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427章 明末三餉,揚州市舶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7章 明末三餉,揚州市舶司

第427章 明末三餉,揚州市舶司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02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投推薦票:


427明末三餉,揚州市舶司

今天的章節奉上,編輯通知讓攢稿,最近不加更了,統一到十五之后爆更,這兩天俺要拼命攢稿了,到時候讓你們看個痛快!

這次李子霄查抄萬家和六大鹽商,查抄出的銀子,或許很多,但李子霄至少打算拿出一半給崇禎。

只要崇禎不追究他,就算再多的大臣彈劾他,他也不怕,至少這個時候他這個大明忠臣的身份,還想繼續保留下去。

同時,李子霄送到崇禎手里的,還有另外一份奏折,上面寫的內容主要是:重設市舶司,重建海關!

“這個李子霄真是讓人又氣又愛。

朕氣的,是他越來越放肆,在江北屢屢搞出一些大動作,這些日子彈劾他的奏折,都能堆滿朕的書房了。

可是,他又非常了解朕此時的需要,解朕最大的煩憂。

相比他毫不猶豫將查抄上來的,上百兩銀子上交給朕,滿朝的文武大臣都不如他啊!”

崇禎在御書房里,對執筆太監王承恩說道。

“皇上,李將軍此時確實不錯,要是李將軍真能送來上百萬兩銀子,也算為圣上分憂了。”王承恩看到崇禎難道露出笑容,也陪著笑,說道。

“承恩,你去將首輔薛國觀,大學士周延儒,兵部侍郎陳新甲他們召來,朕要和他們商議一下,有關李子霄提出的,重設市舶司和重建海關的提議。”

李子霄雖然在奏折中,列出了朝廷重設市舶司和重建海關的種種好處,甚至每年能為朝廷創造不菲的稅收。

說的崇禎都非常心動了,這重設市舶司和重設海關,全面取消禁海,這些政策,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崇禎依舊需要召集大臣商議。

而另一邊,李子霄在揚州的抄家行動,還沒有結束。

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李子霄也將包括萬家在內,以及其他六家鹽商,抄了個底朝天,所有的財產都被抄了出來。

其中,李子霄派趙騰親自負責抄家之事,出動的全是白龍軍的士卒,所有的犯罪鹽商財產,一文不少的都被抄沒登記。

隨后,李子霄在揚州公開拍賣,萬家以及那六家鹽商的店鋪、房屋、家具、珠寶等產業和財物。

李子霄故意把拍賣搞的很熱門,其中這些鹽商的那些優質產業,珍貴珠寶,全都低價出售,變換成銀子。

可惜這個時候,揚州各大商賈都被李子霄搞得戰戰兢兢的,而且對于李子霄是否會遭到朝廷追責,能否繼續在揚州待下去,還保持懷疑。

萬一現在他們花錢買了萬、曲等家的產業,等李子霄一垮臺,萬、曲兩家重新站起來,他們不僅守不住買來的產業,甚至還會被萬、曲兩家清算。

于是乎,李子霄精心安排的拍賣,幾乎沒有商人問津,到時候白龍軍的一些將軍湊錢,趁機在揚州買下了幾處優質產業。

這讓李子霄有些失望,但既然暫時出售不出去,索性李子霄就全部自己留下,也同意手下將領出資購買。

這也算是給手下將領的一種福利,那些商賈害怕李子霄會倒臺,但是白龍軍的軍官們卻不怕,也不信。

至于最后沒賣出去的很多產業,李子霄直接派人整頓,全部劃到自己的將軍府名下,交給林婉兒打理,關明夕和林雨落負責協助。

對于李子霄這種做法,沒人有異議,只不過名義上,李子霄是要自己出錢買下這些產業的,實際上他一分錢都沒花。

只需要做做樣子,哄騙一些外面的人就行了。

隨后,趙騰找到李子霄,匯報他們查抄萬家,曲家的財產,單單查抄出的現銀,銀票。珠寶等,合計一下就足價值二百三十多萬兩。

其實,這些現銀,銀票和珠寶加起來,只是萬,曲等七家總財富的一小部分,他們七家財富的大頭,還是在他們名下那些產業,田宅上。

對于那些產業、田宅等,李子霄不客氣的全部笑納了。

而剩下這兩百三十多萬兩的銀子,李子霄自己一分沒留,全都呈報給崇禎,準備派遣一支千人白龍軍士卒,走運河水路押送入京,送給崇禎。

五天后,紫禁城,乾清宮。

大明皇帝的寢宮,后三宮之首,也是大明歷代皇帝日常理政的地方。

“啟稟圣上,此次鎮國將軍從揚州一眾貪官奸商處,總共查得黃金三萬二千余兩,銀錠一百三十余萬兩。

另外,各奸商名下,還有良田一千二百六十余頃,房屋及出租店鋪三百余間,大量珠寶、玉器、衣服、書籍等。

鎮國將軍已經在揚州公開拍賣所有罪產后,與查獲金銀共合計兩百五十萬兩所有銀兩,讓屬下送到京城,請圣上檢驗。”

趙騰這是第一次見皇上,小心翼翼的,按照早已經事前練好的話說道。

當然,趙騰向崇禎匯報的這些數據,其實都是嚴重縮水后的,要不然要是讓崇禎知道真實數據,得把崇禎嚇一大跳。

給崇禎送來兩百五十萬兩,也是李子霄估算好,差不多的數,不算太多,也不算少了。

以此時崇禎掌管著大明這個破爛攤子,單單是此時大明每年的三餉,即遼餉、剿餉和練餉,就高達近兩千萬。

這么龐大的三餉,對于此時大明戶部的年稅收,只有四百來萬兩的大明朝廷來說,簡直就是個無底洞。

哪怕有崇禎的內帑,以及其皇帝的個人收入,崇禎一年也填不上三餉這個大窟窿,只能不斷的對百姓加派田賦,弄得百姓怨聲載道。

要是沒有三餉的加派,大明的稅賦根本支撐不起朝廷每年龐大的開支,但三餉的加派也讓大明喪失了底層農民的民心。

朝廷的三餉,遼餉每年征銀七百四十萬八千二百九十八兩;剿餉兩百八十萬兩;練餉征銀七百三十余萬兩。

三餉加起來,足有一千七百五十多萬,甚至今年因為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股流寇再次興起,使得朝廷今年征收的三餉會更多,估計要超過兩千萬兩。

現在是薛國觀主持內閣,他前幾日竟然上奏,要求減免餉和剿餉,廢除練餉,可是崇禎怎么可能答應呢!

即便是,崇禎同樣知道,加派三餉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可他沒辦法,不加派三餉,他拿什么養活遼東龐大的明軍。

不加派三餉,他如何支撐盧象升和楊嗣昌,此時分別在河南和四川的剿匪大軍呢?

所以三餉不可能不征,甚至要多征,這就是一個死循環,崇禎根本無力解開。

征三餉,就等于讓大明慢性死亡,而不征三餉,估計大明馬上就要亡了。

兩百五十萬兩雖然在崇禎眼里,并不算多,但卻解了此時崇禎的燃眉之急,可以讓他之前三餉的缺額補上。

聽完趙騰的匯報,王承恩從趙騰手里,接過李子霄寫的奏折,遞給崇禎。

崇禎看后,突然放聲一陣大笑,驚的一旁的宦官宮人們,都極為驚訝的望向崇禎,因為他們很少見崇禎這樣笑過。

此時,崇禎大笑連連,臉上全是興奮。

“銀子呢,銀子可已經送進宮了?”崇禎興奮的問道。

“回稟陛下,銀子全部在宮外,就等陛下下令,即可運進宮內。”

“那還等什么,王承恩,立即讓人把銀子運進來,都送到朕這里來,朕要親自察看。”崇禎興奮的喊道。

王承恩帶趙騰和一眾御前侍衛,到了宮門外,從一隊白龍軍士卒手里,把一車車的銀子運入宮,直接運到了乾清殿里。

王承恩要是不帶著趙騰,單憑這些御前侍衛的花架子,還真被想從這些白龍軍士卒的手里,將這些銀子運進宮內。

銀箱被一個個打開,滿眼銀燦燦的,崇禎激動的走到銀箱面前,一看滿箱子全都是五十兩一錠的銀元寶。

“好,李愛卿忠心可嘉啊!”

崇禎一句話,算是徹底不再追究李子霄這段時間,在江北鬧出的動靜了。

“你回去告訴李愛卿,將曲家和萬家的人送到京城,其余奸商家主全部斬首,他們的族人男子發配充軍,女子充為官妓。

讓你家將軍在江北消停點,朕書房里彈劾他的奏折,都已經快堆放不下了。”

崇禎隨后看著趙騰,說道。

“是,屬下已經將圣上的話,轉告我家將軍。”

“同時,回去告訴你家將軍,他申請在揚州重設市舶司的提議,朕同意了,讓他先在揚州暫代市舶市的建設工作。

隨后,朕會派一名官員前往揚州,負責全面主持揚州市舶市的工作。”

果然,趙騰在離開京城,返回揚州之后,第二天崇禎就在早朝時,宣讀了在揚州重設市舶市的決議。

即便是,當場就有很多大明官員站出來,表示反對,或是反對在揚州設立市舶市,可崇禎心意已決,那些大臣也無奈。

以前,明朝在浙江、福建和廣州都是有設立市舶市的,可是后來隨著‘海禁’的實行,三司就被廢除了。

這次,崇禎下令重新在揚州設立市舶市,也就意味著,此時揚州成為大明唯一合法的對外通商口岸。

至于實際上,此時在東南一帶,那些海商與海外的貿易往來,其實從來都是沒有斷絕過的。

但他們那些海商只能算是走私,是不合法的,到時候李子霄完全可以以緝私的名義,對東南海商下手。

很快,李子霄也在揚州,得到了崇禎同意他在揚州設立市舶市的消息。

李子霄得到崇禎的批準后,立即開始在揚州著手安排,揚州市舶司的建立,他的老丈人林永年全力支持。

揚州市舶司設在城外的揚州港,劃立了一塊很大的地方,開始招募工匠建造市舶司衙門,以及倉城。

按照李子霄的計劃,揚州這座市舶司將是他接下來幾年內,主要的對外貿易窗口,所以他格外看重。

李子霄會在揚州港建立一個很大的倉城,外面還要建上城墻。

以后從揚州港進出口的貨物,進港后都要先把貨物入司,送到城中報司核查,征稅過后才能取貨。

具體的關稅,則分為引稅、水稅、陸稅和加征稅四種。

其中引稅,就是許可證稅,所有從揚州港進出口的海商,都得先申報由引,取得許可證。交納引稅,登記船只、人員等信息。

而水稅,則是按船只的大小征稅,往販西洋的船只寬1丈6尺以上者,征銀5兩;每多1尺,加征銀5錢。

陸稅,則是商品進出口稅,按貨物價值百分之四五征稅。

加征稅,則是因為此時許多從呂宋等地回來的船只,多攜帶銀兩而不帶貨物。

因此,要對那些從呂宋回來的船只,每船加征二百兩銀子的加征稅。如果船只運回的是米,則每石米稅銀一分二錢。

揚州港市舶市的稅收,主要就是這四類,具體的則還會有些港口的其他收費。

這些有關征稅制度,都是李子霄讓手下人,參照唐宋一來的市舶市制度,加以此時明末的國情,修改后完成的。

揚州市舶司建起來以后,還會有設有輯私部隊,但凡是沒有揚州市舶司發放由引的船只,都將會被被查處扣留。

當然,李子霄也沒指望揚州市舶司真的能杜絕走私,因為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甚至于,此時李子霄也就只能在北方長江和黃河流域,施展這項權力,對于東南沿海,甚至廣州那邊的船只,他根本無能為力。

但李子霄名義上,也是可以對東南沿海,那些走私的船只進行查處的,畢竟此時大明只設有揚州一處市舶市。

就算李子霄此時手里力量有限,無法將手伸到東南沿海去,但只要他手里有這份名義大權在手,他完全可以當做一份籌碼。

崇禎讓李子霄在揚州重設市舶市的消息,還是很快傳遍了整個大明東南沿海。

立即引起巨大轟動,特別是東南沿海的諸多海商,一個個全都緊張起來。

因為,這些年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出海貿易可以賺取的暴利。

之前朝廷幾乎不管他們,他們只需要向鄭家繳納一部分保護費,便可出海貿易。

但現在崇禎讓李子霄在揚州設立市舶市,也就意味著,以后他們估計要向朝廷繳納各種稅賦了。

所以,在那些東南沿海的海商眼中,沒有人愿意看著李子霄順利把揚州市舶司建立起來,誰也不愿意吧自己嘴里的肉吐出去。

(本章完)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