又有了新的認識。
人家欽賜御劍在手,什么人殺不得?
別說一個小小的游擊,就算是一省大員犯在了他手中,也是照斬不誤。
但是王命不同,王命是有限制的,御劍就沒有這么多顧忌了。
這就是御劍和王命的區別。
望著心懷各異的眾人,李忠有臉色十分平靜。
這把御劍是那次砍了十幾個腦袋后的福利,朱皇帝不僅沒有埋怨他,反而是大肆的嘉獎了一番,并賜給他一把御劍,讓他的權柄再次增大。
但是權柄增大并不是件什么好事,意味著招惹的仇恨更多。上次擅動王命殺了十幾名官吏已經是四面楚歌了,如今得了這個御劍更加找人嫉恨。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李忠有是不打算動這柄劍的,因為他心中很清楚,皇帝賜他御劍有捧殺的嫌疑。
可是……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苦笑。
最終他還是要站在所有人的對立面上了。
陛下,這難道是您希望看到的嗎?
李忠有的心中默念了一句,開口道:“諸位!”
現場一片寂靜,只聽到風兒莎莎的響聲。
眾人心思各異,有興奮者,有恐懼者,也有茫然者。
一朝天子一朝臣,歷來都是這樣。
雖然有些不情愿,但是他們也清楚的知道,西安城換長官了,他們再一次面臨著戰隊排隊的問題。這種十岔路口,他們經歷的實在是太多了。
有人的認為這是一個機遇,有的人認為是一個災難,也有的人無動于衷。
傅賚挺直了腰桿,像旗桿一樣站在李忠有的右手邊。
他從軍二十多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揚眉吐氣。
揮手間,巡撫、藩臺、臬臺一眾文武大員跪在了他的腳邊,雖然他清楚的知道都是因為手中的御劍,眼下的他已經成為了李忠有的捧劍衛士。
俯視眾生的感覺很好,他越發越覺得自己剛才的決定英明無比。
若非如此,恐怕躺在這兒的不只是李三一個人了。
現如今只能抱住李忠有這條大粗腿了,想到這里,傅賚再次挺起了胸膛。
抱上總督的大腿也不是件丟人的事情,貌似這位總督還是比較厲害的,一進來就掌握了局勢。
嘿嘿,只手定乾坤啊!
什么是機遇,這個就是機遇,機遇不長有,遇上了千萬不要錯過。
“在保衛西安的戰斗中,在場的諸位浴血奮戰,寸土不讓,堅決的將叛賊擋在了城外。有很多人犧牲了,也有很多人受了傷,可是沒有一個人后退過一步,本督代表皇上代表朝廷謝過大家了!”
說著恭身行了一禮。
一席話說的大家心中火熱,他們紛紛還了一禮。
雖然他們的目的未必是單純的保家衛國,但是浴血奮戰確實實情,聽總督大人這么一說,他們的心中無不一熱。
看來朝廷并沒有忘記他們的功勞。
大人使不得!
陳勉急忙高聲道:“我等身為朝廷的官員,守衛城池那是責無旁貸。”
他這么一說,不少人紛紛應和起來。
李忠有微微一笑,道:“關于這件事,本督準備擬個名單,上表朝廷嘉獎。請大家放心,每個人都有功勞的。”
聽到這里,眾人忍不住歡呼一聲。
朝廷的嘉獎那就是升官發財,在場的哪個人不希望升官發財?
李忠有滿意的點了點頭,目光忽然落在了熊應征身上,道:“中丞大人,到時候你我一同署個名如何?”
熊應征一臉苦笑,有些進退兩難,答應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這次來,他是跟李忠有爭權的。可是從一開始李忠有就占據了上風,牢牢的把住了話語權。
現在大家的興致都被李忠有吊起來了,熊應征怎敢說個不字?
不答應的話,當了大家的道,肯定會被大家所嫉恨排斥。
答應的話,他這個巡撫豈不是成了總督的應聲蟲?
人家說什么就是什么,以后哪里還有他熊應征說話的份?
姜還是老的辣,李忠有這一番唇槍舌劍,頓時把熊應征逼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不妙!
安道學心中也暗暗叫苦,不由的替熊應征難過起來。
此人也是官場老油條,怎么會看不出李忠有的心思?
“總督大人所言即是,這關乎大家的事情,巡撫大人怎么會不同意,其實他一早就準備好了奏折,下官也在上面簽了字,就差督憲大人一個人了?”
他忽然跳了出來,替熊應征解了圍。
這廝掌控一省刑名也不是吃素的,急智鬼點子還是有那么一點的,否則的話也不會做到臬司的位置。
“臬司大人說的極是,督撫大人,就算你不說,本官也打算這樣做。咱們同為朝廷命官,這奏章自然也是聯名的為好!”
熊應征得到了安道學的神助攻也趁機就坡下驢,對著李忠有侃侃而談。
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