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溯作品
樹蔭遮去了大部分令人燥熱的陽光,小攤的邊上已經被五六個人團團圍著,其中一個穿著寬松綢衫的中年男子,更是已經蹲下身,拿著放大鏡細細觀看。
“胎色細白,胎質純凈,內施白釉,外壁藍地琺瑯彩纏枝牡丹紋裝飾,碗底有‘康熙御制’圖章式款,也不見賊光。”
輕細的呢喃聲,獲得了圍觀者的點頭,單從表面看,這碎瓷確實很是附和清康熙年間琺瑯彩瓷的特點。更別說,這碗面以寶石藍為地色,以紫紅、金黃、草綠色繪就纏枝牡丹,特征實在太鮮明。
簡直就與皇室博物院的那件相差無幾啊!
“總不會是皇室博物院那件吧?”
有人嘀咕了句,聲音很輕,引得周邊幾人都皺了皺眉。
物以稀為貴,藍地琺瑯彩纏枝牡丹紋碗作為康熙年間的御用瓷碗,又經過三四百年夾雜著戰亂的歲月,到而今大概便是獨一無二了。皇室博物院那件,經過國內幾位最頂尖文物鑒定領域泰山北斗的確認,當是真品無疑。
而眼前這一件,確實頗有些懸……
碎瓷與完整品的價值自然不可一概而論,但若是真品,還是有收藏的價值的,絕不會出現無人問津的狀況。
可關鍵是,是不是真品?
以簡洺的眼力,目前為止還看不出這一點,因此她只是靜靜的看著。
“老板,開個價吧!”那個蹲著身的中年男子抬起頭,突然淡淡的說道。
“老三,這是看好了?”
中年男子身旁的老者在話音剛落的瞬間,便詫異的開口問道,中年男子并未說話,只是輕輕搖了搖頭。
就在這時,那一直沉默寡言的老板伸出三根手指輕輕搖了搖,中年男子當即就皺起了眉頭:“老板你這是天價了。”
“30方,已經是行價。”老板搖搖頭,泛黃的面色瞧著有幾分病態,他板著臉,并不肯松口,顯然是要繃價。
氣氛一下子有些沉默下來,圍觀的人都微蹙著眉頭,張了張一臉欲言又止,卻還是什么都沒開口。
30方便是30萬人民幣,這可不是什么小數目,中年男子顯然陷入了猶豫中,且多半有放棄的趨向。
“老板,30方,這些碎瓷就讓給我吧。”
就在這時,一道溫和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在場幾人都往后看去,便見到一位身穿白襯衣黑褲的青年含笑走來。
這青年五官清雋,氣質雅人深致,若不看那身現代化的裝束,簡直就像是水墨畫中走出的人。
“請包上吧,阿六。”
青年含笑著向在場的人點了點頭,又看了一眼,便微微側頭叫道,他身后不遠處當即有個身材魁梧的大漢快步走來,遞了一張支票給攤主。
攤主一動沒動,原本便泛著病態的臉色,此時更是鐵青一片,他坐在小馬扎上,放在膝蓋處的雙手難掩顫抖,眼神也微微有些呆滯,額頭的汗水更是越冒越多。
這樣的神態,只要不是傻的,都看出了一些問題。
趨利避兇是人的本能,圍觀的人都偷偷瞥了眼那清雋的青年,紛紛散開,就連那原本蹲著的中年男子也起了身。
若是長長見識,簡洺也樂意看個熱鬧,但目前顯然不是,她抿了抿嘴,也跟在后面準備離開。
“謝……謝少。”
腳步剛一邁,簡洺耳畔便傳入了攤主那輕細而顫抖的聲音,帶著點恐慌與干涸,仿佛這幾個字是被硬生生的擠出。
姓謝?
簡洺腳步頓了頓,又覺得應該沒這么巧,哪會隨便路上就能遇到陳留謝氏的人呢。
“王慎之可滿世界的在找你,你倒是膽兒大。”
青年的輕笑聲溫和而低啞,又夾雜說不出的醇厚悠揚,簡洺一下子停住了腳步,忍不住回頭看去。
單看那修長挺拔的背影,簡洺就仿佛感受到這大太陽下,有種清透涼爽的氣息在滋生,她眨了眨眼,心中一時間猶豫了起來。
一口叫出王慎之的名字,又姓謝,簡洺覺得自己已經無法否認。
陳留謝氏的人出現了!
“姑娘,是不是有事?”
突然響起的聲音,讓簡洺瞬間回過神,她看到青年已經轉過身來,看向她的目光如冬日暖陽般溫煦,整個人彬彬有禮,卻難掩其中絲絲縷縷讓人并不反感的疏離感。
若是按照劇情提醒中,她與謝長珞的初見是在“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槍擊事件”,而這件事顯然不會是在近期。
上個世界發生的事,讓簡洺莫名有了幾分迫切感,她并不打算按部就班,難得能這么巧合的遇上陳留謝氏的人,簡洺覺得就這樣離去會是她的損失。
腦海中念頭飛快的轉動,她瞧著性子看上去似乎很好相處的青年,張了張嘴說道:“你好,我想問謝長珞最近可會來東洲?”
青年的眼底有訝異一閃而過,他淺淺的笑了笑,溫聲說道:“他近日確實會來東洲,請問你是?”
“我叫簡洺,我找他有一件重要的事,請恕我不能告訴你。”簡洺面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她搬出自己剛才想好的那套說辭,最后還煞有其事的點了點頭。
青年的神色有些哭笑不得,他點點頭,并沒有什么不耐煩:“好的,我會幫忙轉告他。”
“謝謝。”
目的達到,這青年果然是想象中的好性格,簡洺心情有些不錯,她感激的看了眼,才轉身離開。
“大少。”
簡洺的背影轉眼便被建筑物擋去了視線,青年卻還站在原地怔怔的看著,那個身材魁梧的大漢一手拿著已經被收起來的碎瓷片,一手提著面無血色的攤主,走到青年身邊恭敬的叫道。
青年回頭似笑非笑的看了眼攤主,目光溫煦而悠遠:“簡洺,簡氏財團的嫡系,是不是會很有意思?”
“阿六不知。”大漢納悶的看了眼,然后誠實的搖搖頭。
青年聽到這種回答,頓時又輕笑了一聲:“走吧。”
簡洺不知道她只報了個名字,那青年就清楚了她的底細,她這會兒正蹲在一個古錢幣攤前,抿著嘴細細瞧著。
只上了幾堂課,就想著撿漏,不得不說有些兒戲,但經驗都是實踐出來的,簡洺對這種事倒也興致勃勃。
“小姑娘,我這可是都從鏟地皮的那兒納來的,貨真價值……”
攤主啰啰嗦嗦說了一大段,見簡洺只埋著頭不搭理,灌了口礦泉水,便也不再廢話。
攤上的錢幣大多都是圓形方孔的,極少有刀幣。
現在可以見到的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種是發掘品,一種是傳世品。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銹色,傳世品也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
流傳至今,真正的古錢幣到底不可能成堆成堆的出現,簡洺敢肯定,這一小堆古錢幣中或許有真品,但至少有一部分是偽造的。而偽造的方法,多半是作用在錢幣銹色上,因此錢幣銹色的辨偽是古錢幣真假判斷中的重要關鍵之處。
鑒定判斷古錢幣的真假,一般而言有七種,分別是看銅質、觀銹色、看鑄市銘文、聽聲音、了解鑄造方法、聞氣味與觀版別。
簡洺心中回憶著,便小心的取過兩枚一般被銹跡遮蓋著的方形圓孔古錢幣。
銹跡斑斑顯然是發掘品,出土的發掘品錢幣,一般而言表面銹色已經深深漬入錢幣里面,因為其分子結構穩定、緊密,所以真銹很不容易擦掉。可若是偽造銹色則不然你現在所看的《》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