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289章 戰略,積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9章 戰略,積累

第289章 戰略,積累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23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289戰略,積累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收藏訂閱了!!)

時間到了崇禎十一年的四月份,李子霄正忙著視察白龍軍各處礦點,加強白龍軍新兵的訓練,為幾個月后的大戰做準備。

等他巡視一圈回到白蛇寨的時候,正巧收到朝廷的命令,竟然是命令李子霄出兵剿匪的命令。

命令是徐州府發出的,希望他能出兵剿滅,徐州北面昭陽湖一帶的一群水匪。

此時的徐州北面,毗鄰山東交界,還沒有后世嗎,面積龐大的微山湖,但這里依舊是湖泊眾多,水系發達。

其中有昭陽湖和獨山湖,兩處面積龐大的湖泊,正因為水源充足,讓這里和后世差不多,蘆葦密集,水道縱橫。

這樣的環境特別適合水匪盤踞,而此時在這里就盤踞著一支數百人的水匪,四處為非作歹。

山東藤縣數次派出官兵圍剿,卻都失敗了。

那股水匪熟悉當地水道情況,依靠復雜的地形,屢屢讓官兵撲空,然后他們再找機會埋伏官兵,殺得官兵大敗。

更重要的是,這里乃是大運河的途徑之地,油水充足,那些受到襲擊的商隊商人,哪一個不和官府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那些商人沒少孝敬當地當官的,那些當官的拿了人家的錢,還能不出兵剿滅水匪嗎?

而且最近這股水匪,竟然慢慢滲透到了徐州境內,徐州知府邱廣明無奈的,只得求助于李子霄。

而且在信中,邱廣明也是非常客氣,稱這次白龍軍出兵的費用、糧草,全部由徐州府承擔。

并且事后他們會上書朝廷,為李子霄請功。

李子霄在收到邱廣明的這份信之后,眼睛頓時一亮,立刻召集手下將領召開會議。

李子霄一直企圖染指徐州,那可是一塊風水寶地,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可惜,李子霄一直沒有得到合適的機會,而且最近他光忙著其他事情去了,就把這件事拋到腦后去了。

現在,徐州知府邱廣明的來信,讓他頓時有了新想法。

以李子霄的想法,緊靠永城的徐州,是他接下來就要拿下的地盤,而隨后,他就面臨著北上進山東,或是南下如江淮的選擇。

到時候,不管是北上進山東,還是南下占江淮,都將成為他非常重要的戰略選擇。

因為這兩塊可都是足以助他,成就王霸基業的地盤。

所以這個時候,拿下徐州就是李子霄下一步的重要行動。

但他此時又不想失去,他好不容易獲得的大明將軍這身‘外皮’,這層身份以后還有大用。

這也就使得,他不能堂而皇之的染指徐州,而此時邱廣明請求他入境剿匪,便給了他一個機會。

李子霄想都沒想,就給邱廣明回了信,答應了他的請求,也接下了朝廷的命令。

如此一來,更能打消朝廷對他的憂心,畢竟他是被詔安的匪軍。

果然,李子霄召開手下開會后,所有手下將領都贊同這次出兵剿匪的行動。

尤其以新兵營營將衛宏為首,大力支持這次行動,因為他手下新兵營大需要一次實戰,讓他們見見血了。

而在領兵出戰的將領人選上,李子霄也是考慮了一番。

這次出戰地區,主要是湖泊河流地帶,而他手下白龍軍的幾個戰營,全都步軍和騎兵,野戰,騎戰,他們擅長,卻都不適合這次出戰。

最后,李子霄非常大膽的決定,讓衛宏親自率領另個新兵營出戰。

他也是希望,衛宏可以借助這次機會,帶領兩個新兵營在昭陽湖一帶鍛煉一下,可以練就出一支擅長水戰的士卒。

李子霄讓衛宏率領的是新兵二營和四營,共計一千兩百多人。

這兩個新兵營,說是新兵營,其實里面的士兵都已經能稱得上是老兵了,二營建營半年多了,而四營建立也得有五個月了。

其中二營都已經被衛宏帶出去打過幾股匪患,士兵都不少見過血了,而四營也不差。

加上衛宏的謹慎細致的作戰風格,李子霄不擔心他會將兩個營的將士,全都搭進去。

李子霄告訴衛宏,不指望他們能剿滅那股水匪,任何情況下都以保存實力為首要任務,其次才是剿滅敵人、。

衛宏當然明白李子霄心里的想法,無非就是趁這個機會,讓手下新兵受到實戰鍛煉,感受實戰氣氛。

隨后,白龍軍的行動很快,;兩天之后,衛宏就率領兩個新兵營將士,離開白蛇寨,前往徐州境內去了、。

過不了多久,徐州知府就會知道,什么‘請神容易送神難’了,李子霄這次就是派衛宏前去徐州北面占據一處地點,獲取立足之地。

而李子霄也沒閑著,反正現在春耕也快要結束了。

李子霄一邊處理軍務,一邊操練新兵,還要一邊關注著白虎寨的兵器生產。

白虎寨現在已經基本上,建成了一個大規模的工場基地,各種工坊在寨中依山而建,鱗次櫛比。

各種鐵,煤炭,木材等原料物資,每天都源源不斷的運進寨子,近一千多各種工匠,在這里忙碌不停,簡直堪稱為一座繁華的鎮子了。

鐵作和火藥坊時下是寨中最主要的工坊,它們基本上保證了白龍軍的軍事需求,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座兵工廠。

生產規模也在日益擴大,僅僅是鐵匠的數量,便達到了空前的四五百人之多,整日里工棚之中的打鐵聲,就沒停頓過。

就連晚上,也有夜班工匠在鐵作之中,挑燈夜戰忙碌不停。

一桿桿嶄新的新式鳥銃,就這么被這些工匠們生產出來,抑暫時放入庫房儲備起來,等待白龍軍派人來驗收。

原來一個月不足一百支新式鳥銃的產量,在工匠們完全熟練了工藝,使用了鉆床,又在充分的原料供應的保障下,產量再一次提升。

每月的產量幾乎達到了近兩百多支,新式鳥銃的大規模裝備,對于白龍軍戰斗力的提升,自然是極大的。

而北固鎮那邊的煉鐵工藝,在這三個月來,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原來鐵爐都是用煤煉鐵,現如今基本上開始改用了焦炭煉鐵,使得所產的鐵料質量提升不少。

精鐵的產量也大幅提高,如此一來,為鐵作坊這邊提供了優質的原料,使得鐵作這邊的鳥銃質量,也大大被提高。

現如今的鳥銃,在保持銃管口徑、長度、威力以及安全性不變的情況下,銃管的膛壁逐漸的越來越薄。

精度也越來越高,重量已經比起最早生產的,那些新式鳥銃還降低了不少,攜帶更加方便,射擊精度也得到提升。

白龍軍中的鳥銃手們,在經過嚴格的訓練之后,全都能夠保持比較好的射擊精度了。

看到這樣的情況之后,李子霄就知道,此時他手中的外部條件已經很不錯了,該加快制造燧發槍了。

以他對槍械發展歷史的了解,以目前他手頭那些工匠們掌控的水平,還有當世的科技水平來看。

如果想要造后膛步槍,是不行的,但是打造燧發槍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了。

如果是搞線膛槍的話,也不是不可能的,但短時間內是沒戲的,那步子就跨得有點大了。

李子霄向來就奉行‘飯要一口一口吃’的原則,先易后難。

從燧發槍開始,至于線膛槍,現在估計搞起來還很難,起碼鉆膛線的工藝,就短時間很難解決。

可以作為作為以后發展的方向,不需要立馬著手研制。

至于燧發槍的制造,鐵平良這邊其實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進行了。

鐵平良根據李子霄告訴他,有關燧發槍一些原理,以及和那只火繩槍的不同之處,讓鐵平良大受啟發。

這個時代出現的燧發槍,分為轉輪打火槍和撞擊式燧發槍兩種。

據傳最早是一個鐘表匠,通過鐘表上的發條,產生的靈感,造出的轉輪式打火槍。

但是這種轉輪式打火槍,卻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結構十分復雜,而且造價也相當高昂,于工匠的技藝水平,更是要求很高。

在轉輪發條受到污染之后,還容易造成不發火的故障。

所以這種轉輪式打火槍,在西方被研制出之后,就一直沒有得到大范圍裝備推廣,只在小規模的戰爭中,發揮過作用。

所以李子霄在跟鐵平良當時討論燧發槍的時候,便直接摒棄了轉輪打火槍的設計,直接考慮的是撞擊式燧發槍。

畢竟這種撞擊式燧發槍,結構要簡單一些,而且工藝也不是很復雜,造價也比較低廉,最為合適制造。

經過近半年的不斷設計和改進,鐵平良總算是完成了燧發槍的設計圖,并且生產出第一把樣槍。

雖然沒有成功,但鐵平良知道這個方向是正確的,而且他其實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就是不少細節需要改進而已。

說到底,燧發槍和火繩槍結構沒有太大的區別,槍管基本上都一個樣,只是換了一套擊發裝置罷了。

關鍵也就是,,解決擊發用的那個彈簧片的問題,只要解決彈簧片的彈性,還有韌性,便基本上大事已成。

李子霄收到鐵平良傳回的消息后,派人告訴他,不用心急,慢慢來,希望他設計制造出真正的燧發槍,到時候他就是白龍軍的大功臣。

李子霄唯一可惜的就是,這個時候他無法從西方獲得一把真正的燧發槍,要不然鐵平良的工作就簡單多了、。

同時李子霄也在關注著,李克那邊鑄炮作坊的生產問題。

一個月時間,李克的鑄炮作坊,便鑄造成了三門三磅銅炮,兩門六磅鐵炮。

這樣的生產速度,已經算是非常快了,而且這些炮在試射之后,質量完全合格。

特別是六磅炮的威力,更是比起三磅炮的威力,提高了不止三四倍。

三磅炮就是后世的輕型火炮,而六磅炮則更像重炮。

因為炮膛的口徑增大,使得這種六磅炮的散彈,威力也提高了非常大,裝填的散彈數量,幾乎超出三磅炮了五倍還多。

六磅炮一旦使用散彈的話,一炮過去便能一掃一大片,在炮口前面的二百步距離上,可以掃光近二十步寬的橫面。

李子霄在驗炮之后,還尤感不足。

令李克為這種六磅炮,鑄造大顆粒彈丸的葡萄彈,如此一來,葡萄彈也成為了六磅炮的必備彈種。

在對付集群目標方面、遠距離上,還是開花彈威力更大一些,遠比普通的實心彈,要對敵軍的殺傷大出許多。

開花彈這個東西,在后世已經失傳,李子霄只聽說過,卻沒見過詳細的圖片抑或是實物。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東西在明末應該已經被發明了,官軍之中卻早已被應用到了戰爭之中。

相傳當年袁崇煥在寧遠,轟死野豬皮頭子努爾哈赤,趁機搞了個所謂的寧遠大捷。

那個野豬皮頭子,很有可能就是被開花彈擊中的,挨了紅夷大炮一個實心彈的話,野豬皮頭子絕對是必死無疑的。

所以即便這個時代開花彈還不成熟,但是也很有必要存在,唯有如此,才能發揮出大炮的最大威力。

在他從開封挖來一個老匠師,帶著一些工匠學徒,們,開始制造開花彈。

此外,李克還命人建立一個炮訓班,專門為白龍軍訓練炮手,而李克就是他們的教官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大炮開火,是要先進行測距的,然后才能瞄準發射,但如何測距卻并沒有多少人懂得。

而作為炮手,不懂測距,就別想當一個好炮手,也別想把火炮打的準。

他手下現在的炮營將士們,除了練習加快裝填火藥子彈之外,對于射擊精度也要提高。

有一些老炮手,在通過長時間發射瞄準,獲取的經驗,也可以提高射擊精度。

可是白龍軍現在并不富裕,沒有充足的炮彈,讓炮手們天天實彈操練。

如此一來,便無法短時間內,提高炮營新炮手的射擊水平。

李子霄只好先讓李克來教授新炮兵,一些簡單操炮和瞄準的技術。

李克傳授的,是最耳熟能詳,簡單易行的拇指測距法。

他在火炮訓練班中,將這種測距法,傳授給了白龍軍的炮兵們。

往往經過短訓之后,一些炮兵新兵們再回去軍中操炮瞄準,便使得射擊精度提高了很多。

起碼他們不會輕易的再錯過目標,將炮彈打高或者打低了。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