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353章 殿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3章 殿議

第353章 殿議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30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353殿議

李子霄來到這處官驛之后,就一直老實的住在里面,沒有去拜訪任何人,也不曾給任何朝廷高官送去賄賂。

因為李子霄非常清楚,他已經靠上盧象升這座靠山了,其他的朝廷官員認不認識,拉不拉攏都無所謂了。

他只要用戰功,孔有德,以及那一百四十萬兩白花花的銀子,取悅了崇禎,就足夠了。

因為他需要的東西,只有崇禎能給他,只要其他那些朝廷大臣,官宦,勛戚,李子霄都懶得去見。

因為,京城終究不是他的根基之地,他這次只不過是個匆匆過客,待不了多久就會離開。

一晚上悄然而過,一切正常。

第二次清晨,李子霄剛剛起床洗刷完畢,宮里就來人了,還是之前傳旨的那個太監,傳喚李子霄入朝面圣的。

李子霄便帶著石英等幾名親衛,跟著這個太監去了,其他人全部留在官驛內,他們不能去。

走了大半天,李子霄終于來到了紫禁城,看著高聳巍峨的城池,以及許多不斷來回巡視的禁衛官兵。

第一次來皇宮的李子霄,心中一陣興奮,也是一陣緊張。

倒是走在前面的那個太監,因為又收了李子霄送出的銀子,對李子霄深有好感,要不然他也不會爭著,今早來給李子霄領路。

這位劉太監回過頭,對李子霄說道:“李大人不必緊張,現下皇上和諸位大人正在早朝。

待會你只要切記,雜家將你領進去,你老實在那里站好,就可以了。

可千萬不要亂說話,否則那些言官,可是要彈劾你的。”

李子霄連聲稱是,同時李子霄在心里,也不禁有些感慨。

他很快就要見到,明末這位最具悲劇色彩的皇帝。

在華夏古代歷史上,崇禎不是李子霄最敬佩的皇帝,卻是李子霄認為最有骨氣的皇帝。

李子霄跟著劉太監,穿過了重重宮門,來到了太和殿外,被一干宮廷侍衛,里里外外的又檢查了一遍后,來到了一座大殿外。

在大殿外,李子霄就看到了,從殿門外開始,無數穿著各色官服的大明文武百官,都靜靜的肅立在殿外。

這些人排到了最里面,一直到了大殿的盡頭,而在大殿最深處,李子霄隱隱約約看到一座金碧輝煌的寶座。

李子霄隨著這位劉太監進了太和殿后,看著周圍一個個穿著鮮明鎧甲,手持發著寒光發亮的兵器,昂然站立在一旁的禁軍侍衛。

以及那一排排穿著朱紅色官袍,神情肅穆的文武百官,一股皇家的威嚴,頓時撲面而來。

饒是李子霄也是見過大場面的,甚至剛剛從生死戰場上下來,也情不自禁的變得小心翼翼。

但李子霄依舊全力保持面色依舊,一如平常般沉穩。

不一會兒,就有兩名全身披掛的禁軍侍衛,從里面走了出來。

來到眾人跟前后,面無表情的對眾人說道:“皇上有旨,命李子霄入殿參見!”

李子霄跟隨在這兩名禁軍侍衛的身后,被領入大殿內后,李子霄跪拜下去:“臣永城屯軍游擊李子霄,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沒入朝之前,那位劉太監就已經,將入殿面圣的禮儀,都教給李子霄了,這種時候李子霄也知道乖乖對崇禎磕頭禮拜。

畢竟,人家此時依舊是高高在上的大明皇帝,九五之尊,自己那是大明將領,臣拜君,沒毛病。

跪了一會后,李子霄才隱隱聽到前面傳來一個聲音:“李卿家免禮平身。”

“謝萬歲!”

李子霄站起來之后,就站在那邊一動不動,也不說話。

他都不傻,也知道在這種場合,言多必失的道理,因此李子霄來時,就已經打定了注意,只要崇禎不對他問話,他就把自己當成啞巴就行了。

站在最后面的李子霄,依舊有些好奇的,偷偷向著前方望了一眼。

看到前方三十步遠的地方,有一個高臺。

高臺上,一名穿著明黃色龍袍,容貌清秀,但臉色卻帶著些許蒼白的中年人,正坐在龍椅上,目不轉睛的看下來。

“這位就是明朝的末代崇禎皇帝,朱由檢吧。”李子霄心中默默的想著。

李子霄來的時候,早朝已經在進行了,此時就聽見盧象升正在開口說話。

“皇上,韃子已經退出關外,此時乃是朝廷解決被韃子禍害的,直隸各縣城的關鍵時刻。

要是不能讓各縣城百姓安排妥當,耽誤了春耕,那可就要出大麻煩了。而且此時聚集在京城外的流民,已經多達三十多萬人。

這些流民必須盡快遣散,讓他們各回原籍,讓各縣縣令組織重建家園,準備春耕事宜……”

看到臉上浮現出悲憤之色的盧象升,正在向崇禎提議,如何收拾韃子留下的慘劇,恢復生產。

此時,韃子退走后,擺在崇禎面前,最主要的兩道難逃。

一個就是此時扎營在京城周圍的三十多萬各路明軍,他們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京城也負擔不起啊。

所以,需要盡快將這些來自各地趕來勤王的明軍,打發走了。

可是,人家千里迢迢過來勤王,你連點餉銀都不發,人家會走嗎,肯定不會啊!

而第二個難題,自然就是越來越大涌向京城的流民問題了。

那些流民聚集到京城外面,不僅對京城安危構成威脅,甚至這些流民如果不能返回原籍,還會耽誤即將到來的春耕。

而要想解決這個難題,還是需要錢糧,不僅賑災需要錢,組織春耕,為這些流民購買糧種,耕牛,農具等,全都需要錢。

但面對盧象升的種種提議,戶部尚書只有一個句話:“戶部沒錢。”

李子霄也不認識這個戶部尚書是誰,歷史上他根本不可能記得住,反而面對這位戶部尚書如此坦蕩的話,李子霄也是一陣無語。

沒錢,不管盧象升提出多么好的提議,全都是一句空話,根本就無法執行。

“圣上,外面那些可都是您的子民啊,你難道想不管他們了嗎”

最后,盧象升哀呼道。

因為,盧象升知道,昨天他可是剛剛將一百四十萬兩銀子,拉進了宮廷內,此時崇禎手里是有錢的。

當收到這筆錢時,崇禎興奮的一夜沒睡著,對于李子霄的印象,更是沒的說,蹭蹭往上竄。

崇禎早就忘了之前李子霄是土匪流寇這回事了,嘴里念叨著,一定要重賞他。

甚至,崇禎已經在想著,如何使用這筆銀子,他準備將這筆銀子。

一部分留給關寧鐵騎,一部分留給洪承疇和孫傳庭,讓他們加大剿匪力道。

爭取徹底剿滅竄入商洛山中的‘闖匪’,這也是此時崇禎的一塊心病,然后就是拯救流民,安置生產的問題。

這個時候,盧象升如此質問崇禎,但崇禎并沒有生氣,誰讓他今天心情好的。

而且弄來一百四十萬兩銀子,也有盧象升的功勞,崇禎當然不會責罰他了。

但這個時候,旁邊一名官員卻跳了出來,大聲叱喝道:“盧象升,你好大的膽子,你竟敢質問皇上,你的圣人之言都讀到哪里去了”

盧象升轉過頭來一看,冷笑道:“原來是陳侍郎,你不要以為本官不在京城,就不知道你干的好事。

是你蠱惑皇上,與韃子和談的吧,想不到你竟然因為怕死,硬生生的把幾十萬朝廷兵馬,白白留在京師空耗錢糧。

你這種人簡直就是誤國,最后你們和韃子的和談,可有成效,還不是被韃子給耍了。

這次韃子橫卷一府三州五十多縣,在本官看來,你們這些當初蠱惑圣上和談的人,就是韃子的幫兇。”

說這番話的時候,盧象升的眼睛,不由得朝著一側的楊嗣昌瞥去。

盧象升攻擊陳新甲,其實影射的卻是楊嗣昌,因為這次和談的主謀是楊嗣昌,區區一個陳新甲,還沒有這么大能量。

陳新甲是受到楊嗣昌的舉薦,才做到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的,他自然屬于楊嗣昌這一派的人。

此次和韃子和談,就是楊嗣昌在背后指揮,真正跑前跑后的,是陳新甲等一眾朝廷官員。

“盧象升,你……你含血噴人!”

陳新甲被盧象升說中了心事,就像是被踩中了尾巴的貓一般,跳了起來,面色赤紅的指著盧象升叱喝著。

“我含血噴人,你敢說沒有此事”

盧象升一改往日的形象,第一次在朝堂上,如此咄咄逼人,實在是這一次他死里逃生,心中想通了很多事情。

特別是,他從李子霄嘴里聽到的那句話,‘亂世當用重典’,有些東西他不能再一味的妥協了。

陳新甲心虛,不敢跟盧象升叫喊了,而是將眼睛看向楊嗣昌,而楊嗣昌卻在一旁瞇著眼,老神在在的,假裝沒看到陳新甲的求救。

陳新甲一咬牙,就知道這次這鍋只能他自己背了,誰讓他是楊嗣昌身前的小弟呢,這鍋他不提楊嗣昌背,難道還指望楊嗣昌自己背嘛!

“圣上,陳新甲進獻讒言,蠱惑圣上,臣請求圣上將其罷黜,以儆效尤。”

盧象升夜真夠狠的,直接讓崇禎罷了陳新甲的官,這下子可嚇唬陳新甲了,直接跪下,哭泣著對崇禎喊道:“圣上明鑒呢,微臣對圣上可是忠心耿耿的啊!”

這個時候,一旁的楊嗣昌也看不下去了,他可不能真的讓崇禎罷黜了陳新甲,那等于削弱了他的勢力。

“皇上,陳侍郎之前或許也是考慮不周,但他對皇上的忠心,絕對不容質疑,請圣上看著他以往盡忠職守的份上,從輕發落。”

“好了,陳卿家的勞苦,真也是知道的,但這次盧卿家說的也沒錯。

既然如此,朕就將派陳卿家出城,好言相勸那些我大明的忠勇將士,讓他們早早開拔回家吧。

如果陳愛卿能完成這項重任,那就功過相抵了,如何啊,陳愛卿!”

后面的李子霄聽到崇禎這番話,也是一陣翻白眼,不由嘆道,崇禎打的一手好算盤啊!

借助盧象升提出的這個由頭,直接將最棘手的一件難題,扔給了陳新甲。

讓城外那些明軍人馬撤走,豈是那么容易的,沒有糧餉,那些明軍人馬估計很難撤走。

之前崇禎已經下達一次命令,讓這些各路明軍人馬撤走了,但來自山東,河南,山西等各路總兵,聯合上書,請求錢糧,否則手下將士不肯撤走。

這可把崇禎一頓好氣,但他也無可奈何,崇禎也知道,這個時候朝廷確實該撥一筆銀子跟這些各路勤王明軍的。

可此時朝廷戶部當真拿不出多少銀子了,但要是逼急了這些士卒,鬧出兵變,那可就麻煩了。

而此時,崇禎趁機將這個難題扔給陳新甲,去解決,估計崇禎是沒打算拿出一分銀子的。

陳新甲聽了崇禎的話后,也是一陣色變,跪地磕頭喊道:“皇上,這件事臣當心做不到啊,戶部沒銀子,你讓臣如何解散那些人馬啊!”

“當真完不成,那朕要你這個兵部侍郎有何用”

陳新甲聽到崇禎這句話,身體也是一陣哆嗦,他知道要是這次不接下這件事,估計自己要被一擼到底了。

他好不容易打拼這么多年,爬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只要再熬幾年,坐上兵部尚書的位置,也是有很大可能的。

前面大好的前途,在等著他,他不甘心就此離開朝廷,一咬牙,便應了下來。

“臣遵旨,一定處理好這件事,不辜負圣上的信任。”

陳新甲說完這句話后,眼睛看向盧象升,心里簡直已經恨死盧象升了。

看到陳新甲的怨恨眼神,盧象升不為所動,只要能為圣上分憂,中興大明,什么事我盧某不能做。

“至于盧愛卿所講的處理流民問題的事,就交給楊愛卿處理了,戶部撥出十萬兩來,朕再從內帑中取二十萬兩,愛卿務必處理好此事。

這可關系到朝廷今年的稅賦,萬不可有所”

“至于盧愛卿所講的處理流民問題的事,就交給楊愛卿處理了,戶部撥出十萬兩來,朕再從內帑中取二十萬兩,愛卿務必處理好此事。

這可關系到朝廷今年的稅賦,萬不可有所”

小說鄰居: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