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365章 烽火重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5章 烽火重燃

第365章 烽火重燃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11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云下飛雪:、、、、、、、、、

365烽火重燃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了!!)

林婉兒一年不見,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此時也已經十七歲了,要是化作其他人家的女兒,早就出嫁了。

但是林婉兒至今還未許配人家,一方面是林永年比較寵愛這唯一一個女兒,比較順了她的意思。

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在這方面,林永年真不是一個迂腐之人。

同時,林永年其實早就知道,自己的女兒這一年多來,一直和李子霄保持著通信。

甚至,林永年都知道,他們府衙不遠處一個茶館里,就是李子霄專門在揚州設的一個聯絡點,專門給他收送與自己女子的信件。

有了上次林永年和李子霄在揚州的合作,讓他成功在揚州站住了腳跟。

他對于李子霄此時心里有很多不滿,但對這個年輕有為的將軍,也是很欣賞。

特別是,之前傳來李子霄帶兵北上與韃子交戰,甚至取得令人震驚的戰果,被崇禎親自召見,還加封為平遠將軍。

這讓林永年對李子霄更有好感,說到底林永年也是一個對大明忠心耿耿的官員,并沒有阻止自己女兒和李子霄的通信。

“嗯!”

聽到自己女兒的話后,林永年點點頭。

那些鹽商的氣焰,平日里真的是十分囂張,林永年和他們接觸過,就算是對他這位揚州知府,他們也只是保持著表面的客氣。

這些商人偷稅漏稅,囤貨奇居,斂財的手段一流,但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們送到知府衙門的孝敬,卻是少得可憐。

雖說林永年也不算是怎么貪財的人,可經不住他手下衙門這么多人,可不是每個人都有朝廷俸祿的。

林永年要養活手下這么多張嘴,他這個知府說實話也缺銀子啊!

想到這里,林永年冷哼了一聲,把手中的報告,扔在了面前的石桌,看來他是不打算理會這件事了。

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后,放下了茶杯,才緩緩說道:“婉兒,最近還和那個李子霄有聯系嗎?”

被自己老爹這么一問,林婉兒的臉龐微紅,低聲應了聲:“恩。”

看到自己女兒這副模樣,林永年嘆息一聲,在心里想道:女大不中留啊,看樣子這孩子是真喜歡上那李子霄了。

同時林永年也對李子霄有些不滿,你丫的勾搭我女兒這么久了,也不見你來提親,你到底想干嘛。

“你和他展到哪一步了?”林永年又開口問道。

“他……他答應我,今年年末就會過來提親。”林婉兒臉上露出紅暈,害羞的說道。

這年頭的妹子可不是后世,通過這一年的通信,兩人甚至都沒見幾面,林婉兒便對李子霄芳心暗許。

而且李子霄確實也打算找個合適的時間,來揚州提親。

“恩。”

林永年聽后點點頭,既然是提親,也就是表明李子霄想要明媒正娶林婉兒,而不是納為小妾。

林永年可不會委屈自己的女兒,給別人當小妾,而且此時以李子霄平遠將軍的身份,倒也配得上自己的女兒。

就在林永年決心不理會那些鹽商的上報,不插手揚州流入的精鹽時,此時在揚州一處宅院內,李巖正下令將新一批運來的精鹽搬進來。

這一個月里,李巖就一直留在揚州,負責主持白龍軍運到這里的精鹽銷售問題。

這段時間內,李巖差不多賣出去近斤的精鹽,每一斤他們的售價不過八九十文,牟利近千兩銀子。

比起那些鹽商動不動,就高達一百五十分的精鹽價格,他們這簡直就是良心價。

而這還僅僅只是揚州城一地,一個月的銷售量,如果李子霄能夠在整個江北售賣精鹽,一個月最少也能賺取數萬兩銀子。

單單靠這樣一筆收入,就足以讓他養活手下軍隊,可惜想要占領江北市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他可就等于斷了那些鹽商的生路,到時候這些家伙狗急跳墻,指不定要搞出什么亂子呢!

李子霄最理想的結果,就是這些鹽商最后坐不住,跑來跟他談合作,他提供精鹽,而由這些鹽商銷售,互利共贏。

所以,這個時候李子霄就需要等待時間,然后讓李巖用手里的廉價精鹽,一點一點的霸占江北市場。

到時候,那些鹽商就算是耐心再好,也會坐不住的,如果有人敢下黑手,到時候李子霄就會讓他們見識一下,他手里的刀子有多鋒利。

可惜,李子霄終究是高估了揚州的鹽商們。

那些鹽商還是能夠查到,李巖那些精鹽,全部出在徐州,自然就知道是出自他之手。

這一次,一向囂張跋扈的鹽商們,第一次低調,沒有立即起反擊。

因為對方是李子霄,有了上次李子霄大鬧揚州府,以及之前李子霄擊殺數千韃子,殺出的赫赫戰功。

讓揚州的絕大部分商賈,都對李仔霄心生畏懼,知道這是個無法無天的主。

他們真要是敢一聲不吭,就動了他手下的人和鹽,估計用不了幾天,李子霄的報復就會到來。

說白了,這些鹽商一個個也都是欺軟怕硬的主,面對有了握著刀把子的李子霄,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嘗到了甜頭的李子霄,繼續朝淮安府傾銷精鹽,而且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這下子可讓淮安和揚州的鹽商受不了了。

這些鹽商只得聯系上德王,希望德王可以派人與李子霄交涉。

德王對于李子霄如何煉制出,如此多的精鹽,也是感到十分好奇,立即派人到徐州面見李子霄。

而就在李子霄在徐州都指揮使衙門,見到了德王派來的人,還是老熟人,陳胡,李子霄也收到了一個震撼的消息。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張獻忠在谷城再次反叛了。

張獻忠之前本就是假意,投降朝廷,為了讓手下士卒獲得喘息之機,休養生息,等待何時的時機再次舉起義旗。

而此前韃子入關劫掠,縱橫整個河北大地,卻無多少明軍該與之交戰,這讓張獻忠再次看清了大明的虛弱,堅定了他再次造反的決心。

再次造反的張獻忠,率領手下部將,很快打垮守備谷城官軍,殺了縣令阮之鈿和巡按御史林銘球,拆毀城垣,劫庫縱囚。

張獻忠再起時,其他兩軍義軍羅汝才、馬守應部,也起而響應,并到谷城與張獻忠會合。

同時,隱伏在商洛山中的李自成,在得到張獻忠重新造反的消息后,高興不已,立馬重整旗鼓。

隨后,李自成率領手下殘兵敗將,經湖北鄖、均地區進入河南西部境內。

農民起義的烽火,又一次在中原大地上,熊熊燃燒起來。

熊文燦得知義軍再起的消息,立即調左良玉和羅岱領兵追剿。

張獻忠領著大軍,埋伏在房縣以西的羅猴山,張網布陣,并派出一支隊伍佯攻敗退,引誘官軍入山,伏兵圍攻。

結果,官軍一萬多人全部潰散,羅岱被活捉,左良玉丟盔棄甲,伏鞍而逃,連軍符印信也丟失了。

崇禎帝一怒之下,撤了熊文燦的職,并予逮殺;左良玉降三級,帶罪隨軍立功。

接著,改派大學士、兵部尚書楊嗣昌督師,總督以下并聽節制,再次展開對農民軍的大規模圍剿。

“哎,這些又有崇禎忙的了。”

李子霄此時手里拿著,張富貴手下的情報局,送來的有關張獻忠再次造反的情報,嘆息一聲,搖搖頭低聲說道。

同時,李子霄非常清楚,這次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亂軍的再度興起,將會如同滾雪球般壯大,最后顛覆大明。

對于這些,李子霄什么都沒做,只是靜靜的觀望,同時一點點的積蓄實力。

陳胡帶著德王的意思,趕到徐州面見李子霄,希望彼此在精鹽上,展開合作。

李子霄一口就答應下來,并且表示日后他可以全面向德王提供精鹽,而德王負責販賣,所獲利潤****分成。

是李子霄六,德王四,一開始陳胡怎么也不肯答應,但面對強勢的李子霄,陳胡最后也無可奈何。

更重要的是,因為陳胡從李子霄口中得知,他獲知了一種可以廉價提煉精鹽的方式。

那些精鹽煉制出來的成本,簡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后面的利潤實在是太豐厚了,讓陳胡想不答應都不行。

而德王需要為李子霄,提供足量的粗鹽,對于這些廉價的粗鹽,德王還是能輕松拿出手的。

既然李子霄和德王達成了共識,其他那些鹽商的意見,也就不是多么重要了,但怎么也得帶上這些人一起玩,省的那些人暗中搗蛋。

李子霄還有很多事情要忙,沒時間總是防備這些人,既然他一個人吃不消這么一大塊‘蛋糕’,那就眾人一起分享起來。

而此時,在陜西南部,湖廣,陜西西面,以及一個四川,如火如荼的起義大軍,整和朝廷圍剿的兵馬血戰著。

李子霄一方面時刻關注著這些亂軍的行動,另外一方面也繼續建設他未來的大本營。

在安頓流民,招攬人口,開墾荒地,修建水渠,李子霄一直非常重視,另外李子霄還鼓勵農村百姓進行養殖業。

養殖,也是李子霄在徐州近期的,一個重點展的項目。

李子霄深知,如果想讓軍隊保持充足的體力、良好的營養,肉食就必須要跟上。

那么,就要給部隊的軍士們,提供足夠的肉食吃。

但是,依照白龍軍此時全編制一萬人的規模,即便是每人每天一兩肉食來算,那么一個月也必須要消耗三萬多斤的肉食,也就是三百頭豬左右。

這么多的豬肉,顯然不可能只從市場上購買,那不現實。

因此,李子霄就想到了后世的養殖業。

他不但自己大力展養殖業,而且也鼓勵民間的民眾,自己飼養牲畜。

除了飼養牲畜之外,還可以飼養家禽。

李子霄讓人在徐州城外,開辟了一片荒地,專門種植油菜、蕪箐、紫花等蔬菜,還在水渠旁邊挖了上百個池塘。

由于修好了水渠,這些池塘也沒有了缺水的危險,修好了池塘后,他又在池塘邊修建了百多個豬舍,以及一大片的養雞場和養鴨場和菜地。

只要有了完善充足的水利資源,這里的養殖,就沒有任何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李子霄大修水利的緣故之一。

李子霄雖然沒有養殖的經驗,但總歸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后世類似的生態養殖圈的報道,他看得可是太多了。

比如,現在豬舍里那無數的小豬,就是吃著打來的各種豬草,軍戶們就地取材制成的各種飼料。

等到油菜和蕪青及紫花等蔬菜長成后,小豬兒就可以吃這些易種易收的蔬菜了。

這么多豬拉下的豬糞,怎么辦呢?

那可是好東西,它們不但可以用來肥田,養雞場里的雞和池塘里的魚,還可以吃豬糞里的東西,而且容易長大。

那些鴨子到時候可以到池塘里,去吃東西,或是到河邊去吃魚蝦類的食物。

像這般將家禽種植飼養,循環集中在一起,其實就是后世流行的,將農業、漁業、果蔬業,集合為一體的農副業綜合經營方式。

這種經營方式,不但能夠省時省力,而且可獲得豐厚的利益,還可促進生產生態的良性循環和平衡。

就這樣,在李子霄的強制命令下,最先從徐州兩衛所開始,辦起了大型的生態養殖圈。

李子霄的計劃,是這個養殖場進入正軌后,里面隨時都在欄生豬六七萬頭以上,雞鴨也是十萬只以上,預計要在兩年后,達到這個目標。

為此,李子霄不惜花了大價錢,派人去各地購買上千對的小豬小雞小鴨等物,以及動用了大批的勞動力,構建豬舍、雞鴨圈和開挖魚塘。

單單是準備這些東西,就花了李子霄不下八萬兩銀子,到現在卻已經逐漸出了成果。

雖然現在距離李子霄定下的,這個目標還很遠,可這僅僅過了不到半年而已,就已經初見成績了。

這個養殖場已經為徐州兩衛所,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益。

自從徐州兩衛所開辦了這個大型的養殖場后,徐州兩衛所所有的軍戶,每天都有了事情做。

青壯男丁們開墾荒地種田,婦女們則是大部分進入了養殖場,軍戶們這一次是死里逃生,逃過一劫。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