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467章 屠殺,也是一種為了獲勝的手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67章 屠殺,也是一種為了獲勝的手段

第467章 屠殺,也是一種為了獲勝的手段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30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第467章屠殺,也是一種為了獲勝的手段

第467章屠殺,也是一種為了獲勝的手段

467屠殺,也是一種為了獲勝的手段

就在李勝和樂愈殺死阿骨烈的時候,白龍軍三十多個老卒,以及樂愈手下百余將士,已經清理掉了阿骨烈府上的三十多個韃子兵。

實在是,這些韃子兵除了少部分站崗巡邏,被悄無聲息的干掉后,剩下那些還在其他房間熟睡的韃子兵,就在睡夢中被人割掉了腦袋。

隨后,李勝從阿骨烈的書房中,找到了他的印信令符。

有了阿骨烈的印信令旗,還有他的腦袋,接下來的事情,李勝他們進行的,就更加順利了。

李勝帶著白龍軍老卒,先換上韃子的軍服,然后帶著樂愈他們出了阿骨烈的府邸。

隨后,李勝和樂愈趁著夜色,先用控制了另外兩支巡邏隊,控制住了樂愈手下兩個不聽他命令的漢將。

“諸位兄弟們,阿骨烈已死,鎮國大將軍馬上就要來了,韃子作威作福的日子,很快就要結束了。

本將已經棄暗投明,歸降鎮國大將軍,諸位兄弟們,想想平日里那些韃子的囂張,他們可曾拿我們當兄弟。

咱們都是漢人,才是一家人,現在愿意跟我干的,就站到我們這邊,不愿意跟我們干的,放棄武器,我們保你們無恙。”

這兩支巡邏隊,本就是樂愈的手下,對樂愈還是有些敬畏的,再加上此時李勝手里高舉著的阿骨烈腦袋。

周圍圍住他們的白龍軍士卒和樂愈的手下,讓他們一個個心生不出反抗,再說這些士卒確實對韃子沒多少好感。

很快,兩隊巡邏隊兩百多人,有三分之二愿意跟隨樂愈,剩下的三分之一則放下武器。

李勝和樂愈將那些放下武器的士卒,全部關到了一處民房內,確保他們不會對接下來的行動,產生影響。

如此一來,樂愈手下此時就有了兩百五十余人,再加上李勝手下的三十白龍軍老兵,這么一股力量,已經讓李勝勝券在握了。

隨后,李勝用阿骨烈的令旗,先將那二百朝鮮兵的營門騙開,然后將這些朝鮮兵在營房里俘虜了。

本來,李勝還打算將這些朝鮮兵,全部關起來,哪知這兩百人的朝鮮兵的領頭的將領,竟然主動歸降。

“大人,我們早就王師打回來了,我們愿意跟著大人干。”

李勝看著眼前,這個說著一口流利漢語的朝鮮將領,一臉激動的表忠心,臉上也露出笑意。

這個朝鮮將領叫李平,他的父親乃是朝鮮朝內大臣,也是朝鮮挺明派的官員,正因為如此,李平在心里也是心向大明的。

李勝眼睛看向旁邊,那名古信派人的情報人員,尋求他的意見,此人對于李平的情況,還是有些了解的,在李勝耳邊低語了幾句。

“好,接下來,我們要突襲韃子軍營,到時候看你們的表現。”李勝當機立斷,決定相信這個朝鮮將領。

隨后,李勝帶著樂愈,和那個朝鮮將領李平,以及近六百人馬,殺進了韃子和蒙古人的營房。

因為,剩下的一百多韃子,全部都是和那六百蒙古兵,住在同一個兵營的。李勝沒辦法,只能強攻。

此時皇太極為了徹底拉攏蒙古,提出‘滿漢一家親’,韃子貴族和蒙古貴族正在頻繁聯姻。

同時,韃子軍下面的其他仆從軍,也是分三六九等的,蒙古兵無疑是他們最信任的,也是地位最高的。

其次就是朝鮮兵,皇太極擊敗朝鮮,讓朝鮮國王李倧臣服后,就迫使李倧派出了幾千朝鮮兵,協助韃子作戰。

而這些皇太極為了拉攏自己這位剛認的小弟,讓其手下將領,對于朝鮮兵也是非常照顧的。

在韃子手下,待遇最差的,就是漢八旗了,根本沒法和蒙古八旗相比,打仗當炮灰,平日也要遭欺壓。

因為那些韃子兵,一直都不曾徹底接納這些漢奸軍,因為他們始終都無法抹去他們最大的一個身份,那就是漢人。

昔日的敵人,豈能說是說認同就認同,說接納就接納的,哪怕是韃子高層為了自身利益,愿意接受這些漢奸軍。

可是,并不代表下面那些韃子兵們,就愿意接納他們。

在眾多韃子將領和士卒眼中,這些懦弱的漢軍,根本就是他們的奴才,有何資格和他們平起平坐。

你見過主人和奴才,享受相同待遇的嗎?你見過不伺候主子的奴才嗎?你見過不打罵奴才的主人嗎?

這正是因為,平日里韃子兵對這些漢奸兵的欺壓,才讓樂愈能夠拉出這么多愿意跟他干的士卒。

李勝能夠招降這些漢奸兵,但是對于招降那是蒙古兵,他完全沒信心。

此時,韃子和蒙古完全就是已經抱團了,兩方已經是利益共體,那些蒙古兵背叛韃子的幾率太小了。

同時,那些蒙古兵就和韃子住在一個軍營里,李勝不可能做到,在不驚擾韃子兵的情況下,招降那六百蒙古兵。

一旦讓他們有了防備,這六百蒙古兵反抗起來,將會徹底壞了今晚的大事。

李勝此時,最大的好處,就是為人果敢,遇事冷靜,在這個時候,他果斷作出突襲韃子和蒙古兵軍營的決定。

李勝決定將韃子和這些蒙古兵,一起干掉。

突襲戰進行的還算順利,面對李勝和樂愈率領六百余人的突襲之下。

很多熟睡的韃子和蒙古兵,都來不及披甲,也來不及結隊,便被沖進來了白龍軍和樂愈手下干掉。

有一部分站崗或是巡邏的韃子和蒙古兵,雖然也很兇悍,在發現李勝他們后,本想抵抗一番,為營內的其他的韃子和蒙古兵爭取時間。

可是,李勝根本不給這些韃子機會,沖在最前面的三十個白龍軍老兵,全都配著一把短手銃,遠遠對著韃子就是一銃。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正是因為如此,哪怕他們被韃子發現了,可是等他們沖入韃子和蒙古兵營時,只用了非常短暫的時間。

李勝帶人殺進軍營后,親自帶頭,帶著六百多人馬,一擁而上。

半個時辰后,營內的五百多韃子和蒙古兵,其中一百余韃子全部被殺,而剩下的三百多蒙古兵反抗失敗后,選擇了投降。

李勝下令將這些蒙古人,全部捆綁關到幾處民房內,對于這些蒙古兵,他不敢用。

此時,韃子軍營這邊,爆發的銃聲和喊殺聲,驚擾了旅順城內,另外兩支漢奸軍。

在旅順城內,除去一千韃子、蒙古人和朝鮮人之外,還有一千耿仲明手下的漢奸軍,共計被三個漢將統領。

樂愈只是其中之一,另外還有兩個漢將,統領著另外兩支漢軍,共計六百人。

而且,這兩個漢將可不像是樂愈那樣,對韃子充滿了怨恨,他們反而死心塌地的效忠韃子。

其中一個漢將,是因為對耿仲明無比忠心,所以也就間接的不會背叛韃子。

而另外一個漢將,完全是因為抱上來一個,金州韃子將領的后腿。

不僅甘愿給那個金州的韃子將領,當奴才,還娶了一個那個韃子將領賜下的一個婢女為妻,可謂是在韃子手下混的風生水起。

這種情況下,這個漢將就更不會選擇投降了。

所以,當這兩部漢軍人馬,發現了李勝和樂愈的反正后,立馬帶兵過來圍剿他們。

哪怕這兩個漢將看到了李勝高舉的阿骨烈腦袋,知道韃子和蒙古兵已經全軍覆滅時,他們依舊沒選擇投降,反而下令誅殺李勝他們。

“媽的,這兩個做奴才做慣了的賤人,真是不識好歹。”樂愈氣憤的說道。

“沒辦法,有些人天生就骨頭軟,也甘愿做奴才,既然他們選擇了一條錯誤的路,那就讓他們付出代價。

沖上去,殺光他們,旅順城就到手了。”李勝走到樂愈跟前,冷聲說道。

“殺啊!”

黑夜中,到了這個時候,旅順城內喊殺聲震天,兩支人馬進行慘烈的廝殺。

雙方人馬基本上相差無幾,此時考驗的就是雙方的士氣,狹路相逢勇者勝。

最后,在李勝以及那三十名白龍軍老兵率先下,他們一直沖鋒在最前面,歷經一番慘烈廝殺,最后李勝擊敗了這兩只漢奸軍。

因為,在李勝這邊行動的時候,古信也帶著一批潛伏在旅順的情報局人馬,占領了旅順的各處城門。

所以,那兩個被擊敗的漢將,根本沒機會帶著潰兵,逃出旅順的,最后兩人紛紛被李勝斬殺,剩余四百多士卒全部投降。

等到第二天中午,李子霄率領的水師艦隊,到達旅順口外的時候,旅順已經被李勝拿下來了。

李子霄沒有立即讓艦隊入港,而是停留在港口外十余里的地方,先派了一支小股部隊乘小船,悄然駛進港里探查情況。

很快,李子霄派過去的人,就回來了。

他們告訴李子霄,旅順口已經拿下來了,旅順城池和港口碼頭,全都控制在手。

“哈哈,李勝這小子,沒讓我失望,傳令艦隊入港,讓將士們準備登陸。”

李子霄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哈哈大笑,心情非常好,下令道。

崇禎十三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午,李子霄就帶著八千士卒,乘戰艦駛進了遼東旅順港。

為了絕了那些漢軍再反叛的心思,李勝在占領旅順之后,下令將城內兩百余韃子的家眷,全部讓這些漢軍抓了起來。

然后,讓這些漢奸兵,親手殺掉,不管是男人女人,還是老弱婦孺,全都沒有放過。

李勝的這個做法,遭到了古信的強烈反對,但李勝還是堅持這么做了。

等到李子霄到了旅順之后,古信第一時間,就向李子霄彈劾李勝,認為李勝此舉太不妥當了,不符合王師的作為。

李子霄得知這個消息后,皺了皺眉,不過最后什么也沒說。

當然,李子霄現在的身份,肯定是不會再下達這樣的命令了,但是對于李勝的這種做法,他也沒打算處罰他。

因為,李子霄在心里,并沒有認為李勝做錯,戰爭本來就是殘酷、血腥,不擇手段的。

那些韃子的家眷殺了就殺了,也沒什么可值得特別同情的。

在大明內,動不動就對那些罪犯抄家滅族的,也沒見你們出來同情,現在對待敵人這樣做,就該同情了?

在李子霄看來,古信也是受儒家仁義道德的思想,影響太深了。

韃子屠殺的大明百姓,還少嗎?

遠的咱們就不說了,咱就說說這片土地上的。

十年前,韃子在攻克皮島時,就因為島上明軍堅持不投降,他們就縱兵屠島。

最后,韃子殺了一萬多個島上明軍,而島上被屠殺的普通民眾,更是多達四五萬人。

最后只剩下了水手三百多,婦孺三千余口留下。

像韃子這種毫無意義的屠殺,一方面是為了泄憤,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為了震懾明軍,穩定他們剛剛占領的地盤呢。

有時候,在戰爭中,屠殺也是一種為了獲勝的手段。

只不過是,有的是屠殺降兵,有的是屠殺百姓。

有的是單純的為了泄憤,有的則是有其他目的。

當年,正是因為白起在長平之戰獲勝后,坑殺了四十萬趙軍降卒,才直接讓趙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和秦國爭霸的能力。

要不然,以戰國那時候戰爭的規矩,戰勝方往往是要把投降的士卒,放回去的,然后咱們再接著打。

真正在戰爭中死掉的士卒,并不是很多。

你想想,如果當年白起放走了趙國那四十萬降卒,讓他們回到趙國之后,不用一年,趙國就能重新拉出一支精銳大軍,再與秦國爭天下。

要知道,那時候趙國的人口才多少,幾百萬而已,而那四十萬降卒是什么人,全都是青壯男子。

沒了這四十萬青壯男子,趙國再也不可能拉起一支這樣的大軍了,因為他們國家沒有這么多青壯男子了。

除非,再給趙國五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或許能夠讓他們慢慢恢復元氣,可是人家秦國會給你這個機會嘛!

白起選擇了坑殺,一勞永逸,徹底結束了后續無休無止的戰爭。

雖然白起的手段殘忍,被不少人叫做‘屠夫’,但不得不說,人家的戰略眼光是長遠的。

所以,哪怕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卒,也不妨礙他一代軍神的稱號。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