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832章 一個個都稱帝建國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2章 一個個都稱帝建國了

第832章 一個個都稱帝建國了


更新時間:2018年04月26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832一個個都稱帝建國了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訂閱!!

“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哈哈,眾愛卿平身。”

李自成端坐在龍椅上,身穿龍袍,望著下面跪拜的大臣,大笑著說道。

六月末,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大順’為國號,‘永昌’為年號,李自成在西安大封群臣。

任命牛金星為大順丞相,宋獻策為‘開國大軍師’,封劉宗敏為汝候,其他一眾將領也都有封賞。

“汝候,城內那些貪官污吏抄家抄的如何了?”

李自成先對劉宗敏詢問道。

李自成攻入西安之后,便立即下令讓劉宗敏,將城內所有貴勛官宦,豪富大戶一一抄家,拷掠索餉。

甚至都不去管這些大戶有沒有犯罪,這對于李自成來說無所謂。

因為,此時的李自成缺銀糧啊!

他要維持手下幾十萬大軍的開支,還要為接下來東征大明京城做準備,到處都需要錢糧。

“皇上放心,我將全城所有大戶,全都抄了一個遍。

他奶奶的,城外饑民遍野,千里無人煙,結果城里這些官員大戶家里,個個存有糧食。

甚至,幾個大官富商家中的糧倉里,堆積的糧食都霉了。

皇上放心,我,不對,是本侯一定抄光城內所有大戶的每一分錢糧,讓皇上有足夠的錢糧東征。”

劉宗敏即便是被李自成封了候,但話語中依舊難以掩飾他的粗俗,如此匯報道。

不得不說,劉宗敏的狠辣,還真適合干抄家的事情。

但凡被他抄家的那些官員大戶,基本上都會被他榨的一干二凈,一分銀子,一粒糧食都不給他們留下。

劉宗敏的辦法非常簡單,每抄一家,先找幾個人,當著被抄家的全家人面,將十八般酷刑用上一遍。

然后,剩下的所有人便將該說的,不該說的,全說了。

接著,劉宗敏再將剩下的所有人,挨個用上一遍刑,將最不該說的,也都說了。

反正,經劉宗敏過手的西安那些勛戚大戶們,算是徹底遭殃了,沒人能在劉宗敏手下活著,即便是活著,基本上也算是殘了。

劉宗敏屬于那種,要錢糧,也要你們性命的主。

但劉宗敏這種不人道的刑罰抄家背后,帶來的確實難以想象的高效率。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李自成才會將抄家的任務,交給他去辦吧。

“嗯,很好。汝候啊,大軍錢糧的籌備,就交給你了。

軍師,新軍招募進行的怎么樣了?”

隨即,李自成又看向宋獻策,開口問道。

宋獻策走出來,回道:“啟稟皇上,按照您的旨意,正在西安以及周邊州縣招募新兵,應征者不計其數。

到現在,微臣已經招募了六萬新兵。”

“不夠,不夠,軍師,朕再給你一個月時間,務必招募到二十萬新兵。

朕以及下令,將咱們軍中近十萬老弱病殘全部剔除,缺出來的士卒,你要給朕補上。”

李自成搖搖頭,對于宋獻策的這個征兵數量,并不滿意。

或許是受到李子霄的影響,李自成對于手下士卒的質量,也越的看重。

原本他麾下幾十萬大軍中,很多都是被裹挾來的,甚至還有婦女和兒童,這些裹挾來的亂軍,只能充當炮灰。

在李自成打下西安之后,他便下令,將軍中十萬老弱病殘幼,全部剔除,重新招募青壯入伍。

而這個時候,整個陜西到處都是饑民,只要能填飽肚子,李自成招募十幾二十萬兵馬,一點問題都沒有。

“是,微臣遵命。”宋獻策應道,退下。

“丞相。”

然后,李自成對著牛金星喊道。

此時的牛金星,被李自成任命為‘大順’丞相,正值意氣風之時,聽到李自成的喊話,當即站出來,應道:“微臣在。”

“丞相啊,半個月之后,朕就要御駕親征,到時候京城(西安)這邊,就交給你了。

這段時間,也要辛苦你,代朕處理好政事,朕要安心準備東征之事。”

李自成對著牛金星和顏悅色的說道。

“皇上放心,微臣一定盡心盡力為陛下分憂,為陛下解決好后顧之憂,讓陛下可以安心東征覆滅大明,一統天下。”

牛金星很激動的喊道。

位極人臣,這不正是他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夢想嘛,現在他做到了。

雖然,此時他輔佐的這位圣上,和他小時候想輔佐的圣上,不是同一個人,朝廷也不是同一個朝廷了。

但對他來說無所謂,輔佐那個朝廷那個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掌控權力,這才是他的夢想。

很快,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的消息,不僅傳到了京城,也傳到了李子霄,宋獻策,乃至關外韃子的耳中。

“李自成這逆賊,簡直大逆不道,朕要滅他九族。”

這是崇禎得知,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后的反應,歇斯底里的怒吼,最終憋的他一口老血噴出來。

“太醫,快傳太醫。”

然后,便是王承恩一陣驚慌的呼喊,急著叫太醫來救崇禎。

此時在南面長沙城內,張獻忠剛剛打下長沙不久,就聽到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的消息,這讓他一陣不爽。

“媽的,那李自成竟然敢在老子之前稱帝建國,老子豈能輸給他。

來人,傳令下去,老子也要在長沙稱帝建國,老子可不能輸給他李自成。”

張獻忠和李自成所率領的兩支農民起義軍,在此時明末算是最強的兩支起義軍了。

只不過,相比起李自成的實力來說,張獻忠這邊還是弱了些。

這就使得,張獻忠一直有心和李自成作比較,此時他聽到李自成竟然在西安稱帝建國了,這頓時讓他心里不平衡了。

張獻忠就想,同為起義軍領,老子不比你差,你現在都在西安稱帝建國了,老子也不能輸給你,老子也馬上稱帝建國。

原本,趕來的張獻忠麾下幾名重臣,王兆麟,嚴錫命,孫可望,李定國等人,還想勸一下張獻忠。

畢竟,在他們看來,在長沙稱帝建國,不是個好主意。

在他們的計劃中,未來攻占成、都,拿下四川這個天府之國,讓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但是,這個時候的張獻忠是鐵了心要稱帝建國,麾下眾將勸阻半天也沒用。

隨后,在崇禎十六年七月初,張獻忠也在長沙稱帝建國,國號‘大西’。

但張獻忠建國稱帝后,卻沒將長沙當成京都,很明顯張獻忠也知道,長沙不適合作為京都。

隨后,張獻忠率軍殺奔四川,那里才是他看重的地方。

當李自成和張獻忠相繼稱帝建國的消息,傳到開封李子霄的耳中后,讓李子霄一陣詫異后,也是笑。

“沒想到李自成竟然這么快,就在西安稱帝建國了,看樣子他想坐皇帝,已經等不及了。

更可笑的是,張獻忠這廝,竟然也馬上在長沙稱帝建國了。

看樣子,張獻忠是一點不想輸給李自成啊!”

李子霄笑著搖搖頭,說道。

在李子霄看來,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倒是還說得過去。

但張獻忠這么急著,在長沙稱帝建國,根本就沒什么必要。

這個時候,以李子霄的手中的實力,想要像張獻忠和李自成那樣,在開封登高一呼,也稱帝建國,完全一點壓力沒有。

可是,李子霄并不急著做皇帝,這么長時間他都等了,還在乎這十天半個月嘛!

在大明不滅,崇禎未死之前,稱帝建國,對于李子霄來說,絕不是一個好的決定。

很快,關外韃子們,也知道了李自成和張獻忠稱帝建國的消息,這讓韃子王公貝勒們意識到他們新的機會到了。

此時關外的清國,新皇帝福臨剛剛繼位,基本上就是個象征,所有政事軍務全都由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和豪格掌管。

此時清國的朝政,基本上由代善代為掌管。

而清軍八旗,漢八旗,甚至是蒙古八旗人馬,卻被一分為三,分別由多爾袞,豪格和濟爾哈朗三人統帥。

這一世的歷史生了重大改變,多爾袞在上一次入關作戰中,數次慘敗給李子霄的白龍軍。

讓他損兵折將的同時,在韃子中的聲望,也遭受重大打擊,遠不像前世皇太極死后那樣,權傾朝野。

這一次,保存了大部分實力的豪格,并沒有被多爾袞輕易搬倒,反而和他平起平坐起來。

此時,韃子八旗大軍中,除了正黃旗留守盛京,由代善替順治帝掌控,保護整個盛京城防務外。

其余的韃子七旗,分別有多爾袞,豪格和濟爾哈朗三方勢力瓜分。

其中,多爾袞這邊的勢力,除了他的正白旗外,還有多鐸的鑲白旗,以及實力最弱的鑲藍旗。

而豪格這邊,以鑲黃旗為主力,外加正紅旗,濟爾哈朗則掌控嫡系正藍旗的同時,也掌管了鑲紅旗。

三股實力中,依舊是多爾袞最強,濟爾哈朗對于順治皇帝最為忠心。

除了韃子八旗外,他們也將漢八旗和蒙古八旗,按照同樣的方式瓜分。

三方勢力互相牽制,才確保了此時年幼的順治帝可以穩坐皇位,這也是正是代善和大玉兒希望看到的。

而此時,韃子麾下的漢八旗已經開始裝備新式火炮和燧槍,其實在實力上,已經開始過韃子八旗了。

韃子展漢八旗的重點,也放到了火器上面,韃子高層們,也指望未來漢八旗能夠在火器上,對抗李子霄的白龍軍。

這是皇太極臨死前制定的政策,順治帝繼位后,代善也繼續執行了下去。

雖然,在這些韃子高層心中,依然不會讓韃子八旗將士,放棄他們的騎射。

但代善和多爾袞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燧槍的出現,確實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威脅。

但是,韃子多為騎兵,如果讓他們此時放棄騎射,改去使用火器,他們難以接受不說,也浪費韃子士卒從小練就的騎射本領。

而且,這些韃子高層們始終認為,即便是燧槍的出現,也不可能徹底淘汰騎兵。

在戰場上,他們騎兵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于是乎,皇太極才會在生前,制定下了韃子八旗,蒙古八旗繼續以騎兵為主,漢八旗則著重展火器的戰略。

不得不說,皇太極,多爾袞這些韃子們,可比后世他們那些韃子子孫強太多了,至少戰略眼光還是有的。

畢竟,他們是從刀槍劍陣中殺出來的,懂得學習的重要性,敵人強大的東西,他們也要學過來。

這和后世承平已久,完全被奢靡生活腐化透了的韃子子孫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這一日,年邁的代善親自主持會議,召集了多爾袞,豪格,濟爾哈朗,多鐸,阿濟格,杜度,阿巴泰等一眾韃子王公貝勒,議事。

“諸位,想必你們也都已經知道了,明國內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兩大匪寇領,已經全部稱帝建國了。

接下來,想必那位明皇崇禎,就該和李自成死戰了。

想必到時候,明廷必然要從山海關調兵回去,鎮壓李自成。

這可就給了咱們新的機會,新的入關機會。

只要明廷從山海關調回回去,咱們就有機會拿下山海關,打通入關之路。

等到明廷大軍和李自成殺個兩敗俱傷的時候,正好咱們過去收拾殘局。”

對于入關,多爾袞是最積極的,所以會議剛一開始,他就站出來說道。

多爾袞說完這番話后,在座的眾多韃子王公貝勒紛紛點頭,他們的想法和多爾袞差不太多。

這些韃子高層們,從沒放棄過入主中原的心思。

此時明末由于處在小冰河時代,關外的溫度氣候,可遠比后世冷的多,生活環境遠沒有關內中原,甚至是江南舒服。

所以,這些韃子高層們,一直渴望殺入關內,獲得中原,江南的富裕,繁華,舒適的土地。

“嗯,睿親王說的沒錯。

這一次,確實是咱們大清的機會。

不過,咱們這次可要萬分小心李子霄此人。

咱們在想著坐收漁翁之利的時候,恐怕李子霄也是這么想的,而且他比我們更方便。

在我看來,李子霄給我們的威脅,比明廷,甚至是李自成,都要大。”

隨即,濟爾哈朗也站出來,提醒眾人道。

最近看的讀者都留言,讓加更,大家放心,一定會加更的,等五一回來,老云就為大家加更!!!

(本章完)(/book/119340.html)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