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正文
519.
陜西的戰事進行的如火如荼,白蓮教的教眾守在涇陽隔岸觀火。
當然他們并不滿足做一個合格的觀眾,于是乎在蘇則的授意下,這些人不斷的為這場大火添柴加火。
陜西的戰場喋血不休,同樣朝廷內部的爭斗也變得白熱化。
以張鳳府所代表的文臣勢力和輔國公朱瑞所代表的勛臣武將勢力之間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文武之爭歷來已久。
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所以太平盛世的時候,文臣都會力壓武將一頭,但是一旦朝野混亂戰火紛爭的時候就是武將出頭的機會了。
勛臣雖然地位尊貴無比,但是論權力的話根本比不上一個實權派文臣。
大明朝安定了這么多年,文臣們早就把武將踩在了腳下。
五軍都督府雖然掌管著天下衛所軍,但實際上只有統兵權沒有調兵權。
兵部和內閣卻掌管著調兵權。
一旦發生戰爭,內閣和兵部就會以朝廷的名義抽調地方衛所官員任總兵、參將、游擊等實權官職參戰,戰后解散軍隊,交割兵符,各回衛所。
所以五軍都督府已經淪為了文臣們的人才儲備基地,已經卻淪為了一個空殼,軍事大權基本上被內閣和兵部所剝奪。
縱使如此,文臣們還不放心,在地方設立巡撫、總督、提督、總制等官職,由文臣擔任,挾天子劍轄制武將。
武將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現如今已經淪為了文臣的附庸。
這種現狀令只有走武將仕途的勛臣們極為不滿,所以他們一直暗中的活動,希望能夠重振武將的聲威。
輔國公朱瑞就是勛臣們的代表,他雖然有著提督三大營名頭的輔國公朱瑞,但也是個虛名爵爺,實際上三大營的指揮權并不在他的手中。
此人野心勃勃,并不甘心只當一個空頭的爵爺,所以一直暗中謀劃著。
陜西的民變讓朱瑞看到了契機,陜西地理位置極為特殊,一旦禍亂就會殃及周邊的省府,周邊一亂整個中原腹地都會大亂。
大亂就要動刀兵,這就是武將崛起的大好機會。
所以朱瑞立即動用關系,不惜一切代價推舉老將馬麟入陜平叛,適逢朱皇帝跟文臣交惡,有意利用勛臣打壓文臣的勢力,所以雙方一拍即合。
馬麟當了總督,立即把軍權交給了孟都,開始朱瑞禍亂中原腹地的計劃。
所以他們并不消滅流民,而是將他們趕出陜西境內,繼續禍害其他的省份。
對于勛臣們來說,形式越亂越好。形式越亂,他們才有出頭之日。
一旦讓他們掌握了實權,那就會是文臣們的末日。
對于這一點,以張鳳府為首的文臣很清楚的認識到了,所以他們才不惜一切代價阻撓。
即便是阻止不了馬麟接管兵事,張鳳府還是說服皇帝派遣李忠有同去,一方面是監督馬麟,一方面也是為了防備馬麟。
皇帝這邊雖然破天荒的啟用了武將總督,但是并非放松了警惕。對于武將領兵的弊端,他也有所防備,于是乎馬麟成為了軍事主官,李忠有成為了民事主官。
按照朱皇帝的意思,雙方一個打仗,一個管糧草,雙方互相制約,相互平衡,這樣才利于統御。
理論上沒有什么失誤,可是畢竟他只是呆在后方遙控指揮,再加上距離太遠,不可能掌控第一手信息。
打個比方說,李忠有動天子劍殺了十幾名當地的官員,這件事發生后,快馬六百里加急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能夠傳遞到北京,等朝廷的意見反饋回來還有三天,這一來一去就是六天。
六天的時間足以做很多事情了。
所以當李忠有和馬麟的彈劾奏章同時出現在朝廷的時候,滿朝文武吵了個不可開交。
李忠有的奏折中說馬麟起兵反叛,攻打咸陽,意圖染指西安。
然而馬麟的奏折就說李忠有勾結白蓮教,意圖不軌,坐視亂民攻打西安。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朝廷沒有第一手信息,也不知道誰說的是真的。
馬麟和李忠有在咸陽惡戰,朝廷的戰火也被點燃了。
以張鳳府為首的文臣數落馬麟欺君罔上起兵造反,而以朱瑞為首的勛臣則反駁李忠有勾結白蓮教居心叵測。
雙方各執一詞,吵得是不可開交。
原本在朝廷中文臣占據了要害職位,他們在朝廷的話語權遠非勛臣武將們可以比擬。
但是由于內閣次輔高明的倒戈和皇帝的曖昧態度,武將們的實力空前的強大。
很多武將淚流滿面,他們等了一百年,才有了跟文臣公平吵架的機會。
對于這個來之不易而又關系著自身前途的吵架機會,武將們格外的珍惜。
于是乎京城內外,只要是武官無論品級大小,一律加入了輔國公朱瑞的陣營。
朱瑞手執三大營提督印,背后又有勛臣武將的大力支持,風頭漸漸的蓋過了內閣首輔張鳳府。
勝利的天平似乎也一點一點的向武將們傾斜。
朝廷的輿論一點一點的利于武將們,當然這其中包含了武將們被壓制了一百多年的怨氣,這股怨氣一旦釋放出來,立即變成了滔天大火。
這場架吵了三天之后,朱皇帝終于出面了表態了,派遣一支親信團親自趕陜西徹底調查陜西的事情。
雖然他表面上不偏不倚,但是這支親信團以勛臣為多,勛臣那可都是武將們的后盾。
文臣們登時不樂意了,擱在以往他們早跟皇帝扛上了,可是現在不同于以往,武將們崛起了,朝廷中已經有了新的山頭,不再是文臣們的一言堂了。
所以這些人縱然不樂意,但也法子,只得強自接受。
這些年來,文臣還是第一次在團結一致的時候吃癟。
事不宜遲,親信團立即奔赴陜西,調查李忠有和馬麟的立場問題。
只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個親信團還沒有趕到陜西,事情已經結束了,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當然這只是后話,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