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341章 解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1章 解惑

第341章 解惑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18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341.

341.

341解惑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訂閱了!!)

崇禎十二年(1639年)一月初三,多爾袞率先的韃子正是離開河北之地,東進進入山東,而他們走的正是臨清州一帶路線。

這一路上,腥風血雨,東進的多爾袞,將心中的怒火,全都發泄到了沿途大明百姓的身上。

不管是殺起官兵還是普通百姓,他們都不會手軟,不光對老弱病孺下手了,就算是青壯年男女,他們也不會放過的。

正是多爾袞說的那樣,他要是救不回多鐸,他就讓這片大地血流成河,尸骨如山,造出極大的轟動。

等多爾袞途徑臨清州時,他們當然發現了被李子霄他們遺棄的營地,被韃子們發現了。

同時,在這處空空如也的空營地里,李子霄還給多爾袞一份大禮。

“什么?這里之前駐扎過一支人數不小的明軍,你們怎么就沒探查到,干什么吃的。”

多爾袞此時看到李子霄他們故意留下的這座空大營,臉色微變,對手下將領呵斥道。

與此同時,多爾袞心里猛然生出一股直覺。

或許一支藏匿在這里的,這支明軍對手,就正是之前李子霄率領偷襲他們的那一只了。

當多爾袞看到,空蕩蕩的大營中,竟然還矗立兩根旗幟,一根是‘明’字旗,一根是李子霄的‘李’字帥旗。

而且這根‘李’字帥旗還是白龍鑲邊的,阿巴泰和豪格對于這兩面旗幟。

絕對不陌生,李子霄就是要多爾袞他們知道,這是他們留下的營地。

而且李子霄更是親筆寫了一封給多爾袞的信,就掛在那桿‘李’字帥旗上,目的就是為了讓多爾袞看到。

“王爺,這是從那桿‘李’字帥旗上摘下了的一封信,請您過目。”

很快,一個韃子兵就拿著一封信,跑到了多爾袞跟前,遞給他。

“可惡,果然如此,這里之前竟然還真是那支該死明軍的營地,多鐸和孔有德果然是被那個姓李的明將俘虜了。

咱們來晚了,派出去的斥候,都是干什么吃的,為什么之前就沒能發現這里呢!”

多爾袞看完李子霄留下的信件后,大發雷霆,怒聲吼道。

“這個李子霄竟然要用多鐸和咱們交換人質,這倒是個好消息。”

阿巴泰在接過李子霄留下的信件后,看完了高興的說道。

多爾袞此時在心里也是長長松了一口氣,臉色沒有那么難看,顯然對于這個消息也很高興。

而這個時候的李子霄和盧象升,已經率部南撤到了聊城一帶,才停了下來。

這個時候,李子霄和盧象升就不擔心,韃子會追上他們了,隨后李子霄下令扎營休整,向周圍百姓采購了一些豬羊,犒勞全軍。

這一日,李子霄設宴,犒勞將士們,盧象升坐在李子霄身邊,問出了他許多疑惑。

“本官有一事不明,望李大人能為本官解惑!”

盧象升的話,猶如一聲響鼓,在李子霄的耳邊敲響,李子霄的心頓時有些緊繃了起來。

李子霄緩緩放下了手中的豬蹄,盡量用平靜的心情說道:“盧大人請下問,下官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盧象升點點頭,緩緩說道:“你乃朝廷任命的游擊將軍,按說手下頂多掌握三千人馬。

可本官現在卻從你手下,看到了多達四五千人,這還是李大人數戰之后的結果,也就是說,之前李大人手里的人馬估計更多。

李大人能否告訴本官,那些多出來的士卒,都是從哪里來的呢?

這點很重要,你現在最后和本官說清楚,本官為你想出應對之策。

要不然等圣上收到我的奏章,知道了你立下的戰功,你的一切都會被圣上知道,這些也統統瞞不住。

等你進朝廷立功受獎的時候,如果有心人抓住你這件事,大做文章,估計會對你很不利。”

當李子霄聽到盧象升說出這句話時,李子霄就知道,他一直以來困擾著他最大的問題,終于還是到來了。

而這個問題要是不處理好,到時候別說上京城,接受朝廷的立功受獎了,恐怕被立馬被一些大臣彈劾,到會給他帶來不小的麻煩。

不過,李子霄心里也是有著一絲底氣的,抬起頭來看向盧象升不慌不忙的,說道:“下官就先謝謝盧大人了。

下官的這些屯軍是多了點,但下官也是沒有辦法,只因年前河南一帶糧食歉收。

開封府鳳陽府等地無數流民,在有心人的煽動下,拼命涌往永城,一時間小小的永城縣竟然聚集了六七萬流民。

而當時歸德府糧庫已空,已無力賑災,如果繼續讓情況糜爛下去,這些流民保不住要鬧出大亂子。

下官只要想辦法,將這些流民在永城縣進行安置,最后不得挑選其中數千精壯編入軍戶。

下官最后努力化解了這次流民的危機,沒有開口向朝廷要一份錢糧,下官只能說盡力了,就算到時候朝廷責怪,下官也問心無愧。”

“哦!原來如此,倒也是個好辦法!”盧象升平靜的說道。

盧象升不是蠢人,一聽就明白了,李子霄這番話半真半假,但盧象升不得不承認,李子霄這種辦法,也不失為解決流民暴動的辦法之一。

盧象升記得,在宋朝的時候,每當遭到什么天災人禍時,朝廷害怕那些流民造反。

就會從那些流民中,挑選精壯,盡數編入廂軍。

這樣的話,那些只剩下老弱病殘的流民,就是想做什么,也是有心無力,朝廷自然也就不用害怕他們造反了。

雖然李子霄只是介紹了一下大概,但盧象升也能想象得出,當時永城縣內緊張的氣氛。

六七萬沒吃沒喝的流民,聚集在不大的永城縣境內,那簡直就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啊!

而且期間還有亂軍,在流民中煽動挑撥。

當時李子霄的焦慮心情可想而知,出此下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個理由說到哪都行得通。

李子霄的這個回答,讓盧象升還算滿意,到時候盧象升回到朝廷,也有辦法堵住一些人的嘴。

不過盧象升卻還有一個疑問。

他接著問道:“不過本官觀你這些士卒,訓練有素,看起來久經戰陣,可不像是沒見過血的樣子,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李子霄聞言,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前些日子,在保定府一處叫馬官營的地方,曾與韃子血戰了一場。

幾日前,更是帶手下將士在順德府和韃子打了一仗,保住了順德府,然后才東進遇上盧大人被韃子圍困在賈莊,才出手相助的。”

“哦?之前李大人已經和韃子遭遇過兩次了?戰熾如何?”

一聽李子霄已經和韃子兵打了兩場,盧象升的興趣就來了,連忙追問當時的戰況。

“還好,當時下官率麾下八千士卒,保定府馬官營一帶,與三千兵馬韃子血戰了一場,將其全殲,斬獲了三千余韃子首級,逃走者無幾。

第二次,我率三千士卒支援順德府,與城外七千多韃子激戰一日,最后殲滅韃子兩千余人。”李子霄語氣平靜。

“什么?兩戰斬獲韃子近五千余首級!”

這下整個大帳都沸騰起來,就算是盧象升也被震驚得站了起來。

他伸出手指著李子霄,不可置信的問道:“此話當真,李大人你可知謊報軍情,乃是大罪啊!”

李子霄也站了起來肅然道:“盧大人明鑒,下官絕不敢欺瞞朝廷與大人。

馬官營一戰我們斬獲的三千韃子首級,目前還在我軍中,已經命人將他們用石灰腌制,加上現在天寒地凍,保存的還算完好。

至于順德那一戰,最后我用那些韃子的尸體,換回了上萬被韃子俘獲的大明百姓。

況且順德知府與順德兵馬守備,應該已經親筆書寫了報捷奏章,上報了兵部,相信盧大人到時候不難查到。”

“走走,快帶本官去看那些韃子首級。”盧象升激動的沒心思繼續吃飯了,拉著李子霄就往外面跑。

很快,李子霄就帶著盧象升來到兩輛大車前,這兩輛大車就放在冰天雪地里,已經被大雪覆蓋。

大車上面裝著好幾大麻袋,盧象升解開一看,里面全都是一顆顆人頭,讓人看得頭皮發麻。

“還真是韃子的首級,看來本官還是小瞧了李大人啊!”盧象升拎起一個韃子腦袋,看了看,震驚的說道。

“這近三千韃子兵首級里面,其實真正的韃子首級不過一千兩百來個,剩余的全都是包衣奴才的腦袋。”

李子霄解釋道。

突然間,盧象升大笑了起來:“就算如此,李大人能有上千韃子的斬獲,也已經巨大的功勞了。

如果再證實你順德一戰,以及本官親自證明的賈莊一戰,你差不多已經殺死七八千韃子了。

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功勞啊,你及其手下這些將士,這么出色的表現,想必皇上也會對你大力褒獎的。”

“別說李老弟重創韃子的這三戰,單單就是眼前這三千韃子首級,估計就足以讓李老弟官升三級了。”

這個時候,跟在李子霄和盧象升一旁的郝建,看著兩大車韃子首級,也是羨慕的說道。

要知道,他們打死打活這么些天,可是一顆韃子首級都沒弄到手。

并不是說,你殺死一個韃子,就能取得人家的首級,重要的是你的獲勝,才能割下韃子首級。

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盧象升率領手下也殺了不少韃子,卻最后都是敗走,無法割下一顆韃子首級,這就十分無奈了。

隨后,他們返回大帳,繼續喝酒吃肉。

這時,只見盧象升這邊這位心腹將領郝建,一拍腦門子,對著李子霄笑問道:“李老弟,老哥我有一個問題,憋在心里很久了。

適才一直沒有機會請教,不知老弟你可否指點一下老哥啊!”

看到郝建不用官職,而是以兄弟相稱,李子霄眼里閃過了一絲笑意,他點點頭道,“老哥只管說,小弟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嗯,那老哥就不客氣了。”

郝建正色問道:“老哥之前觀你軍中,所用之鳥銃,竟然能在四五十步開外,就射穿韃子的三重甲。

而且這些鳥銃竟然連續射擊不會炸膛,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不知老弟可否告知老哥,你部所用的鳥銃是在何處購買,所費幾何啊?”

郝建的話一出口,周圍頓時寂靜無聲。

李子霄所部所用之鳥銃的威力,可是盧象升等人親眼目睹的。

他們能憑借著一千鳥銃兵,和用大車圍起的兩道簡陋的防線,以及那些悍不畏死的步卒,就能三千鑲白旗韃子步卒。

除了那些訓練有素的步卒外,李子霄憑借的就是那種犀利的火器了。

這么好的東西,盧象升和郝建一直都惦記著,只是一直找不到機會開口罷了,現在終于找到機會詢問李子霄了。

李子霄聽后,并沒有立即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說道:“郝建大哥請稍一伙兒,小弟這就命人取來一支鳥銃,送與兄長觀看。”

說完,李子霄起身走出了帳外,很快就返身取來了一直鳥銃,遞給了郝建。

郝建接過鳥銃,盧象升手下其他幾名將領,也圍了過去,爭先觀看起來。

過了一會就傳來了郝建的驚叫:“這不就是魯密銃嗎,只不過銃壁變得厚了不少,后面還加了個木塊。”

“是啊,是啊,這分明就是魯密銃嘛,不過就是稍作改動而已。”眾人也議論說道。

最后,這支鳥銃到了盧象升的手中,盧象升仔細端詳著手中的新式鳥銃,贊道:“好銃,好銃啊,這支魯密銃的銃管很厚很結實,且厚薄完全一致,這樣就不用的有炸膛之險了。

據本官所知,本朝的軍器司可是做不出這么精良的火器,軍器司現在被一**佞小人把控著,生產出來的軍械一件不如一件,哼!”

最后盧象升臉色冷峻,冷哼說道,盧象升對于此時大明朝廷軍械司的情況,當然也是知道的,可是僅憑他一己之力,根本無法改變。

因為動了軍械司,就會觸動無數人的利益,得罪無數貴族,到時候這些人就會瘋狂報復盧象升。

“是啊,真不知道李大人是從何處,搞到這么精良的火器的。”郝建嘖嘖稱奇道,

李子霄卻笑道:“郝大哥,這些鳥銃是下官從弗朗機國一商人處購得,當時可是費了下官好大一筆銀子。

不過若是盧大人有興趣,下官倒是也可以代你們購買一批。”

本書來自/book/html/36/36093/index.html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