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376章 人口,才是爭霸之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6章 人口,才是爭霸之本

第376章 人口,才是爭霸之本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22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第376章人口,才是爭霸之本

第376章人口,才是爭霸之本

376人口,才是爭霸之本

(今天的章節奉上,昨天訂閱破千,實現承諾,今天加更,這是第一章奉上,晚上還一更!)

這個官吏站出來呵斥,嚇了張老漢一大跳,彎腰低頭就差跪下了。

李子霄一皺眉,瞪了這個出來呵斥張老漢的人一眼,臉色陰沉如水。

邱廣明看到李子霄臉色不善,就知道自己這個魯莽的手下不長眼,這個時候站出來呵斥這老農,豈不是駁李子霄的面子嘛!

雖然說實話,邱廣明在心里也不怎么相信這個老農,所說的話,但他可不會這樣站出來呵斥。

于是,邱廣明立即輕咳了一聲,對那個手下官吏,喝道:“放肆,還不給我退下!”

那個脾氣急躁的官吏,被邱廣明這么一聲呵斥,也意識到說錯話了,趕緊給李子霄賠罪。

然后,灰溜溜的退到了一旁,但眼中依舊是慢慢的不屑。

錢廣元知道的內情更多,此時站出來和顏悅色的,對張老漢問道:“難不成張老伯說的畝產千斤之物。

就是去年在白蛇寨,將軍讓你們試種的那些,被將軍叫做‘紅薯’和‘玉米’的作物嗎?”

張老漢剛才被那個急躁官吏,呵斥了一番,被嚇了一跳,幸好有李子霄在,要不然他估計早就跪地磕頭了。

現在看到錢廣元出面問他,張老漢趕緊躬身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畝產千斤的作物,就是將軍所說的‘紅薯’。

小老兒真的沒敢胡言亂語,去年小老兒奉將軍之命,專門開出了一片地,帶著一些人就伺候這兩樣東西。

那個叫‘玉米’的東西,產量倒是一般,一畝地產量也就是兩三石左右,但比起高粱依舊要強出不少,產量也還算可以。

可是不由諸位大人不相信,這種紅薯實在是太厲害了。

小老兒去年按照將軍的想法,分批育了一批秧子,然后又分批種到了地里之后,總共種了十畝地。

去年秋天,小老兒在其實一塊地頭上,足足刨出來了兩千多斤紅薯!

別說是諸位大人不相信了,當初就連小老兒都不敢相信,幾乎以為自己弄錯了,讓人連連過了好幾次秤,才算是相信沒稱錯。

小老兒以我張家全家二十五口人的性命起誓,絕不敢蒙騙諸位大人和將軍的。

如果有半點虛假的話,將軍可以砍了小老兒全家的腦袋,小老兒絕不半點怨言。”

在座的諸人,聽罷了張老漢最后的賭咒發誓后,無不感到大吃一驚。

這是拿全家的性命做擔保啊!恐怕不是真的,沒人敢這么做。

或許這個張老漢還真就沒有騙他們,這世上還真有作物,種下去能一畝地,打出上千斤的糧食呢!

大家再看看李子霄此時坐在座位上,一副鎮定的模樣,喝著茶,也不著急,靜靜聽著張老伯說話。

邱廣明也是聰明人,而且對于李子霄的手段和精明,早有了解,他可不相信李子霄會被一個老農蒙騙。

那也就是說,其實在他們之前,李子霄早就已經知道,并且確認了這種畝產千斤作物是真的。

要不然,他也不會今天勞師動眾的,將徐州大部分文官都招來。

不僅僅是邱廣明,就是此時廳中的其他官吏,他們或許有的貪,有的色,但能做到他們這個位置,絕大部分都不是傻子。

他們當然也能猜出這些,這些人立即便都露出了狂喜的神色,紛紛開始交頭接耳的,低聲交談了起來。

如果這件事是真的話,只要將這種紅薯大面積推廣種植下去,一畝地產出的糧食,一年便能養活多好幾個人了。

現在整個徐州,真正當家做主的人,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是誰。

也就是說,只要李子霄樂意,整個徐州都可以種上了那種作物,那么以后還怕沒飯吃嗎?

所以聽罷了這個消息之后,所有人都覺得猛然輕松了許多,紛紛開懷大笑了起來。

李子霄抬起手,止住了錢廣元等人的狂喜,呵呵笑道:“大家也不要高興的太早了,雖說這種紅薯產量很高。

但是也是在張老伯的細心照料之下,才會產量如此之高。

如果不是他這樣精耕細作悉心照料的話,想要畝產達到兩千斤以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估摸著,只要水肥跟的上,一般情況下,紅薯這種東西畝產個千八百斤,還是沒有問題的。

更可貴之處,就是這東西種下之后,還比較耐旱,不會用太多的水來灌溉,這讓我們就不用擔心雨水太少的事了。

而且紅薯這東西渾身上下都有用處,不管是莖還是葉子,任何牲畜都能吃,正是我們眼下最好的救災糧呀!

但是有一個還有一個問題,這種紅薯目前我們的種根,還不算太多,去年下來也不過只收了不到一萬斤種根。

想要一下便種的到處都是,根本不可能,但是只要今年種好了,明年之后我們轄地內,便可以鋪開種植,到時候我們便真不缺糧食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玉米這東西,這東西同樣也比較耐旱,不挑土壤,產量雖然目前算不上高。

但是起碼也比高粱和粟米的產量,要高出不少。

眼下我們已經儲存了千多斤種子,今年也一并種下去,也知道我們大力推廣。”

眾人聽罷之后連連點頭,但是有些人從來沒聽說過,也沒有見過紅薯和玉米這種東西。

于是便對李子霄詢問,這兩種東西到底是什么樣子,能不能讓他們見識一下。

李子霄早就想到這一點了,早就讓人在下面準備了,特意為他們蒸了幾盤紅薯,送到了大廳之中,讓眾人各自品嘗一下。

眾人爭先恐后的,拿起了被蒸的熱騰騰的紅薯,掰開放在了口中。

嚼了一陣之后,有人立即驚呼道:“好吃,這東西居然吃起來有甜味。”

其他人也有人不太習慣這個味道的,不過好在這種紅薯沒有怪味,倒是也都能基本上接受。

像這樣的年頭,能吃飽飯已經是最大的享受了,至于口味上,人們到還真就沒有太大的追求。

“將軍,有了這紅薯,將造福天下百姓,將軍功德無量。”邱廣明此時也吃了一口紅薯,對著李子霄拍馬屁道。

李子霄聽后,只是笑了笑,他當真是這么好心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要推廣種植紅薯和玉米,確實是為了養活更多的百姓,但也僅局限于他地盤上的百姓。

因為等到紅薯推廣開之后,他會限制紅薯流出,特別是河南等地,絕不會讓其落到李自成之手。

到時候,紅薯將成為他的一道殺手锏,是對付李自成等亂軍的殺手锏。

自始至終,李子霄對于李自成等亂軍的忌憚,就遠遠超過大明朝廷,因為他知道這是一群餓狼,很快就會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

而紅薯,就是李子霄為了對付饑荒,和亂軍而準備的。

當然,邱廣明這馬屁確實也拍對了,紅薯這玩意如果真的大面積種植,絕對能養活不少百姓。

這對于這些年來,幾乎年年都鬧饑荒,年年都有大批流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流民們來說,當真是天大的福音。

同時,站在邱廣明的位置上,他看得更遠,而且他相信李子霄此時拿出紅薯這東西,所謀甚大。

要知道,這些年越來越亂,邱廣明早就看出了大明的虛弱,內憂外患,外有強敵,內有亂軍作亂,這是亡國之兆啊。

可以說已經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藥丸了,或許將是一個改朝換代的時代了。

而在這樣的亂世中,要想逐鹿中原,最重要的要有人,有槍,有地盤,這才有爭霸天下的機會。

有槍,其實就是軍隊,有地盤,當然就是要有一塊根據地了,這兩方面李子霄此時看上去都具備了。

白龍軍,此時人數雖少,但是北征一戰已經可以看出它的潛力,只要地盤,自己的徐州現在不就是人家的地盤了嘛!

而更重要的是,還是人口,人口的多少,才是決定為了爭霸天下的關鍵。

看看三國時期的操場,就憑著手下人口的優勢,才得以一直壓著蜀吳,最后司馬家謀取天下,那也是在魏國雄厚的底子下完成的。

可以說,三國的結局一開始就決定了,最后獲勝的一定是魏國,這是底蘊所決定的。

只是曹家后人沒能再出一個曹操,以至于最后被人家做了嫁衣。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比的就是人口,人口多,就能拉起更多的隊伍,赤壁之戰,曹操號稱的百萬大軍潰敗。

可最后,曹操依舊能夠輕松的東山再起,手下地盤基本上沒怎么損失,憑的是什么,就是他地盤上人口多。

人口多,所以他經得起折騰,很快便可重新拉起一支隊伍。

這要是換成東吳,赤壁之戰如果敗了,估計直接就亡國了。

哪怕是后世二戰的熱兵器時代,兩次世界大戰拼的同樣是人口,只不過武器性能占得比例多了些而已。

想想后世天朝最為輝煌的一戰,小米加步槍,打敗了當時最強美帝主導的聯合國、軍,其實還不是用人肉堆出來的。

人口,才是爭霸之本啊!

為什么李子霄手下白龍軍,此時一直被他限制的一萬人,一方面是因為白龍軍開銷太大。

畢竟白龍軍可不像那里亂軍,只要給他們一口飯,他們就會為之賣命。

李子霄要給手下士卒發軍餉,立功還有賞賜,陣亡還要撫恤,這些都是要錢的。

可以說,錢是限制白龍軍擴大的主要原因。

同時,之前李子霄手下只有一縣地盤,能拉出近萬如此精銳的白龍軍士卒,其實已經是很瘋狂的了。

畢竟永城縣一地,總不能所有青壯都去當兵,那誰去種地,開礦啊!

說白了,還是因為他手下人口少,要是人口多,稅賦便多,錢就來了,同時兵員也就來了。

所以,李子霄此時準備推廣種植紅薯,第一目的是為了吸引人口,第二目的增進稅賦,第三為了更好的兵源,最后才是為了制衡李自成等亂軍。

要是人人都能有吃得,誰還會去參加亂軍,去玩命啊,真以為造反是那么輕松的嘛,還不是要用命去填啊!

其實,這些道理所有人都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能解決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明末這種多災的年份里,人口多反而成了累贅,因為你要想養活更多的人口,就必須有足夠多的糧食。

要人口,就得有糧食,可糧食去哪弄啊,是真沒有啊。

天公不讓人活,年年不下雨,地里的莊稼都干死了,地里不出糧食,誰能有辦法,這是無解的難題。

可是,現在李子霄卻解決了,這個困擾全大明人的難題,答案就是這種紅薯。

此時,邱廣明越發覺得之前投效李子霄,這個決定做對了。

甚至,邱廣明急不可耐的,想在徐州推廣種植紅薯了,但是當他一想到一件事,臉上的笑意便消失了。

“將軍,這紅薯是好東西,但就憑有人不知道,如果貿然讓徐州百姓放棄以往的小麥,粟米,去種植紅薯,他們多半不會答應的。”

邱廣明擔憂的對李子霄說道。

“哼,答不答應可就不是他們說了算的。”聽完邱廣明的話后,李子霄冷哼一聲說道。

當然,李子霄聽明白了邱廣明話中的意思,邱廣明擔心的,其實不是那些農民,而是掌控徐州絕大部分土地的地主鄉紳們。

如果這些家伙不答應,推廣種植紅薯根本就是個笑話。

此時,大明立國兩百多年,這漫長的時間了,各地土地兼并早已經非常嚴重。

肥沃的土地絕大部分,都掌控在地主大戶手里,而少部分貧瘠的土地,才是分布在農民手中。

像此時的徐州,整個州府登記在冊的耕地,大約在一萬兩千畝左右,其中近七成都是掌控在當地的地主老財手里。

如此一來,徐州大部分農民,都是沒有土地的,他們只能為地主老財做佃戶,承受著高達五六成的苛刻田租。

而掌控了徐州絕大部分土地的地主鄉紳,要是他們不答應推廣種植紅薯,那么紅薯還真難以推廣開來。

這也是邱廣明最擔心的,但此時他一聽李子霄殺氣騰騰的口氣,直接把他嚇了一大跳。

(本章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