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271.
“這幫混蛋還這能折騰!”
朱皇帝暗罵了一聲,將奏折丟在書桌上。
迄今為止,他已經收到了幾百斤彈劾錦衣衛的奏折了。
話說他當了這么長時間的皇帝,除了那次彩票大爭奪,還沒有見過一次這么慘烈的彈劾。
彈劾的對象不是指揮使也不是北鎮撫司,居然是一個小小的錦衣衛千戶張大勇。
一個小小的五品千戶,怎么會招惹這么大憤怒?
王倫有些茫然了。
由于錦華會的事情,張大勇并沒有事先上報,他也不知道。
廠衛廠衛,雖然東廠有權轄制錦衣衛,但是錦衣衛可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張大勇這個混蛋!
朱皇帝笑道:“這廝還長了能耐了,居然能夠惹得文官這么憤怒,難道這廝扒了人家的祖墳還是睡了人家的老娘?”
聽到皇帝的語氣這么輕松,王倫心中松了口氣。
皇帝沒有生氣,反而還有些高興。
錦衣衛干的就是得罪人活,得罪的越狠,皇帝越高興。
其實皇帝并不害怕錦衣衛會造反,因為他們跟群臣勢不兩立,造反只會自取滅亡。
皇帝最害怕的是錦衣衛跟群臣沆瀣一氣,那么他可就危險了。
所以說歷任錦衣衛除了幾個庸庸碌碌的之外,大凡有點本事的都沒有幾個得善終的。
因為他們不是被皇帝干死就是被群臣干死,包括后來的特務頭子戴笠。
據說這位指揮使曾經對蔣光頭豪言道:“我當上這個指揮使,就把腦袋拎在腰帶上了。”
蔣光頭問為什么?
戴笠道:“我干得好,敵人不會放過我,他們一定會千方百計的暗殺我。我干的不好,委員長會殺我。就算兩方都不殺我,我也會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這位指揮使求仁得仁,果然是不得好死。
錦衣衛比后來的特務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是一個得罪人的部門。
所以他們得罪人得罪的越狠,皇帝才越高興。
話說錦衣衛的一個千戶能夠吸引這么大的仇恨,朱皇帝還是很滿意的。
同時他也很好奇,這個張大勇到底干了什么,能招這么大的恨?
王倫沒有情報,言官們的材料又不怎么客觀。
這時門外有小太監稟報,錦衣衛指揮使李頌石求見。
他來得正好!
朱皇帝點了點頭,道:“讓他進來,朕正要找他呢?”
過了一會兒,一個身著緋色飛魚袍的男子緩緩的走了進來。
“臣李頌石,見過萬歲!”
說著緩緩的在地上行禮。
免禮!
朱皇帝伸手制止了他。
錦衣衛指揮使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向來是皇帝的左右手。
“愛卿來的正好,朕正想找你呢?”
他指著桌上成堆的奏折,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頌石抱拳道:“萬歲,臣此次前來就是為了這件事。”
說著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奏本。
這個是……
朱皇帝眼睛一亮。
王倫急忙從李頌石的手中拿了過來。
李頌石不慌不忙道:“御史們的異動臣早有所察覺,所以立即派人前往杭州調查此事,這由來種種已經詳細的寫在了奏折上了。”
朱皇帝打開奏折看了幾眼,忽然愣了一下,接著哈哈大笑起來,半響才捂著肚子道:“我說這幫文臣怎么會像死了老娘一般激動,原來……原來張大勇這個混蛋把手伸到他們的地盤里去了。”
王倫心中十分的詫異,斜睨了一眼。
錦華會!
蘇則!
看到這個名字,他的心中忽然一跳,立即有了不好的感覺。
怎么又是這廝?
朱皇帝緊喘了幾口氣,道:“蘇則,這小子果然是個禍害,到哪里都不的安生呢?錦華會……”
他的雙目閃過了一陣精光,喃喃道:“這小子一針見血,一招就拿住了地方官的要害。惹得這幫人要狗急跳墻了。更厲害的是挖了這么大的坑,將錦衣衛裝了進來頂缸,自己卻跳了出去瞧熱鬧。這廝當真是個妖孽!”
聽到皇帝說了這么一句,李頌石和王倫都點了點頭。
妖孽這詞用在蘇則的身上真是太貼切不過了。
這廝小小年紀,哪來的這么多精妙的手段和城府?
假以時日,那還了得?
皇帝稱贊了幾句,忽然道:“你們對這個錦華會怎么看?”
李頌石和王倫對望了一眼,都不知道怎么開口。
平心而論,這個錦華會是個不錯的渠道,可以增加錦衣衛的力量,可是這一來肯定會損害地方政府的利益。
所以他們才會不惜一切代價發難。
可是這也是個機會,一個讓錦衣衛做大的機會。
良久,李頌石才道:“萬歲,錦華會雖然有些弊端,但是仍有可取之處。”
他只是委婉的說了一句,官做到他這個級別,揣摩上意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皇帝看到這么多彈劾的奏疏都沒有生氣,那就說明他對這件事是又興趣的。
弊端!
什么弊端?
朱皇帝忽然嗤之以鼻,道:“就因為搶了地方官的財稅?”
他冷冷一笑,道:“要朕說,搶的好,搶的妙,就算錦衣衛不搶,這些東西也不會有一分一毫落到國庫里來的。”
李頌石和王倫沉默了。
皇帝說的不錯,眼下的戶部已經收不抵支了,要不是皇帝的內帑支撐著,大明朝的財政早就完蛋了。
內帑是皇帝的錢,卻要幫著戶部填窟窿,這可是天下奇聞了。
大明朝開國至今,財政一年不如年,其中固然有制度的漏洞,但這些個文臣有不可開脫的責任。
土地都被這些人以各種名義占據著,有功名的人不要納稅,所以他們的土地所得歸自己,從而流失了大量的稅收。
如果錦華會的模式能夠行得通的話,將來一定會對皇帝對財務的控制有幫助的。
如果能夠控制大明朝十分之一的財政,朱皇帝做夢都能笑醒。
這樣一來,他就能利用這些銀兩做好多事情。
可惜由于群臣的劇烈反對,錦華會多半是要夭折。
朱皇帝有些不甘心,自然自語道:“這件事先按下不發,朕倒是想看看,這個蘇則有什么絕妙的點子,能夠盤活這一步死棋?”
本書來自/book/html/36/36111/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