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第258章 私鹽的暴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8章 私鹽的暴利

第258章 私鹽的暴利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22日  作者:云下飛雪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下飛雪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 
»歷史小說»»文/云下飛雪本章字數:5230:

258私鹽的暴利

(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波收藏和訂閱,謝謝!)

飯后,關道文帶著李子霄和兒子關盛杰進了他的書房。

“姐夫,這是你讓我清點的,你帶回來的那些繳獲財物的清單,我一件都沒落下,全部登記在冊了。”

進了書房之后,關盛杰遞給李子霄一個賬本,興奮的說道。

李子霄接過賬本大體翻了翻,都不由得驚呆了,看著關盛杰說道:“這么多?”

“是啊,姐夫,你帶回來的這些財物總共有黃金五千余兩,白銀近三十萬兩,都是用大車裝在箱子里的。

另外,還有絲綢,布匹,金銀玉器首飾,字畫等等,這些倭寇都照貴重的物品搶。”

關盛杰說起這些繳獲物資來,也是眉飛色舞。

“看樣子,這些倭寇不單單是對普通百姓搶掠,明顯還搶了不少大戶人家,否則普通百姓家里不可能有這么多金銀,更別說那是絲綢,首飾,字畫什么的了。”

李子霄聽完之后,沉思著說道。

“沒錯,在那兩大車箱子的金銀,我們發現里面都是銀錠,一看就是那些富戶儲藏地窖里的。

普通百姓大多用的都是銅錢和碎銀子,不會有這些銀錠的。”

關道文對于這些更了解,畢竟他們家也是大戶,估計也藏有不少銀錠,他們當然了解了。

“如此一來,我也就不用擔心了,反正羊毛出在那些地主大戶身上,我反而不擔心了。

那些大戶哪怕是被搶,也不會落到餓死的地步,倒是那些普通百姓,要是被那些倭寇搶掠一番,恐怕全家老小就要無米下鍋了。

這樣吧,明天我從這些繳獲的財物中,取出十萬兩銀子,從你們關家糧鋪采購一批糧食。

你們派人到揚州周圍那些,被倭寇洗劫過的村鎮發布消息,就說我李某在揚州城為這些被搶百姓發糧。

每家按照人口,每人五斤糧食,只要那些被搶人家拿著當地官府開出的憑據,就可以來揚州取糧食。

如此一來,也算是彌補那些被搶百姓的損失,至于那些被搶大戶的銀子,我就笑納了。

畢竟,我手下那些將士不能不白死,這些大戶一輩子撈取民脂民膏,卻不曾長繳一分稅賦,這次這些就算是他們上繳的稅賦吧。”

這是李子霄想出的,最好的解決辦法,可以彌補那些被倭寇洗劫百姓的損失,免得引起民怨。

“嘿嘿。子乾此計甚好。”

關道文先是尷尬的笑了笑,然后贊賞說道。

畢竟關家也屬于李子霄口中,那些常年不交稅賦的大戶人家,所以才尷尬。

“不過,姐夫,你要是這么做,必須得得到林知府的配合才行,否則各地官府不給那些被搶的百姓發憑據。

到時候,所有人都來領糧食,估計會弄出大亂子的。”

關盛杰倒是沒有自己老子想的那么多,只是在心里真心敬佩李子霄,此時為他謀劃道。

“這點好解決,正好之前林知府邀我去他府上一敘,明天我就過去拜訪他,順道將這件事和林知府講一下,想必他沒有拒絕的道理。”

“如此一來,甚好。”

關道文對于李子霄是越看越喜歡,不僅領兵打仗厲害,而且心思縝密,有勇有謀。

“對了,岳父,這批繳獲物品中,那些金銀首飾,絲綢,字畫等物品,我留著沒用。

就勞煩你們的商行,將這些物品給我兌換成銀子,這些物品你們都按市場價兌換即可。”

李子霄對著關道文說道。

“哎,子乾有心了。”

關道文聽到李子霄這么說,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

他知道,不管是之前李子霄拿出十萬兩銀子從他們糧鋪采購糧食,還是讓他們關家商行替他處理掉這些貴重物品。

都算是照顧他們關家的生意,單單就是這兩筆買賣,少說也能讓關家小賺一筆,更重要的是,帶動了關家商行的生意。

“岳父客氣了,咱們現在也算是一家人了,不必見外。

日后會有更多生意需要和你們商行合作呢。這件事我會交給小杰去辦。”接著,李子霄繼續說道。

一旁的關盛杰聽完李子霄的話,更是對他送去感激的神色。

關盛杰一直都在努力得到自己父親的認可,想著有一天可以獨擋一面,接管關家部分生意。

現在李子霄給他這個機會,擺明就是在為他爭取機會,他怎能不感激。

關道文將李子霄的所作所為,以及自己兒子的神情都看著眼里,笑著點點頭。

“好,就讓小杰替你處理這些事吧!”

關道文不傻,他看得出李子霄這是故意獲得自己兒子的好感,相比起自己這個岳父,李子霄明顯更適合用自己的小舅子。

而關道文也是人精,當然希望未來關盛杰能夠跟隨他這個姐夫辦事,此時順水推舟罷了。

隨后,李子霄又和關家父子商談了一番揚州的事情。

關家畢竟是揚州幾大家族之一,知道的內情更多。

隨著關家父子給李子霄詳細的一講,李子霄這才對揚州的局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沒想到,萬家在揚州的勢力竟然如此龐大。”最后李子霄感嘆說道。

“是啊,萬家那位老爺子可不簡單,萬家由他興起,重振門楣,萬家三代人盤踞揚州,早已將這里當成了他們的老巢,不許外人染指。

在揚州,不管是官府,還是黑、道,萬家都有人,加入萬家重商,這幾十年的發展,讓萬家商行成長為揚州第一商行。

此時的萬家足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了。”

關道文在一旁嘆息說道,他是真心敬佩那位萬家的老爺子。

哪怕此時萬家有吞并他們關家生意的嫌疑,但關道文在提起那位老爺子時,語氣中依舊都是尊敬。

“萬家那位老爺子還活著?”李子霄問道。

“當然還活著,只不過這位老爺子一直都不在揚州,而在京城,只要萬家這位老爺子不倒,萬家在揚州就固若金湯。

萬老爺子在朝為官幾十年,桃李滿天下,在萬歷年間進士。

后曾就任過戶部尚書,都察院都御使,文華殿大學生等要職,還曾三次入內閣。

此時滿朝的文武大臣,那個不給萬老爺子幾分面子,否則你以為萬家豈敢在揚州如此霸道!”

李子霄也一直都知道萬家那位老爺子很厲害,但是今天仔細聽關道文這么一講,才知道原來萬家那位老爺子曾經那么牛比啊!

李子霄光是聽后那一個個高位官職,就夠讓他震驚的了。

那些可都是真正的實權高官,可不是于世明那種,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清官可比的。

“原來如此,果然萬家的囂張是有道理的。”李子霄點點頭道。

“不過,最近我得到消息稱,萬家被人告了,驚動了圣上,有傳聞稱萬家要倒霉了。

否則,那位萬家大老爺也不會從揚州知府的位置上,被圣上罷免,這次林知府來揚州似乎就是為查萬家的。”

最后關道文更是給李子霄講出這么一個驚天內幕,引起李子霄的重視。

這些都是此時李子霄無法獲知到的情報,畢竟他剛剛崛起不久,手下的情報司也成立不久。

還無法滲透大明朝廷,對于朝廷內這些內幕,他遠不如關家父子知道的多。

要知道,關家好歹是大商戶,和那些朝廷官員打好關系是必然的,更容易得到朝堂上的消息。

“為何這么說?”李子霄虛心請教道。

“子乾呢,你可知在江南,什么生意最賺錢?”關道文沒有解答李子霄的疑問,反而對他問道。

“最賺錢的生意?糧食?布匹?絲綢?茶葉?”

李子霄隨意的說道,他對這些生意事情不太熟悉。

但對面的關道文聽了,都直搖頭。

“那是什么?”

最后李子霄想不出來,他以為此時各地時局動蕩,各地都在鬧饑荒,當然是糧食最值錢了。

但關道文竟然還搖頭,這就讓李子霄疑惑了。

“姐夫,是私鹽呢!”最后,還是一旁的關盛杰為李子霄解惑道。

“私鹽。對啊,我怎么忘了這玩意。”頓時,李子霄也是恍然大悟。

私鹽的暴力,李子霄早就在歷史文獻中了解到了。

“岳父,你是說這次萬家是因為涉嫌私鹽買賣,才被人告到皇帝那邊,所以朝廷才要查萬家的?”

李子霄此時想到了不少東西。

“沒錯。”果然,關道文這邊隨即說道。

“其實,萬家從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涉嫌私鹽經營了,而且后來他們也是越做越大,從中謀取了暴利。

否則,萬家商行也不會膨脹的那么快。

最近四三年里,隨著萬家那位大老爺當上了揚州知府。

他利用權職之便,更是明目張膽的,讓萬家吞并其他私鹽商販。

進而幾乎壟斷了江北這一帶的私鹽販賣,甚至于,他們的私鹽更是遠銷到其他地方,其中據說不乏關外的韃子。

但是,萬家的崛起,同樣會擠掉其他私鹽商販的生意。

這種暴利的生意,誰不眼紅啊!而且萬家還這么霸道,竟然要吃獨食。

正是因為那位萬家大老爺的做法,傷及其他人的利益,所以才有人給他們使絆子。

要不然十幾年都過來了,也不會現在才出事。”

李子霄聽著,不由得點點頭,這種暴利的買賣,吃獨食是最招人記恨的。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為了錢,不少人都敢冒什么危險,哪怕是萬家在揚州勢力龐大,同樣有人敢對付他們。

隨后,李子霄更從關道文那里得知,這里面的一些利益糾纏。

此時明末,朝廷雖說也是執行鹽鐵專賣。

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是由朝廷將鹽低價賣給那些鹽商,再有這些鹽商銷售到各地。

每一斤官鹽的售價是一分銀,但那只是最低價。

鹽價經常會漲,有時價格甚至會達到每斤六分銀。

而那些鹽商從朝廷手里拿的鹽,是多少成本呢?

每引八錢的價格和五錢五分的稅率,一引足足三百斤。

一引三百斤鹽,不過八錢進價,加五錢五分的銳率。

就算按一分銀一斤的價格出售,都能賣三兩銀子。

這中間有一兩六錢五的差價,就算中間還有運輸分銷等環節,可這利潤也是極為驚人的。

何況,這些鹽商還經常拿著鹽,引夾帶私鹽,直接從灶戶手里收鹽,成本更低,還漏稅。

因此,綱鹽法實行以后,無數的人發了,權貴們發了。

鹽商們更是發了,微商、揚州商人等,強勢崛起,造就無數大鹽商,富可敵國。

一斤上等豬肉不過兩分銀子,一斤官鹽卻賣一分銀,甚至有時賣到六分銀,相當于三斤豬肉價,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利潤。

實際上,這鹽并沒有什么官私之分。所謂官鹽,私鹽,只是有沒有納了稅的專賣鹽。

賣鹽如此大利潤,當然人人眼紅,萬家就盯上了這塊肥肉。

可因為壟斷性,導致一般的商人根本沒法得到食鹽運銷權。

哪怕是萬家也不例外,他們之前就是這個圈子外的人,現在想要進這個圈子,勢必會擠走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些人當然不樂意了。

因此萬家便鋌而走險,直接賣私鹽。

明末時的私鹽,很泛濫。

官鹽一斤至少一分銀,而私鹽呢?一斤只要一厘五,一斤官鹽的價錢可以買四十斤私鹽。

如此一來,百姓當然更愿意買私鹽。

不過這樣一來,那些擁有壟斷權的鹽商,當然就不高興了。

賣私鹽的人很多,既有肩挑背扛的小鹽販子,也有那些車載船拉的大鹽販。

甚至還有許多,其實本身就是鹽商,他們暗地里往其它鹽商的區域銷售。

蘇北這里屬于兩淮鹽場的鹽區,本就是產鹽區。

從這里獲取私鹽更加防方便,而且價格更加低廉。

販賣私鹽極為暴利,可以說,到處都是賣鹽的,各種私鹽販子,層出不窮。

而此時萬家,就是蘇北一帶最大的私鹽販子。

這些人就等于在搶錢,搶擁有真正合法壟斷權的鹽商的錢。

現在民間有個流言,說販鹽之獲,利五而無勞。

五倍的暴利卻無勞,誰不心動。

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

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敢犯任何罪行。”

三倍的利潤,就敢犯任何罪行,何況販鹽有五倍的利潤呢!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上一章  |  穿越明末之重鑄帝國目錄  |  下一章