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艦炮狂轟
今天的第二更奉上,七千多字,老云求波訂閱!!
李子霄采用了趙子龍的提議,決定先將鎮江堡的百姓,以及他手下兩萬余士卒,轉移到皮島上。
鎮江堡到丹東大約只有一百里地,白龍軍士卒以急行軍的方式,一天便可以抵達。
比較麻煩的,是那十萬百姓的遷移,他們的行軍速度,遠遠不可能達到白龍軍那樣的速度。
一天之內,讓他們抵達皮島,是不太可能,畢竟中間他們還要渡過一處數里寬的海峽。
那道海峽倒不是什么事,李子霄可以下令,讓提前趕到那里的白龍軍將士,搭一座浮橋,通行就方便快速多了。
李子霄在心里算了一下,十萬百姓加以督促的話,最晚五天內,應該可以全部轉移到皮島之上。
而從錦州一帶率領騎兵的距離,比之前李子霄從鳳凰城到盛京城的距離,還要遠很多。
如果韃子一支精銳騎兵,從錦州出發,日夜不停的趕路,至少差不多也得一周時間,才能到達他們這里。
這個時間,剛好足夠他完成轉移工作了。
“很好,現在你們返回各部,立即準備撤退事宜,事不宜遲,速度一定要快。
另外,由董狀來負責百姓遷移工作,以兩萬人為一批,從今天下午開始,就開始出發。
在白天的時候,每隔三個時辰走一批,輪到天黑出發的,就換到第二天凌晨,反正明天下午,我要看到十萬百姓全部遷移。
這期間,我會調撥五千士卒給你,董狀,速度一定要快,明白嗎?”
李子霄掃視一圈眾將,然后盯著董狀,嚴肅的叮囑道。
“是,大將軍,屬下一定完成任務。”董狀激動的喊道。
“好了,你們回去準備吧。”李子霄擺擺手,說道。
隨即,李子霄便開始了在鎮江堡的遷移行動。
五日后,兩萬多白龍軍將士,以及十余萬百姓,全都遷移到了皮島,隨即分批坐船千萬耽羅島。
不過,這個還是運輸,估計會有一個漫長的時間。
而就在李子霄率領人馬,遷移到耽羅道的第二天,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部隊,有抵達了鎮江堡。
“報,啟稟王爺,鎮江堡內空無一人,沒有見到明軍。”
一名韃子騎哨從鎮江堡方向探查回來,來到多爾袞跟前匯報道。
而在多爾袞的身后,一大片黑壓壓的騎兵人馬,正浩浩蕩蕩的朝著東面鎮江堡方向而來。
“繼續探查,看看明軍朝那里撤了?”多爾袞冷著臉,對韃子哨騎命令道。
“喳!”
隨著韃子哨騎重新離去,多爾袞的臉色不怎么好看,低聲自語道:“該死的李子霄,難道本王還是來晚了一步?”
其實,多爾袞對于自己被皇太極從松錦前線調離,一開始是不怎么高興的。
畢竟,此時所有韃子隊伍,都在追擊、圍困明軍,那可是撈功勞,搶戰利品的好時候,多爾袞當然不想離開了。
只不過,在聽到是來對付李子霄時,多爾袞抵觸的情緒便少多了。
對于李子霄的恨意,多爾袞不弱于多鐸,多爾袞一直想要除掉李子霄。
多爾袞戎馬一生,此時雖然還年輕,但卻自己獨自領軍,替韃子打贏過不少勝仗,特別是對付明軍方面,他幾乎沒吃過虧。
但幾年前,他和自己的親兄弟,都在李子霄手里吃了大虧,那讓他視為自己人生上的恥辱。
多鐸想報仇,多爾袞想雪恥,都想對付李子霄。
這次,皇太極任命多爾袞率領一萬韃子騎兵,前來鎮江堡對付李子霄時,多鐸甚至主動出面爭奪。
多鐸比多爾袞更想來對付李子霄,不過最后皇太極擔心多鐸不是李子霄對手,才把多爾袞派過來。
多爾袞便快馬加鞭,率領一萬韃子騎兵,橫跨了整個遼東半島,用了不到七天時間,就從錦州抵達到了鎮江堡。
可惜,他還是來晚了一步,就在前一天,李子霄便將鎮江堡內的所有將士和百姓,全都轉移到了皮島。
“報,啟稟王爺,發現明軍撤退的蹤跡,他們是朝西邊去了,過了江,到了朝鮮那邊。
他們留下的蹤跡還很新,應該剛離去不久,最多不超過一天。”
韃子斥候再次回來,向多爾袞匯報道。
“西面?過江了?繼續追。一天的時間,他們逃不了多遠。”
多爾袞不甘心,就這樣放走李子霄,直接帶著一萬韃子騎兵,渡過鴨綠江,追到了朝鮮境內。
多爾袞帶來韃子趕到了鐵山,再次得到斥候的匯報,發現明軍的蹤跡一路南下。
“去了南邊?他們定然是去了海邊,準備乘船離開。
不過,我們這一路趕過來。
從岫巖城開始,往東一直到這鎮江堡,我們都沒怎么看到百姓,估計這些百姓全都被李子霄給帶走了。
他帶著這么多百姓,離開的速度絕對不會很快,而且李子霄絕對沒有那么多船只,一次性運走十幾萬人。
你們繼續朝南面海邊探查,這么多人撤退,不可能留不下蹤跡,一定要將他們給本王找出來。”
多爾袞非常的睿智聰明,他結合這一路走過來,所看到的情況,在做出了比較準確的分析判斷。
轟隆隆!
多爾袞不甘心這樣放走李子霄,率領著一萬的韃子騎兵,朝南面海邊趕去。
當多爾袞率領韃子騎兵,一路追擊到海邊時,就看到皮島西面海面上,出現了大量船只。
你要是看地圖,就會發現,從鐵山南下是一處小的半島地形,前出的小半島一直向南延伸,小半島的最南端,距離皮島已經非常近了。
而從鐵山南面,這處突出在海外的小半島,兩面都是海,最寬處也不過十幾里寬,最窄的最南端,只有不足半里寬。
這樣的地形,此時多爾袞率領著一萬韃子騎兵追過來。
讓此時站在那艘三桅炮艦上的李子霄,用千里鏡看到后,不由得說道:“多爾袞啊多爾袞,看樣子你還是上當了。
那就讓你好好享受一下,我給你準備的大餐。”
李子霄的臉上露出冷笑,隨即對一旁的陸遠說道:“艦隊隊形全部擺開沒有?時機到了,韃子入甕了,接下來就看你們的了。”
一旁的陸遠聽到李子霄的詢問后,咧嘴一笑,興奮的說道:“大將軍,我們水軍第一二艦隊,早就準備好了。
兩支艦隊一共五十多艘戰船,已經擺開陣型,隨時可以展開炮擊。現在向您請示,是否開始炮擊?”
“開始吧,不用對韃子客氣,把這次帶來的所有炮彈,全部打光。”
李子霄再次舉起了千里鏡,朝著對面岸上看去,并且督促陸遠道:“快點,韃子騎兵停下來了,多爾袞可能發現了不對勁,別讓韃子溜了。”
“是,傳令下去,立即開炮,目標對面岸上韃子騎兵,自由射擊,開始!”
陸遠轉過身來,看著一名水軍軍官,面色嚴肅,下達命令道。
“是。”那名水軍軍官記錄下命令后,立即跑下去傳令。
“開火!”
轟轟轟!
最先開炮的,自然是陸遠和李子霄所在的這艘三桅炮艦,這也是此時陸遠手下兩支艦隊的旗艦。
整艘三桅炮艦采購自鄭芝龍,又經過改良,此時這一艘三桅炮艦上,便可以搭載大小火炮六十三門。
其中,包括一門六十四磅的超大口徑(約為后世200毫米口徑火炮)艦炮,八門三十二磅火炮。
剩下的便是二十四磅和十二磅的火炮,這兩種火炮數量最多。
而這樣的三桅炮艦在數里外的海面上,還有一艘,這一次李子霄可是讓陸遠調集了白龍軍水軍的兩支艦隊。
除了這兩首最大的三桅炮艦外,其余大大小小五十多艘戰船,分布在這處狹窄半島西面十幾里的海面上。
而隨著李子霄所在旗艦的炮擊開始,周圍其他戰船也立即響應,對著岸上出現的韃子騎兵,展開了瘋狂炮轟。
轟轟轟!
三桅炮船一次只能將一面船身,對準岸上,也就只有一半的火炮可以使用,三十二門火炮一起開火。
發射出去的,全都是爆炸彈和榴霰彈,一時間海面上騰起一朵朵黑色硝煙,發出震天響的動靜。
“不好,那里打炮?”多爾袞此時并沒有完全察覺到,李子霄的陰謀。
他只是本能的覺得不太對勁,讓手下騎兵放慢了前進速度,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李子霄會調集手下兩支艦隊,在西面海面擺開架勢轟擊他們。
實在是,以前明軍的火炮遠遠比不上,此時白龍軍這些各種型號的火炮,也就使得明軍在火炮的使用上,作用一直比較單一、簡單。
而像多爾袞這樣的出色韃子將領,雖然領軍打仗確實很厲害,但他們玩火炮方面的能力,甚至都不如明軍。
就更不要說,和此時的白龍軍相比了。
多爾袞怎么也沒想到,李子霄會用這種打法,對付他們的騎兵。
一直以來,炮兵和水軍都是作為陸軍的輔助兵種,參與戰爭的,而且水軍巨大的局限性,讓他很難對付陸軍,畢竟戰船可不能開上岸。
多爾袞什么時候見過,讓水軍獨自對付陸軍的,而且還是對付一支上萬人的騎兵,多爾袞根本就沒往這方面想。
這不怪多爾袞魯莽,或是愚蠢,實在是這是眼界的問題。
這才是李子霄腦中,多出的三百年歷史經驗,給他帶來的財富,這也是李子霄最大的金手指。
這一戰,從第一炮打響開始,就勢必要被記入史冊,留下最濃重的一筆。(/book/119340.html)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