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525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5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第525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29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526寇可往,吾亦可往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今天七夕,祝大家七夕快樂啊!

“我會統帥一萬人馬,在鎮江接應你們,維持和皮島的聯系,這里是我們的退路,不容有失。”

最后李子霄對眾人說道。

鎮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子霄非常清楚,所以他會親自坐鎮。

“另外,你們攻下各自的目標城池后,便要開始清理城內韃子族人,以及轉移那里所有的百姓。

現在我們等于踏上了韃子的地盤,百姓必須轉移,任何不愿意離開的百姓,都將視為韃子的走狗,不必留情。

另外,這里的田地,房屋,糧草,所有的一切,全都破壞掉,我要給韃子留下一片渺無人煙的荒涼之地。”

李子霄微瞇著眼睛,眼神中閃爍著狠辣之色,開口對眾將說道。

“這……”

羅超等人,聽了李子霄的話后,也是一個個露出震驚之色。

“現在咱們和韃子進行的是國戰,既然是國戰,就要想盡一切辦法,削弱敵人的力量,增強自己的實力。

之前韃子屢屢進犯我大明關內,每次都要掠走幾十萬百姓,無非就使得韃子缺少人口,為他們放牧、種田。

人口,就是韃子最大的軟肋,遷走這里的百姓,就是對韃子實力的削弱。”

李子霄也看到了眾人的表情,隨即解釋說道。

“可是,大將軍,要是遷移這里的百姓,將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就怕這里的百姓,不愿意配合啊!”

羅超等人雖然也知道李子霄說的沒錯,可是真要是按照李子霄說的去做,他們就有的忙了。

“我不是說了嗎,愿意遷走的,就依舊還是我大明百姓,不愿意走的,就是甘心為韃子做走狗的,那就是我們的敵人。

對待敵人,不用留情,我要讓韃子,在未來幾年內,別想從這里收到一粒糧食的稅賦。

遷走的百姓,全部遷移到耽羅島上去,正好用于開發此島,耽羅島足以安置下,從這里遷走的所有百姓了。”

李子霄冷聲說道。

其實,別以為關外此時被韃子占據,這時候關外生活著幾百萬的人口,其中絕大部分依舊是曾經大明的百姓。

甚至,不少都是這幾十年來,韃子從關內掠過來的。

真正的韃子族人,就那五六十萬人,而且絕大部分都聚集的盛京一帶,此時的李子霄根本就打不過去。

“可惜,這里的百姓絕大部分依舊還是曾經的漢民,我不好下殺手,要是都是韃子族人就好辦了。”

李子霄在心里,很無奈的想道。

畢竟,相比起殺光來說,這樣的遷走當地百姓舉動,無疑將是更為艱難的。

為了讓自己的計劃順利進行,李子霄其實已經向羅超等將領暗示了。

必要時刻,可以采取強制性手段,甚至對于最為頑抗分子,可以直接滅殺,總之不會再留這些百姓,繼續為韃子生存貢獻。

“借用漢武帝的一句話,‘寇可往,吾亦可往’,你們聽清楚沒有!”

此時的李子霄雙目爆**光,眼神深邃閃亮,如同天空上的繁星一般,讓人不敢直視。

“聽清楚了,謹遵大將軍號令。”

聽得李子霄高聲喊話,眾將就知道李子霄心意已決,便齊聲應道。

隨著李子霄的命令下達完畢,三路大軍半日之后,便全部離開的鎮江堡外的白龍軍大營。

“報!啟稟大人,鎮江堡外的明軍出兵了,一共有三路人馬,分布朝著湯站,險山堡和旋城的方向去了。”

在白龍軍發兵后不久,在距離鎮江堡西南方向十幾里外的一處密林中,一名韃子騎兵斥候正向伊爾根覺羅多羅匯報,偵查到的情況。

“李賊看樣子已經準備妥當,還是出兵了,一出手就是三路齊發,可恨老夫手里兵力不足,無法與其大軍對抗。

不過,李賊還是太過狂妄,竟然敢主動分兵進攻,要是他們聚在一起,老夫拿他們沒辦法。

但現在他們分開了,就是咱們的機會到了。”

伊爾根覺羅多羅目露兇光,在心里盤算著,隨即對那個韃子斥候說道:“你們繼續探查,看看這三路明軍,那一路實力最弱。

特別是前往湯站的這一路人馬,如果我所料不錯,這一路明軍應該是奔著老夫的鳳凰城去的。

這一路明軍的實力,估計不會是最弱的,那我們就只能挑其他兩路下手。

咱們務必要在這一路明軍,抵達鳳凰城之前,我們挫敗明軍一路的進攻,然后轉頭守住鳳凰城,等到援軍。”

伊爾根覺羅多羅作為韃子老將,此時局勢對韃子已經極為不利了,但他依舊沉得住心,心思縝密。

“陸遠,我走后,鎮江堡就交給你了,繼續鎮江堡和九連堡的城墻加固以及堡壘建設。

順便你派人給洪生送個信,讓他派人前往金州聯系劉重,讓他那邊也行動起來,使勁的鬧騰。

同時,讓洪生一定要保護好,咱們的海上運輸線,那是咱們的生命線。

隨著戰線的拉長,你們水軍三艦隊的船只,漸漸有些捉襟見肘了。

我這次離開江北的時候,清江造船廠正在趕工一批沙船。

昨日江北派人送來消息,這批沙船已經完工,幾日后便可抵達耽羅島,由你們水軍接收。

到時候這批沙船,裝備到你們水軍,足以加強你們的運輸能力。”

李子霄此時率領著一支純由白龍軍士卒,組成的精銳人馬,站在鎮江堡外軍大營門口,對陸遠說道。

“那太好了,現在我們水軍肩負著,從江北到耽羅,再到皮島和旅順的運輸任務,手里的沙船確實有些不夠用了。

接下來,大將軍就要遷移這里的百姓到耽羅島,屬下正愁船只不夠用,原來大將軍早就提前準備好了。”

陸遠聽到李子霄的話后,也是一陣驚喜,高興的說道,這批沙船實在是來的太及時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白龍軍整整近三萬大軍的糧草、彈藥的供應,全部都要依仗陸遠的水軍艦隊。

前幾個月,陸遠的水軍艦隊,每隔幾天就要往返于耽羅島和海州港之間,將李子霄囤積在海州港口的大量物資,運送到耽羅島上,支撐李子霄打這一仗。

也幸好,這次李子霄可以借助海運,要不然單單這一仗龐大的后勤運輸,他就得需要動用數萬民夫。

“大將軍這次出去,一定要萬分小心,據屬下所知,那個伊爾根覺羅多羅是個帶兵經驗豐富的老賊,不好對付。”

隨即,陸遠喜色退去,眼神中露出擔憂,對李子霄說道。

“嗯,我知道。正是因為知道伊爾根覺羅多羅此老賊的難纏,所以就絕不能留下他,這條毒蛇一定要殺死,否則會嚴重影響咱們的行動。”

李子霄此時也是臉色陰沉,冷聲說道。

李子霄不允許一支近四千人馬的韃子騎兵,游蕩在這片區域,否則他們接下來的行動,根本無法展開。

誰知道伊爾根覺羅多羅會在什么時候沖出來,襲擊白龍軍,特別是在羅超等人遷移百姓的時候,也是白龍軍最容易被襲擊的時候。

這一次,李子霄做出分兵進攻的決定,他知道分兵會露出破綻。

不過,李子霄同樣相信伊爾根覺羅多羅絕對不會放過,這次分而擊破的機會。

但這何嘗不是李子霄給伊爾根覺羅多羅,設下的一個圈套呢,而李子霄的誘餌,就是趙子龍率領的倭兵軍團。

在李子霄派出的三路大軍當中,也就屬趙子龍這一路倭兵團最弱了,而且沒有韃子最為忌憚的火槍手。

李子霄相信,伊爾根覺羅多羅絕對會對趙子龍這一路下手的,此時他便帶著三千白龍軍精銳,離開鎮江堡跟在趙子龍后面。

李子霄率領的這三千白龍軍,是由他的護衛營,一支精銳火槍隊,一支炮隊組成,沒帶一名城防軍士卒,戰力絕對的強橫。

李子霄也明白,機會估計只會有一次,如果這一次不能殲滅伊爾根覺羅多羅所率領的騎兵,讓他跑了。

那么下面要想再殲滅他,就會更難了。

關外廣袤的地域,以及這里地形復雜,山高林深,這樣一支擅長突襲的韃子騎兵,威脅性太大。

很快,李子霄在趙子龍人馬離開一天后,也率部離開鎮江堡。

李子霄猜測的沒有錯,在伊爾根覺羅多羅派人探知到白龍軍三路人馬的大體情況后,他真的選擇了先進攻趙子龍這一路人馬。

周大柱和羅超兩路人馬,實力較強,而且距離他們現在所在位置也較遠,不是最好的選擇。

只有趙子龍這一路人馬,人數最少不說,還沒有見到他們最為忌憚的火銃兵,竟然是清一色的步兵。

這讓伊爾根覺羅多羅看到機會的同時,心里也暗暗有些警惕,擔心這是白龍軍的陰謀,引誘他上鉤。

但最終,伊爾根覺羅多羅還是決定出擊,因為不過這是不是陷阱,他都必須出手。

否則,等到羅超攻到鳳凰城,他就沒機會了,相比起李子霄來說,其實伊爾根覺羅多羅的選擇更少。

五月下旬的關外,已經沒有那么冷了,一支近四千人的隊伍,此時行駛在通往旋城的道路上。

這支人馬很奇怪,因為這支人馬全是一群矮子,好在此時這些倭兵全都換上了明軍的甲胄。

除了他們的身高無法掩飾之外,倒也看不出他們和普通明軍士卒,有什么區別。

這一路上,趙子龍他們路過了三座村寨。

村寨內的百姓,對于突然出現的這一支明軍,都抱著畏懼之情,這和他們畏懼韃子一樣。

三處村寨內,每一處村寨中,都大約有百戶人家,三四百人口,算不上很多,此時的關外還屬于絕對的地廣人稀。

這些百姓在得知,趙子龍他們乃是大明軍隊后,村寨內的老人一個個也是激動萬分,他們曾經也是大明的子民。

其實,當年這些人生活著大明統治時期,日子也不怎么好過。

但相比起此時韃子簡直不拿他們當人看的程度來說,當年給大明當子民的日子,簡直太幸福了。

雖說那時候大明每年的稅賦,田租也都是極重的,可至少大明不會強抓村寨內的青壯男子為奴。

相比起重稅,重租來說,這些村寨內的百姓,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子,丈夫,被韃子抓去打仗。

但是,當趙子龍隱晦的提出,要讓他們遷走的時候,那些村寨內的老人們,一個個也隱晦的表示不愿意走。

畢竟,他們已經在這里扎下根,雖然韃子的壓迫,讓他們生活過的很艱辛,但畢竟是能過下去。

可是,這要是遷移走,誰知道會面臨什么。

至少在不開出豐厚保障,給予這些百姓極大信心之前,想讓這些百姓遷移走,趙子龍覺得是非常困難的。

“哎,難道真的要采用強硬手段不成。”趙子龍在心里嘆息一聲。

不到萬不得已,趙子龍也不希望看到他們對這些百姓,采取強制遷移的辦法。

但趙子龍也知道,這一次李子霄是決心已下,最后不管是柔和還是強硬,這些百姓是必須要遷走的。

趙子龍暫時沒有開始這些百姓的遷移,現在他需要先打下旋城,以殲滅旋城韃子為主,隨后才是遷移旋城內,以及周邊百姓的工作。

“停下。”

突然,趙子龍發覺到一絲絲不對勁,大喊一聲,命令全軍停止前進。

“趙將軍,怎么了?”吉野秀一郎騎馬過來,疑惑的問道。

“你們沒發覺到不對勁嗎?我派出去的斥候,每隔大約兩炷香的時間,就讓他們回報一次。

可是,這一次距離上一名斥候回報,已經過去近三炷香的時間了,卻還沒看到有斥候回來。”

趙子龍臉色凝重,他感覺到了一絲絲危險的氣息,對著吉野秀一郎說道。

“說不定,派出去的斥候被什么事耽擱了呢?”

“不可能,我派出去的斥候,知道我的規矩,不管有沒有發現情況,每隔大約兩炷香的時間,他們都要回報一次。

現在竟然每一個人回來,那么只有一種可能,他們出事了,難道有韃子襲擊了他們?”

說到這里,趙子龍心里突然有了明悟,想到了什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但隨即,他臉上又露出一抹苦笑,低聲自語道:“原來,大將軍給出的考驗,實際上是這個啊,還真是夠難的。”

(本章完)

最新章節為網絡免費轉載,全文所有閱讀章節均由網友上傳,如您對有異議,請來信告知,管理郵箱見首頁底部。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