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改造計劃第263章 非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改造計劃 >>大宋改造計劃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3章 非議

第263章 非議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5日  作者:躍馬臨淵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躍馬臨淵 | 大宋改造計劃 

類別:

作者:書名:

其中樞密院為除了皇帝之外的中央最高軍事機關,掌管軍政、軍令,制定戰略決策等事。其實也就跟后世的國防部職能差不了多少的樣子。

樞密院有樞密使、樞密副使兩職,也稱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大宋朝一向崇文抑武,所以國防部長這一重要職位一向是由文官擔任的,地位僅次于宰相,卻于宰相分別掌握文武權柄。當然現在大宋朝出了蔡京這么個奇葩,文武大權緊握,權傾天下卻又另當別論了。

三衙,指的是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司),為大宋朝的中央軍事機關。三司長官為都指揮使,下設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各一人,分別統領大宋朝全國各地的禁軍和廂軍。三衙都指揮使的地位低于樞密院樞密使。由于北宋禁軍實際為國家正規軍,故三司長官-殿前司都指揮使(別稱“殿帥”)、侍衛親軍馬軍司都指揮使(別稱“馬帥”)、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別稱“步帥”)就是正規軍三位最高指揮官,合稱三帥,以殿前司都指揮使為首。本來北宋禁軍最高指揮官為殿前司都點檢,位在都指揮使之上,但因宋太祖就是任后周殿前司都點檢掌握禁軍,發動陳橋兵變即位,故宋朝對殿前司都點檢一職忌諱,后不設。殿前司都指揮使以節度使為之。而殿前司副都指揮使、殿前司都虞候以刺史以上充。

率(帥)臣,是禁軍出師征戰或是遇到戰事,臨時委任的統軍大帥,官名為都部署(后改名為都總管)、鈐轄、都監等,統領當地分屬三衙的各路禁軍。戰事完畢,率臣就被罷免。

樞密院、三衙、率臣,三者之間互不統屬,職權分割。上下之間互相牽制,卻又都得要聽從皇帝的命令,從耳使軍權全部集中到了皇帝的手中。

此外,還設有兵部,主要掌管儀仗、武舉、兵器、馬政、地圖等軍務事宜,并兼掌廂軍、鄉兵、土軍、薔兵、邊境少數民族首領的官封與承襲等事務。

歷朝歷代的一應軍制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按照最好的、最完美的來設想的。但所謂時過境遷,世事多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各類弊端也是不斷涌現。漸漸的許多東西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樣子,尤其是到了現如今的這個時候,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以及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統率的各路本應是大宋朝最為精銳部隊的禁軍,卻已經早已不復當年的英勇無敵姿態了。

只是眼下宋金之戰和宋蒙之戰尚未爆發,也無人可以預見到禁軍上了戰場后面對敵人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反而是各個戰區的廂軍,或者說地方上的將領招募訓練出來的兵卒,倒是要比這些號稱是大宋朝最為精銳的禁軍要勇猛善戰的多。

高俅作為統率主掌京畿重地汴京城防務的殿前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種師道遇刺,其實開封府府尹的責任要比他這個殿前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的責任要小的多。畢竟汴京城的城防、城檢、進出汴京城的臨河督檢、河面巡狩的水軍等等可都是由他這個殿前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統帥的禁軍來負責的。

上百個之多的賊人說多那得看是在哪兒,若是荒山野嶺的話哪個強盜窩子的不得百八十口人?但要說少的話在這汴京城堂堂的京畿重地卻絕對是不算少了。不說別的,僅僅是這些個歹人手里的那些個違禁的器械,尤其是其中還有著軍用的強弓硬弩之類的東西出現,高俅這個殿前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就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是天地良心,他高俅之前就是個街上的小混混,一個業余的“蹴鞠達人”而已。雖說之前在童貫的身邊兒待了幾年,可收收賄賂什么的他還行,統領禁軍什么的,他一個皇帝親自安排下來混資歷的小混混童貫也不可能讓他親自下去帶兵打仗什么的啊?所以真心是沒人教過他該要怎么做一個合格的禁軍統領的!好在當官兒的就是這點好,有啥事兒都交給手下去辦就行了,自己只要溜須拍馬好皇帝的屁股就行。于是盡管他這個殿前都指揮使的職位也是才剛接手不久的,都還沒捂熱乎,哪兒跟哪兒歸誰管他都還不清楚,好在倒是順利的把人都給派出去了,雖說到現在了也是啥有用的消息都還沒有收到。

看了看同樣老老實實的爬伏在地上的高俅,趙佶盯著倆人看了一會兒之后,方才悠悠的開口道:

“此事就由之前及時出手,救了種老將軍一命的鄆州府知府薛卿坐鎮開封府統領殿前司徹查吧!三天之后若是還沒有任何的消息,開封府和殿前司該如何行事,該不用朕再多說了吧?”

趙佶話鋒一轉卻是直接點了此時尚在開國侯府家中的密室忽悠威脅藥鋪老頭兒的薛明的將,來負責查證這刺殺之事!

聽了趙佶的話,正趴在地上的宇文昌齡、高俅以及這朝堂之上的一干重臣甚至包括蔡京在內的都是不由得紛紛面色為之一變。片刻的寂靜之后,接著下面的一干重臣反應了過來之后,頓時的整個朝堂之上一下子就開始變得嘈雜起來,亂哄哄的。

其實自打薛明上次在朝堂之上因為授官的事情鬧了那么一出之后,在朝中一眾重臣的心中可是留下了一個極為鮮明的印象,只是這個印象不是太好的就是了。

沒辦法,誰叫薛明的言行那么的“出眾”呢?這些個重臣的見識太少,一時無法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實上不管是蔡京派系的人馬,還是一些其他派系的,對于薛明這個連中三元的狀元公,都是不太看好的。你說你一個堂堂的讀書人,不好好的拽你的文沒事兒顯擺你那好身板兒干啥,莫非以為身體強壯就可以治理好國家了嗎?要知道治理國家靠的是腦子,而不是你那發達的四肢。身板兒再好又有什么用?大宋朝治理天下靠的是咱們文人,那些個武夫能有個什么用?


上一章  |  大宋改造計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